1686226446101972.png


贺银河悦读驻站作家武立金老师个人文集《老兵日记:我的半个世纪》即将出版!


微信图片_20231203153114.jpg


武立金老师曾在银河悦读中文网发表过的多篇文章,现已收入《老兵日记:我的半个世纪》,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陈丽伟先生为该书作序。


1616216799285.png

【作者简介】武立金,江苏邳县人。1969年入伍,毕业于南京外语学院,吉林大学研究生。原总参某部正师职专员兼副局长、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天津市诗词学会理事、邳州文化研究会顾问等职。发表散文、诗词、楹联上千篇。出版词典3部,诗集2部,长篇小说十余部。因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其中上世纪70年代,获得过金日成颁发的军功章,90年代立过三等功,2019年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


作者在银河悦读网文集链接地址: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6054&typeid=2


附件一:


目录


序言 武文双立品如金

001  初上从军路

004  军帽咏叹录

007  入党感言

010  初入军校生活

013  惊闻枪杀案

016  寻访阿诗玛

019  巧遇“胡汉三”

022  出国第一天

025  异域祭英魂

028  三八线的神秘地道

031  停战村板门店

034  在朝鲜助民劳动

037  板门店砍树事件

040  哀悼毛主席

043  参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

046  在朝鲜学朝语

049  难忘离别情

052  在朝鲜使馆授勋

054  枪声就是命令

057  祭忆生母

060  游天下第一关

063  接手资料室

066  事无巨细的秘书

068  缅怀粟裕大将

071  第一次坐飞机

074  探访殷墟

077  中英街纪行

080  恢复军衔记

083  学跳交谊舞

086  助人为乐

089  一次家宴

092  香港印象

095  陪狱半月

098  供职办公室主任

101  走街串巷访韩国

104  游仁川看“登陆”

107  屯溪老街行

111  探访滴水洞

115  祝融峰上的烟火

119  升迁随想录

122  欣逢胡子将军孙毅

125  天下一绝磬锤峰

128  田横岛与五百士

132  走进包公祠

136  下“地狱” 一游

139  采访赵南起同志

142  东方第一村———防川

146  海参崴随想录

149  游江南贡院

152  龙井问茶

156  中朝边境一步跨

159  走马看西欧

164  记日本自助游

168  在韩国逛天津

170  逛洋货市场

173  东兴纪游

175  泰国人妖

178  游狮城话鞭刑

181  驴友被骗记

184  再访航天城

187  八一感怀

189  父爱如山

192  告别毛岸青同志

194  过火焰山

197  阳关与阳关道

200  军装伴我行

204  参加白金先生的晚宴

206  见识庐山真面目

209  参加战友会

212  谁不说俺家乡好

216  “ 中央八项规定” 深得民心

219  参观小站练兵园

222  老兵见老兵

225  采访大石桥

228  观朴墨心画有感

230  结识红学家崔耀华先生

232  北欧见闻录

236  游克里姆林宫

238  长相守 到白头

241  有感《韩启元文集》

245  访巴马长寿村

248  参观“七三一” 罪证遗址

251  话说旅游

254  凭吊革命先烈

257  塔山阻击战采访记

259  再会周秉建女士

262  调研完冒中心学校

264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267  游哈尔斯塔特小镇

270  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

272  有感贵州游

275  老首长杨惠川将军

278  我的老乡小萝卜头

280  游聊城话武潘

283  参加郑州武姓大会

286  我的学书之路

289  参观刻瓷展有感

291  百年党庆

294  我给孙女上党课

297  人到七十感悟多

300  附录: 武立金家传


 附件二:

                                             序言:武文双立品如金

                                                     作者: 陈丽伟

 

本没想把武立金先生的名字嵌入题目,但读过书稿,这题目却自己跳了出来。

我们形容作家把人物描写得好,常说:人物立起来了。读了武立金先生的《老兵日记》,我觉得自己认识的作者本人,一下超越了平素低调谦逊的忘年交形象,从军人和作家,这武与文两个方面,都高大清晰猛然地矗立了起来,像一座仰之弥高的山峰。

大家习惯称武立金先生为武局,因为他退休前在总参二部天津联络局任职。我与武局结缘,于2017年中国作家协会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组织的“三大战役”采风活动。这次采风,经过了武局的家乡邳州。一身戎装又低调谦逊的他,见面就让我感到信赖和尊敬。我们平时见面不多,深入交谈的机会就少。但读这本《老兵日记》,却像面对面地听武局风趣地讲述他曲折丰富的半世纪经历,交心地谈论对半世纪经历事件的认真思考,很快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这本《老兵日记》,并非流水账似的日记和回忆录,而是记录他们那一代人、尤其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思考,犹如集知识性、艺术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又饱蘸深情的一篇篇散文,读来让人掩卷深思,获益感慨良多。

首先吸引人的还是本书涉及知识的丰富性。

半个世纪中,武局从少年走出家乡邳州,1969年在珍宝鸟之战的感召下应征入伍,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学习英语,1975年至1978年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工作并荣获金日成颁发的军功章。从军四十年,历任机枪手、步兵班长、警卫战士、参谋、秘书、办公室主任、副局长(正师职大校军衔)等职,还于2008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抛开其特殊工作性质需要保密的不谈,就是这半个世纪军旅生涯的曲折历程,得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这本书中,就记录了很多作者亲身经历的共和国重大事件,也披露了一些以前不为人道的历史资料。

比如:三八线的神秘地道、板门店砍树事件、在朝鲜学朝语、恢复军衔记、惊闻枪杀案、在朝鲜使馆授勋、第一次出国做外交官,第一次坐飞机、学跳交谊舞、陪狱半个月……等等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故事。

除了共和国历史上涉及高级领导人部队将领的故事,作者在工作中和退休前,也曾走南闯北踏遍祖国大好河山,也履践过不少的域外城市他国名胜,并在日记中以散文的笔法做了独有视角的记录,且有所感发。这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地理旅游知识的同时,仿佛让读者与作者同游同行同思同感,一同有所收获。如殷墟、中英街、屯溪、仁川、滴水洞、北欧、西欧……等等。改革开放后我们生活好了,国内外旅游说走就走,但匆匆旅游路上,有自己思考并像武局这样成文成书的,并不很多。

他写新加坡:

 

经验告诉我们:严刑峻法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安定,而且还能给社会带来文明。

 

他写海参崴:

 

回望着矗立于黑土地之上风格迥异的房舍,犹如父母看着一个被人拐走不再认识自己的孩子,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凄感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文学是件苦差事。从部队领导,到军旅作家,没有对文学的痴迷,没有勤奋的笔耕,没有大量的成熟的作品,是难以完成这双重身份的叠加的。多年的文学实践中,武局出版了不少著作,如《毛泽东遇险实录》《险难中的刘少奇》《周恩来遇险实录》《朱德的非常之路》《险难中的邓小平》《毛泽东的家庭生活》《毛岸英在朝鲜战场》《暗破金刚》《百诗颂扬百年党》等,这些,奠定了他成为著名军旅作家的基础。

与前述这些作品相比,《老兵日记》写得更为轻松,因为,都是自己熟知的事情,自己的真实感情,笔手相应,自然流泻。本书写作上叙论相长,天然结合,诙谐自然,寓教于文,行文金句频出,可谓日记体随笔的不错范本。尤其引用民间口语,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从中也能看得出,文学写作不一定非得读多高的专业学历,学院语言严谨,民间口语形象,不差分毫。比如:

 

一个不学无术、投机钻营的人或许也能出其不意地混上个一官半职,但那肯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落马”,就是由于在小事上开了口子所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

 

书中涉及的人物,也都写的活,写得巧,所谓无意于工而工。在《欣逢胡子将军孙毅》一文中写道:

 

见过孙毅将军的人无不为他那高尔基式的胡须留下深刻印象。

 

这“高尔基式的胡须”就借得巧。

 

只见器宇轩昂的孙老左手伏案,右手挥笔,如临战场,似握钢枪。他在一张宣纸上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写出来的每个字都是那么雄浑有力,苍劲奔放,给人一种大气、秀气、灵气、霸气的感觉。

 

在《告别毛岸青同志》中写道:

 

我看到邵华将军尽管心情悲切,但身体还算健朗,只有右手好像有点不太听使唤。我还看到了李敏、李讷、毛新宇及其抱在夫人刘滨怀中的3岁儿子毛东东,并分别与他们握手致哀,我还握了握毛东东的小手以示爱意。

 

情境如在目前,刻画生动之余,也能感到作者笔端灌注的深情。这种深情,不只是对领袖家人,对领导同事、自己父母、家乡故土,也浓浓体现在本书的很多篇目中:

写故乡美食八集羊汤,仿佛汪曾祺文笔:

 

一口大大的锅,上面围着半米高的一圈铁皮,把整副羊架和羊杂放进去,用木柴火烧,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以小火慢炖,让骨头的味道完全融到汤里。汤煮好了,切几片薄薄的羊肉,把滚烫的汤往海碗里一冲,放上辣羊油,加上一点香菜和佐料,一碗香喷喷、辣乎乎的羊肉汤就做好了。

 

写英国的格林尼治小镇:

 

我发现这条路似曾相识,忽然想起这个街道两侧的房子极像天津五大道的洋房,于是就大声呼喊:我们到马场道啦!天津的几位游客表示赞同,都说:可不是么,我们到马场道啦……

 

写父亲:

 

不过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耿直的人,一个热爱党的事业的人。在建设祖国的峥嵘岁月里,父亲那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格永远是我们后辈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忆生母:

 

母亲出殡的那天早上,天空下起了大雨。风在为我哀嚎,雨在为我哭泣,而我却欲哭无泪。身穿孝衣、头戴孝帽、腰扎孝带雪人一般的我由本家叔叔抱着……

 

作为军旅作家,武立金先生在本书中还回答了作家应该写什么的问题:

 

我对志愿军老前辈很有感情,在我的亲属中、乡亲中和我所在部队的首长中有很多志愿军老战士,我想用手中的笔弘扬他们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告慰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

 

这部《老兵日记》,在故事之外,也带给读者和作家双重的思考:如何做人,如何为文?

他给普通人的启示是,为人朴素低调,总是看别人长处,自己短处:

 

因为在我身边资历比我老的、学历比我高的、能力比我强的、功劳比我大的人有的是。

我的毛笔字还是小学水平,根本算不上书法,其实我也不懂书法。再说,今天来的都是书画名家,我岂敢班门弄斧。

 

他给党员干部的启示是: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我就从一个被信仰影响的人变成了带着信仰朝前走的人。

入党是一个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誓言不是用来说的,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做。

出国在外,斗争环境更为复杂严峻,务必提高警惕,以确保人身和机密的绝对安全。

每一个人都是在自己造就自己,自己提拔自己,自己写自己的历史。

 

戎装肩头,看得见武立金大校的肩章金光闪闪;《老兵日记》,读得出武立金先生语言如金人品如金。

是为序。

 

                                               2023年2月15日于天津

                  (陈丽伟,中国作协会员,天津作协副主席,高级编辑)

 

银河悦读网版务部

制作:梦秋

1673320874586523.png

20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