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jpg

 著名作家李春雷做客“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用生命“讲好中国故事”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第21期在京举行 

 

百川汇海万物生姿,返本开新致敬经典。2019年11月17日,“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第二十一期在京举行。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以自身创作体会为切入点,深刻阐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讲座中,嘉宾作家对于文学发自内心和生命深处的热爱,深深感染和打动了现场观众。在京多名作家以及鲁迅文学院部分学员、中关村海归文学社团、海淀小作家协会、海淀高校文学社团联盟和社会文学爱好者3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由郭延芬、杜东彦主持。


“中国报告文学的前身是中国的史传文学。”“报告文学应该是有骨头的,有钙质的。”诸多精彩的观点,厘清了人们对于报告文学的误读,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了生动的一课。


著名作家李春雷在“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开讲  


图片2.jpg

讲座伊始,柏荷朗诵了李春雷作品《通天阁记》的片段——

“我的书房其实就是自家楼顶的一个阁楼……置身其中,独享安静,花开花落,春夏秋冬。” 

“我的长篇处女作是钢铁工业题材。由于出身农村,根本不了解工厂生活,更不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能去炼钢车间体验生活。一边深层体味,一边搜集资料。一沓沓蓬乱的书籍文件,堆满书桌;一块块粗糙的碎钢废铁,挤满墙角。整个书房,顿时成为一个手工作坊。我每天看着它们,嗅着它们,摸着它们,寻找感觉,思考着钢铁与生活、生命、国家和人类的关系。创作过程更是艰难。

……瞪着大眼看电脑,满眼血红。有时候,几天几夜,竟然敲不出一个字。最烦恼的时候,我甚至打自己的脸,痛哭,三百六十行,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啊。

多少次发誓放弃,但想一想,不能,又不甘。

这时候的书房,断发满地,碎纸盈筐,一片狼籍。” 

“当然,书房也曾眉清目秀。那是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或记者采访的时候,或过年过节的时候。但好景不长,当进入下一个创作轮回,一切又重归凌乱……

一介文人,别无所有,只有书房才是我的王国。我的书房名曰‘通天阁’。何为通天?古人焚香,以通神灵。而我们读书人,坐拥书香,用以通世情,通人心,通文明,通天道……这便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作家的普世梦想。遂做通天阁记。”

一篇关于文人书房的自述将现场观众带入到作家创作现场,也瞬间体会到创作之酸甜苦辣。

 

微信图片_20191121021533.jpg

随后,李春雷与现场观众真诚地分享了和海淀的深缘,以及自己的创作经历。

他表示,海淀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村——中关村,更有中国最小的海,创业创新的大海。不管这个海多大多小,这个地方生来应该是有梦想的,就有雄心。有梦想就有中国故事。这里应该是中国最深不可测的地方。

李春雷在回溯创作经历如是说: “我的梦想故事、人生故事,我的文学梦想是在海淀破灭,或者说又是在这里重新燃烧的。”

李春雷表示,写好报告文学,“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至关重要。

一个真正的纪实文学作家,一定要抵达现场,这是唯一最给力的一个传统。任何一个作家写出真正作品的首要条件,一定要走出书斋,走出习惯、熟悉的环境,要真正地走进现场,抵达现场,只有这样才有鲜虾活鱼般的、真正的艺术获得。

李春雷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创作历程和心得分享,言辞真诚恳切,饱含着一个作家对于文学发自内心和生命深处的热爱,现场观众不由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图片3.jpg

在提问互动环节,李春雷就“如何创作报告文学”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与竞相提问的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在聆听李春雷深入浅出、真诚恳切的精彩回答后,现场观众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图片4.jpg 

著名作家李春雷与“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嘉宾及策划团队合影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由北京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海淀区文化委、海淀侨联主办,海淀区作协、海淀区文化馆、中国作家网承办,《中华英才》杂志社、《十月少年文学》杂志社、国人书院协办;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海淀区作协主席石钟山担任文学顾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崔志刚担任艺术顾问。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港台作家走上讲台,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强调与受众者的互动。自2017年6月创办以来,谢冕、刘庆邦、肖复兴、陆天明、柳建伟、王宏甲、陈晓明、何建明、梁鸿、须一瓜、张清华、韩小蕙、叶梅、石钟山、李少君、马季、月关、文舟、徐则臣、鲁敏、文清丽、吉狄马加、李春雷等大家名家陆续担任主讲,反响热烈,逐渐成为驰名京城、倍受欢迎的文学讲座品牌。

(文图/曾金胜)

  

 500377820_w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