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441691219677.png

 银河专访(6)

能戈这样走笔——专访银河悦读网驻站作家能戈


1632073201503.jpeg

【驻站作家能戈简介】

本名,涂学能;网名能戈;湖北黄冈人,副编审,历任师机关营职干事,军区机关团职干事,总部机关师职干事(参谋)。3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北京军区先进新闻工作者”、“总参谋部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解放军报》优秀特约记者。曾多次组织全国全军重大事件(活动)的新闻宣传,参与编纂《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人物传),撰写《张池明》《金如柏》《陈锐霆》《李信》《李贞》《邓东哲》《唐天标》等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记。先后出版《心血铸长城》《中山舰壮歌》《共和国军队50年纪实·陆军写真∕海军写真∕空军写真》《中国国庆大阅兵》《中国女兵传奇》《中国通信兵传奇》《中国防化兵传奇》《走近女将军》《开国百岁十将军》《开国大阅兵》《开国大祭奠》等著作。

能戈银河文集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6706&typeid=2


【引子】

在刚刚结束的银河悦读庆祝建军95周年的征文活动中,能戈荣获特等奖,10多篇纪实文学作品摘取金星,其中还有一篇的主角是今年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为银河八一征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年初举办的“中华巾帼风采”征文活动中,能戈的5篇作品摘取金星,并荣获特等奖。也就是说,在银河悦读网今年举办的两次大型征文活动中,能戈连续两次荣获特等奖!

为此,银河悦读中文网创始人独上月楼决定专访能戈老师,探索他作品高产且高质的“秘密”。下面就是独上月楼与能戈老师之间的一次专访(笔谈),与文友们分享。


采访人:独上月楼

能戈老师,在祝贺您两次荣获特等奖的同时,网站希望对您做个专访,了解一下您的创作经验。请您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被采访人:能戈

首先,感谢银河悦读对我作品的认可和厚爱,感谢众多银河人和朋友对我的包容和支持。大家的厚爱和支持,是我奋力前行的动力,再次感谢!感恩!

“能戈”是我的网名,我还曾用过“童能”的笔名。我的本名叫涂学能,1976年底从鄂东闻一多先生故里来到晋南临汾市驻军炮兵团当兵。

1979年那段“南军激战、北军备战”的非常日子里,我与“爬格子”结下不解之缘。这一“爬”就是40多年,把岁月之痕嵌在了“格子”里,直到今天也没有“爬”出“格子”。这期间,受训于北京军区新闻干部训练队,深造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实习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

从基层连队一直 “写”到总部机关,当兵几十年没有带过“长”,始终在“干事”,也干不完“事儿”。

我干的这些“事儿”就是新闻报道和军战史编研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偶尔也做做“作家梦”,已有《中山舰壮歌》《共和国军队50年纪实·陆军写真∕海军写真∕空军写真》《中国国庆大阅兵》《中国女兵传奇》《中国通信兵传奇》《中国防化兵传奇》《为消除贫困而战——人民军队参加祖国建设纪实》《走近女将军》《开国百岁十将军》《开国大阅兵》《开国大祭奠》等暂且算做“作品”的东西问世,参与编纂《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人物传),撰写了《张池明》《金如柏》《陈锐霆》等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传记。拿过一些奖项,仅此而已。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349.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能戈老师,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为一名军人,您是如何迷上写作,如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被采访人:能戈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从新闻报道起步的。

我自幼爱好写作,梦想当一名军事记者,没想到在部队当了一名炮兵侦察兵。虽与新闻无缘,但这段侦察兵的经历,倒是让我练就了一双“好眼睛”和一双能跑的双腿,为日后从事新闻和编研工作插上了过硬的“翅膀”。

在团报道组那3年多的时间里,我是“两耳不闻稿外事,一门心思爬格子”,脑子里装的全是稿子、稿子、稿子,整天想着见报、见报、见报。

白天釆访,晚上写稿,早起寄稿,天天如此,月月坚持,最多的一年我写了500多篇稿子,还闹出了“走路撞树”、“穿着拖鞋出操”的笑话。

有道是,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提干前的近6年时间,我先后在军内外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作品500余篇,立了功,受到了军区政治部的表彰。

在军区和总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我曾多次参与或组织全军全国重大事件(活动)以及先进典型的新闻宣传,有5个单位被中央军委或总部授予荣誉称号、8名个人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其中,“雷锋式干部”李俊甲被写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女将军钟玉征入选“全国巾帼建功立业标兵”,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奖以及八一勋章。1995年2月,第一部新闻作品集《心血铸长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435.jpg

有人说,搞新闻是一个苦差事,能吃苦的人才干得了新闻工作。的确如此,尽管搞新闻吃了不少苦、熬了不少夜,但也收获满满。

不仅培养了我敏锐的嗅觉、全局的站位和吃苦的习惯,还丰富了我的阅历、厚实了我的生活积累。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把新闻采访“身入、心入、情入、神入”的四种境界融为一体,使得我各种题材的稿子源源不断的发表出来,包括早期的一些文学作品。

《被指控的台湾记者》详尽介绍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二人曲曲折折的大陆行;《飞向九天》把由我国长征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前台幕后展现在读者面前。从《雁北大地震》到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之死》,从《厦航客机劫往台湾》到反映“活烈士”李玉安的《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等等,等等。

后来,我从新闻岗位调整到编研岗位,进而又接触到了大量军战史资料,采访了许多开国老将军、女将军和功臣模范。

天地广阔了,创作的素材也多了。我主笔或参与撰写的高级将领传,包括毛主席亲家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中将、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匡裕民中将、军委炮兵政委张池明中将,4个一级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功勋荣誉章)获奖者苏进少将(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和金如柏少将(军委炮兵政委),还有军委炮兵副司令员陈锐霆少将等,均被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丛书。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在自己的公众号《能戈走笔》里,时不时也发表一些作品,小说、散文、随笔、剧本、报告文学等,什么题材都有。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530.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您笔下的人物,都是您一个个亲自采访过的吗?

被采访人:能戈

我笔下的人物,有三分之一是亲自采访过的,并持续多年,如陈锐霆、钟玉征、钱七虎,刘怡昕等;有三分之一是主人公家人提供的素材并经家人审定的,如张池明、金如柏、郁建兴等;有三分之一是组织上分配的任务,如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出国维和部队等。

得益于工作岗位上的便利,我曾多次参与或组织全军全国重大事件(活动)以及先进典型的新闻宣传,集中力量采访写稿,给众多媒体提供“通稿”。 

我笔下有相当一部分人物的纪实文字,就是在那时完成的。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525.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您的作品站位高,思路宽,内涵饱满,可读性强,很有代入感。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

被采访人:能戈

多谢鼓励。如果真如您所说的,那也是从事新闻工作时间比较长的缘故吧。

每次动笔之前,把“政治视野”放在第一个方面去考虑,是我多年新闻工作养成的习惯。有的素材虽“新”但不合“时宜”,再“精彩”也不能写。后来文学创作,我也习惯这样做“前期功课”,掂量掂量其中的“份量”,提前“避险”,这大概就是您所说“站位高”吧。

我体会到,无论是写新闻报道还是文学创作,当素材进入“政治视野”后,你思考问题就不会就事论事,笔下的作品就会以小见大,勺水兴波。

 “中山舰”是个传统题材,我想写一篇报告文学,但不少人都熟悉了解这段历史。从什么角度写呢?我思前想后决定突出爱国主义这条主线,这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与同事张彦中合作写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中山舰壮歌》。

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以充满激情的笔触,从中国海域写到中国海军,从甲午海战写到抗日战争,从清末的丧权辱国写到今天的中华振兴,从海洋意识写到21世纪人类开发利用管理海洋的动人前景。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9月公开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李运转教授在《[湖北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发表评论《壮歌:对一代名舰艺术地复制与复活──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山舰壮歌]》。李教授在评论中写道:“中山舰史本身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壮歌。然而,如何拂去岁月的云遮雾蒙,让今天的读者能够清晰地聆听这曲壮歌之真实的旋律、节奏、声响和主题的激荡,却是非常不易的。从这个意义说,《中山舰壮歌》的写作便显示出难能可贵的成功。它厚实地‘复制’出了这页有着特别意义的也是血与火凝结的历史,精彩地‘复活’了描写对象的血染风采和精神特质。”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459.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您认为文学创作有没有“诀窍”?如何才能实现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被采访人:能戈

哪有什么“诀窍”哟,我下的是笨功夫、苦功夫,也就是比别人多跑一些路,比别人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还有,就是比别人坚持的时间长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脚力决定着笔力,而笔力则由眼力和脑力支配。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性”有机结合是“高难度动作”,我没有什么“诀窍”可谈,只知道六个字“文章贵在‘可口’”。不能因为追求“思想性”,而忽视“可读性”。这“两性”有了,“文学性”就在其中了。

众人眼里的“好文章”,多半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如同一个人对菜肴的偏爱,有的喜欢徽菜,有的喜欢湘菜,还有的喜欢粤菜、淮扬菜,千人千面,众口不一。但是,一份由厨师精心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肯定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

认可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可口。同理,我们读一篇文章,一口气读完后,还觉得意犹未尽,这自然是“三性”融合的佳作了。

写文章与做菜肴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要精心选材。食材不好,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佳肴。文章也一样,围绕题目选素材,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眼界开阔一些;其次要巧妙构思。面对食材,厨师用心设计之后,普普通通的菜就能做出新的花样。文章立意高,文字无形中就有了境界,谋篇布局也会行云流水。如此坚持写下来,普通读者就会成为你的“铁粉”了。

说到“坚持”,我还要罗嗦几句。我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不是临时起意草就的。素材在于积累,创作在于坚持。比如人民解放军出国维和的素材,我前后跟踪了30年,从1993年到2022年,采访了数以百计的维和官兵,有的已在异国他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再比如钱七虎院士,得知他被列为“八一勋章”提名人选时,比我自己得奖还高兴。为了这一天,我守候了27年。坚持是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520.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能戈老师,我很好奇,您是如何走进银河悦读网的?

被采访人:能戈

我是2021年5月加入银河悦读网的。那是在“大型军事题材纪实文学《百面战旗红》创作结集令”发出后,大约三四天时间,我自告奋勇的申报了两面战旗,一面是“功勋坦克”,一面是“大嶝岛战斗模范连”。

“功勋坦克”是华野特纵的一面旗帜,特纵司令员陈锐霆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陈锐霆传记及回忆录的作者,我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而且是当事人忆当年事,写起来权威。

“大嶝岛战斗模范连”是原28军唯一入选的战旗,我在28军服役15年有很深的感情,而且我也曾去过大嶝岛考察过。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执笔创作申报的这两面战旗。最后,执笔写了百面战旗之“猛虎连”(原成都军区13军38师112团4连),与参战的当事人陈德生合作完成《猛虎连队猛虎兵》。

采访人:独上月楼

在《百面战旗红》正式出版之前,所有的战旗故事都有修改空间。如果您对这两个战旗故事还有新鲜素材可以提供,包括修改建议等,依然可以发给我,我负责提交组委会。


微信图片_20220905121440.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除此之外,您还有哪些特别想与文友们分享的创作心得?

被采访人:能戈

心得谈不上,还是与文友分享几个“关于书”的轶事吧。

新中国国庆50周年大阅兵结束不久,我就将《中国国庆大阅兵》书稿连同阅兵总指挥部宣传部出具的《审稿函》交给了人民出版社,转身就忘了这回事儿。

快要过元旦了,一个自称是东方出版社的陈编辑给我打电话说,你的书已出版了,来取稿酬吧。“哟,您没有弄错吧?”我说,我没有给东方出版社投稿呀。陈编辑解释说,东方出版社是人民出版社的子出版社,你的阅兵书稿“人民”转交“东方”出版了。原来如此。

《走近女将军》出版后,有十几家报纸连载了,有《科技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深圳特区报》《楚天都市报》等。几个年轻女大学生看了连载后,激发了她们投笔从戎的向往。温州的陈同学就是其中一位,大二时参军入伍,来到空军司令部通信总站,以女将军为人生楷模,奉献青春尽义务,表现突出,第一年立三等功,第二年入党,被保送军校,追随着女将军成长、成功的足迹,一路奋力前行……

还有一段轶事更有意思。这天,机关开干部大会,政委的秘书正好坐在我的旁边。中途休息时,秘书笑嘻嘻地对我说:“你小子行啊,书都卖到连队去了。”我问此话怎讲?秘书说,前几天陪政委下部队检查工作,政委问一名战士课余都看些什么书?这名战士回答,看《邓小平文选》。政委又问,除《邓小平文选》外,还看些什么书?战士回答,还看涂学能写的书。政委让这名战士把涂学能写的书拿来给他看看。战士转身回去,很快给政委拿来四五本书。秘书问,这些书都是你写的吧?我说,这些书是我写的,不假,可我没有卖书啊。我只写书不卖书,卖书是出版社的事。几年后,我去成都出差,顺路拜访已调成都军区任职的政委,闲谈中提起这段往事,政委笑着说:“你出了这么多书,也不知道送我一本。”弄得我十分尴尬。

如果说创作生涯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把岁月之痕嵌在文字间,进而把伪装的坚强与无法言语的心事,倾泻在一本本作品里。


微信图片_20220905122848.jpg

采访人:独上月楼

十分感谢能戈老师接受我的专访。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空间距离,这次专访不能面对面进行,而是由我先列出采访提纲,然后请能戈一一笔答。因此,难免会漏下一些话题。总体感觉,能戈的解答都很精辟,也很到位。

结束专访时,我最想对能戈说的是,您不仅“能戈”,而且“能写”、“能干”,在两个“能”的前面,还可以应加上“非常”这个定语。这不是戏言,是真心话。

本次专访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他独到的“秘诀”。

能戈的“秘诀”就是——“肯下笨功夫、苦功夫,也就是比别人多跑一些路,比别人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还有,就是比别人坚持的时间长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脚力决定着笔力,而笔力则由眼力和脑力支配。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毅力。”对我们这些喜欢写作的人而言,他的“秘诀”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能戈的每篇作品我都读过,应该说,每一篇都很厚重(现在知道,这些作品基本都出版过,自然具有较高的品质感)。特别是人物传记,每一位主人公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且血肉丰满,故事性强,好看,耐读,不讲大道理,却震撼人心。这与他的深入采访密不可分。当然,这里也有写作技巧。他关于“写作与做菜”的体会,通俗易懂,亦很实用。

银河悦读系全国性文学原创作品网站。文友来自全国各地。有作家,有业余作者,也有许多爱好写作的网络文友。大多作品属于未在传统纸媒上发表过的网文。应当承认,文学水平参差不齐。我以为,多读读能戈的作品,相信对喜欢文学创作特别是喜欢纪实文学的文友,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借鉴的范本。毫无疑问,对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亦大有裨益。

这也是月楼专访能戈最大的期望所在。

再一次谢谢能戈!

1609571677518317.png

202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