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大赛_副本.jpg

 51miz-E1132323-F3C1640A-3840x1920_副本.jpg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冬雪雪冬小大寒,当壬寅旧历如白驹过隙即将流逝之际,癸卯兔年新春在向我们招手。 

   还有一个月就要跨入2023年了。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2年,激情满怀: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我们共同见证了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我们共同徜徉在银河悦读网的文学园地;我们共同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我们正信心满满地奔向新的一年。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喜迎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新年,银河悦读网历年都会在新年来临之时,面向全国各地联友举办的“开年大戏”——春联大赛,也于今天正式拉开序幕。

  “虎啸龙吟辞旧岁,玉兔呈祥报新春”。我们希冀,以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以楹联贺岁抒怀的形式,共同跨入2023年的门槛,向“大展宏图(兔)”的新年出发,出发!


时间.png

2022年121日——2023年110日24时


主题.png

以喜迎癸卯兔年春节为切入点 ,以讴歌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为主题,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题材,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风情入联,烘托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气氛。


 要求.png

1、必须为原创作品,如发现抄袭或剽窃,取消参赛资格。

2、提倡上下比各七言左右的短联,横批可有可无。

3、投稿需1~3副楹联,联语须符合《联律通则》的要求。

4、投稿楹联时,请在标题前加前缀【兔年楹联】

5、投稿流程:http://www.yinheyuedu.com/bbs/detail/3751

微信图片_20221130171128_副本.png

登录.png

微信图片_20221130171152_副本.png

微信图片_20221130171156_副本.png

投稿流程.png

投稿.png

终结.png

评委.png

本次春联大赛由网站诗歌编辑部总负责,副站长兼诗歌编辑部主编鸿雁担任总评委,副站长兼银河书画院秘书长梦秋协助。


 奖励.png

1、凡被推荐金星的楹联作品为获奖作品(多副中,可选其中一副为金星作品),由总评委负责撰写颁奖词。

2、金星作品由诗歌编辑部推送银河书画院,由秘书长梦秋负责推荐书法家书写,同时推送公众号展示。

3、网站给金星作品作者奖励新年小礼物(二选一)

杯子定稿.jpg

【附《联律通则》,供广大联友投稿时参考】

《联律通则》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单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

(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51miz-E1132323-F3C1640A-3840x1920_副本.jpg


执笔:鸿雁


1640406621972948.png

银河悦读中文网

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