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悦读八周年站庆,很多文友提到一个问题,银河悦读中文网如何迎接AI创作对原创文学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保护原创作品?这对银河悦读网站而言,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挑战。但同时,是否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也就是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既然AI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我们只能迎头赶上,而不能望风而逃。借银河悦读八周年庆典的契机,我们诚邀文友们在这里展开讨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银河悦读网站的发展与进步。
银河悦读运营总监飞乐(潘洁)先给大家起个头——
当AI开始创作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未来已来”,这四个字是最近两年写策划书最爱用的文章开头。没想到写着写着,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我国的DeepSeek,用仅仅600万美元成本,打败了美国数亿美元投入的AI大模型。一时间,美股崩盘,科技板块蒸发1.2万亿。
大量网站接入deepSeek,我们再一次见证历史——AI写作广泛普及,无数原创作品成为AI海量数据库。AI写得比我们快,比我们多,甚至比大多数的我们写得更好。原创文学以及原创作者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其中不乏聪明的创作者,他们已经能够利用AI提高写作效率,用AI辅助资料搜集、整理、重组……创作者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意构思和情节推动上,从而开创了AI和创作者共同内卷新局面。或者说,这些先吃上螃蟹的作者们,已经把“作者”身份,不知不觉置换成了“idea孕育者”、“作品架构者”“文字组织者”。
未来之窗已经打开,AI技术流宛如一阵春风,复苏了一成不变的旧日蛰伏,来到每个人的身边。
老师鼓励学生用AI提高学习效率,辅助完成作业,生成学科资料,配合课后复习。从小学开始,已经有学生用AI生成思维导图,写诗,写作文。Kimi、腾讯元宝、智普清言、豆包,DeepSeek……这些AI工具已经变成常客,以APP形式入驻手机、平板和PC,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
而文学写作本身是一个凝聚了人类智慧和情感的行为——人类的思想,感官,情绪,价值观,个人经历的真实感悟是无法被取代的。新时代环境要求作者们努力保持创新,不甘心,不摆烂,不为时代所困,跟上新科技的步伐。
我主张:原创作者要学会驾驭AI的科技生命力,与其同行同创,为我所得,为我所用。
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比AI科技竞争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原创作品的版权,解决作者的原创思想、作品,与AI技术选择利用之间的矛盾。
生在这个天地与共的时代,科技智能与人类思维并驾齐驱,我们何其有幸,见证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奇迹!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归于我“活”着的一“心”。
万物有灵,我活我心。在这个蓬勃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发光,也要发热。敞开心怀与AI同行,热爱自己鲜活的灵魂,关注梦想也关注生活,表达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爱我所爱,写我初心,感恩所在,拥抱世界。
让我们携手在技术浪潮中,守护每一份思想的微光!
期待大家的跟帖留言。
2025年4月29日
1楼 文友:张红 2025-05-01 13:09:18
在Al智能大数据时代,传统文化思维与Al智慧是相互关联又是互相不可缺的整体。原创文学面临挑战时,即要发挥好传统文化思维的自身优势,又应积极利用Al帶来的机遇,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应在Al时代继续保持着独特魅力和价值。
回复
2楼 文友:那瑞琴 2025-05-01 08:16:32
原创文学作品面临挑战时,如何保护原创作者权益?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思维的自身优势?如何在A1时代继续保持原创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向题!
回复
3楼 文友:攀登顶峰 2025-04-30 11:10:11
原创文人全靠AI创作,既是对原创的重伤,又是地地道道的“文贼”。明确AI创作与原创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保护了创作者权益,而且维护了规范内容创作市场的秩序,更是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尤其是保障了社会文化的价值传承。
回复
4楼 文友:星点 2025-04-30 10:32:50
AI浪潮如劲风过境,文学创作领域正经历震荡。一方面,算法可快速生成故事框架、模拟文风,压缩传统创作周期,甚至能依据数据精准匹配读者偏好,冲击着依赖经验的写作模式;另一方面,它倒逼创作者回归表达本质——当技术能复制文字外壳,情感共鸣、思想深度等“不可计算”的内核,反而成为原创的试金石。
文学的根须深植于人性土壤,AI或许能堆砌辞藻,却难复刻创作者在某个深夜与灵感碰撞的震颤。风过之后,真正的文字依然会在人类独有的体验褶皱里,生长出新的枝叶。
回复
5楼 文友:卢春文 2025-04-29 12:22:13
AI 来了,咱这码字的该咋整?
卢春文
村头老槐树底的石磨盘上,王大爷正举着手机跟孙子视频,手机壳上 “提笔能写,扛枪能打” 的红字褪成浅粉,倒像他新种的月季花骨朵。俺蹲在旁边砸旱烟,听他嚷嚷:“AI 能写文章?哄你爹呢! 它知道咱平原的盐碱地咋把麦种熬成白面不?知道老鏊子翻煎饼得守着锅沿转三圈不?” 烟袋锅子磕在磨盘上,惊飞了槐叶间的知了,却让俺想起前些年他骂智能手机是 “洋把戏”,如今倒成了村里的 “直播达人”—— 这世道啊,跟咱平原的天气似的,说变就变。
咱码字的怕啥?怕的不是 AI 写得快,是怕它把咱熬了一辈子的土腥气给熬没了。就说李大姐吧,当年蹲在枣树下直播卖冬枣,“家人们瞅准喽,咱这盐碱地的冬枣,甜得能粘住牙”,这话糙得像盐碱地的坷垃,却让城里人看见咱平原的实诚。可 AI 写得出 “甜得粘牙”,写得出她指甲缝里的枣树皮吗?写得出她蹲在滚烫的土地上,汗珠子摔八瓣砸出的坑吗?
小张回村养蚂蚱那年,他爹举着笤帚追着打:“读了一肚子墨水,咋就认准了喂虫子?” 如今他的蚂蚱酱摆上超市货架,包装上印着 “平原野味”,直播间里跟网友唠:“咱老辈人说‘蚂蚱蹦跶不过三月’,可俺让它们蹦跶进了真空包装。” 这话里的硬气,是他跟着爹修水渠时,手掌磨出的血泡结的痂。AI 能算出蚂蚱的蛋白质含量,能算出真空包装的最佳参数,可算不出他蹲在蚂蚱棚里,听着虫子啃草的声响时,心里头揣着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都说 AI 是 “快刀子”,可咱老辈人讲究 “慢工出细活”。就像俺爹当年修水渠,一锹一镐地凿,一筐一筐地抬,渠成的时候,渠沿上的每道印子都是他手掌的模子。如今 AI 能画出更精准的水渠图,可画不出他虎口裂开时,用玉米叶裹着继续干的狠劲。
写文章也一样。俺写《独轮车上的童年》时,总想起爹用汗衫给俺垫车斗的热乎气,想起独轮车碾过碎石子的 “咔嚓” 声。这些细节,是俺趴在晒谷场上,看着爹修独轮车轴时,一点点焐热的。AI 能拼凑出 “父爱”“童年” 的关键词,可拼不出汗衫上的盐碱味,拼不出车轴转动时,爹后颈上滚下来的汗珠,砸在车把上,砸出的那个小坑 —— 那是时光的疤,也是咱码字的魂。
当然,咱也不能跟 AI 对着干。就像王大爷用智能手机拍蓝印花布,背景里总得露出老槐树的影子,不然咋叫 “平原特色”?AI 是个好帮手,能帮咱搜资料、整数据,可咱得让它知道,咱的字里行间得有咱平原的土腥味。比如写盐碱地,AI 能列出土壤成分表,咱得让它知道,盐碱地的麦种是咋在裂缝里扎根的,咱平原人是咋 “挺直腰杆” 跟土地较劲的。
去年在镇文化馆,看见《孙子兵法》做成了动漫课件,孙武骑着电动车,手里的兵书变成了平板:“夫兵形象水,咱平原的水洼子都懂绕着石头流。” 这就对了!咱得把老道理编成短视频,把土办法融进新科技,让 AI 帮咱吆喝,咱自个儿守住 “根”。就像俺用 AI 整理爷爷的马帮故事,可爷爷用半匹骡子换茶饼的狠劲,得咱自个儿攥着笔杆子,蘸着汗珠子写出来。
四、给咱的字儿,留口 “老茶汤”
都说现在是 “大数据” 时代,可咱码字的,得给自个儿的文章留口 “老茶汤”。就像俺爹的搪瓷缸子,茶垢结得比老槐树的年轮还厚,倒出来的茶汤,喝一口能暖到心尖儿里。AI 生成的文字,就像超市里卖的速溶茶,甜是甜,可没了咱自个儿炒茶、揉茶、晒茶的滋味。
保护原创,说白了就是给咱的字儿上把 “老锁”。咱平原人讲究 “认死理”,写出来的东西,就得像咱打的麦垛,经得起风吹雨打。现在有了区块链,跟咱当年在水渠上刻记号一个理儿,给每个字按个 “红指印”,让 AI 知道,这些字是咱从骨头缝里挤出来的,不是从数据堆里扒拉来的。
末了,王大爷的视频通话还在继续,孙子在那头说:“爷爷,AI 写的文章拿了奖!” 王大爷把旱烟袋往石磨盘上一磕:“奖个啥?那字儿没沾过咱平原的土,没受过咱盐碱地的熬,能算好文章?” 说得旁边的张大爷直点头,他裤脚还沾着新翻的土坷垃:“就是!咱码字的,得让每个字都带着咱的体温,AI 再能,也熬不出咱心里的那口热乎气。”
夜风裹着槐花香,捎来远处拖拉机的突突声。俺摸着老槐树的树皮,糙手底下是新长出的嫩枝,痒痒的像挠在人心窝上。AI 来了又咋样?咱这扎根土地的念想,就像老槐树的根,扎得深、长得牢,AI 是阵风,能吹得枝叶晃荡,却拔不了根。咱攥着笔杆子的手,该去写咱平原的盐碱地、老鏊子、独轮车,写咱的汗珠子、笑纹子、心尖子 —— 这些带着土腥气、带着体温的字,才是咱码字的人,给这世道留的 “老茶汤”。
回复
6楼 文友:梦秋 2025-04-29 11:51:30
ai的创作给我们提供了很大方便,以往写作的时候遇到知识类的资料查询都是用搜索引擎,现在方便了,各种免费软件让你一问必有满意的结果!很多涉及资料类的写作,ai的创作确实比一般人写得全面客观,而我们写的话,估计忙的不可开交,最后也许也没有写出满意的东西!而我们独立表达出来的独特感受是ai做不到的!
回复
7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25-04-29 11:13:06
至于如何写作的问题,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我现在在疗养院, 医护人员出于保护我的健康的因素,对我的上网时间做出了计划。我就当学生吧。 写作的问题,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我现在在疗养院, 医护人员出于保护我的健康的因素,对我的上网时间做出了计划。我就当学生吧。
回复
8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25-04-27 17:06:53
站庆日讨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月楼最是怵头,生怕哪天一起床打开网站,发现到处都是AI的脚印,该怎么办?
最近一段时间,月楼读作品不多,主要是忙于网站文旅活动等,但偶尔阅读几篇文章,都能发现AI的痕迹。问了作者,回答都是肯定的。这不能不让我心生忧虑,毕竟,我们是一个原创作品网站啊!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原创作品与AI创作之关系?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抑或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同意飞乐的观点,敞开心怀与AI同行!
好吧,我就来问问呢AI,看它怎么说?
AI 创作与原创文学的关系 •
本质区别:原创文学是人类作家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的创作,作品中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而 AI 创作是基于对大量已有文本数据的学习和分析,通过算法和模型生成新的文本,它本身没有自我意识、情感和真正的创造力。
• 相互影响:AI 创作可以为原创文学提供一些灵感和创作思路,例如,AI 生成的一些情节、语句或创意可能会启发作家进行新的创作。同时,原创文学是 AI 创作的重要数据来源,AI 通过学习大量的原创文学作品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成能力。
AI 给原创文学带来的机遇
• 激发创作灵感:
AI 生成的文本可以为作家提供新的视角和创意,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作家可以从 AI 创作中发现一些独特的情节、主题或表现手法,进而融入到自己的原创作品中,丰富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 提高创作效率:AI 可以辅助作家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素材收集、整理和初步的构思。例如,AI 可以快速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大量资料,帮助作家节省时间和精力,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作品的核心创作和艺术加工。
• 拓展文学市场:AI 创作的出现吸引了更多人对文学创作的关注,激发了大众的创作热情。这有助于拓展文学市场,增加文学作品的数量和多样性,为原创文学作家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读者群体。
AI 给原创文学带来的挑战
• 版权与道德问题:AI 创作可能会涉及到版权侵犯的问题,因为它是基于对大量已有作品的学习和模仿。如果 AI 生成的作品与原创文学作品过于相似,就会引发版权纠纷。此外,AI 创作的道德问题也备受关注,如利用 AI 进行抄袭、代写等行为,对原创文学的创作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 冲击传统文学观念:AI 创作的出现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式产生了冲击。一些人认为 AI 创作的作品缺乏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学作品。但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生成的文本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人们对文学的定义和评价标准产生了困惑,给原创文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竞争压力增大:AI 创作可以快速生成大量的文本,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在数量上对原创文学作家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原创文学作品需要在众多 AI 创作和其他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这对作家的创作水平和作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创文学迎接 AI 挑战的方法
• 坚守人文价值:原创文学作家应坚守人文价值,发挥人类独特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真谛,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作品传递人类的情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共鸣和启示。
• 提升创作技艺:作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技艺,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准。在 AI 时代,文学作品需要具备更高的创新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家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丰富自己的创作风格。
• 加强版权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原创文学作品的版权保护,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作家自身也应增强版权意识,及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原创文学在面对 AI 的挑战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 AI 带来的机遇,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 AI 时代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