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p_副本.jpg


            1505102699(1).png

     

                            ——德丰利达杯“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大型有奖征文活动总结

 

    本次以银河悦读中文网为平台、面向全国发起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为主题的大型有奖征文活动,是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会师81周年的一项新举措,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重要指示的一项新举措。听党指挥,铸牢军魂,永远是强军之魂。

    战争年代,为捍卫民族尊严和独立而拼死抗争的先辈们,和平时期,为国家强盛和人民安康而默默奉献军人,在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努力拼搏的退伍军人,都是本次征文的主题,都是讴歌、宣传和弘扬的对象。

通过征文活动,以唤起国民敬仰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的目的,召唤起广大民众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一、重温历史,铸就军魂

    从南昌起义打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90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千难万险,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全国解放后,依然坚守党指挥枪的原则方针,人民解放军担负起戍边卫国重任,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抗美援朝、中印边界反击战、中苏边界反击战、中越自卫还击战以及大小交战,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所向披靡。

    今天,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军队,正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奋勇前进。在保家卫国中,人民军队视人民是国家的坚实后盾,党是军队的中流砥柱。人民军队为祖国的建设顶起一片天地,为社会的和谐撑起一片浓荫。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民军队;社会的和谐安定,更离不开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真正成为捍卫中国和平与发展的钢铁长城。

    长期以来,人民解放军官兵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全面落实“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总要求,切实加强部队各项建设,支持和参与地方现代化建设。尤其是近年来,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广大官兵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要指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在危、难、险、急关头,不抛弃、不放弃,彰显英雄本色,展示了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的光辉形象。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机,银河悦读网举办这次“凝聚军魂,让军旗更鲜艳”的大型有奖征文活动,旨在宣传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弘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传承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提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征文活动一开始,就得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的大力支持,许多健在的老同志或红二代们,纷纷拿起笔,挖掘整理出缅怀革命先辈的回忆文章,为此次征文投来大量文字,奉献出许多珍贵的史料。

    刘少奇之女刘爱琴的《道不尽住事悠悠》一文,用朴实生动语言述说父亲俭朴一生,一代国家主席一生克己奉公、廉政为民和艰苦卓绝的人生故事,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陶铸之女陶斯亮的《我与干爸爸王鹤寿》一文,从丰满的文字里,读到干爸王鹤寿的高大形象,从栩栩如生的描述中,让我们看到了父女情缘,和老一辈共产党员“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然正气。

    还有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开国大将粟裕之子粟戎生等一大批革命后代,写出大量缅怀先辈的文章,句句入心,字字感动。大家让征文活动增添了厚重,非常难得,非常感人。

 

    二、担当历史责任,讴歌爱国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至理名言,清楚地表达了国人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浴血奋战和前仆后继,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传承使命精神,唤起广大民众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我们不会忘记,当中国遭受外国列强百般欺凌时,许多热血青年积极投身革命队伍,抗击外来侵略霸行,誓与祖国共存亡,表现出华夏子女爱国、爱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念。

    希望人们都不要忘记中央航空学校那块石碑上的宣言:“我们的身体、飞机、与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1700名第一代战机飞行员的豪迈誓言。他们平均23岁,来自清华、华侨或名门望族。他们把生命交付给了碧空云霄,与日本空军短兵相接,生死交战之时,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也在陨落。第一代飞行员沈崇海,在飞机受损确认不能返回基地时,加足油门冲向海面日军舰艇,与敌人同归于尽,结束了年仅25岁的生命。21岁的飞行员阎海文,在执行轰炸时飞机遭敌人高炮击中,跳伞时误落日军阵地,面对日军重重包围,用手枪还击敌人,留最后一粒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前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让敌人丧胆的呼声之后,连敌军也对中国第一代飞行员肃然起敬,并郑重写下“空军勇士之墓”为阎海文安葬立碑,也令全世界空军为之敬仰。

    银河悦读中文网成立之初就以责任担当精神作指导,接二连三地开展传播正能量阶段性征文活动。董事长李玲女士亲自撰写本次大型有奖征文活动方案,以传承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为己任,积极贯彻习近平有关强军讲话精神。本网站借助14年网络文学作家群体的优势,本着“写作,是为了永不遗忘;缅怀,是为了永远传承”的指导思想,依托网络宣传主渠道,以网站文学和论坛两个版块为发稿区平台,积极引导广大作者撰写红色历史,挖掘人民军队中曾经的你、我、他,打捞散落在民间有关军人的感动故事。以此来凝聚民族力量,传播正能量,走好继往开来的新长征路。作家、作者、文友们纷纷响应,短时间内大量征文稿件荟萃银河悦读。

    驻站作家“石佛”采写的《走近马本斋》一文,讴歌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被党中央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驻站作家邵魁的《杨运传奇》描写的是散落在东北大地民间的英雄,主人公杨运,家乡河南偃师县遭日寇蹂躏,15岁离家投奔延安,接受党的培养后被派往辽南盖平县开辟根据地,在率领红色武装与国民党残余部队进行了殊死搏斗中,敌众我寡,身负重伤的杨运弹尽被俘,大义凛然,在“大山不倒!共产党不倒!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英勇就义,时年仅21岁。

    作家、作者、编辑、读者密切联动,使征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三、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民族之魂

    用伟大的红军精神和抗战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就会永远长盛不衰、富国富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本次征文紧紧抓住红线精神,追忆那些为民族解放而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英雄先烈,全方位挖掘散落在民间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此次征文来稿中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和抗战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符合当前提倡的全民信念主题教育,也符合本次征文意旨。传承红军长征精神,扬民族之魂成了亮点之一。

    内容健康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每篇文章无不倾注着每位作者、编者的心血,为社会、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文体上看,涵盖面广,既有鲜为人知的英雄纪实故事,又有夹叙夹议的上乘散文,更有内涵丰富的诗歌、随笔、图片;从内容时间跨度上看,既有红军时期革命先驱者早期英勇奋斗的足迹,又有打击外来侵略、夺取和巩固红色政权的泣血故事,还有和平发展年代的默默奉献者形象......体现了民族精神在各个时期各条战线乃至普通劳动者身上的熠熠闪光。

    作者“入海口”的《那个夜晚,那首歌》和《赣南三章(散文)》中,记录着父亲随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之夜,百姓十里送红军的感人场景,当年一个小山村有60多人参加红军,建国后能联系上的只有三人。

此次征文的另一亮点就是再现抗日战争时期的画面,民族仇恨、不屈不挠的民族抗争精神尽显其中,永远激励后人。

    作者“碧古轩主人”的《青冢》一文,记录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女科长陈若克的生前悲壮故事,她因随大部队撤退转移途中生孩子而掉队,孩子哭声引来日军,日军残暴极刑没有摧垮这位女八路的意志,刑场上,孩子因饥渴哭了起来,陈若克咬破手指,喂到女儿的嘴里:“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吃妈妈一口奶。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残忍的敌人在她和孩子身上一共捅了27刀,还割掉了她的头颅,英雄壮举感人至深。

    作者“小泥儿”的《记住她们,东北抗联的女英雄》,15000字的长篇纪实,字字掷地有声,句句剖心泣血,挖掘整理东北抗联女英雄当年的英雄故事,让不为人知的抗联女英雄群体展示于世,让世人永远铭记。

作者张林初的《忆粟裕将军路经巴黎》一文,利用七十年代自己在中国驻法使馆其间接待粟裕将军过程,详尽讲述新中国一代将军的优秀品质,耳濡目染,让读者过目不忘,感动于开国将军的点点滴滴。

  

    四、提高责任意识,弘扬使命精神

    历史让中国推向和平发展阶段,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令世界刮目相看,人民逐渐变得富裕。然今天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强盛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歌颂各行各业为人民福祉而做出贡献英雄和普通贡献者,也是本次征文的要求之一。

    征文一开始,网站动员编辑、作者、读者互动,要求对所有发表作品,做到篇篇有精准编者按语和评论。许多征文作品成了热读热评文章。此次征文目标明确,内容广博,绝大部分来稿素材好、质量高,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作者“天山鹰”的《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记录着新疆戈壁滩上马兰基地的今昔,在那片荒无人烟之地,见证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我中华民族竖起了自己的核盾牌,扬我国威,长我志气。然在那片土地上,永久地躺着几百位为此捐躯的将军、士兵和为强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共和国的丰碑上镌刻着这些功臣英雄的名字,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有一个陕西的作者值得一提,他叫宋树民,1958年参军入伍后,直接参加西藏平叛战斗,紧接着又参加了1962年的中印边界反击战,1967—1968年,时任连长时两次出国参加抗美援越战斗,1979年2月,时任54军161师营长的他,再次率全营参加那场对越自卫还击战。28年的军旅生涯中,几乎参加了继抗美援朝战争以后的所有局部战争,如今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听说这次征文活动后,立即拿起笔书写这几次的战争亲历,不会电脑,就趁孙女下班空闲时为自己上传电脑并投稿,先后写出《贵宾楼里的金珠玛米》《西藏平叛中的日日夜夜》《一块伤疤的记忆》《着越南军服的中国军人》等回忆文章,其中有三篇文章填补了本次征文中涉及两场局部战争的空白。

    今年八月初,银河悦读中文网小分队赴江苏盱眙参加与当地文联、作协的联谊活动,会上,一个叫钮春生的老人现场为本网站赠送装帧精美的个人书法作品《群星璀璨》,当听说我们的“八一”征文正如火如荼进行时,立即拨通儿子钮欣的电话,让儿子记下网站地址和注册投稿方法。因为他年近八旬不会电脑操作,自己人生经历中又有不少征文好素材,他要写征文让儿子代劳投稿。很快写出《彭雪枫当年住我家》《祭革命先烈钮玉书》两篇厚重文章投向银河悦读。一段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一曲荡气回肠的中华民族英雄赞歌。彭雪枫将军纵横江淮,带出一支军纪严明的爱民好部队。作者围绕“彭雪枫住我家”这一主题,详实记录将军在皖东地区深受百姓爱戴的故事,与百姓生死与共和同甘共苦的生动画面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

    作者邵道明采写的《嫘祖之乡英雄放歌》,主人公是80后岀生的打工族退伍军人李到信,在大火将要吞噬小区居民生命时,他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被救者,而自己却倒在熊熊烈火中,把生命定格在31岁。他的死令无数人惋惜和感动,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生,用生命塑造岀新时代的英雄退伍军人。

类似上述征文作品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赘述。

 

    五、质量上乘,成绩斐然

    本次征文从2017年7月10日24时至9月10日24时截稿,面向本网站内外所有作家、作者,征集讴歌祖国的创始者、捍卫者和英雄事迹文章。其体裁内容以纪实为主,兼收小说、诗歌、图片作品。历史跨度更久远,征文内容更宽泛。为了引导配合此次征文成功圆满,征文期间,充分利用本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快捷传播功能,选择优秀征文作品进行实时转播,引导征文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

    历时62天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八一主题征文圆满画上句号。先后共收到各类征文作品491篇,其中文字作品419篇,书法、图片72幅。全部文字作品达150多万字。其中散文(纪实)307篇,小说、诗歌等其它体裁103篇。对收到的所有征文作品,编辑们认真审核把关,经过认真编辑,篇篇有画龙点睛式的鲜明主题编者按语。文学版块发表的419篇来稿中,被网站授予金星作品92篇,共推荐银星作品389篇,因内容重复或其它原因退稿18篇。

    上述数字足以表明,此次征文内容健康向上,质量上乘。许多征文作品尊重事实,感情饱满,读故事声俱泪下,示后人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结果。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脊梁精神,仍然是我们肩头担负的重担。我们要勤劳勇敢,我们要发奋图强,为弘扬伟大的民族脊梁精神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从大量来稿作者的构成看,既有草根作者,又有知名作家,既有战争年代的亲历者,又有整理前辈革命回忆录的后人。

     参加征文的作者分布面广,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新疆、安徽、海南等20个省。


    征文圆满收官,目前已经进入评奖阶段。期待获奖作者北京见!


                                                        

                                                       (文/星点,题图/王希萍)

                                                        

                                                         201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