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马季2.png                         1503534753(1).png

【写在前面】

马季,1964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大学文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某刊副主编,《作家》杂志编辑,现任中国作家网副主编。

1987年在《花城》第三期发表诗歌处女作;1991在《作家》第9期发表小说处女作。1987—2000年,在《作家》、《诗歌报》、《雨花》、《广州文艺》、《现代诗》、《朔方》、《关东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100万字。有作品入选《90年代诗选》、《一行诗选》等,1993年出版诗集《城市敲钟人》。
新世纪以来,以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为主,同时从事网络文学专题研究。系《中国年度文情报告》特约撰稿人,《中国新闻出版报》榜评专家。在《山花》、《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家》、《雨花》、《诗刊》、《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南方文坛》、《作品与争鸣》、《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文学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及文学评论、理论300万字,发表论文一百多篇。2002年至2006年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选》。

著有理论专著《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欧美悬念文学简史》、《多元文化中的文学生态——新生代作家文学对话录》,长篇纪实作品《冷锋》等。

曾记得,十几年前,许多人不看好网络文学,说网文是垃圾时,他第一个站出来为网络文学撑腰,对网络文学的未来给予坚定的自信和肯定。有专家这样评价他,“身处主流文坛又长期关注网络文学的马季,给我们及时弥补了这个不应有的空缺,他积多年来对于网络文学的观察与追踪,并从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相衔接的视角,撰著了这部《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向人们报告了网络文学的生成与发展,现状与前景,矛盾与问题,把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坛新生板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都更为清晰而突出地显豁了出来。”

很幸运的是,马季老师也是我们银河悦读前身雀之巢文学社团的鼎力支持者,我们每一次的征文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作为评委。而且,在我们银河悦读网创建启动仪式和试运行启动仪式上,也都能看到他——站在按动启动水晶球的队伍里......

是的,马季老师一直是我们身后的盾牌。

一直记得他对我们的称誉:“雀之巢是网络文学一个鲜活的样板。”不久前,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期间,记者采访了马季老师,当问道网络文学的发展走势,他的回答依然毫不犹豫——

网络文学的未来不可估量。

今天,他把此文微信我,是希望我们银河悦读网所有文友,也都能看到网络文学不可估量的未来:坚定信心,矢志不渝!

好,下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马季老师讲课吧!


timg (2).gif


360截图20170824005411828.jpg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于8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举办。期间,记者采访到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他感慨道:“网络文学的未来不可估量,从过去的20年对它做一个判断,谁都不敢讲,再过20年它会发展成什么样态。”

 

记者:有人说网络文学正在快速成为传统文学的一支生力军。您认为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传统文学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又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马季: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实际上是历史发展和文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所以两者之间是不能完全分隔开来的,应该放在一个整体去看。尽管网络文学发展了20年,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发表、传播、运营体系,但总得来说,它还是在整个文化发展的脉络当中。


我总是说,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该是并行不悖的两种形态。尤其是当代文学在上个世纪末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互联网兴起,网络文学出现,使我们的文学生态多样化、丰富化了。当然,网络文学一定要向传统文学学习其长期以来在创作中积累的经验。但是,网络文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它和读者的互动、它的便捷性、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等等,是传统文学不具备的。因为传统文学通过纸媒发布发表,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文学大批作者经过在网上的训练,通过与读者和编辑之间的磨合,逐渐形成了它的一种态势。所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当互补,各自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就目前来说,网络文学可能要更多的向传统文学学习,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但我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冲突,其实它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上来面对历史、生活、文化,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都是对方不能替代的。它们的融合对文学和当代文化的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记者:政府通过举办这样的展会来引导推动网络文学,您怎么看?

 

马季:政府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引导职能,在关键时刻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不出现问题。另外,就是帮互联网行业中新生的文化力量正名。因为现在社会上对网络文学有着不同看法,有的人批判得很厉害,甚至否定它。政府举办这样的展会,一方面是引导网络文学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告知社会,主流的网络文学其实是积极健康的,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网络文学。把网络文学当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次会议提出来,让相关从业人员都能看到社会对自己有何要求,应该承担哪些责任。这样,通过这个平台,通过政府层面和网络文学的互动,使这个行业的发展减少内部损耗,推动网络文学健康繁荣发展。


记者:您对网络文学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马季:我认为网络文学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20年前,谁都没想到网络文学会有今天。甚至10年前,我们都不敢想象网络文学会是现在这种状态,包括它的数量、参与人群、社会反响、和它走向海外的趋势。学界提出了21世纪初全球四大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了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和中国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从过去的20年对它做一个判断,谁都不敢讲再过20年,它会发展成什么样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学肯定会在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的宏大目标,实现文化繁荣。


我们现在一直在讲文化自信,网络文学在实现文化自信上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我个人认为,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全球范围都可能会有标志性作品出现,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文化也必然需要强大的声音出现,以代表国家。所以我觉得网络文学在实现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您认为网络文学在主旋律创作方面还需要如何更好地提升?

 

马季:我觉得对主旋律这个概念,很多人认识不足。主旋律不一定要是重大题材,只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就是主旋律。网络文学更多地反映了平凡人的普通生活,如果它是积极向上的,三观正的,我觉得也应划入主旋律中。如果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是个普通人,并且他也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正确而积极向上的,是有正能量的,我认为这就应该是主旋律。


网络文学在主旋律这方面不能说做得很好,但它是有一定基础的。有一部分作者的作品应该纳入主旋律范围之内。我们应该强化这一点,让网络作家提升这种意识,可能会更好。我对网络作家能写出主旋律作品很有信心。


记者:您对网络文学作家创作提升有何建议?

 

马季:第一是政策的护航,这是最重要的。现在各级组织的很多培训活动,都有网络作家参与。不要让网络作家孤立在集体范围外,现在这一点已经做得很充分了,要让他们有参与意识,这点是很重要的。要让网络作家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让他们参与到文学大家庭中来,参与文化共建,逐步树立责任意识。


第二,要为网络作家提供学习和深入生活的渠道,让他们主动关注生活,而不是只在自己房间里码字。因为创作的提升首先是在思想境界上,还有就是在知识修养上,另外就是参与生活。作家必须要与人打交道,关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要融入这个时代,而不能做一个旁观者。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为他们创造机会,作家自身也要主动。


一名作家的培养是长期的,如果有了榜样,年轻作家就会向前辈学习。网络作家的最大特点是体制外,所以它和传统文学作家相比,需要更多的关注,关注到一定程度,他们自己就会主动介入了。现在很多地方作协都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也有相关组织机构。现在这盘棋是活的,渠道是通的,但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据我所知,网络作家参与进来的态度很积极,整个局面还是很好的。


                          5dea0294tdaf4b429205a&69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