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086749113677.png

祝贺银河驻站作家扬子江分站长梅静作品《大河之子》刊发于《中国报告文学》暨座谈会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405154755.jpg

                                                               《大河之子》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赏玉器之妙,同析文学之美

微信图片_20220405154727.jpg微信图片_20220405154736.jpg

扬州玉器,世界闻名。传统行业只有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迸发出更为灿烂炫目的火花。扬州玉雕工匠王金高的新作“活环内链瓶”,创意独特,构思精巧,难度国内罕见,博得业内人士的一致赞许。扬州作家梅静,根据他的故事创作的报告文学《大河之子》,在《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22年第2期上刊发。

2022年4月2日上午,由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报告文学《大河之子》座谈会在扬州486非遗聚集区举办。众多专家齐聚一堂,赏玉器之妙,析文学之美。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微信图片_20220402233401_副本.jpg

作为这件“活环内链瓶”的创作者,中国玉雕大工匠王金高说,这件作品的诞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自己一见到这件玉料,就被它的丽质所倾倒,并决定用它来打磨一件精品。立足传统,才有根基,但更要让现代艺术和传统相结合。作为玉雕艺术创作者,应当创作正能量、给人美感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405155216.jpg

扬州玉器厂原副厂长茅竹华说,链子活是扬州玉雕的特色之一,而王金高的这件“活环内链瓶”标志着扬州玉雕的操作难度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内雕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目前玉雕界没有第二件这样的作品,王金高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高毅进_副本.jpg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说,王金高最大的特点就是执着,一步步成长到现在,每年都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王金高的未来,值得期待。


梅静_副本.jpg

《大河之子》作者、中国作协会员梅静在介绍创作体会时说,王金高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促生了自己的写作激情。同时,这次写作也是工匠精神的一次实践。8000多字的文章,耗时两个月,历经深入采访,掌握大量鲜活细节方得完成;提炼出“大河”这一统领全文的意象,以横纵相衔的巧妙结构,立体塑造人物形象。她表示,将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更加深邃的视野、更加温暖的笔触,书写时代精神,讲好时代故事,凝聚时代力量。


杜海_副本.jpg

市作协主席杜海说,这篇《大河之子》紧紧围绕“水”的主题,和运河文化相结合,体现出扬州人急流勇进的精神;文学亦是人学,梅静用文字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王金高的人生;报告文学也要提出问题,工艺发展一定是创意为先,从王金高身上,能够看到扬州工艺创新的希望。


朱广盛_副本.jpg

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融创中心副主任朱广盛说,梅静用报告文学来聚焦“扬州工”的中坚人物,是开启了一个新的航程。能转化为生产力,或者能促进生产力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从《念物记》到《大河之子》,正是这样的探索实践,相信一定会在文学创作、产业发展上同时结出硕果。无论是王金高的玉雕作品,还是梅静的《大河之子》,都体现了一种“水磨功夫”。

     

《大河之子》有三美


刘俊_副本.jpg

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刘俊赞叹,王金高能够做出这样的作品,证明他是一位守得住、熬得住、忍得住、拼得起的人。

《中国报告文学》副总编魏建军线上点评说,《大河之子》聚焦工匠精神,主题很有时代特色;内涵丰富,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价值;谋篇布局、情感表达十分用心,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现实力作。

江苏省报告文学副会长张茂龙网上致贺,《大河之子》截取大量鲜活细节,深度挖掘主人公不甘困苦的自强精神、不懈求索的进取态度、勇攀高峰的豪迈气概,倾情讴歌劳动之美、匠心之美,令人读后深感信服,深受触动。


赵雪艳1_副本.jpg

扬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赵雪艳说,这部《大河之子》有三美。一是展现时代之美,美在记录时代、书写时代。报告文学是深切触摸时代脉搏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体形式,在扬州,讲述扬州故事,叙写人民创造,歌咏奋斗精神,自然成为作家关注写作的热点;二是展现文化之美,美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扬州玉雕名闻遐迩,梅静用报告文学的方式,进一步放大“扬州工”的美名,从中可以感悟什么是真正的匠心,什么是匠心之美;三是展现语言之美,美在优雅表达,清新表述。中国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语言和文字的艺术,这篇报告文学既有淡淡的表述、对话,也有雅致的文字表述、描写,相得益彰,体现了梅静深厚的文字把控力、表现力。

  

 (图片摄影:张庆)


    银河悦读扬子江分站


1543385788120019.png

            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