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miz-E1132323-F3C1640A-3840x1920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21211195434.jpg

《土佬李德才》是作者王燕光(网名我家白洋淀)发表在银河悦读网的一部人物传记。作者笔触生动诙谐幽默,对主人公李德才的刻画血肉丰满,他传奇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杨成武上将为这部传记小说撰写了前言,著名作家魏巍为小说题写书名,网站长篇部加金星推荐。之后,网站以有声文学形式推送银河悦读微信公众号,让这部小说有了新“粉丝”,不少读者留言点赞,也有读者呼吁改编为影视剧。为此,网站又与作者商榷,补充完善了有关重要资料,并决定重磅推荐。希冀引起更多网友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助力这部精品小说的传播和影视剧孵化。

杨成武_副本.jpg

d52a2834349b033b4ff23597b2f3a8d5d439bdcd.jpeg

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干事,第十二师秘书,连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前卫任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后任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冀中军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

组织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等。1948年后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组织指挥了绥远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下载_副本.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

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战斗英雄功勋荣誉章。

1952年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他参与组织指挥了1958年炮击金门,1959年西藏平叛作战,1960—1961年中缅堪境警卫作战,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60年代中期开始的抗美援越。

战将杨成武.jpg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文研究委员会主任。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 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

著有《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等。

杨成武,万里长征的开路先锋,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民族解放的建国功臣,保家卫国的无畏战将,他是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前言.jpg

     战友情深 同志谊长——深切怀念李德才同志

  文/杨成武

  30多年前,德才同志去世,我曾和袁升平同志一起为他牵灵下葬,以表战友之情,同志之谊。

  在红一方面军中,老同志大都晓得德才同志的为人。的确,李德才的名气很大。

  他之所以有名,一是因为他“土”,有一个很响亮的绰号“土佬”,连毛泽东同志都知道。二是因为他勇敢,在强渡大渡河战斗中英勇顽强,奋不顾身,荣获大渡河英雄称号,在其他战役、战斗中也多次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李德才同志是1927年参加红军的。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他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兢兢业业,义无反顾。

  长征途中,我率红四团飞夺天险泸定桥,他在杨得志同志领导的红一团参加强渡大渡河。战斗中,他担任重机枪射手,冒着枪林弹雨,掩护17勇士渡河,立下了不朽功绩。

  抗日战争年代,李德才同志在我领导的晋察冀一分区老一团工作。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异常,致使日寇闻风丧胆。在击毙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雁宿崖、黄土岭战斗中,他率部担任主攻,为歼灭日寇迁村宪吉和阿部规秀两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1941年冬粉碎日寇“铁壁合围”时,我派他带部队为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突围作开路先锋,他的勇敢和忠诚为聂荣臻同志赏识。

  解放战争中,李德才在我指挥的华北3兵团工作,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战役,他指挥的部队生俘了敌人第三军军长罗历戎;他还参加了平津战役和解放太原等大小战役、战斗,率领部队先后活捉敌人一个军长、三个师长,立下赫赫战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又随我带领的20兵团入朝,参加了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秋季防御作战。粉碎了敌军“坦克辟入战”、“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和“绞杀战”后,又投入到挫败敌军“细菌战”和金城以南反击战之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现在回想起来,德才同志的“土”,实际上是他质朴的写照。战争年代,每天行军打仗,生活十分艰苦险恶,李德才同志始终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从未表现过丝毫的犹豫。记得抗战初期在大龙华战斗中,李德才同志左臂负伤,他带伤坚持战斗100多天,导致伤口感染、发炎。我特别请示聂老总,派当时在一分区工作的白求恩大夫亲自为他进行了治疗。哪知,伤未痊愈他又立即重返前线,参加战斗。德才同志征战数十载,参加大小战斗无数,负伤14次之多,身上的枪痕弹迹足以证明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如今,李德才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多年了。今天怀念他,一是对我们的一次再教育,二是要让广大青少年了解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了解先烈们创业的艰难。要教育子子孙孙珍惜、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为伟大祖国在新世纪的腾飞作出贡献。

       

       题写书名.jpg

3ac79f3df8dcd100baa101a0acc35010b912c8fc8153_副本.jpg


附:李德才夫人张素珍给魏巍同志写的一封信:

你好,老刘和孩子们也都好吧?

自春节过后,我身体一直不大好,还是心脏的老毛病。经过治疗和孩子们的照顾,这些日子渐好,不用挂念。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和孩子们念叨,把老李战争年代的事情写一下,一是作为家人对他的怀念,二也是对老李几十年为革命奋斗作一个交代。

现在委托战友报社的郑健和王燕光同志代为执笔,请你在百忙之中为他们提供一些素材,并为传记作序。

我知道你的身体也不大好,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但你和老李是共过生死的战友,想你还是能够理解我的心情的。

好,再次问候并表示感谢。

此致

    敬礼

  张素珍

  2001年3月8日

王燕光.jpg

 

 我为什么要写《土佬李德才》  文/王燕光

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们说起李德才,但是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土佬”。

我家曾经和李德才家同住一个机关大院,他家在大门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一溜几间普普通通的青砖平房,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唯一能证明身份的就是他家厨房里有自来水龙头和院子里的一个露天的小厕所,这在当时就算是很高级的待遇了。

我和他家的孩子在一个中学读书,他上高中,我读初中,因为他初中在北京八一学校,足球踢得很好,到我们学校后马上被吸收到了校队。所以我们院里的一帮孩子们总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因此,我也曾经爬上他家院子里的枣树摘枣子,不小心还被“洋喇子”蛰过,那滋味如今还记得。

李德才去世后,各级领导和政府依旧没有忘记他,记得好像在1965年前后,领导上为了照顾他,让他全家搬到机关外面的一个古朴的四合院里。那时候也不知道,这个院子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文物保护单位,保定市直隶清河道署。

院子不大,朱漆大门,雕梁画栋,正房有三间,东西厢房各俩间,旁边还有厨房厕所,在当时就算相当高级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出差路过保定,还在那个院子里住过一晚。

李德才的夫人张素珍阿姨当年很秀丽,虽说中年以后有些发福,但是办事依旧利索干练。她见到任何大领导都不打怵,说话很随便的。文革中,她的二儿子在北京被造反派殴打住院,张阿姨马上去北京找军委领导同志说理,要求主持公道,杨成武、杨得志等首长直接作了批示,事情很快得到了处理。

由此可见,李德才在中央红军中名气大的说法不虚。

进入21世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李德才的亲属议论起他,提起了那个响当当的绰号和许多往事,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么好的素材,不给后人留下太可惜了。于是,我拿起笔,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开始了写作。   之前我想到了写作会很难,但是没想到会这么难。首先,李德才去世太早,基本没留下文字的东西。再有他的战友也大都已是耄耋之年,采访起来很困难。更严重的是,刚刚写了一个开头,我就因脑中风住院了。

病愈出院后,工作忙加上身体差,我几乎放弃了写作的念头。但是每当我空闲下来,脑子里总会浮现出李德才的身影,他那些传奇经历常常让我激动不已。于是,我再次拿起笔,继续开始写作。

整整八年时间,我拜访了几十位老同志,收集了近百本图书资料,去了李德才家乡和他战斗过的地方,所到之处,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动人故事和传闻。

杨成武将军得知我在写李德才的传记,欣然作序,著名作家魏巍不但接受了采访,还亲笔题写了书名。总政和北京军区档案馆,军科大百科等单位也大力支持。著名摄影家沙飞的女儿王雁大姐慷慨允许我无偿使用照片,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是我能完成此书的重要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土佬李德才》是凝聚着战友情,同志情和后代崇敬之情的集体创作产物,我不过是执笔而已。

感谢银河悦读网以“有声小说”形式,在银河悦读公众号连载了《土佬李德才》,很多文友踊跃跟帖,发表了真切而深刻的读后感,也给我很大鼓舞和鞭策。

不过,文章发表后,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说李德才就是一个没文化的“泥腿子”,靠着朴素的感情加入革命队伍,打仗是把好手,不怕死,但思想觉悟并不高等等。我认为,这里固然不排除有李德才同志的缺点、弱点和局限性,但恰恰也是李德才最让我感动和尊敬的地方。

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解放前,人民军队中绝大多数士兵都是从贫瘠乡村走出来的“泥腿子”。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会讲大道理,但在革命队伍的强大政治教育和血与火的战争历练中,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是人民军队最坚实的基础。

更可贵的是,他们不是依据书本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得出一个朴素的认知,“跟着共产党,穷人就能有饭吃;跟着毛主席,军队就能打胜仗!”渐渐地,这些朴素的认知铸就了他们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跟着毛主席和共产党走,将革命进行到底。

所以,只要是党的号召,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冲在前面,他们就会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而李德才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所以,为“泥腿子司令员”李德才写传,其实也是为人民军队中无数出生入死的普通战士立传。

因为,他们值得!


 留言精选.jpg

1652688794500_副本.jpg

 潘伯良

 序   军旅作家王燕光的《土佬李德才》纪实小说,由副国级(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上将写序,著名作家魏巍题写书名,著名摄影家沙飞提供照片,分量颇重,捉人眼球。熟知军史的读者都知道,1927年“八一”建军以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的传奇人物数不胜数: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战神林彪,少林和尚许世友,常胜将军粟裕,梁大牙梁兴初,王疯子王进山等等。非常人建非常功,土佬李德才是传奇人物。文中的趣事、逸事定能让读者们忍俊不禁,笑声过后,肃然起敬!

 

第1章 一巴掌打出的红军战士     作者果然不负众望,开篇人间烟火气浓烈,“土佬”、“整天干这劳什子”、“一巴掌打出的红军战士”,土里土气的文字,地道让人称奇的故事:一个巴掌打进红军,一枚袖标当上红军,一把大刀成了武器,一个谎信成了未亡人,一杯老酒敬了亲兄。

 

第2章 土佬得名   在我的家乡盛传这样一个说法:人无外号(绰号)不发家!北方街面上触目可见,“胖姐包子铺”、“刘二埋汰烧烤店”、“王一手火锅店”等等,不料想南方亦是如此;不过,李德才的外号(绰号)却来得不一般,竟出自黄公略之口而得名。黄公略是何人也?毛主席说:“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三军军长,若活到新中国成立后授衔定是元帅级别。土佬绰号是因穿反裤子得名,土得掉渣,方显传奇味道!

 

第3章 活捉张辉瓒   说实在话,现在写革命历史和历史人物,一是年代久远,二是话题严肃,特难写,弄不好是费力不讨好,读者不买账。但本文作者却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以善写趣事、逸事见长,文笔朴实幽默,噱头花样中自有庄严,特别会讲故事,语言地方乡土气息浓郁,情节细腻风趣,吸引读者眼球,激发读者的兴趣,土佬李德才从机枪助手、机枪射手、机枪班长、机枪排长娓娓道来,人物鲜活,个性鲜明,直爽实在,惹人喜爱。

 

第4章 血染六渡坳   黄公略一个趔趄,倒在了李德才他们的重机枪阵地旁。黄公略强撑着抬起头,对李德才挥挥手说:“土佬,别管我,快去组织对空射击。” 临行时,黄公略躺在一副竹杆担架上,向李德才他们招招手:“老李,要让大伙好好练习对空射击,在打仗的问题上,可不能当‘土佬’啊。”李德才含着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这,竟成了黄公略对李德才最后的嘱托!让人泪目。值得人们欣慰的是,红三军历经我军历史上的数次整编,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骨血。1997年香港回归后曾经作为人民解放军的象征,担负了首任驻港部队的重任。在攻打乐安城的战斗中,李德才赤膊上阵,一发迫击炮弹落在了他的身边。右腿被弹片击中,露出白花花的骨头。他解下绑腿,把伤口紧紧地扎住,爬了3个昼夜,找到了部队,李德才在团政委符竹庭的介绍下,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第5章 大渡河十八勇士之谜    蒋介石想让红军在大渡河渡口成为“石达开第二”?危急!只有一条小木船能载九人,两次过河十八勇士,强渡!“李德才的机枪、赵章成的炮、肖华的冲锋号”,精彩!毛泽东酒后笑夸“土佬”,朱德赞大渡河的勇士们“你们的英勇行为永远不死。”褒奖!

 

第17章 加入6纵初战告捷    小说作者用巧妙构思和深厚笔力浓墨重彩、活灵活现地将“土佬”李德才描绘成福将、悍将、憨将、倔将。浑身上下充满着着仙气儿又散发着土腥味儿;上能与毛主席、朱德、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等说得上话,下与部下小战士们拍拍打打称兄道弟。这样高大上又食人间烟火的“土佬”谁不喜爱?话说1947年12月,李德才率部队正式由地方兵团进入华北野战军的战斗序列。他担任新成立的6纵17旅51团第一任团长。转眼就到了1948年的夏天。7月15日深夜11时30分,对定兴县城的总攻开始了。李德才冒着炮火来到了50团团部,因为他当副旅长的消息大伙都知道了,50团团长刘福生就爽快地说:“老李,两个团都归你指挥,你看这仗怎么打?”突入部队采取了“掏心分割”的战术,把继续顽抗的敌人一块块分开,然后歼灭,开始进展的还比较顺利。但打到了距敌人师部不远的西大街火车站附近,却遭到敌人相当顽强的抵抗。攻击部队接连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碉堡内敌人无情的子弹挡住,还伤亡了不少指战员。他不带警卫员,一个人窜出指挥所,冒着横飞的子弹向枪声激烈的火线上跑去。他来到重机枪阵地上,指挥机枪射手:“打他们的枪眼,压住敌人的火力!”他把军上衣脱了下来,光着膀子把机枪射手扛到一旁,自己抢过重机枪手柄,马克沁重机枪在李德才手中欢快地叫了起来,那节奏就象一个高明的鼓手在敲击锣鼓点一样,子弹均匀地散布在敌人的枪眼四周,不一会那个火力点就哑巴了。李德才一边打,一边告诉其他射手:“重机枪打人要打出扇面来,打碉堡就要集中火力打一个地方,一会叨下来一块,不大工夫就能打下来。” 在我强大的攻势面前,敌暂编31师师长陈治平彻底地丧失了斗志,他举着手从屋子里走出来,向解放军投降。李德才跟随后续部队冲进敌人师部大院,在警卫员们的簇拥下向陈治平走了过去,他上下打量了几眼,轻蔑地说:“你不是要坚持5天吗,怎么还不到两天就成了我‘土佬’的俘虏?”陈治平沮丧地说:“我原来计划最低能守5天,你们两天不到就攻破城池,贵军动作迅速,完全料想不到哇。” 李德才率领51团、50团在战斗中勇猛穿插、分割迂回,10分钟攻克敌人碉堡,活捉了敌31师师长陈治平,体现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战术修养,不但受到6纵队首长的表扬,华北军区也发来了电报予以表彰。

 

第24章 闯进中南海见毛主席    哎哎,哎哎,说传奇道传奇,说一段传奇真传奇!那位同志说了,潘伯良说什么传奇不传奇,快说快说怎么传奇,怎么怎么怎么这么磨叽。哎哎,说一段,说一段土佬中南海求见毛主席,见主席不容易,新华正门不让进,西门警卫不认识你,找个首长孩子带信去,主席,主席,土佬想要见到您。进了门,先敬礼后问好,主席随便地一摆手“‘土佬’来了?坐嘛。”“裤子没得穿反吧?”“菊香书屋”笑声起。“报告主席我要水泥!”“建个篮球场,是好事情嘛。”“主席,如今我再见你不容易”“说,要些么子东西?”“要这支笔。”“好,给你。”“这个皮带也送给你,天天扎着,是个念记。”这就是,土佬见着毛主席,一个劲的要东西。你说传奇不传奇?

 

第25章 把大字报贴在老子头上   打竹板,点对点,潘伯良上台给大家说段小快板,快板虽小也得对上点,要是走了字跑了点,观众瞅我是干瞪眼儿,我,我也闹个半红脸儿!土佬李德才,外号响天外,和平不打仗,真把人憋坏,偶尔打两枪,保定人不怪。没事种点菜,鸡粪往上盖,被写大字报,杀鸡又毁菜。夫人不愿意,使劲把脸摔,记者要照相,就往菜园带,司令抱白菜,你说怪不怪,怪不怪?

 

第26章 小河沟淹没了大渡河勇士   讲述血雨腥风的英雄故事,洞见市井街边的生活哲学;坚守徜徉在艰苦岁月之中,情怀凝聚在日常琐事之间。1960年6月25日,那天是个周六,天气有些闷热。上午李德才还亲自动手收拾自己小院里的那四畦菜地,给绿油油的小白菜浇了水、施了肥。午饭后,把在院子里枣树下玩的大儿子叫过来,“哎,长久,跟爸爸去打鱼好不好?”他推上车子,父子两人来到保定西关护城河边打鱼。突然,他的胸部一阵阵刺痛发紧,呼吸急促起来,头也显得那样沉重。李德才像座山一样沉重地倒下,头浸在了刚刚没过脚面的河水里。看到爸爸这副样子,刚刚12的儿子吓坏了,从泥水里拉他不动,只好哭叫起来。 又是一口水呛了进来,李德才不再挣扎,他静静地接受了死亡,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没能拦住的英雄,如今却在这不起眼的护城河里平静地与那些已经故去的战友们一起走了。成名于大渡河,故去在护城河,这也许是天意?

 


那瑞琴

第14章  土佬发“洋财”本章土佬发“洋财"从另个侧面写李德才的性格特点。土佬李德才留在晋察冀担任刚刚组建的75团的团長,人员配备不齐,武器装备差劲,是他的一块心病。土佬李德才是个有心人,他在为武器一事苦思苦想。当他得知林彪的部队要去东北的消息后,他计上心来,打定主意要当个“过路财神”,乘机捡点“洋捞",于是就有夜闯“帅府"的事。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向林彪老帅直言要武器。开口讨要日本投降时留下的武器,被戏称为发"洋财"。在林帅面前,态度诚恳,样子可怜,让人既同情又感动。俗强说:大将军不在于战,而在于胜。土佬李德才夜闯"帅府",大功告成。以后凡是有“捡洋捞”的事,他都照此办理,毫不含糊。从此75团的装备有了很大改善,土佬夜闯帅府的事也传为佳话。

 

第15章  不行,今天我就要结婚

李德才是打硬仗的老手、好手、高手、硬手。战场上出生入死,所向披靡,是位传奇式的人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一致对外的战争结束了。国民党又挑起内战,双方开始了夺取大城市的行动。

抗战胜利了,李德才已是40多岁的年令了,俗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李德才想娶媳妇了!团里领导开始为李德才的婚事忙碌了,让他在婚事上如愿以偿。

 

第16章   李德才活捉了敌中将军長

李德才任8旅第24团团長,新组建的独8旅,大都是由原来地方部队升级上来的,作战经验不多。

国民党第3军军長罗历戎的部队奉蒋介石之命北上剿共,在24团李德才钢铁般的防御阵地前,一次又一次被击退,两天两夜共击退敌人16次进攻。在打仗这个问题上,李德才向来是对谁都不服气的。他把住一挺重机枪,雨点般的子弹射向敌人火力点,战士们个个奋勇冲锋,李德才指挥部下,一举抓获敌中将军長罗历戎。

 

第17章    加入6纵初战告捷

李德才率部队正式由地方兵团进入华北野战军的战斗序列,担任新成立的6纵17旅51团第1任团長,后又晋升为17旅副旅長。接受攻取定兴县城的任务后,冒着瓢泼大雨,星夜向指定位置进发。在湍急的拒马河上,44岁的李德才与战士们手挽手,用臂膀组成一道道人墙,保证了上万名指战员和民工在5小时内安全渡河。

定兴攻坚战活捉了敌31师师長陈治平。

 

第18章  解放張家口 活捉袁庆荣

李德才英勇善战,指挥有方,将才、帅才兼而有之。指挥作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最小的代价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在張家口这场激战中,敌人集中所有炮火,猛轰李德才坚守的阵地,组织敢死队轮番冲锋。但李德才指挥51团沉着应战,打退敌人一次次的冲击和反扑,活捉国民党第二个军長袁庆荣。连续俘虏敌人两名中将军長,这在我军的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第19章   太原战役中,李德才枪毙了一个连長

征战厮杀、英勇善战近20年的李德才已晋升为副师長。这次的太原战役是李德才在解放战争中最后的一次战斗。太原是闫锡山盘踞38年的老巢,有100多个据点,5个要塞,3道防线,号称“反共的模范堡垒”!首战太原,李德才带领203师,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大获全胜。在解放太原的战斗中,李德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指定担负主攻任务的7连長因怕死畏战。对这种贻误战机,贪生怕死的人,李德才当机立断,执行战场纪律,把那个连長处决了。解放太原战斗异常惨烈,李德才的爆破队25人只剩下4人,终于把最后一个碉堡炸上了天。太原战役俘敌71师少将师長張忠,46师少将师長闫俊贵。各种火炮,轻重机枪,枪支弹药应有尽有,土佬李德才,好样的!真英雄!真本色!

 

第20章  李德才的抗美援朝

中朝两国唇齿相连,唇亡齿寒的道理人人皆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李德才所在的68军跟成千上万的志愿军一起开赴朝鲜。李德才所在的68军是1951年6月4日随兵团开赴朝鲜的。李德才打了一辈子的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什么险恶的阵势都遇见过,那可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在朝鲜战场上,仗打的让他感到窝囊,越想越憋气。他直接上书军委代总参谋長聂荣臻。就这样,1953年李德才结束了自已一年零8个月的抗美援朝回国。

 

第21章   我干不了伺候人的活,还回咱们一分区,就当司令!

1953年,李德才从战火硝烟的朝鲜回国。开始时在陆军总医院作身体检查和治疗。在战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很不适应,感到是度日如年。李德才要求干工作心切,当时有两个工作让他考虑:一是留在北京的领导机关当管理部门的领导。二是到部队去。土佬李德才听说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迎来送往,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此路不通,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他一字一钉地说:“我拿了一辈子的枪杆子,就会打仗,干不了那伺候人的活,还是下部队吧!”1953年3月,李德才就任于河北省保定军分区司令员。

 

第22章  李德才抢走了省军区党委会议室的椅子

李德才就任于保定军区司令,他性情耿直,里表如一,他热爱本职工作,并能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干工作他是决不含糊。去省军区开会,看中了会议室的折叠椅。散会后,特别实在的土佬,到仓库里挑了辆英国名牌“菲利普"车子。接着又回到省军区党委会议室,他随手找了根绳子,将两把铁制折叠椅,结结实实地捆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土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心里想的,嘴上说的,行动做的,那是三点一线!这就是土佬李德才的性格!

 

第23章  李德才差点枪毙了县長

李德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有口皆碑,他上任后下基层抓民兵训练工作。土佬工作认真,新官上任三

把火,说干就干。奖惩分明一絲不苟,一抓到底!当他听到当地县長对民兵训练工作重视不够,抓的不得力,他不仅严厉地批评了县長,指着县長的鼻子骂开了娘,还说骂你是轻的,不抓好民兵训练,就是贻误战机,要是打起仗来误了大事,老子一枪毙了你……事后,土佬努力做县長思想工作,激发他抓全县民兵训练工作的热情,终过努力抓出成效,成为年度民兵军事训练的先进。

 

3、时光无心

第1章:哥哥的一巴掌打出个红军战士,也打出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盖世英雄。这一章通过对李德才的出生环境、家境背景及其性格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李德才倔强不屈的个性。性格决定命运,时势造就英雄,″土佬″李德才是好样的。

 

第4章  李德才英勇无畏,进步很快,很快担任重机枪排排长。1931年7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三次反围剿,李德才所在的红3军在军长黄公略带领下取得了胜利,歼敌一万余人。可在东固六渡坳附近,他们遭到了敌人飞机的疯狂轰炸,军长黄公略不幸中弹牺牲。在攻打乐安城的战斗中不断有人牺牲,他眼见着年仅二十岁的金团长倒下,情急之下赤膊上阵,打得正欢,一发迫击炮弹落在了他的身边,醒来后发现右腿受伤,凭着坚强的意志连爬了3个昼夜,终于找到了组织。

 

第7章  硬汉李德才凭着自己的英勇顽强与敢打敢拼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很快升任副营长,他在指挥大龙镇歼敌战中光荣负伤,面临截肢的危险,幸遇医术高超的白求恩大夫,完美的为他做了手术。

这一章读到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战争细节,对于白求恩大夫心中又多了些许敬昂和崇敬,他是真正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为他点赞!

 

第8章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李德才的带领下一营屡立战功,成了赫赫有名的战斗团队,李德才指挥战斗胆大心细,本章节针对李德才刚正不阿、敢打敢拼的个性再次为读者细说他的战斗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激动人心,在鬼子面前军演,得到“李太君”绰号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李德才真是个军事奇才。

 

第9章  阿部规秀是陆军中将,被称为日军“刚毅果敢” 的山地战专家,更是位立下赫赫战功的 “名将之花”。他是位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这次太行山的黄土岭之战全歼阿部规秀中将所在的部队,名将之花的陨落大涨了国人的威风,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李德才和他所在的一营在这次战斗中表现突出,功不可没,受到各方通令嘉奖和高度赞扬,这次战斗1团官兵建立了历史性功勋必将永载史册。

 

第10章 1940年,国民党当局为实现消灭或驱逐晋冀鲁豫地区的八路军,建立以正太、德石路以南的反攻地带,集结了16个师和附近武装4万余人,向太行山南部、太岳、中条山以及冀南的八路军发动了多次挑衅。蒋介石命令国民党第97军军长朱怀冰、河北省主席鹿钟麟等部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全面进攻,晋冀鲁豫129师部队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下奋起抵抗。李德才又接新任务,他带着1营猛打猛冲,一举击退顽敌,对于朱怀冰的老婆孩子给予了优待,战争是残酷的,两军交战的战场上,让人看到了最温暖的一幕,这就是八路军胜利的原因之一,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赞!

 

第11章  能者多劳,1941年8月,英勇善战的李德才又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去保护晋察冀军区和聂荣臻司令,面对着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严峻险境,连聂荣臻都感到了一丝危险,毛泽东和周恩来也都在担心着他的安危。李德才和他率领的一营是个善打硬仗,打恶仗,不怕死的队伍,此次他又一次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1营指战员如同猛虎下山,直扑下来,打的鬼子兵措手不及,顺利的完成了保护聂老总和晋察冀军区机关的安全任务。

 

第19章  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伤及无辜,害惨了许多好同志,也波及了李德才的妻子,说她是享乐主义,要接受斗争,妻子受了委屈,要离婚,后经组织干予才得以平息此事。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这里堡垒防御牢固,敌人凶顽,拼命抵抗,火力猛烈。李德才亲临阵地,忍痛击毙了担负主攻任务又畏死怕战的7连长,他身先士卒,带领将士趁势突入敌人阵地,一直向纵深插入,打得敌人蒙头转向,终大获全胜,为解放太原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23章  李德才差点枪毙了县长?原来是这个县长撞到了李德才的枪口上,不好好训练民兵,遇到李德才这样留厉风行的主能饶了他?还好,这位县长知错就改,发狠开抓全县民兵的军事训练,年底在军分区评比中闹了个先进,还赢得了李德才的表彰。这章节让我们看到了他雷厉风行的性格。

 

第26章  成名于大渡河,故去在护城河。1960年6月25日,大渡河勇士李德才因心脏病骤然去世,他35年南征北战,为党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苍天悲怆,人民落泪,一代传奇人物李德才,长眠在了生养他的中华大地上,他的功勋必将被人民牢记!

 

都是寻梦人

序言部分作者总述了李德才的丰功伟绩,突出了其“土”的特点,并且说明了写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一是对我们的一次再教育,二是要让广大青少年了解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了解先烈们创业的艰难。要教育子子孙孙珍惜、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为伟大祖国在新世纪的腾飞作出贡献。

 

(一)这一章既揭示了李德才的性格特点,也交待了李德才所处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李德才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即使性格使然,也是大势所趋。可直接原因却是哥哥的一个巴掌打出来的红军战士。

 

(二)这一章不仅描写了李德才如何从游击队员成为真正的红军战士的,并且讲述了在长沙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战争结束后,由于李德才穿裤子弄出了笑话,被黄公略称为“土佬”。这就是李德才“土佬”称号的来由。

 

(三)这一章首先写了共产党内部出现的一场政治斗争抓AB团,使土佬这样的许多农民无法理解。随后重点写了在第一次反围剿的关键时刻,土佬李德才的重机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活捉了张辉赞。但在张辉赞的公审大会上体现了被压迫的农民的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阶级仇恨。

 

(四)这一章重点写在第三次反围剿过程中,由于敌机的轰炸,黄攻略领导重机枪手,告诉他们如何打飞机,不幸中弹牺牲。土佬德才正是这个重机枪手,他是亲眼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是如何英勇作战的,以及黄攻略如何牺牲的全部过程。在后来的作战中,李德才变得更加英勇善战。

 

(五)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改编为国民党第八路军。换军装的时候,李德才就很不自在,当发现军帽上戴的是国民党的党徽,他的愤怒达到了极点。作为一位老红军,他始终喜欢那闪闪的红星。虽然在上级党政领导的耐心劝说下,即使李德才内心里也扭转不过来这个弯儿,但他还是坚决服从执行。不然怎么叫“土佬”呢?!

 

(六)李德才打仗向来就是不要命的。在大龙华的战斗中,更是体验了他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但是李德才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不是一味的蛮干。虽然大龙华战役取得了胜利,他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李德才胳膊受了伤,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准备截肢,但他如何也不同意,后来正赶上白求恩到了那里,白求恩大夫为他做了手术,保住了胳膊。但不久后,白求恩大夫因在手术中感染病毒不幸去逝,李德才终生不能忘怀。

 

(七)这几章读下来,总感觉到李德才有点儿《亮剑》中李云龙的影子。李德才是由一个农民成长而来的革命战士,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需要他担负起领导责任,他当上了营长。当上领导与原来当战士只做好本职工作完全不同。李德才不但胆大心细,并且粗中有细。在敌人眼皮底下的大王店镇,他以演习为名即掩护了农民的秋收,又震慑了日伪军,并获得了“李太君”的称号。但是作为“土佬”,在管理部队时也有松懈和不遵守纪律的情况,使部队犯了一些强抢百姓东西的错误。

 

(八)这一章重点讲述了李德才在雁宿崖的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在其他两个团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派上了李德才的部队。并在随后的战斗中遇到了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李德才判断是日本军官的指挥部。果断出击,擒贼先擒王。了,最终炸死了阿部规秀。这一章的描写简直就是《亮剑》李云龙桥段的翻版。但李云龙是电视剧的人物,而土佬李德才是真实存在的。我想电视剧是借鉴了李德才的这段历史事实。

 

(九)1940年春,国民党朱怀冰部在蒋介石的暗中授意下与八路军经常搞摩擦,共产党八路军总部决定在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有理、有利、有节的打击。李德才所在部队接到了南下打击顽固搞摩擦的国民党部队的任务。朱怀冰所率领的部队抗日战争时经常逃跑,本想在八路军面前耍耍威风,更是被共产党所领导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尤其是李德才的部队,更是英勇善战,受到了共产党八路军总部的表扬。在战斗之前,李德才见到了邓小平同志,刘伯承向邓小平讲起“土佬”的来历。

 

笨马九方皋

白求恩挽救他一条命:提升部队副营长,遇见作家魏巍真,龙镇指挥伤重紧,白求恩大夫医神。“五台分兵” 部队扩编后,李德才担任作战部队副营长,大龙华战斗时右胳膊的血管和骨头都被机枪子弹打断了,多亏白求恩大夫用高超的技术挽救了他。

 

八路里的李太君: 进行大练兵士勇,日寇前沿敢为狼。李太君名声威震,团山战役一营强。占领大良岗后,1营部队战士私拿商户的东西,尤其是随便宰杀老乡的牲畜,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事后被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一顿痛批,还写入了专门报告。后来李德才为此写出了深刻的检查, 1营还在大良岗召开群众大会,处理了几个连排干部,当场枪毙了一个司务长。从严治军,才能得胜利。

 

名将之花的陨落: 英雄部队反围剿,迅速奔达指定藏。打响全歼敌战斗,日军凋谢将官亡。1939年1月21日。日本陆军省公布:阿布中将……在下达作战命令的一瞬间,以数十处致命的重伤……大陆战场之花凋谢了,这就是著名的黄土岭战役。李德才在战火中成长为优秀指挥员,闪星点赞。

 

保护聂荣臻突围:巧施妙计周旋道,穿越日军视野前。沿着山沟缓慢过,万人聂总突围全。在李德才营长的指挥下,上万名军民和日军分别在相距不到数百米的两个山沟里擦肩而过。两把利刃并没有相撞。经过几天的昼夜行军,聂老总和突围队伍经蛟潭庄、孟家沟,胜利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延安轶事:延安党校学习紧,专有教员小灶开。听课提高觉悟快,女兵管理显真才。 1943年,李德才随聂帅到延安,组织上安排他进入抗大2分校高干班学习,也有让他学习、休养一段的意思。进了中央党校的李德才文化底子薄,在校期间彭真还嘱咐相关教员给他开小灶补课。李德才还做了党校家属队的队长。上任伊始,李德才找来文化教员,让他在自己的窑洞里写了一张“告示”贴在了门上。只有一条:就是听话,让干啥干啥,不许摆官太太架子!那些夫人们都无计可施,于是乖乖就范。一时间家属队风气大变,在延安传为佳话。

 

老子就是要留在晋察冀:延安毕业提前走,南下河南抗日忙。接令直接赴东北,巧留猛将聂总旁。中央军委电令南下支队停止南下,迅速挺进冀热辽,以接收日军投降,开辟东北根据地,文年生再次奉命带领南下支队和李德才他们那一批党校学员队出发北上。聂老总一来考虑李德才年龄大了,千里迢迢奔波到白山黑水之间太辛苦;二来也有个私心,想留下李德才这员猛将。于是把情况专门向中央作了报告,把他就地留在了冀中10分区,担任了刚刚组建的75团团长。

 

土佬发“洋财”:德才部队备装差,遇见林彪司令员,死硬磨缠留武器,拔毛雁过化佳传。等后来去东北的部队再路过10分区境内时,只要是李德才认识的,他都要去“拣洋捞”。遇到不愿给的,他就理直气壮地说,“林总都同意支援我了,你比他还牛?谁从我的地盘上过,都得留下‘买路钱’!”一来二去,等开往东北的部队过完了,75团的装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当晋察冀军区有人把这件事情讲给聂荣臻时,老总听后宽厚地笑了。

 

不行,今天我就要结婚:抗日八年得胜利,又燃内战炮声鸣,德才恋爱结婚愿,美女英雄相伴行。四十多岁的李德才一生南征北战,想起抗战胜利了,想娶个老婆,故事真实可信。

 

李德才活捉了敌中将军长:清风店战役激烈,领导德才勇敢强。亲自冲锋拿武器,活捉中将大军长。李德才打红了眼,把上衣一脱,光着膀子来到前沿。他叫机枪阵地给他准备好两挺重机枪,亲自轮番射击。独8旅两天两夜共击退敌16次进攻,堵死了罗历戎的退路。 第二天,我军发动总攻以后,敌人第3军彻底地被消灭了。运气仿佛老是在光顾着李德才,罗历戎偏偏就自己跑到了独8旅24团的俘虏当中,有人不服气,说他拣了便宜。可1年后解放张家口的战役中,战斗结束后,竟又有一个敌人的中将军长袁庆荣,鬼使神差般地撞到了李德才的鼻子底下当了俘虏,这就不能不人人称奇了。

 

加入6纵初战告捷: 晋察冀野战军勇,穿进敌人指挥笼,活逮师长收获大,多兵种作战成功。1947年12月,李德才率部队正式由地方兵团进入华北野战军的战斗序列。他担任新成立的6纵17旅51团第一任团长。转眼就到了1948年7月15日深夜11时30分,对定兴县城的总攻开始了。身为副旅长的李德才率领两个团突入部队采取了“掏心分割”的战术,把继续顽抗的敌人一块块分开,然后歼灭。在我强大的攻势面前,敌暂编31师师长陈治平彻底地丧失了斗志,他举着手从屋子里走出来,向解放军投降。体现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战术修养,不但受到6纵队首长的表扬,华北军区也发来了电报予以表彰。

 

徐萍

第一章  序言。看到作者为了写这个小说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到处收集资料,所以萌生了一定要好好读一下英雄李德才的故事,今天这第一章就深深的被吸引了,这一巴掌打出了一个战斗英雄,李德才戎马一生身上有14处受伤,白求恩大夫亲自上阵,可是没等痊愈又继续工作,这是多么有信仰又坚强勇敢的人呀,后人们看到一定会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

 

第二章 哈哈哈,这个土佬的绰号原来是因为反穿裤子得来的呀!真是太搞笑啦。说明我们的红军当时的生活条件是何等艰苦。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李德才认真专研射手技术,学得一身过硬的本领,为打胜仗做好了铺垫。期待第三章!

 

第三章“土佬”李德才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听毛主席的话,虽然打字不识几个,但是会识人,我看是大智若愚呀!还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一学就会一听就懂的神抢手,打起仗来也是大智大勇,真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第四章  李德才聪明勇敢在历练中成长进步特别快,打仗越来越猛越有胆识。可是看到毛主席都为之惋惜的黄团长牺牲了,真的好难过。特别是临终的嘱托:““还有”,黄公略继续说,“请你替我写封家信吧,家中的老母、妻子不知现在怎样了,还有个孩子,也不知是男是女,大概已有半岁了。请嘱咐妻子侍奉好老母,抚养好孩子,我对不起他们。” 他也是和无数个英烈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怎么能不泪目?

 

第五章  这一章抢渡大渡河李德才立下汗马功劳。说他是第18名勇士一点不为过。“连刘伯承也被这热烈的战斗气氛感染了,他放下望远镜,用力地挥著手,亲昵地骂道:“好,好,这两个龟儿子硬是打得好!”再次表明李德才勇士是名副其实神射手!战场上的机智和技术的高超和平时的训练学习是分不开的。点赞英雄的气概!

 

第六章  红五星,在李德才和他的战友心目中是最神圣和伟大的,因为它象征着革命军人保家卫国的情怀,象征着革命军人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盏明灯。所以让李德才摘下它等同于要了他的命。所以他大发雷霆完全可以理解。这一章进一步刻画了李德才的“土佬”个性,但是他最听毛主席的话最听党的话。点赞!

 

第七章  李德才真英雄,打仗有勇有谋!大龙华战斗取得了大胜利,还缴获了很多战利品。可是李德才的胳膊受到重伤,但是他倔强的性格坚决不让锯,谁敢锯他就枪毙谁,这一章李德才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白求恩大夫马不停蹄跑了几百里专程赶来给他医治,终于保住了李德才的胳膊。后来得知白求恩大夫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的消息,李德才在笔记中写道:“我听说(白求恩去世)后,非常的痛心,就好像失去一双父母一样,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想,如果,要不来给我看胳膊,他是死不了的。咳……他这种工作热情,对阶级兄弟的关心,我死也不会忘掉的。我一定学习他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来回答他。”李德才这个铮铮铁骨的英雄不仅会感恩,而且更坚定了自己的觉悟!看到白求恩大夫的不幸我也很感动,一个无私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都不会忘记您。点赞李德才点赞作者纪念白求恩大夫!

 

第八章  这一章写的太精彩了,李德才真是个“鬼才”哈。设计了一个在街上的演习,吓得鬼子有的不敢出洞!有的躲都来不及。还有藏到红薯窖中的快闷死的。还因此得了个“李太君”的名字。真有意思。 李德才平时严格练兵训练有素是带兵的奇才,也很爱兵以至于他的兵后来犯了严重的损害老百姓利益的错误。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虽然他做出了深刻的检讨,1营还在大良岗召开群众大会,处理了几个连排干部,当场枪毙了一个司务长。 直到13年后,李德才还沉痛地回顾:“现在检讨起来,主要责任在我,实际是单纯军事观点。”李德才多少年后还一直在自责在反思自己的错误。可见人民军队的纪律严明不可推卸。点赞作者的文采让人读起来有喜有悲!

 

第十九章  1949年3月11日,68军结束了两个月的练兵,分两路从北平郊区出发,按计划参加华北18、19、20三大兵团会攻太原的战斗。 经过21天的长途行军,斗志高涨的203师到达太原外围大盂镇,沿途无一人掉队,还涌现出16个团结巩固模范连,153个团结巩固模范排和499个团结模范班。 太原一役,李德才所在的68军毙伤敌人955人,俘敌71师少将师长张忠、46师少将师长阎俊贵以下8337名,各种火炮170门,轻重机枪1491挺,枪支15000枝,结束了他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战。 太原这一仗,李德才勇猛善战顽强拼搏,大获全胜。立下汗马功劳。不愧是枪林弹雨走过来的大将猛将!点赞!

 

第二十一章   革命人永远年轻,李德才刚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回到北京,组织上让他好好修养一段时间,那就不是李德才的性格了,闹着要工作。哈哈哈,这太符合他本人的形象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点把李德才火急火燎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最后不选择留在北京而是选择了下部队去保定。这样他更能施展自己发挥他更好的自己。点赞!

 

 (待续。文字超出最大允许值。照片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