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jpg


              大力弘扬乡愁文化  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增辉

——“民俗画漫画家刘现辉文化现象研讨会”和“刘现辉民俗画漫画展”在石举办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乡村镇兴镇略,“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为了庆祝建党百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脉传承与创新中涵养民族自信、汇聚奋进力量。为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根,加强精神家园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助力增辉,国庆期间“刘现辉民俗画漫画展”和“民俗画漫画家刘现辉文化现象研讨会”在中冶德贤华府如期举行。

        

       活动由由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中国服务文化网和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图片2.jpg

        研讨会由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委员会高级顾问陈步峰主持。

      会前,来自全省的60余位专家企业家艺术家认真观赏了刘现辉创作的民俗画代表画作。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孙云霞在致辞中阐述了刘现辉现象形成的几个阶段和刘现辉的突出成就。刘现辉同志介绍了他创作民俗画的心路历程和心得体会,几位大专院校的数字化专家展示了民俗画走进校园进行数字化展示传播的成果,董宝林先生介绍了民俗画在疗养院里面发生的奇迹,正定文化学者贾永辉介绍了今年刚出版的其父贾大山《梦庄纪事》《古城人物》刘现辉插画配图的合作情缘。乡愁散文作家于礼谦先生分享了在刘现辉漫画中获得灵感,产生创作系列乡愁散文的经验体会。省农科院的领导同志和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基层领导同志以及专注于打捞文化记忆的专家学者,他们对留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更有深刻的体会,对“刘现辉现象”和留住乡愁的意义都做了有深度有高度的发言。河北省商联会秘书长曹润婷先生喊出了“我们还能回去吗?的呼喊”。因专注创作农村题材而名冠全国的“文坛当家女人”国家一级编剧周喜俊主席比较系统的对刘现辉的作品和刘现辉现象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因临时有事,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詹文宏委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做了会议总结。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大家认为:我们开会的目的是对刘现辉这样的艺术家的创新贡献使命担当给予更多点赞关注支持和大力宣传,让他的社会价值得到更多体现和彰显,让他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支持和敬仰。刘现辉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自觉自信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的文化工作者,是痴迷于传播传承乡愁文化、有使命担当的书画家,是个眼光敏锐观察细致、嫉恶如仇抑恶扬善的艺术家。他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也在犀利的批评那些假恶丑的东西;扬正气接地气,弘扬主旋律是他作品的特点。刘现辉是快乐执着、匠心独特的艺术家,他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苦,专业专注、精益求精、快乐执着的遍访搜集民间故事、认真的梳理素材,仔细观察生活,善于总结提炼思想内涵,深入地创作,艺术的精准的再现童年童趣民风轶事。刘现辉是个有思想有底蕴有格局有情怀的艺术家,一幅画就是一个乡愁、一杯酒一壶茶一碗水一朵云,就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感寄托,就是一堂生动形象的文化课,能把人引入其中,让人感到亲切可爱。


图片6.jpg

        在一定意义上,刘现辉的民俗画是在挖掘打捞民俗文化记忆,是在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是“‘民艺重生’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善举创举!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其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我们呼唤更多的书画家艺术家向刘现辉那样深入农村,深入生活,创作更多的老百姓喜欢的佳作。

         乡愁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哲学,是一种难以抹掉的情感纽带。乡愁是一种文化现象,表征着一种历史情愫,更寄寓一种文化表达。在书写乡愁的图书和书作中,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与欣赏,也有对当下处境的愁绪和反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文化乡愁文化也再次成为焦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图景。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课题,它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如何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如何让农耕文化的优秀精华成为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


图片7.jpg

          乡愁是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复兴。“乡愁是乡村文化旅游的心理起点。要发挥乡村文化在稳定社会、凝聚人心、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利用有机结合,让文化因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图片8.jpg

         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我们要通过研讨会座谈会和展览展示会、图书新作发布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手段、通过漫画、书画、散文影视剧等多种题材,大力弘扬乡愁文化,助力农村文化复兴,为促进和丰富乡村战略的稳步实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图片9.jpg

石家庄政协常委、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王律创作藏头即席题赠贾大山著作漫画家:

“远来艺子伴秋风,去返德贤旧雨声。炊舍余香童稚味,烟云往事海山经。

难言却可成追忆,忘我从来未了情。乡韵古今浮世绘,愁思忧乐不图名。”

王志敏(贾大山传作者)读箫玉《藏头即席题赠贾大山著作漫画家现辉兄》

“遥思君去远,岁月载德声。袅袅余香处,眷眷入梦中。无言追旧忆,

忘我寄深情。乡愁何觅处,忧乐寓丹青。”

图片10.jpg

民谣作家宋荣琴赋诗点赞: 《赏刘现辉老师民俗画有感》:

“线条流畅笔端起,神韵生动自清奇。幅幅美图阅不尽,曾经烟火成回忆”


图片12.jpg

诗书画家李文明研究员赋诗点赞:“漫画记乡愁,艺术把根留。画家刘现辉,真情献神州。”

      附一:民俗画家刘现辉的发言

       我画民俗画童年可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没有电视,电都没有,我的启蒙老师是“小人书,”学名:连环画。那时候也没钱买,人家不要的,我都捡回来,粘个皮,视如珍宝啊,整天描,临摹,没有纸笔,用哥哥不用的铅笔头,把作业本被面,书所有空白地方都画满了。记得到了春节前,村民民都来找我画“土地爷”“财神爷”“关老爷”和“观音菩萨”等等。

       看到各家门口挂着我的画作,很有成就感,因此一心想当个画家!

       世事无常,我要上高中时,父亲得病去世了,我只能弃学务农,每天晚上收工回来我就画一会,一直把画画当做休息释放内心的一种方式。我从事内画二十多年,画内画需要静,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时间读了一些书,对我思想影响很大。后来去国外考察,国外华侨问的最多的是他们祖国老家的变化,讲他们小时候的事,让我画出来。有几个华侨天天去,拉他们的朋友过来买画。

         一天晚上我画了几个童年记忆的场景,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反响很大留言很多。山东聊城朋友罗东刚打电话来,说他们文化局王希勇局长看到了,要见我。我到聊城后,王局把我向向阳花开农场做了引荐,农场郭爱利总经理很喜欢,出资让我画一个系列。这是我的第一个订单,从此把爱好和事业融到一起了。有些事很奇怪,路走对了,“贵人”自然就出现了,好多人不求回报的给了我很多帮助。例如河间农业局曹国印局长,向多个单位推荐。并让我认识了兴丰农场杨总,杨总很有情怀,出资出力,把我推到一个大平台上了。

        我基本坚持每天发朋友圈,发快手,发抖音,一夜之间全国的老铁(网上需要)留言,让我出书,并提前下订单。许多事情让我很感动,让我坚定了信心,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人们的鼓励和期待使我慢慢有了一种社会责任。很多老铁转发作品都成了大网红,粉丝百万很多。

        东北一个老人,在邻家孩子手机上看到我的书,晚上给我打电话,要我给他留一套书。星期天去县城给我汇款,一个农村老人花三百多买一套书?可见乡愁文化的魅力之大。安徽网友讲:感谢刘老师,使我知道如何感恩孝敬父母。

         今年七一之前,我和衡水电视台走访了很多老八路老革命,他们讲的事迹比现在的“神剧”更真实,更让人心灵震撼。我把深州北杜那场战役画成了连环画《浴血北杜庄》真实的事迹太感人了,不画对不住这些英雄。

          现在也是每天有很多各地朋友,愿意到工作室来,聊聊小时候,从未见过面的,都把我当成了亲人,知己,我又找到了小时候给家家画土地爷的感觉了,我尝试用这种形式更多的记录挖掘咱们的传统文化,做各种文创产品,目的也是为了传播咱们的民族文化。现在孩子爱看手机玩游戏,总有家长说孩子爱看,我想说我们没有把传统文化做的让孩子爱看,我工作室经常去孩子们,看的都不愿意走,孩子们也好奇爸爸妈妈的童年时怎样度过的,传承不是沉重的课题,让孩子知道就是传承。我们要从小给我们的孩子按上“中国芯”,(芯片的芯)

       小贴士:民俗画家刘现辉。1970年出生于赵县的刘现辉,原来从事内画艺术,曾荣获“河北工艺美术家”称号。从2015年开始创作农村题材为主的民俗画和有醒世寓意的漫画,作品有《忆童年记忆情感系列》《童年那些事儿》《风俗人情系列》等。他的画妙趣横生,那些老日子老场景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简洁的笔画、简单的黑白两色、加上细腻的场景还原,瞬间带回童年旧时光,激发起人们的乡愁思念。他在产业化发展上硕果累累。已创作2千多幅、出版了14部(套)民俗画书,创作了民俗画文创产品童年小酒、童年记忆茶具、服装、笔记本、与景德镇合作手绘瓷器等5类14种,还与高校合作创作出民俗画动漫画15部。并配合省文化厅参加全国北京文博会、西安文博会、大运河博览会等。刘现辉还是个网红画家,在2019年就入驻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发表作品2646条,目前粉丝已19万粉丝,其团队号共约202.5万粉丝量,单个视频浏览量基本都是几十万人观看,最高的815.2万浏览量。


图片13.jpg

附二、孙云霞主任致辞

       我是在刘现辉刚开始创作民俗画时认识他的,这几年一路看着他成长为一个受人喜爱的知名画家。我是做文化产业的,自然也会从文化产业链发展角度观察了。总结他的发展可以说是“有情怀、有专业、会做人、会做事”,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做了合适的事。他的创作之路可以总结为几个阶段,为自己画、为大家画、为民族复兴画、为中国精神画;他的文化事业发展之路,经历了单纯画画,出民俗画书,研发民俗画文创产品,网络平台发展,未来可期几个阶段。

        刘现辉这个年龄段正好见证了市场经济的初起、繁华和浮华,人们虽然挣着快速经济带来的经济收益,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但内心的乡愁,童年中简单、纯洁的记忆仍然是满满萦绕心中,挥之不去,于是在内画行业随社会变革而迷失方向时,他选择了转型,成功转型为创作民俗画,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一旦打开这扇大门,蕴藏在心底的旧日时光在他的画笔下奔腾而出,才思泉涌,呈现爆发式的创作。他日复一日每天坚持创作2-3副,从不间断,特别勤奋,从而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如今已经创作了2千多幅民俗漫画。这是初级阶段,为自己而画,做喜欢的事。

       而他的作品一经问世,谁见谁爱,触动心弦,唤回久违的童真。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处在急功近利、相互设防和患得患失的焦躁中,更渴望过去那种干净、简单、有趣的相处环境了。刘现辉用简单的黑白色彩帮我们找回来了,勾起了我们的美美的回忆和慰藉。那么随着读者越来越多,各地区风俗的不同,很多人都在热切地给他贡献故事、回忆更多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画作内容,而他也有意识的采风、寻访。这是第二个阶段,为大家画,唤回乡愁记忆。

        前两个阶段,更多的是他画作的专业性角度。而后两个阶段,是他思想境界的升华。随着社会知名度的提升,大家的互动感言,他渐渐意识到他的画作有喻示意义,也是宣传家和孝道、宣传民风民俗、宣传美丽乡村的有力武器,从而增加了社会责任感,用画笔为弘扬传统文化而画,为民族复兴而画,这是第三个阶段。那么他画出了春节系列、节气系列、生肖系列等中国元素。

         这两年,随着全民抗疫,尤其是庆祝建党100周年,他配合衡水宣传部做的老兵采访,老兵讲述 他现场画出,老兵讲述的那些激烈的场面、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场景还原、老兵对现在生活的知足、低调,冲击他的心灵,让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从骨子里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思想境界得到了质的飞跃,核心价值观体系形成,所以这个阶段他画正定有正气系列、画抗战老兵系列、画全民抗疫系列,具备了一个国家画家应有的品质——为中国精神而画,思想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就是一个民俗画家的成长之路,文化自觉在他身上得到逐渐得到体现。

       在文化产业化发展上他也做了很好的探索。最初画画,卖画,推广他的画,后来应读者要求出书,出了一本书,读者不解渴,还要看第二本、第三本,于是乎以一个月一本新书的速度,订单时出书,不担心销路,受欢迎,读者推着他走,大家乐意为情怀买单,而他也有了很好的收益,保证了他安心创作,他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他又是喜欢尝试、有创意的人,在大家还对短视频不了解时,他在2019年就上了快手平台,云传播,让他的画插上了翅膀,如今他自己的粉丝有19万,他合作团队粉丝共有202.5万,还不算用他的画配颜色、配动漫的。等到大家都意识到,都上平台时,就浩如烟海了。这又是他快人一步的妙棋。文化要发展一定是产业链形成闭环,他自己占了好几个环节,这就是他优秀的一面,综合能力,他不仅是画家,还是社会活动家、创意开发师。他文创产品、民俗画衍生品的开发,进入高校与教育的结合等等,一会儿由各位详细介绍。

        刘现辉还没有发出应有的光辉——他的漫画。其实他的漫画实事性、哲理性、醒世性很强,有敏锐的观察力、前瞻的眼光、清醒的思考,以画化人,但是被他自己的民俗画的光芒掩盖了,发展空间还很大。

        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非遗资源大省,但我们创新性发展方面还不足,大家还很茫然,还缺乏更多的成熟的发展模式和标杆引领。这就是我们要为他开研讨会的初衷,希望刘现辉文化发展现象能为我们河北文化界和非遗界的发展提供借鉴、示范效应。希望我们河北的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也祝愿刘现辉老师能坚定信念,不改初心,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图片14.jpg

附三、衡水市政协一级调研员财经委主任吕树祥讲话

         非常高兴受邀参加刘现辉先生民俗研讨会。认识了很多老师和大家、大咖,学到了很多东西。对现辉先生的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于现辉先生的,可能大家看他的作品比较多,看他的画比较多,看他的艺术比较多,我想在这儿简单的说一下现辉先生的人,现辉先生是一个什么人?如果用简单的介绍我想用三句话六个字来介绍一下现辉先生:可以说是“专注、专业、专长”。六个字三句话说专注,现辉先生专注于艺术的追求,现辉先生不图穆虚名,不入会、不入群。你假如说刘老师你是哪个协会、画协、书协什么的,现辉先生不是哪个会,也不是哪个群。但是他把他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到对艺术的追求上,对民俗的采风,他的脚步深入到乡村,深入到田间和地头。所以说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先生人是专注艺术。

          第二句话就是专业,为什么说专业呢?现辉先生的作品没有着眼名山大 川,也没有着眼高楼大厦,也没有花草虫鸟,他的主要着眼点着眼到民俗,比如说一件农具,一个小玻璃球,一个小铁圈,就是咱们平平常常的小时候的家庭小东西,哪怕是一个小木棍,一个小铁丝,一个小灯泡,都是他创作的模特。所以我想这是现辉先生在艺术方面的一个独道的地方,就是他的专业。

        第三句话我想说的是专长,如果有专长的话可能不太准确,应该说专长与服务或者是专长与创新,他把他画的专长和现代的一些发展,一些文化、一些形式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比如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现辉先生很实际的把他的画和一些红色故事结合在一块,和宣传部、报社、电视台走访老战士、老红军、老八路,通过这些老的革命者的讲述现场作画,而且是电视台现场录播,这也在衡水电视台今年建党100周年的100集红色故事,也是一项重点的项目。我说他的专长与创新,而且现辉先生的创作与一些文化,包括刚才看到贾老师的一些作品、一些画,贾老师那两本书我都详细的拜读了。《古城人物》《孟庄记事》,他在每本书里都插了几十副的图,把文和图,文情并茂,把贾老师过去的一些思想又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人民的眼前。同志现辉先生把他的艺术和倡导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又有机的结合在一块,民俗又把记住乡愁和过去的炊烟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所以刚才大家讲了现辉先生的作品,我又简单的讲了讲现辉先生的人,从专注、专长和专业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再次衷心的住院现辉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让我们看到你更多更丰硕的艺术成果。


图片15.jpg

附四、于礼谦《用文字留下童年的记忆》

        经常听人们说,赵县出了一位原创民俗画画家叫刘现辉。他画的一幅幅黑白两色的漫画,让人看上一眼就会沉浸到儿时那遥远的记忆中。抱着好奇的心理,我从百度上找到了刘现辉这个名字,当时看了他的民俗画系列,我十分的惊讶,继而是非常的感动。你看!那一幅幅羽羽如生,活龙活现的童年记忆画面,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从那天起,我就有了写小时候散文的想法,但当时苦于在岗任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落实。还好,2018年退休后,我有了充裕的时间。于是,我开始喜欢回忆往事,喜欢品咂以往艰难岁月里的一丝甜蜜,一缕阳光。在每一次到老家采访的过程中,我从人们的言谈中发现,童年时的那些游戏,在今天人们的记忆里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呼之欲出。我知道,也许这些游戏在未来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日子里都会一一消亡,但它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这就是他们应有的价值,更是记忆的快乐!正是鉴于此,我便开始了“系列散文-----难忘那远去的旧时光系列散文的创作”。到今天为止,我已在各级报刊、杂志、网络发表系列散文百余篇,每一篇散文,我都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尽量做到乡土气息浓厚,语言朴实,真实有趣,耐人寻味。每一篇散文,都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特别是今天在现场亲自欣赏了民俗画家、漫画家刘现辉的100余幅民俗画作品,让我更加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关注。从他那一幅幅民俗画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留住乡愁,不忘初心,传递“真、善、美”的博大精神。他的“童年记忆”系列、“童年日记"系列、“漫画笑看人生百态”系列、“典故传说” 系列等。都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记得有人说过: 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童年的游戏更是难得的宝石,童年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它都会成为生命中最诱人的磁场。是啊,因为有了这些回忆,我们的童年才会完美,这种烂漫的回忆是永远不会忘的,是永恒的。 此时此刻,我由衷感谢刘现辉,感谢他的“童年记忆”系列。如果不是看了刘现辉的事迹介绍,如果不是看了它那一幅幅精彩的童年画面,我是不可能写出那些怀念那远去的旧时光系列散文的。在这里,再次向刘现辉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世界上最好的感觉就是或许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我知道,时光匆匆从不停歇,但是好在记忆能停驻。有时,我曾天真地幻想,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宁愿顺着从前的路重新再走一遭。但时钟的步履并不会因为我的祈求而停止,人生就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于是,我会尽我所能,把小时候那些游戏,一一记录下来,通过报刊杂志、短信、微信、网络等形式发布出去,和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一起分担我的忧伤,一起感悟人生的美丽,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那就是我的梦!我的希望!


图片16.jpg

附五:国家一级编剧周喜俊主席《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土文化的繁荣》

        未认识刘现辉之前,先痴迷上了他的作品。我是在参加陈步峰教授组织活动时意外得到一本他的《忆童年》画册,打开一看,熟悉的人物呼之欲出,浓郁的乡情民俗令人陶醉。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从事文学创作40年一直关注着农村,看到这些作品感到特别亲切,从中得到四点体会。

         1.丰富的生活积累。刘现辉是70后,但这些民俗画不仅仅局限于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对童年的回忆,而是老少皆宜,能唤起更多人的感情共鸣。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不可能把这么多人物场景画得如此鲜活。比如《单杠》,下边的调皮小子把单杠上的男孩儿裤腰带给拽开了,裤子掉了下来,旁边的女孩捂起眼。《大肚汉》(吃一胳臂长的馒头)、《姐姐》带着弟弟背着妹妹到学校。这些故事和人物都画得非常逼真,包括孩子们衣服上的补丁都很周正,这是真正有生活的人。

          2.深厚的感情储备。这些民俗画最大的特点,主题鲜明,昂扬向上。他画作中反映的时代很贫穷,但各种人物状态都很阳光。农村孩子没有玩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用红薯蔓儿做耳坠,用向日葵杆做成枪,蹬着铁锹当高跷,玩得非常开心。从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否则画不出这么多有温度的作品。

        3.精湛的创作技巧。这一点从贾大山《梦庄记事》的插图已经表现出来。贾大山老师是我没有见过面但很崇拜的一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我都读过,对文章里的很熟悉,这些插图每一幅都画得栩栩如生,把人物的性格和神态表现的恰到好处,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内涵。如果没有精湛的创作技巧和功力是很难完成的。

        4.敏锐的艺术嗅觉。他在民俗画的选材上已进入如鱼得水的状态。我看他画的一组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切口虽小,意境很深。比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满脑子都是钱)《修电扇》(对宠物比对父亲还亲)等,涉猎到家庭教育、子女不孝等社会问题,体现出漫画特有的讽刺意义,给人以警示作用,让读者回味无穷。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是生活的富矿,是创作之源。这是很多艺术家用实践中证明的真理。我写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时,采访过一大批中央工艺美院在李村住过的画家,对我触动很大。袁运甫是清华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小生长在大城市,李村三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创作出一大批自己很得意的作品。在他家客厅挂着三幅作品,两幅是七十年代在李村画的,可见他对这些作品的挚爱。我采访时他已经患老年痴呆,但只要说起李村的事记忆犹新,我问他“城市不也有生活吗?为什么在李村会发现那么多创作素材?”他说:“城市生活是有局限性的,农村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连路边的小花小草都是一天一个样。”他画李村的《翻砂厂》、《染坊》,现在村里人都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过这些企业。要不是袁运甫先生用真实画面记录下来,这段历史就断根了。

          何镇强是中央工艺美院教授,也是一位搞建筑设计的专家。在李村的时候,因开始画画受限制,他爱人用铁皮烟卷盒给他改造了一个颜料盒,他随身装着这个小盒子,画了200多幅记录每天生活的小画,没想到这批小画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1980年,他用这批小画做素材设计的中国农村建筑方案一举中标,在巴黎蓬皮杜文艺艺术中心邀请展中获得巨大成功,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设计第一次走向世界。从这两个例子反观刘现辉的民俗画,我觉得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土文化的繁荣,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们记忆中的乡村在不断消失,带有农耕时代标志的农具和物品越来越稀缺,能留住根脉的只有文化。2019年香港艺术馆为纪念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搞展览,因为他们的馆藏作品中有吴冠中在李村以“粪筐”为画架创作的作品,想让村里捐一个粪筐,放在香港艺术馆“吴冠中艺术厅”长期陈列。清华大学委托我来帮着办这事,结果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一个粪筐。

          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家们在李村只住了三年,留下了他们一生最珍爱的作品,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刘现辉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他用民俗画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时代,反映了百姓的生存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民俗画会越来越彰显出特有的价值。

        为现辉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示祝贺!希望这些民俗画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文/陈步峰,图/曹书杰马兰)

图片17.jpg

 

 

图片11.jpg

 

 

图片19.jpg

 

 银河阅读图标.jpg

        银河悦读网 石家庄分站

                  20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