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与学生的“口述历史”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1.jpg  

         2.jpg

         3.jpg

  

  2021年端午节前夕,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口述历史的采访活动,驻站编辑青梅煮酒带领山西师大传媒学院二年级学生,驱车30多里,专程采访了两次赴朝的草根英雄温双穴老人。

  得知有学生前来参访,两位耄耋老人早早备好水果、茶水,静静等待着。青梅与学生刚走进院子,那条看家护院的小狗就大声吼叫起来,似乎告诉主人“来客人了!”

  随即,就看到俩老人跟儿子走出家门迎了出来。

  看到青梅带来的牛奶、糕点,老人嗔怪地说她多礼了。转身看到学生拿着的鲜花水果,老人直说“你们还没挣钱,咋能这样破费呢。”

  一阵寒暄过后,学生各司其职,开始忙碌起来。三脚架、专业摄影机、录像机、话筒、补光灯很快就绪。围绕着“抗美援朝”这一话题,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开始了。

  “您什么时候去的朝鲜?”“您去朝鲜乘坐的什么车?““听老师说您是火线入党?您在什么情况下入党的?”“朝鲜战争有五次大的战役,您经历了几次?”“在朝鲜让您最难忘的是什么?”“以您看,抗美援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赴朝参战,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抗美援朝精神,您如何理解?”“您对大学生有何建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英雄一一予以解答。面对着年轻的学生,不善言谈的老人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他打开话匣子,跟他们畅谈自己亲历的那场战争。

  90岁的老人头脑清晰,语言表述流畅,除了耳朵略背,一些问话需要儿子偶尔重复外,他与学生的对话进行的相当顺利。

  “口述历史”是山西师大传媒学院开设的一门新课,该课程除了给学生讲述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做田野调查:选择主题,实地采访一人或多人,形成视频资料。有学生知道银河悦读曾经做过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征文,知道黄河魂分站曾经采访过老人,于是就有了青梅与学生的采访之行。

  什么是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是采访人对受访者进行的一对一的访谈活动。资深口述历史学者、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陈墨认为:“口述历史是借用录音录像方式记录个人记忆,就是对个人记忆进行采集、收藏、研究、开发和利用”。 

  其意义如同英国社会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教授所说:“口述历史给了孩子们、学生们,或者说年轻人,一个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机会”。

  口述历史对于当代中国意义非凡,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就从历史学角度做了独特的解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边,有很多重大的事件没有得到记录,有很多人没有发声的机会,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一段历史,不是空白的,而是被填满的,被一种统一的历史填满。”历史应该是多元的,是有多种角度的,有多种叙述方式和生命体验,因而最终也应该有各种不同的呈现样式。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2年2月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就已经成立。

  山西师大传媒学院口述历史的课程设置略晚,但在课程讲授、田野调查等方面,严谨认真。此次采访,就是不同学生选择了不同的主题,比如抗美援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他们深入乡村、厂矿,积极寻找生活在民间的当事人或后代,从参与者层面,用当事人的口述故事,记述那已经过去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的历史记忆。

  五个多小时的参访活动不知不觉过去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老人感慨万千地说:“抗美援朝为中国赢得了七十多年的和平发展时间,你们可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