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er20213151032.jpg    PICer20213151028.jpg

2021年3月15日,是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牺牲55周年纪念日。55年来,祖国和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好儿子!祖国为有这样的好儿子而骄傲!人民为有这样的好儿子而自豪!中华民族正是有了无数个像刘英俊这样的好儿子,才能战胜列强、威震四方,像一头雄狮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人民不会忘记:1966年3月15日早晨,刘英俊和他的战友们驾着3辆马拉炮车外出训练,在佳木斯公共汽车站附近,他驾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突然向人群冲去,这时前面有6个儿童被吓呆了,孩子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刘英俊紧紧把缰绳在胳膊上缠了几道,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紧接着他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手撑辕杆,从辕杆下面用双脚猛跺马的后腿,马突然倒下,车翻了,6名儿童得救了,可刘英俊却被压在翻倒的车马底下,身负重伤。目睹这场舍己救人英雄行为的群众,一拥而上,急忙将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职工医院抢救。这时,许多候车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学的学生,都被他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关心地紧跟在后面。几百名群众和战士,纷纷要求为他献血。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他光荣牺牲。

        刘英俊光荣牺牲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1次。1966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他学习的通知。196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把学习活动推向全国。为了永久纪念,吉林省将其家乡改名为"长春市郊区英俊人民公社"(现为二道区英俊镇)、英俊生产大队(现名英俊村)。烈士生前就读的长春市十八中学命名为“英俊中学”。

        长春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设有刘英俊烈士事迹陈列室。英雄的牺牲地佳木斯市 为纪念“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烈士牺牲30周年,1996年3月前,共青团佳木斯市委倡议,在烈士牺牲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刘英俊重塑雕像。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刘英俊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刘英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刘英俊,1945年4月8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一个农民家庭。解放前,一家人住在一座破砖窑里,缺衣少食,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刘英俊一家分得了田地,过上了幸福生活。

  1953年,刘英俊进了二道河子车站完全小学校读书。他从小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曾被学校评为“勤工俭学模范”、“优秀少先队员”,多次受到共青团长春市委、共青团二道河子区委的表扬和奖励。

  1962年6月,刘英俊在父母的支持下主动报名参军。因他是独子,当地政府和亲属都劝他留在父母身边,可刘英俊参军的志向坚定,他的请求终于得到了批准,光荣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沈阳军区驻佳木斯市某部炮兵连当战士期间,刘英俊听从指挥,刻苦训练和学习军事本领。一次他到师部组织的训练班去学习,结业考核时,他取得了七个科目的三项优秀和四项良好的优异成绩,受到了师-的表扬。

        入伍后的第二年,他积极响应号召,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在连队,他是“业余修理员”,连队的桌椅、门窗坏了,他主动修好。在医院住院,他是“劳动休养员”,帮助重病号打水、端饭,协助医护人员扫地、刷痰盂。出差途中,他是“义务勤务员”,扶老携幼,急人所难,好事做一路。


  刘英俊经常为群众做发好事而从不留名。在佳木斯市西区(今永红区)第37居委会,有位老红军和老伴年老体弱。刘英俊知道后,每到休息日,他就一个人主动地为老人担水、劈柴、买粮,并把老人的居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和邻居只知他是个小战士,直到刘英俊牺牲后,人们才听说他的名字。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刘英俊路过新立桥时,见一辆拉菜的牛车陷在河中。他奋不顾身地跳到河里迅速地帮助农民把菜卸下来,将牛和车拉上岸后,又把菜装上。然后,他穿着淋透了的军装默默地返回营房。

  在刘英俊的心中铭刻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只要碰到困难的人和事,他总是热心相助。有一次在候车时,刘英俊见一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焦急地寻找什么东西,便热心地上前询问。当他得知这位农村大嫂进城给孩子看病后准备返回,不慎丢了仅有的买车票的钱时,立即掏钱给这位大嫂买了车票,并且还给她们母子俩买了在路上吃的食品。大嫂感激得热泪盈眶,目送眼前这位素不相识、做好事又不留下姓名的解放军战士。刘英俊曾在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为革命贡献一切的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雷锋同志能做到,我也能……”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表现了一位优秀的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1966年3月15日,刘英俊和战士赶着三辆炮车外出训练。当行至佳木斯纺织厂附近的公路时,他驾驭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震惊,拖着炮车掉头往回猛跑。此时,正是工人上班、学生上学的时候,如不及时控制住惊马拖着的炮车,就会造成人员重大的伤亡事故。于是,刘英俊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用力扛着战马的脖子,迫使战马拐到公路左侧的小道。路旁的群众看着这非常危险的情景都焦急地喊“快撒手!”然而,刘英俊并没有撒手。他蓦地发现炮车前不远的地方有六名儿童被惊马吓呆了。在这紧急关头,他把缰绳往胳膊上紧缠几道,猛力一拉,就在距马前蹄腾空的一刹那间,刘英俊手撑辕杆一跃而起,双脚用力猛踢战马的后腿,顿时马倒车翻。离车前仅3米远的六名儿童得救脱险了,可刘英俊却被翻倒的车马压在底下,身负重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刘英俊牺牲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赞誉他是“人民的好儿子”。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向刘英俊学习,刘英俊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给他追记一等功。中共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在他牺牲地建立烈士纪念碑和事迹陈列馆,让人民群众永远纪念和学习这位“雷锋式的共产义战士”。

            媒体热赞刘英俊精神

        196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社论以热烈赞颂的口吻和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写道:

        “毛泽东同志经常教育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种精神,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需要,一辈子埋头工作,任劳任怨,不求名,不为利,安于当螺丝钉,安于做人民革命事业的普通一兵。

        这种精神,就是为人民,为革命,不怕苦,也不怕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谁有了这样的精神,谁就能够经受一切严峻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的考验,经受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

        有了这种精神,在人民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就可以成为董存瑞、黄继光、司马义买买提、罗光燮、麦贤得。

        有了这种精神,在敌人的铡刀、老虎凳前面,就可以成为刘胡兰、江竹筠。

        有了这种精神,在紧急的危险关头,就可以成为向秀丽、欧阳海、王杰、刘英俊。


执笔:一个老兵

银河悦读版务部

PICer2021139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