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梅静,网名木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理事、扬州市作协理事。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长篇小说《因为爱得深沉》获扬州市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如山,如水》获“搜狐•春风文艺杯”中国原创小说大赛一等奖、扬州市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纪实文学专著《念物记——扬州手艺人》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扬州市文艺创作引导资金项目。

 

《念物记——扬州手艺人》用二十三个篇章,每篇讲述一项传统手艺、刻画一位或数位代表性人物。作者以田野调查的方式,细致入微地介绍手艺的前世今生、艺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传统手艺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途径。使人从中懂得,珍念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以及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近日,经网站与该书作者协商,决定从2020年5月1日起,在本网站举办《念物记——扬州手艺人》有奖书评活动。


一、书评征文时间

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6月15日


二、书评征文要求

1、请有兴趣参加本次书评活动的文友向独上月楼(微信号Ll52013146024)报名,名额拟定5人。

2、请报名参加有奖书评并得到批准的文友,可直接阅读在本网站发表的梅静文集或购买《念物记——扬州手艺人》,并撰写书评。

3、书评投稿网站全文类“评论”栏目,标题前加【念物记】。例如:【念物记】守住文化之根。

4、书评征文在本帖之后(第二楼)上传链接(由网站负责上传)。

5、书评必须是原创,发现抄袭或剽窃者,将删除文章并取消奖励;倘若发现书评内容只是根据作者给予的信息形成的文字,也将取消奖励资格。

6、需要写书评者,请与作者联系(微信号: mj19720806),由作者负责给书评人寄书。


三、书评征文奖项及奖励

金星作品:奖励人民币150元,并奖《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作者签名书籍一本。

银星作品:奖励人民币100元,并奖《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作者签名书籍一本。

凡推荐金星和银星的书评作品皆为获奖作品。如有争议,提交文学部长邵魁老师。

征文活动小结由总编室委托专人完成,奖励人民币100元。


四、书评小结及金星作品推送银河悦读公众号。


五、本网站享有本次有奖书评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六、注册、投稿程序链接

http://www.yinheyuedu.com/bbs/detail/1636


微信图片_20200428145006.jpg

梅静银河悦读文集链接: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2409&typeid=2


附:《念物记——扬州手艺人》简介

手艺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保护手艺,就是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

“康熙年间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先后奉旨在扬州设局刻印《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两部书无论是写样、雕刻,微信图片_20200427153011.jpg还是印刷、装帧,都极尽精美。康熙皇帝看后大为赞赏:‘刻得好的极处’。”

“镶嵌与剔红的结合,使得漆器被列为扬州二十四种贡品之一。天宝十二年,数十件漆器跟随扬州大明寺主持鉴真飘洋过海,东渡日本。”

 历史上的扬州,灵秀富庶,文脉丰厚。对精致生活和风雅时尚的追求,催生了繁盛的手工业,精湛技艺在隋唐时即颇负美誉。至清代,“凡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广陵,盖如百工之居肆焉”,扬州手艺更是名扬天下。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扬州和世界许多城市一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工业化生产的大潮冲击。那么,扬州手艺,现在还好吗?

【1】

“我怀着一种崇敬的感情,走近这些手艺,倾听它们背后的故事。”从2015年至2019年,女作家梅静用整整四年的光阴,探寻着扬州手艺的前世今生。起初,她是应一家杂志之邀,撰写一篇有关扬州古籍版片保护的文章。正是那次采访写作,让她得以了解“雕版印刷”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技艺,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古籍版片在扬州所经历的劫后重生,还有那些在喧哗尘世中寂寞坚守的刻印艺人。她被深深打动了。有感情的文字总是容易引起共鸣的,《素笺不言,雕文有声》一文发表后,许多读者与她联系,称这篇文章写出了传统技艺的价值,写活了手艺人,并鼓励她继续写下去。此 

00.jpg时,恰逢扬州广电集团《壹周刊》有意开设“寻访手艺”专栏,从此,梅静开始了扬州手艺的专题写作。

她向主管部门找来扬州所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名录,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和传承人,然后逐一联系走访。由于这些对象都是“国大师”、“省大师”之类的名人,事务繁忙,采访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当他们得知,梅静完全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自发写作,都在意外之余给予了极大配合。

【2】

随着采访的深入,梅静对“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有些艺人没有耀眼头衔,但手艺十分高超。然而,在这个“普遍看脸”的时代,他们的生存境况并不如意。梅静觉得,一名有良知的写作者,不应以外在光环来衡量被写作者的价值。兼具过硬技艺和虔诚之心,才是真正值得礼赞的对象。于是,在她的笔下,有了在红园门口摆摊的手工布鞋制作者、甘于清寂的九O后裱画师、从不做假的老器物维修师……

 01.jpg这些“小人物”中,从事古籍修复的王军给梅静的印象最深:“房子老旧,冬天,人在屋里站一会儿,脚板就会变得冰凉。但王军在这里修书、做书,一待就是一整天,却从没说过一个‘苦’字。”

在探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手艺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根不能在我们手上断了。”“每次与手艺人的对话,都仿佛一场灵魂的洗礼,让我懂得什么是心中有念,什么是秉烛前行。”梅静的感悟越积越深,并化作字里行间的浓浓温情。


【3】

打捞记忆,从碎片中完成拼图,然后让人们从这些记忆拼图中感受千年的文化风韵。梅静的文字,和手艺一样,体现出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沉静功夫。动笔之初,她按照惯常的写作速度,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用两年时间采访

02.jpg二十个左右的手艺项目。但真正开工后她才发现,自己的“预算”与实际相差太远。“一门手艺传承到今天,往往是丰厚文化积淀和数代巧匠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很多专业知识,研究不透就会写出外行话。

因此,每写一篇文章,我查阅的资料会多达几百页。同时,我还得实地走访,观察技艺流程。有时,一件作品需要多道工序、经年累月才能完成,我就从春到秋,甚至跨年度地跟踪采访。”

对于每一项手艺,梅静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描摹与赞美,而是以客观冷静的笔触,对其面临的严峻考验、未来的振兴之路,做了深入思考与分析。经历如此的“文火细煨”,她的写作速度减缓到了每年只能“出炉”四五篇。

当她写完筛选出的二十三个手艺项目时,时间已过去了四个春秋。有人认为,在凡事都讲求效益的今天,这样的写作有些04.jpg不值,但梅静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我们应该感谢手艺,感谢那些在手艺之下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工匠,教会我们另一种生存方式。”梅静对写作的虔诚之心也感动了很多人,多位摄影家为她的作品配拍精彩图片,扬州广电集团等制片机构提供了视频链接。

“珍念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以及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0年春,梅静的这些文章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汇集成册,书名定为《念物记——扬州手艺人》。此时,它已不仅是一本纸书,而是一部可视可听的立体文化产品。扫扫书中二维码,传承者纪实短片、手艺人有声故事便如长卷般徐徐展开。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以题为《守住文化之根》的序言,对此书表示肯定:“我们应当保持与弘扬这种使命感和崇高精神,坚定文化立场,坚守文化之根,为传统文化鼓与呼。”

一生一念,一物一心。


05.jpg

在此,热烈祝贺梅静新书《念物记——扬州手艺人》鲜亮问世,并感谢金牌作家梅静对本网站的信赖和支持,期待文友们积极响应,踊跃投稿,争取拿奖啦!



63ed2c67t81b8182d1f9d&690.gif



 

缩小之印2.jpg

2020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