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6226446101972.png


祝贺长征源分站丁良跃创作的《红色印迹》出版!


1687082456590223.jpg

【个人简介】丁良跃,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江西省于都县新陂乡人。历任小学教师,于都县县委办科员,于都县葛坳乡副乡长,于都县县志办副主任,于都县政府办党支部副书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县志办主任等职。


微信图片_20231031172549_副本.png


丁良跃在银河悦读网文集链接地址: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7025&typeid=2


【主要事迹】

在长征出发地于都,有一位热衷于采访革命先辈事迹、采编红色故事的党员文博干部,人称“长征源史志迷”——现任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丁良跃。近几年他跋山涉水,跑遍全红县于都的每个乡镇,发掘、采集过大量红色史料,撰写过上百篇红色故事,堪称本土红色史料采掘迷,于都本土“史志通”。每每得知一条关于革命先辈的线索、一处新发现的红色旧址,他都异常兴奋,从早从快挤出时间前赴采访,然后废寝忘食地整理采访到的资料撰写成文,常常伏案整理文字、照片至子夜。丁良跃工作极其勤奋,除了不折不扣完成日常工作,还加班加点一心扑在由他分管负责的单位公众号《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上,基本上做到日更一文,使该公众号在本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产生良好社会效应。


【新书介绍】 

在于都广袤的土地上,红军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壮丽史诗,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最朴素的传播方式,得以流传至今。

本书作者在长征胜利后的今天,通过后人以口述的形式收集红色印记,那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英雄人物。广大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从这场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生存博弈中汲取精神养分,深刻的理解“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于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无数的革命先烈在这里壮烈牺牲,虽然他们没有看到如今的道路通畅、高楼渐起、国泰民安的新中国,但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他们是“为了下一代”而斗争、牺牲的,我们永远不能忘了他们,人民不能忘记红军。传承红色基因,就要讲好红色故事、挖掘红色历史。作者的足迹遍布于都的每一个乡镇,收集了大量详实的史料最终创作出这本小册子,几年奔波下来的里程远超两万五千里,肩负起新一代博物馆人、文博人的新时代使命担当,也是“新长征,再出发”的实际例证。

                                               

 序言


第一次知道丁良跃的名字,是在2022年3月31日的银河悦读网。一篇题为《清明前,找寻你的名字》的千字文吸引了我的视线。作者名叫丁良跃,这是他第一次投稿网站,有2000多点击量,责任编辑作了精品推荐。


我在文章后面留言:“简短的文字,深厚的情意,读来令人动容。作者说得好,‘真正为吾民者必胜。这是被红军身体力行所证明了的一条真理。也正因如此,多少年过去了,人民群众还在思念红军......’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接续了红军的好传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要人民有需要,就会看到解放军的身影。我认为,对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把他们的信仰和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银河悦读网的使命和责任。感谢作者赐稿,为您点赞!”


从此,被誉为“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的银河悦读网与致力于打捞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于良跃结缘。


读了很多丁良跃的作品,发现他的作品基本立足于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大多与找寻老红军以及挖掘老红军的故事有关。他的文笔内敛、凝练、务实、客观,仿佛更注重文章的史料性而非文学性,很少看到“煽情性”描述,有一种“考古专家”的严谨。但读过他的作品都知道,他所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用踏踏实实的足印、汗水和心血铸就,更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后来知道,他果真是一位热衷于采访革命先辈事迹、采编红色故事的党员文博干部。拒绝“渲染式”描写,正是史志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他就是“长征源史志迷”——现任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丁良跃。 


丁馆长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从小在这个名叫于都的赣南小镇生活。他多次讲到,于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处处都是文物遗迹,博物馆是这座城市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在这片红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他们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解放,没有享受到一天的幸福生活,但他们义无反顾,“我们今天打仗,是为了下一代不打仗”。没有他们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怎会有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江山无恙?这是于良跃发自肺腑的感悟,也是他致力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根本动力。


进入博物馆工作后,他自觉自愿走村入户深入红军后代家中,挖掘革命烈士资料,上户做好资料实物收集和文稿撰写。一方面具体做好资料和实物收集,包括烈士证书、族谱、书信等资料及各种物件、遗物等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文字撰写,通过走访烈士家属、了解烈士事迹,编写革命故事、人物传记。


几年来,丁馆长跋山涉水,跑遍全红县于都的每个乡镇,发掘、采集过大量红色史料,撰写过上百篇红色故事,堪称本土红色史料采掘迷,于都本土的“史志通”。


每每得知一条关于革命先辈的线索,每每发现一处新的红色旧址,他都激动不已,从早从快挤出时间前赴采访,然后废寝忘食整理资料撰写成文,常常伏案创作至子夜。有人不解,问他:“您已年过半百,各方面都已有了定数,怎么还那么拼命呢?”丁良跃理直气壮地回答,“随着我对于都苏区时期的红色史料接触了解得越来越多,我对革命先辈越是肃然起敬,内心被深深感动。我感到,革命先烈、革命英雄与苏区时期的乡亲们当年的壮举、事迹,都是宝贵的精神金矿,是激励与教育我们这些红军子孙的珍贵资源!采集红色史料、发掘红色故事、再现红色历史,是我们长征源文化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文博人的神圣使命!”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于都县中央红军活动过的地方、在志愿军后代的居所,常常能看到他走访的身影;在他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不时能看到他访问红军后人的场景照。自从丁良跃调任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博物馆,他深入红色故地采访达上百次,整理撰写红色散文、故事、通讯等文稿上百篇,其中发表在银河悦读网的就有30余篇,有10多篇精品推送银河悦读公众号,广受读者好评。


2022年,于良跃在银河悦读网举办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数次获奖,其中纪实文学作品《信仰的力量 ——红二十军军长肖大鹏不为人知的往事》在银河悦读中文网主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征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该文还在2022年5月被中共江西省委党史办主办的《党史文苑》杂志上刊载。这篇文章就像一座隐形桥梁,为肖大鹏的副官谢象晃(解放后首任江西省民政厅长)的孙子、江西省烈士纪念堂谢杰,找到了肖大鹏的孙子肖光伟,并结下了深厚情感。今年7月,于良跃又写了一篇纪实文学《英勇善战的红独3师师长刘铁超》,刚在《党史文苑》上发出,就接到该杂志社编辑的留言,“您那篇写刘铁超的文章被其后人看到了,他很感动,想联系您......”于良跃告诉我,通过调访与媒体刊载,让老红军的后人们相识、团聚、延续友谊,是自己创作中的一个“意外收获”,给了他无尽的希望和鼓舞。


在对红色故事的挖掘和采集中,丁良跃归纳出“四步曲”创作经验,即:“亲近身边红军后人,感知先辈苦难辉煌,书写红色血脉灵魂,分享内心感动感悟。”却原来,看上去“不动声色”严谨务实的丁良跃,其实是把澎湃的激情深藏于客观真实的描述之中,引领读者“不受干扰”地走进历史的真实情境,尽可能贴近革命前辈的精神、意志、情感和不变的信仰,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基因的洗礼。


得知于良跃《红色印迹》一书即将付梓并嘱我为他写序时,内心充溢着满满的感动:感动于他锲而不舍挖掘老红军的历史故事有了可喜成果,感动于他对银河悦读网站的认可、支持与回报,更为我们网站拥有这样一位优秀作者并留下一批珍贵的红色历史故事,倍感光荣与骄傲。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生于红色于都、长于红色圣地,汲取红色基因,将红色情怀凝于笔端的史志工作者于良跃,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回报于都这片红色的土壤,为一代代红色基因的传承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功在当代,立在千秋。 

             

                                                银河悦读中文网站站长      

                                                             李玲

                                                    2023年9月2日于北京   


微信图片_20230908115744.jpg

微信图片_20230908115750.jpg

微信图片_20230908115756.jpg


银河悦读网版务部

资料提供:长征源分站

制作:梦秋

1673320874586523.png

20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