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
该剧首次全景式史诗性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弘扬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光荣历史。该剧全方位为观众展现了抗美援朝的起因、经过、防御、反击以及最后的胜利。有专家评价,该剧场面宏大、真实震撼,逼真地再现了弥漫血与火的抗美援朝战场。一些业内人士说,这部剧“说理浅显明了,抒情真实感人。宏大的叙事格局和催人泪下的战争场面相结合,引人思考,促人奋发”。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剧给出了答案。”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20年年度收视综合分析”,2020年12月27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仅凭前7集,就以2.086%成为2020年下半年黄金档电视剧收视冠军。
为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铭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光荣历史,激励影视人拍摄出更多有情怀、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高品质影视剧,激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发愤图强的斗志,在志愿军研究会邓穗会长的大力支持下,银河悦读中文网举办了史诗大剧《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征文活动。
目前,有奖剧评活动已圆满收官。受站长委托,由总编室总监邵魁先生主执笔、弦歌悠扬协助,对本次征文活动作了简要小结,现在与大家分享,之后宣布评奖结果。
一、《跨过鸭绿江》剧评征文概况
本次共收到剧评征文63篇,金星作品28篇。应征作者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中,既有抗美援朝战争研究专家,也有亲自参战的志愿军将士;既有志愿军后代子女,也有跟踪采访志愿者的教授;既有影视工作者,也有退役军人、退休干部;既有耄耋老人,也有90后大学生。他们坐在电视剧前,一遍遍含泪观赏这部电视剧,有的还边看边做笔记,最后缀笔成文,对电视剧的主题内容意义和艺术价值做出了科学的评估和中肯的评价,有的文友从不同角度切入,投稿多篇,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剧感受、感动和感悟。
二、《跨过鸭绿江》剧评征文的主要特色
纵观本次剧评征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范围广泛,涉及有关抗美援朝和祖国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主要特色有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 结合抗美援朝实战评价《跨过鸭绿江》
丁立高《在画面中看到战友的形象》: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老战士,看了《跨过鸭绿江》百感交集。电视剧把他们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带回了刀光剑影的岁月。年过九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洪宝在朝鲜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已经融入自己的骨血里.惨烈的战争场面,英勇牺牲的战友,震撼世界的上甘岭战役,至今历历在目。老兵李洪宝负责的兵团连续作战,为保障上甘岭前线军用物资的供应,作出贡献。上甘岭激烈的战斗持续鏖战43天,志愿军战士们血战上甘岭,终于凭着正义、坚定意志、视死如归的勇敢打出了国威与军威。《跨过鸭绿江》电
视剧的精彩画面,与老兵李洪宝当年参战的战斗场景即吻合又真实的再现。李洪宝说,他在画面中看到了战友的形象,他深信此电视剧的拍摄无疑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宋涛的《不能忘却的那场战争》:剧评对大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从永不忘记、停战谈判的斗争、战争的胜利意义非凡三个角度对该剧进行评述,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作者为父辈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自豪,更为父亲保留下的珍贵书籍与地图宝贵财富而骄傲。时代在变,精神不变,抗美援朝精神永存!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永远不能忘却的战争。
2.结合志愿军将士的表现评价《跨过鸭绿江》
齐德学将军在《邓华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几个突出贡献》一文中阐述了邓华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几个突出贡献。他临危受命,担任13兵团司令员,率领第13兵团领导机关,负责完成整个东北边防军的整训工作,为志愿军出兵朝鲜做好了准备;朝鲜战争僵持于洛东江一线时,预判美军可能在平壤或汉城地区登陆;寻机歼敌,取得横城大捷;第四次战役紧要关头受彭德怀委托全权指挥作战;在谈判军事分界线问题上,提出“就地停战”的建议;高风亮节,两次提出让职;在志愿军领导人中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最多。齐将军用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把邓华将军的历史作用和丰功伟绩梳理并展示给世人,令人敬仰。
弦歌悠扬的《彭总的眼泪》独具慧眼,另辟蹊径,选择了彭总数次流泪的场面。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面对千军万马指挥若定的彭老总,在敌军面前有着铮铮铁骨的彭大将军,却在面对属下部队、英雄战士、温柔妻子、祖国人民时多次流下眼泪,彰显出他的铁骨柔情。正如作者所总结的:“彭总的泪,有自责,有赞赏,有甜蜜,有牵挂,有欣赏,有不舍,有怀念烈士,有百感交集,为观众奉献了一个集钢铁硬汉与侠骨柔肠于一身的敬爱的彭老总。”
柴英的《士兵万岁》从士兵的角度,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和无畏。中国军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一点不假,这种材料特殊在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坚强无畏敢于牺牲的钢铁般意志。剧评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详细总结了志愿军的这些优秀品质和精神,他们是“保卫共和国安宁的最坚强的基石,是胜利的保证,是国家安全的捍卫者”,他们是共和国坚实的脊梁,他们铸造的中华民族精神,定会千古流芳,不断激励后来者。这篇剧评文字热情饱满,内容详实,总结精辟,即便没看过此电视剧,也会被图文并茂的剧评深深感染。本剧评从高处开凿,从细节入手,夹叙夹议,点面结合,很有说服力。最精彩的莫过于作者对士兵不怕死的精神支柱的揭示,就是那场“喊话”的戏!可以这样诠释,那时的年轻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那些国民党士兵也是被抓“壮丁”后投诚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他们知道,真正代表老百姓利益的是共产党,真正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是共产党,他们能够参加共产党的军队,为新中国而战,为和平而战,内心充满了光荣与骄傲,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这说明,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的年代,人们对党的热爱,对人民军队的热爱,是发自肺腑的,纯粹无暇的。正如作者所言,士兵们的忠诚和勇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战,视死如归。
戈壁金沙的《<跨过鸭绿江>与我的志愿军父亲》剧评角度新颖。把观剧感受与父亲在朝鲜战场的经历交叉来写,更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真实度,尤其写到九兵团的作战场面,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战后父亲的临摹作品苍劲有力,一字之改,还原了战场的真实状况,让人肃然起敬。
3.结合英雄精神评价《跨过鸭绿江》
神农架人的《有感于彭总盛誉邱少云为“军魂”》结合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彭德怀司令员盛誉邱少云为“军魂”的情节,联系到60军3500人潜伏18小时,其中30人被炸伤,战士张保才的腿被炸断依然一动不动,直到牺牲的英雄事迹,延伸到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全国人民严格遵守纪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大公无私的崇高品德。邱少云严守纪律的“军魂”精神,也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资本主义只追求个人“自由”不顾他人死活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
4.结合遗物遗书评价《跨过鸭绿江》
山谷的《 战火中的遗物与遗书》选取了志愿军的遗书、遗物这个侧面,表现了志愿军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毛岸英的手表和遗物,毛主席一直珍藏在床头,催人泪下,毛主席也是一个父亲啊。黄继光的遗书,马金虎的遗愿,都令人心心碎,令人震撼。作者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的亲身经历,自己就曾留下遗书奔赴战场,亲眼看到牺牲在身边的小战士的遗书,更是令人感动。这就是我们的军人。战火中的“遗物”与“遗书”是何等的闪亮、何等的珍贵。它不仅充满着书写人对亲人牵挂的柔肠亲情,更充满着书写人坚定的战斗意志和为国为民、乃至践行国际主义义务临危不惧、奋勇作战、不惜献身的精神!
5.结合主演塑造的角色评价《跨过鸭绿江》
独上月楼《他演活了彭老总普通人的一面——记《跨过鸭绿江》彭德怀的扮演者丁勇岱》,她以《守望正义》制片人的独特身份,先抑后扬步步深入的认识丁勇岱的过程,旁征博引艺术形象刻画的标准及审美要求,娓娓道来促膝而谈生动有趣的论述方式,评价了著名演员丁勇岱成功地塑造了现实生活中的彭老总的艺术形象。文章不仅让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了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令人敬仰的彭老总,更展示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丁勇岱的敬业精神和艺术成就。《跨过鸭绿江》里的可亲、可敬、可爱、可信、血肉丰满、立体多面、魅力全开的全新的彭老总:夫妻之间,柔情似水;叔侄之间,俨如慈父;官兵之间,视卒如子。这篇剧评发表仅3天多点的时间,阅读量1190人次,评论26人,人气爆棚,热度烫手,推送公众号之后,阅读量达到2418人,可喜可贺!就这篇剧评的思想观点和语言表述来说,都是经典之评、专业之论、上乘之作。这篇剧评与其它剧评有所不同的是,重点评演员而不是评剧情。作者认为,演员丁勇岱所扮演的彭德怀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尤其魂似。这得益于丁勇岱“力求塑造一个有血肉的,会哭会笑的彭德怀”,把彭德怀普通人的一面演活了。其实,丁勇岱并不是一个特型演员,在外形上有很大差距,在所扮演过的角色上也有很大差距,以“悍匪之首”和“坏皇帝”而闻名。那么,丁勇岱如何从丁不是彭到丁就是彭,被观众“确认姓彭不姓丁”的?有了这个悬念,使这篇剧评更显得出手不凡、独具慧眼。
沈延滨:《丁勇岱,成功塑造了彭德怀形象》这篇剧评,全面阐释了著名演员丁勇岱为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成功塑造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形象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根据剧情,丁勇岱从忠诚、刚直、智慧、柔情、威风等多个侧面将彭德怀形象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为这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大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现了他“希望能通过这部戏让大家产生共鸣,增强爱国斗志、爱国情怀,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的良好愿望。丁勇岱也因此成为一位被观众认可的好演员。最后的结尾部分画龙点睛:丁勇岱饰演彭总的“笑”是对路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丁勇岱是成功有突破的。情感细腻刚中带柔,火候把控的很到位,把彭总忠实的一面、刚直的一面、智慧的一面、柔情的一面、威风的一面以及领导艺术、指挥艺术呈现得很好,塑造了一个喜怒哀乐兼备、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彭老总形象。实现了他“希望能通过这部戏让大家产生共鸣,增强爱国斗志、爱国情怀,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的良好愿望,以优质高效的演出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合格的答卷。必须指出的是彭总的人物形象是剧中的绝对主角,为该剧的成功热播奠定了坚实可信的支撑和根基。演绎诠释的彭总人物性格形象栩栩如生、可圈可点,丰满鲜明,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十分敬仰。
山西师大文学院教授青梅煮酒深情评价,如果你佩服彭德怀元帅,你就不得不佩服《跨过鸭绿江》中饰演彭总的演员丁勇岱,因为他把朝鲜战场上彭总的军事才华用故事形式讲述得清楚明白,把彭总的骁勇果敢展示得淋漓尽致,把彭总对妻子的爱演绎得温婉含蓄,把彭总对战士的关爱表现得真切动人,把彭总对毛岸英牺牲得悲痛挥发到极致。丁勇岱,无愧于“德艺双馨艺术家”这一光辉称号!你如果佩服丁勇岱,你就不能不佩服独上月楼,因为她在七千多字的文章中,采用三条叙事线索,把彭总的功绩、丁勇岱的演技、自己的故事完美的揉合在一起,一边讲述自己与丁勇岱相识、相知过程,肯定赞美丁勇岱超乎寻常的表演才能,一边叙述彭总建国前后的各种感人事迹,一边还在梳理自己的文学梦创作情。这种三管齐下的写作手法,这种同时讲述多个故事、展示多个人物事迹的文章笔法,使得该文结构巧妙,内容厚重,有极强的阅读感染力。
总之,每个评论者都精心选择了不同的角度、切入点和侧重面,多方位论证和展示了《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的艺术魅力和主题思想,譬如:剧评主人公从毛泽东、彭老总、邓华到精兵强将、一线战士都有所涉及。柴英谈士兵,山谷谈战火中的遗物与遗书,沈延滨谈演员塑造,神农架人谈彭总与英雄邱少云,戈壁金沙写父辈与抗美援朝战争,独上月楼从“飞虎山的石头”谈道具在电视剧中的成功运用,青梅煮酒教授与当代大学生对话《跨过鸭绿江》……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三、 剧评征文活动的现实意义
银河悦读做为“红色网络文学的领跑者”,深感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举红旗,担正义,传承红色基因,宣扬正面能量。这次《跨过鸭绿江》剧评征文,正是践行网站初心与使命的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
1.剧评征文又一次掀起了学习抗美援朝精神的热潮
去年十月末的丹东之行,把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的《跨过鸭绿江》剧评征文再一次推波助澜,把继承红色基因学习志愿军凝铸的伟大精神的热情高涨起来。志愿军不畏艰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主义,保家卫国支援邻邦的国际主义,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的精神瑰宝。战争年代,靠着这种忘我的精神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来犯之敌,建设时期,我们仍然要有这种精神,把建设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完成得更出色更圆满。《跨过鸭绿江》把志愿军的这种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征文稿件把这种精神阐述得全面细致。
2.剧评征文活动增强了网站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到现在为止,很多家文学网站重发文轻评论,作者、编者、读者各行其是互不沟通。而我们银河悦读中文网,历来重视评论工作,并建有专门的强有力的评论队伍,专门的新闻发布队伍。作者、编者、读者合下一盘棋。每篇征文作品一上线,编辑部、评论部、版务部、公众号等,一起上阵,一个和谐大家庭的气氛跃然期间。我们不是专业作者,不是专业编辑,也不是专业的批评家新闻家,但我们有相同的dna,是爱生活爱文学的纽带把我们紧紧地联在一起。我们地处天南地北,但一到网站,我们就亲如兄弟姐妹。互相支持互相援手。作者倾情编者倾意评着倾肠。银河悦读的高光闪闪发亮。
3.剧评征文活动提高了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银河悦读成立四年来,队伍逐日壮大,声望逐日提高。这是全站上下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在董事长日夜奔波率先垂范的影响下得来的丰硕成果。但,客观地说,我们网站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网站的每一次线上线下活动,都是扩大网站的影响力提高网站的知名度的契机。尤其是这次《跨过鸭绿江》剧评征文活动,许多网友文友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等平台转载优秀征文作品,评价网站活动。例如,征文转载到《跨过鸭绿江》剧组,得到了全体演职人员的高度赞许。中红网、中视网、今日头条等转载,也让银河悦读名声四震。稻菽迎风浪正高,花红来日更芬芳!
四、 剧评征文尚有疏漏和瑕疵
1. 时间略显仓促,组织尚有不周。
书评也好,剧评也罢,都应该是在仔细阅读或认真观看之后的反刍和玩味。而我们这次征文活动是在电视剧热播期间进行的,很多作者虽然一直在跟剧,但要静下来写一篇优质剧评,仅看一遍也是很难完成的,有感觉的点要一遍遍回放和深入探究,所以,征文作品整体看不是很理想,精湛作品较少。
2. 一些作品重叙述,轻评论。
剧评重在评论,评论电视剧的主题意义、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而叙述剧情,是为评论服务的。我们这次征文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大篇幅地不惜笔墨叙述剧情,评论却成了点缀。这种本末倒置,使得作品离评论渐行渐远。
当然,完美也是相对的。征文活动的成绩是主流。瑕不掩瑜。漫漫银河,总有云遮掩的地方;广袤稻田也有莠稗蔓生的时候。但,金风习习,映入眼帘的总是“喜看稻菽千重浪”。
五、剧评征文给我们的启示
电视剧剧评是文学评论的一种。
剧评的目的是通过对电视剧的主题、思想内容、创作风、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和鉴赏水平。 因此:1. 剧评不是简介,文章简介故事简介人物是为了评论有据。简介是末,评论才是本。剧评不能没有简介,没有简介的评论就是无源之水。但,大篇幅简介,评论只是蜻蜓点水,就是本末倒置了。画龙画虎贵在点睛,点睛才是神来之笔。2. 剧评包括观后感。观后感是观众看过演出以后的主观的心理反应,而剧评则是对戏剧作品的客观效果的评议和分析。3. 要写好剧评,首先要认真观看演出,深入分析演出,不能凭空臆造,不能想当然。4. 剧评不必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难免浮皮潦草,很难深入。择其一个节点,选取一个角度,集中笔墨,才能深刻。
当然,文无定法,剧评也不能一个框框框死,也需要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剧评是“评”,要在“评”上下功夫。好的剧评应当是:1、观点深刻有创意;2、资料具体不空洞;3、结构顺畅形式新;4、语言准确且活泼;5、逻辑严密且清晰。
经评委研究,根据本次剧评的总体情况,修订了征文启事中有关评奖的设定,决定:28篇金星作品均为入围获奖作品;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10篇为优质金星作品。现公布如下:
优质金星作品:(每篇奖励红包120元)
1、齐德学:《邓华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几个突出贡献》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282
2、绿色一暼1973:《四大看点三大启示与几点不足》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301
3、赵富山:《抗美援朝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391
4、张玉凤:《烈火中永恒的青春》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434
5、弦歌悠扬:《彭总的眼泪》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762
6、神农架人:《一面极好强军镜子》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774
7、柴英:《士兵万岁!》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792
8、碧古轩主人:《长歌浩浩颂忠魂》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832
9、青梅煮酒:《与当代大学生对话<跨过鸭绿江>》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8334
10、丁立高《在画面中看到战友的形象》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27956
金星入围作品:(每篇奖励红包80元)
1、方明:《一场中华崛起的经典之战》
2、戈壁金沙:《跨过鸭绿江》与我的志愿军父亲 》
3、吴红军:《父亲吴伟与“朝鲜特使“朴一禹的抗战情谊》
4、山谷:《战火中的遗物与遗书》
5、金色年华:《<跨过鸭绿江>感怀 ——西安外国语大学90岁志愿军老兵闫合德口述实录
6、神农架人:《有感于彭总盛誉邱少云为军魂》
7、神农架人:《将军形象,震撼心房》
8、沈延滨:《丁勇岱,成功塑造了彭德怀形象》
9、兴蓉:《难忘战火中的青春》
10、南庄隐士:《最坚忍的潜伏》
11、弦歌悠扬 :《精兵:郑锐 陆乘风 马金虎》
12、弦歌悠扬:《秀才:李永明》
13、梦秋:《一部用可歌可泣的细节再现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史诗剧》
14、天海蓝蓝:《致敬那些年轻的生命》
15、叁·高梓怡:《不是赌注而是决心》
16、叁•池艺:《清澈的爱,只为祖国》
金星展示作品(评委成员,不参与评奖)
独上月楼《他演活了彭老总普通人的一面——记<跨过鸭绿江>彭德怀的扮演者丁勇岱》
独上月楼《飞虎山的石头——浅析<跨过鸭绿江>中道具的成功运用》
以上获奖者奖金由总编室常务副总编天海蓝蓝发放,微信公众号:yilan04290324。
主执笔:邵魁
资料提供:弦歌悠杨
修订:独上月楼
美工:王希萍
2021年3月25日
1楼 文友:绿色一暼 2021-03-27 13:11:31
再读主编【鸭绿江】《飞虎山的石头——浅析《跨过鸭绿江》中道具的成功运用》剧评大作,此乃一块石头犹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之光辉也,此文堪称剧评杰作之范文,完全可以评为《跨剧》征文金星作品奖啊。此文虽未获奖胜过我等徒有虚名之拙作啊。为贵网主编——“独上西楼”——谦虚辞奖、高风亮节赏星点赞。向主编致敬。
回复
2楼 文友:绿色一暼 2021-03-27 12:42:00
贵网这个征文活动很有意义,编辑们和评委们付出了辛劳和心血,这篇征文总结写得十分全面、客观、到位和精彩。实事求是的看,应将贵网主编“独上西楼”的大作《他演活了彭老总普通人的一面》评为金星作品奖啊。赏星点赞。
回复
3楼 文友:小泥儿 2021-03-26 21:06:25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型征文活动!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每一篇文章都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都彰显了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使命担当,都充满了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和健在的英雄们的 崇敬和深深地怀念。感谢所有的作者,感谢所有的编辑、评论员,祝贺所有的获奖者,祝贺《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圆满成功!
回复
4楼 文友:hu皮lang 2021-03-26 11:01:47
感恩银河大平台,
祝福获奖众老师,
传承红色经典剧,
实现红网夙愿至。
回复
5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21-03-26 09:10:32
用心感受抗美援朝的历史,用文字倾诉观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感悟。祝贺我们银河悦读举办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圆满成功!
回复
6楼 文友:弦歌悠扬 2021-03-26 08:26:12
热烈祝贺《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圆满收官!祝贺所有获奖者!
一次剧评,就是多次回放;一个切入点,就是多个镜头的再现;一篇评论,就是整个电视剧的梳理和许多问题的解答。带着兴趣去看电视剧,电视剧就有了嚼头,观众也有了兴头,读者也就有了劲头,像《跨过鸭绿江》,也就有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无形渗透。
感谢银河悦读为我们提供评论交流的大舞台,使我们从作者那里获得更多的认识,从评论者那里获得更多宝贵建议和提高。
回复
7楼 文友:张玉凤 2021-03-26 07:28:31
热烈祝贺银河悦读网剧评《跨过鸭绿江》征文圆满成功。谢谢站长月楼给我们机会,谢谢评委的辛勤工作。定当再接再厉。
回复
8楼 文友:房桂梅 2021-03-25 22:31:15
祝贺《跨过鸭绿江》电视剧观后感征文评奖活动落下帷幕,祝贺这次活动圆满成功,祝贺参加这次活动的获奖老师和参与者。看着老师们一篇篇好的观后感如同看这部电视剧一样深受鼓舞,深受感动,再次感受到抗美援朝的将士们活灵活现在眼前一样。向英雄致敬!向获奖老师学习!
回复
9楼 文友:赵富山 2021-03-25 22:23:20
祝贺银河悦读网《跨过鸭绿江》大戏剧评圆满收官!向各位获奖者祝贺!向各位编辑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赋诗一首,略表答谢:
建国初期百事忙,邻邦又来野心狼。
艰难决策哪曾有?世界伟人不虚狂。
星夜兼程志愿军,挥师过江打豺狼。
彭总挂帅龙城在,铜墙铁壁世无双。
装备劣势无所惧,狭路相逢逞豪强。
上甘岭连松骨峰,百里奇袭白虎团。
五大战役震天响,17国联军心胆寒。
美不胜收开新面,一拳打的虎狼散。
中国军民有豪气,从此大国站起来。
回复
10楼 文友:沙海绿洲 2021-03-25 22:00:55
祝贺《跨过鸭绿江》有奖剧评圆满成功!为所有的获奖者点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