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讲评人:兔妈妈(马丽萍)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传记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作品曾荣获第十届辽宁省传记学会短篇文学奖,辽宁省读书征文一等奖。沈阳建党百年“盛京杯”一等奖。文章常发表于中国青年作家报,辽宁老年报等刊物。马丽萍也是《中国青年作家报》的优秀作者之一。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创刊两年的时间内,她先后采访和写作了梁晓声、胡世宗、关捷和韩光等“名家”。“每当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后,心理就得到一次按摩、补养。记述他们的过程,也是自己得天独厚吸收他们心灵上绽放光芒的收益期。”马丽萍对《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说,“我们都是从文学青年走到今天,看到一张文学新报积极迎接新的挑战,这也让我们作者从内心充满了对文学未来的憧憬。” 

        兔妈妈(马丽萍)银河文集地址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2683&typeid=2



  第四讲:《碧古轩主人:齐鲁文化韵文道》

  

 高金业,笔名碧古轩主人。山东龙口人。1973年入伍,空军大校军衔,曾任军区空军机关处长、空军某航空学院政治委员。转业山东省直机关工作。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特写、诗歌等各种文学作品数百篇。中、短篇小说集《真情》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作品被收入《飞向极顶》、《那时的军营那时的我》、《绽放的军花》、《军魂》、《母亲的力量》、《庚子战疫》、《胶东亲情散文选》等书中。长篇纪实文学《北方之鹰》刊于《时代文学》,被青岛出版社出版,并被“齐鲁晚报”连载,该作品获山东省纪念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一等奖。散文作品入《胶东散文十二家》出版。多篇文章曾获作协、杂志及文学网站征文奖励。银河悦读网顾问团队成员,多年金牌作者,网站VIP会员。

 碧古轩主人银河悦读文集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24&typeid=2


今年4月里,银河悦读公众号发布的一篇署名碧古轩主人读书征文作品:“生存的意义与爱的传递——读周大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引起我等渐入老龄的读者们共鸣。


作家周大新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天黑得很慢》,以文学笔法全景式地描绘了老年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触动读者咀嚼人生况味,感受人性温度;同时把个人境遇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乱象这两个维度糅合在一起,呈现出转型期中国普通百姓极为丰富的微观肌理。因作品敏感关切老龄化庞大人群的涌动,以及他们复杂隐曲的心境,获得首届南丁文学奖。


此文作者高金业与周大新是年龄相仿、又同属驻济南部队出身的军旅作家,并且,又是同期入学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政治机关专业的同学。正因为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与生活阅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高金业才能够详尽分析《天黑得很慢》文学艺术价值,更肯定了它的社会现实意义。


他在征文里写道:“作品里发生在各样人物身上的不同故事,在一个女性口语化的表达里,使读者很自然地置身作品中,与故事里的每个人,共同感受各自的苦恼与挫折,体验着诸多的生活痛感,体会着诸如萧成杉和姬姨重组家庭时的猜忌与彷徨,以及馨馨与小漾煞费苦心的人文关怀。而老年人的那种孤独、再婚、病痛之类的共性困境,会得到读者自然而言的共鸣与同情。”


这种详读细思谨言的读书征文,不同以往只留于作品本身,还将原作者周大新的文学成长经历,饱览群书,刻苦勤奋描摹成一幅幅连环画。

“有一天,我去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办公室找他,同事说他在宿舍,到了那间窑洞式老旧的单身宿舍楼内,见周大新伏身书桌上,起劲地写着自己的作品。那时候,周大新家属孩子并没有随军,屋内简陋,没有任何家具,似乎只有书籍稿纸陪伴。他是将自己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所以说,他的成功,是一种必然。”结尾的概括有理有据,结合周大新获奖无数,让读者心悦诚服地发出:所有的收获都是汗水和浇灌。


同时也把周大新《天黑得很慢》作品诞生的始末有了交代。明星作家也有不能自持的哀痛。褪去作家光环,他还是一位慈爱的父亲。“2008年8月3日,周大新失去了久病的独子宁儿。两个月后,他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光环、盛赞、荣耀……丝毫不能抵御失去孩子的锥心之痛。”“从《安魂》开始,周大新的创作发生了转变,意外的家庭变故让他将思考的重心由社会转向了生命。于是就有了《天黑得很慢》。”这些动容的语言,将征文更丰满,更人性体现得尤为可贵。

高金业系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传记学会会员。网名:碧古轩主人。作为一名资深的作协会员,高金业常年写作,征文常常获奖。

他的长篇纪实文学《北方之鹰》,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作协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学征文”评选中,以饱满的笔触,客观史实珍贵资料,弥补了苏联志愿空军援助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这段军史空白。在诸多优秀作品角逐中荣获了纪实文学一等奖。


是呀,过去提起我国抗日时期的国外援华飞行部队,家喻户晓的往往都是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陈纳德与陈香梅的爱情故事,经文学及媒体的渲染,更为国人津津乐道。但援华时间更早、规模更大、更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苏联援华志愿空军,于种种历史因素,始终没有堂而皇之地登上军史的舞台。这既是史实的缺憾,更是难以面对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而牺牲的苏联空军烈士们。历史就是历史,不会推翻,也不会重写。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军人以正义为使命,为和平付出宝贵的生命,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我们都知道,无论苏联时期,还是俄罗斯的现在,他们始终对军人给予最崇高的敬意。我曾赴俄罗斯游览过,他们的英雄纪念碑下,博物馆事迹展览前,街心花园的英雄雕像旁,始终都是鲜花盛开。我曾好奇地询问一位挎着篮子买菜的老妇人:“您来这里献花,是有组织安排?”老人回答:“为什么要有安排?没有这些英雄哪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所有市民无论逛街还是买菜,只要路过有纪念英雄的场所,都会很自然地随手在路边摘几朵鲜花来献上,周而复始从来没有断过,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怀念和崇敬。”正说着,一对即将举行婚礼的新婚夫妇抱着一大束玫瑰花走进来,虔诚地把鲜花摆在纪念碑前,双双敬礼。身边的导游告诉我:“这是新婚夫妇必行之仪。”我想,战斗民族俄罗斯能让所向披靡的拿破仑在滑铁卢之役跌落谷底,能使得战争狂徒希特勒围攻872天的圣彼得堡之役最终败北,一定是这个血性民族的英雄情节牢牢捍卫了苍鹰的意志。有了之前对俄罗斯这些了解,让我对《北方之鹰》有了更深的感情。


《北方之鹰》之所以力压群雄,恰如评论家李掖平点睛之作:“这支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不同于由高薪聘请的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雇佣兵性质的“飞虎队”,他们参加这场震动世界的战争,是只有自己知道连亲属都不能泄露的“Z计划”绝密行动。虽驾驶着本国生产的飞机,但飞机上却必须标示它国国徽。身上也必须穿着它国军队的服装。


志愿航空队员们被告知,绝对不可被日军活捉,这不仅意味着除非活着归来,否则只有战死或者杀身成仁,还意味着你无论战功多么显赫,战报上也不会出现你的国家乃至你个人的名字,而只能甘当默默无名的“死士”。

                              从军时的高金业(右一)

众所周知,军人向来视荣誉重于生命,而这批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员却明知流血牺牲都将默默无闻,仍然义无反顾地参战。为了异国他乡的老人孩子和兄弟姐妹,为了身为军人的尊严血性和部队的钢铁纪律,离妻别子隐姓埋名,悄悄地在蓝天中与敌搏击,默默地将热血洒在苍穹,将自己奉献给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却将牵挂、忧虑、期盼抑或悲痛、哀思永远地留给了远在故乡的至亲。”


在人们渴望真实、真相的社会环境中,高金业这篇具有特殊的功能价值的文章,会给人们带来回味与思考,使得作品真切而富有感染力,从而足以吸引众多的读者。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美丽且富有诗意的城市。高金业转业到济南之后,并没有放弃原在部队的文学爱好,反而由于接触社会面的扩大,给自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卸甲并未忘军旅,曾经的军营生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味。写下了诸如《一次刻心铭骨的行动》《大院里的那些人》《指导员》等一批反映军旅题材的作品,同时又写出了一批故乡胶东的乡情文学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被收入《胶东散文20家》中,如《大姐》《麦子》《大耳朵队长》《故乡的水》等。亲情与友情,乡里习俗与地域文化,牵挂与感恩,无不尽溢于他的笔下。使得他的创作领域更加宽广,视野更加开阔。所写挚友《根》、亲人《生存方式》、烟火《年的回味》、恩师《我的语文老师》等纪实散文,无不散发着泥土的香味,透着烟火气,真切而感人。

阅历的丰富,赋予了更温暖的文字,读起来既是高金业的成长史,也刻印着时代的文明进步留存的印迹。


散文《根》中,高中同学王可根,还没见面,作者就根据名字有了想象的样子:“根,从名字看,我猜想这或许是个清瘦白净的同桌,可人之根,人参、萝卜、山药这些都是呀。”这种很自然、贴切的表达,牵引出这对好朋友自此相随多半生的起点。


高金业没有写他们惊天动地的大事记,而是涓涓细流般道出为三姐出嫁时,俩半大小子不识礼数地贪吃窘况、为根挑选媳妇小刘的尽心策略、两家子女成长如己所出的期盼、渐入老龄身体故障时的鼎力相助。桩桩琐碎小事,串起同学情、战友情、多年友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


如:“岳父岳母都是在济南老去的,二老生病住院没少给根和小刘添麻烦,两个老人生前都有交代,说身后事不要惊动大伙,你们两人辛苦辛苦,火化了送老家埋了就可以了。可我们还是告诉了根,根和二老都熟悉,不打声招呼恐不行。根来了,跑前跑后操持,就像家里人。”


“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些毛病。前些年小刘接连住院做了几次手术,那些天根紧张得要死,唯恐爱人离他而去,剩下他一个人。我们安慰他,不会,咱没做坏事,老天怎么会让咱们这个样子?幸而小刘恢复得还不错,也让根松了一口气。”


“去年我也得了一场大病,妻子没瞒根,跟他说了,根很着急,赶紧联系北京的侄子济南的外甥女婿咨询情况,寻找良方,比自己得了病都着急。那一次高烧到40度,几天不退,半夜里,妻子慌了神给根打电话,根开了车就跑过来,和我一起去了急诊,忙乎完已经下半夜,自己一个人又开了车回去。”

这些朴实无华的描述,没有刻意的点缀、拔高这份感情,反而给了读者很舒服的阅读体验,文中既是作者的故事,也仿佛是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大姐》这篇散发浓浓爱意的散文也是如此,娘家长姐,婆家长嫂的姐姐,既供两个小叔子和一个妹妹上大学,又要照顾双方老人,那个靠微薄工资生存的年代,可想而知是怎样从牙缝里挤出弟弟喜欢的二胡。


“上高中时,样板戏风靡全国,我也迷上了二胡,很想有自己的一个家把什,想虑再三向大姐张了口。那一年,三姐从上海回来,带回来一把崭新的二胡,说大姐和姐夫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回来的,当心啊,别弄坏了。那把胡琴,被我宝贝似的爱护着,不用时,挂在迎面墙上显摆。后来才知道,那一把远路来的胡琴,花去了大姐半个月的工资。”这种用实例托起的爱,胜于多少华丽的词藻。《大姐》中姐姐的奉献,是时代的影像,无数家庭的缩影,读之温暖而感慨生活的变迁,与今天物质丰富断亲潮起形成鲜明对比,尤为明显。


长于历史写作,也是高金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作者爱书、藏书,也读了不少书,积累了许多史料并加以研究品评。写明时戏曲作家杨潮观的《借丹青旧事渲闲话》;描述一代书法巨匠王铎及其故居的《风樯阵马殊快意》;刻画一生收集整理汉唐墓碑的《张钫与千唐志斋》。 以及读书日征文、推荐兵书《武备志》的书评《茅元仪和他的兵学巨著》、散文《寂寞人间五百年》里的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禛、《历下有泉曰双忠》中,明末宁死不降清兵的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与历城知县韩承宣 。这些过往了的魂灵,连同一个个闪光的故事,如流水般,从作者的笔下,潺潺流过人们心田,从而多了知识积淀与不一样的体验。


游记《永远的坊巷》,大篇幅记述着清时与民国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诸多仁人志士。“徜徉于三坊七巷青石板巷子里,没有了喧闹,闭上眼睛,放松神经,似乎可以闻到一种翰墨奇异的芳香,从房屋里、从更远的天边,徐徐而来,沁入心扉。于是,凌乱的头脑清爽了许多,杂乱的思绪变得条理,心胸豁然阔大,我不明白,这突然而至的力量从何而至。”“长天浩浩,白云飘摇。中国之大,从来不缺仁人志士,一代代,前赴后继。忠贞之血,如绚烂花朵,洒遍蓝天碧海……”


思想的火花,从来不是自生自长,而是产生硕果的丰沃土地的培育,是诸多热血肝胆的滋养。华夏数千年历史,说不尽的人间离奇!


无论长、短篇小说,还是纪实散文,高金业的作品,每每读后,都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故人才见便开眉”的感觉。这是因为他那充满激情和热度的文字,谱写了时代的英雄谱和百姓间烟火情怀。他笔下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是当今时代鲜活的“中国故事”。

                 高金业与家人在一起

山东,齐鲁之邦,不乏江湖豪杰、仁人圣贤。有着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铺垫,作为银河悦读驻站作家和顾问团成员,高金业以笔为媒,以文为道,持续为7周岁的银河悦读注入新鲜血液,使之生机盎然、多姿斑斓,实乃银河的幸事!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