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679221109976.jpg

微信图片_20230715112306.jpg     

【个人简介】

 许言,1962年10月出生,1980年10月入伍,1983年7月入党。军旅生涯14年,历任有线电报站站长、1.6KW单边带无线电台台长、通信营书记、政治部干部处干事;1994年转业地方工作至今40年,历任电视台总编辑、党支部书记、台长、总编室主任、节目研究室主任、创文宣传组组长。2008年10月与爱人创办中国首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15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具有时代意义的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厚植崇军尚武家国情怀。


【所获部分荣誉与奖励】

1980年10月至1994年1月,两次荣立三等功,连续两年被部队评为军地两用人才和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多次受到基地和旅团嘉奖。1994年1月至2023年6月,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荣获最美退役军人、感动中牟十大人物、最美志愿者、首届潘安文学创作奖获得者,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出彩新人说”特别奖,2021年6月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两优一先”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荣获中央军委和中宣部全国全军第五届“爱我国防”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


许言在银河悦读网文集链接地址:

http://www.yinheyuedu.com/member/myarticle/2


【主要事迹】

从军14年,5000多个日夜在第二炮兵某部精兵习武,收发万组通信指挥电报无差错,传扬军旅情怀,弘扬献身精神,讲好军旅青春奋斗故事,忠诚担当保障部队战备执勤畅通牺牲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国防,被树为“军地两用人才”和“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两次荣立三等功,为建设国防奉献了青春力量。


转业地方30年,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10000多个日夜奋斗不止,完成电视事业初创和建章立制,策划领办多个栏目创作多部专题作品,多项参赛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创优大奖,用执着讲好中牟故事,竭尽全力传播中牟好声音。策划多项创文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取得可喜成效,尽心竭力讲好文明中牟故事,为中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荣获“首届潘安文学奖”、获“郑州十佳新闻工作者”提名,河南省电视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2019年被评为中牟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


2022年被评为第五届感动中牟十大人物。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你青春奋斗,建功军旅。你脱下戎装退役不退志,用心用情讲好文明中牟故事。你矢志不渝,追寻红色历史,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当红色基因传承人,做红色文化传播者。”

1689391611392234.jpg

热心公益15年。工作之余,许言和爱人张爱兰为志愿军老战士圆梦建家,5000多个日夜里,创办“三团一馆一队”开展数百场党史宣讲和爱国教育,十一次组团赴朝扫墓圆老战士60多年梦想,整理口述战争历史10万多分钟,出版口述战争历史回忆录4册500万字3000多幅图片。守初心担使命,厚植家国情怀,为传承红色基因呕心沥血讲好红色中国故事。策划的“传承红色基因‘五个一百”工程’荣获市党史学习教育群众最满意服务项目,“走进老战士之家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优秀项目,策划线上红色文化传承直播活动,15个地市县30多所学校2万名师生家长参与,支持留言超过3000条,首播创10万点赞,构建红色基因深植校园文化新格局。策划启动“讲述博物馆战争纪念物背后的故事”活动,让文物活起来,打造沉浸式教育格局,让红色基因传承更接地气。


赛道变了,但赶考路上厚植家国情怀的初心没有变。他43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创业、创新、创优、创意、创造”为魂,把每一项工作多做到极致,做成事业,做得创新出彩。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成长来自于军旅,自己的文化来自于营盘的厚重,部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锻造了他的文化气质,也厚植了他崇军尚武的家国情怀,注定自己一生都要在奋斗的路上永远不会懈怠。


2008年10月许言和爱人通过帮助父亲找在战场上打掉敌机的战友,在郑州自费创办了中国首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他对抗美援朝精神作了研究。为了传承红色基因,15年来,工作之余,创新完成了“三团一馆一队”(宣讲团、合唱团、赴朝扫墓访问团、口述历史博物馆和传承红色基因志愿服务队)建设。高举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泛深入宣传党史、国史、军史、抗美援朝战争史教育,讲好中国故事。


2010年以来,连续13年联合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工商学院、新乡医学院等20所大学500多名大学生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寻找最可爱的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达100次,遍及全国16各省直辖市,走访慰问在乡老战士数千人次,整理回忆录500余万字,口述战争历史10万多分钟。编辑整理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红色追寻》《血与火的洗礼》《感恩伟大祖国》等口述历史书籍。免费接待全国各地老战士5500多人次,救助贫困老战士和烈士遗孀1000多人次,帮助100多名志愿军老战士找到了分别100多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数十家单位和院校将老战士之家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数百场爱国教育,举办“走进杨根思部队”、“走进黄继光学校”“走进毛岸英学校”主题教育,开展“西柏坡--北京行——进京赶考找初心”和“井冈山--南昌行——从革命圣地到英雄城市”“走进雷锋小学”等主题活动。


2017年8月,在组织庆祝建军90周年到井冈山和南昌开展追寻红色记忆大型活动途中由于照顾老战士,布置各种活动过于忙碌,许言诱发心脏病和重度肠胃炎,为了照顾老战士仍坚持到最后活动结束,返回郑州当天便住进了医院做了紧急手术治疗近一个月才慢慢恢复了健康,为传承红色基因尽心竭力。


2021年在赴登封等地采集老战士红色手印的过程中,开车穿越山路几乎跌进山沟。在第六批赴朝扫墓中,一位老战士突发疾病,他采取紧急措施,果断终止其扫墓行程,联系朝鲜对外友谊医院,为老人办理住院治疗手续,现场自己支付1000多元为老战士看病,经过医治三天后老人恢复了健康,安全返回国内,受到大使馆领导的高度评价。


15年间,已经连续组织了11次赴朝扫墓访问活动,大幅照片被丹东鸭绿江断桥景区制作成大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展示。《瞭望》周刊和《侨园》杂志及凤凰卫视多次做专题报道。


 1689391529116835_副本.jpg

2019年8月,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军区首长批示精神,在省军区办公地展览馆的基础上在黄河北岸投资10余万元建设老战士之家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自费5万元特别制作“大国地位奠基之战”——抗美援朝全景图片展移动版面60块200多平方。中央电视台和河南卫视入驻半个月在博物馆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2021年2月以来配合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宣讲320多场,直接受教育人数超过3万人次。河南卫视以“老战士之家博物馆里讲党史”为题作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做了开篇报道。2021年8月初,博物馆被解放军中部战区陆军列为“乘‘忠诚号’列车学党史活动第十个打卡地,与北大红楼、八七会议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和西柏坡革命圣地等红色纪念地一起列入军队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这在军队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向英雄致敬 扬中国精神》荣获全国国防教育歌曲征集评选二等奖。联合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打造的团中央政协提案“薪火相传”荣获一等奖,联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的“红色的记忆”思政课荣获一等奖。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新策划了传承红色基因“五个一百”工程,即:百年党旗下百名老战士、百双红色手印、百场党史课、百篇回忆录、百幅书画品。此项目被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表彰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满意度最高的优秀项目。博物馆开馆三年间,他往返于中牟和博物馆之间,已经走过了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老战士之家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多次在中央各大媒体黄金时段给予大幅报道。


2022年5月,适应疫情防控和“双减”政策,策划线上红色文化传承直播活动,带领大家云游口述战争历史博物馆,15个地市县30多所学校2万名师生家长参与,支持留言超过3000条,首播创10万点赞,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历史教育,构建红色基因深植校园文化新格局。与河南应用技术学院开展的“三个文化”,与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的“三品教育”,与郑州工商学院开展“寻迹”,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大思政课”等共建项目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3年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策划了“七大主题”活动,1月开展了“小小红色宣讲员 宣讲党的二十大”,2月策划了“讲述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小小红色宣讲员培养选拔活动,3月中旬,大学生入伍到军营,他带领宣讲骨干到高铁站为新兵送行,鼓励新兵做有担当有血性的新时代军人。4月应邀为河南农业大学正在开展军训的大二学生作了题为《在弘扬党的精神谱系中厚植崇军尚武家国情怀》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5月策划了“讲述抗美援朝馆藏战争纪念物背后的故事”第二季小小红色宣讲员培养活动,受到师生家长的热捧。武汉大学历史系大学生尼孝华在网上了解到老战士之家口述历史博物馆,他专门为专程从武汉来博物馆的大学生开个人展,讲述抗美援朝光辉历史,提供详实历史资料,让大学生深受感动。6月位于英雄城市丹东的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发来工作函,希望能在博物馆录制听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故事,他热心录制精心编辑以最快速度把视频传给丹东。


1689391542114559.jpg

十几年来,他把热爱做成了事业,用生动的形式和方式,一直致力于实践和探讨用好博物馆这个红色资源“富矿”,力主推动馆校“跨界”合作,让思政课“火起来”通过馆校合作为大思政课提供源源不断能量。“这一件件纪念物、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过去,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这一个个难忘的战役无时无刻不在生动演绎过去的历史,要让历史活起来。战争可以远去,但战争的历史绝不能忘却。所以从青年层面着手,开展馆校“跨界”联合,用好战争纪念物、烈士遗物这个“活教材”,唤醒“沉睡的战争历史”,共建人、物、事叙事空间,打造红色精神传承新境界。从2023年开始,依托中部战区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适应研学实践活动策划开展穿一次志愿军军装、唱一次志愿军战歌、讲一个志愿军英雄和烈士遗物背后故事、吃一把炒面一把雪和冻土豆、走一次抗美援朝之路、敬献一次鲜花、行一个少先队礼的“八个一”活动,打造一个红色文化育人品牌,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口述战争博物馆真正成为了一座流动的纪念碑,一所鲜活的档案库,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一幅壮烈的群英图,一首民族的正气歌。


与银河悦读网结缘始于2020年10月,在网上浏览时他发现了银河悦读网,立时眼前一亮,看了网站的介绍和创始人独山月楼的相关信息,阅读了里面大量的文章,让他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而且红色旗帜高高飘扬,于是,他按照指引进行了注册,并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做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践行者》《特殊家庭的特殊家风》《我为什么要出版‘红色追寻’系列丛书》等三篇文章。但是,之后由于忙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宣传,很长时间没有再上网,直到他再次上网后看到了栏目编辑为几篇文章加的编者按,让他感到受宠若惊,特别是独上月楼站长的点评,坚定了他在网上传播红色文化的决心和信心,之后又发布了十多篇文章,每一篇都受到了高度重视,一直激励着他写好每一篇,为传承红色基因尽力,为银河悦读网争光!


  

微信图片_20230715112332.jpg

许言,你是当之无愧的“出彩银河人”!祝贺你!


1647426681964643.gif


1672759842278716.jpg

20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