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退休武官王忠田老师佳作《过年——我的童年回忆》刊登《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简介】王忠田,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今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柬埔寨语专业,1970年入伍。曾任陆军第40师步兵第120团排长、昆明军区翻译训练大队柬埔寨语教员、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翻译、总参谋部情报部参谋、武官专职干部、中国驻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代表处(相当于大使馆)助理代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陆海空军武官等职。大校军衔。现已退休。    喜欢写作,尤其擅长翻译柬埔寨语小说。曾在《人民日报》《译林》《都市小说》《外国文艺》《世界文艺》《世界博览》《国际展望》《海外文摘》《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青年参考》《高棉经济》《印度支那》《东南亚》《东南亚纵横》《中国地名》《七里海》等多家报刊发表撰写或翻译的作品。    银河悦读中文网金牌写手。曾数次在银河悦读征文中获奖。2018年7月,因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柬埔寨文版审定稿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获外文出版社颁发荣誉证书。2019年1月12日,获由人民出版社主办、老兵网承办及广西拥军优属基金会、帮战友退伍军人服务中心、银河悦读网等单位协办的“退役不褪色·永当排头兵”首届百名榜样战友风采展示活动奖杯和荣誉证书,被授予“榜样战友”称号。


作者在银河悦读文集链接地址: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76&typeid=2


作者原文在银河悦读发表链接地址: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0152


1945年,农历乙酉年正月初六,我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县龙华店乡邵洪店村(现河间市邵洪店一分村)。我的童年就是在河间这块土地上度过的。

先简单说说河间的地理和历史吧。

河间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属沧州市管辖,居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的中心。河间古郡久已有名。因其位于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支流徒骇河、大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jié)河、钩盘河、鬲(gé)津河等九河之间而取名河间。

河间古称瀛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三皇五帝时,颛顼创制九州,河间隶属高阳国。夏商周及以后历朝历代,河间的归属和名称多次变迁,曾置河间国、河间郡、河间府、河间县等行政区划。

历史上,河间涌现出不少名人。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因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而广为人知的纪晓岚(纪昀,1724-1805年)。

纪晓岚出生于河间府献县崔尔庄(今属沧县),号称“河间才子”,世称“纪河间”。纪晓岚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他在文化事业上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编纂了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二是写了最经典的中国古典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他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所做的贡献应充分肯定。

河间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冯国璋(1859-1919年)。他出生在河间西诗经村,是北洋军阀主要将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1916年10月,冯国璋被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后代理大总统。

说到冯国璋,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说起冯国璋的曾孙、著名相声演员冯巩,恐怕就家喻户晓了。冯巩在电影《建党伟业》中饰演冯国璋一角,被熟读历史的人誉为“冯国璋再世”。

好了,闲话说得好像多了点儿,回过头来说我的童年吧。

我的故乡邵洪店村位于河间县与献县交界处,有“河间南大门”之称。我的童年在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邵洪店村有400多户人家。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不久,人民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但民间仍保留着很多传统习俗。童年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非过年莫属。虽然至今已过去70多年,但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时的农村,农民不知有阳历年,只用农历,通称“阴历”。这里所说的“过年”,就是指阴历年,正规称呼为“春节”。

过年是从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

当年,我家有正房(北房)三间,中间是堂屋,东西两间是卧室。正房的门开在房屋南侧正中间。堂屋中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用土坯砌的锅台,锅台上各有一口大铁锅,用于做全家的饭食。

紧贴着两个锅台的北侧,分别有一个木制的风箱,用来向灶膛里点着的柴火吹风。灶火里的烟穿过两侧卧室的土炕,从烟囱中通往房顶排出室外,从而使火炕变得温暖。

在西侧锅台的南面墙上,贴着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像。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者“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当天早晨,在灶王爷画像下面的锅台上,摆上糖瓜(关东糖)、草、料豆(炒熟的黄豆或黑豆)、清水及其他供品。

糖瓜是为了给灶王爷一些甜头,并用带有黏性的关东糖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老人家在向玉皇大帝进行工作汇报时只说家人的好话,不说坏话;草料是为灶王爷骑的马准备的营养食物。

晚上,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就把他老人家送到天宫去了。然后,家人把供品分而食之。正如当地人所说的:“心到神知,供享人吃。”看来农民们对待神仙的信仰还是非常务实的。待到大年三十,人们再把新的灶王爷画像贴在灶台旁,灶王爷就又从天宫中回到人间,开始履行新一年监视民情的职责了。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习俗——摊煎饼。我们的那种煎饼,与山东卷大葱的大煎饼及现在北京、天津常见的煎饼果子的煎饼不同,因为摊煎饼的锅不一样。

我们的煎饼锅是用铸铁做成的,呈圆形,直径约有一尺。锅的周围有一圈高边,锅底为向上凸起的球面形,样子像图中的折饼锅,不过那时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粗糙,没有这样精致。

当天,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子里用三块砖头支起煎饼锅,底下烧柴火。摊煎饼的方法是:把一根筷子的一端绑上一团棉花,蘸上食油在烧热的锅上抹匀,舀一勺用发酵小米面调成的面糊,倒在煎饼锅凸起的球面顶端,面糊就均匀地流向周边,煎熟后就成了一张四周厚中间薄的圆形煎饼。出锅时把圆形煎饼对折成半月形,一张松软鲜香的煎饼就做成了。煎饼做熟后,家里大人就让我用碗端着煎饼去送给要好的邻居,邻居也不会让我空着碗回来,会把他们做的煎饼放在我的碗里,让我端回家来。乡亲们相互赠送各自做出的煎饼,气氛非常亲密融洽。

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准备过年的气氛就一天天浓厚起来。民谣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个纂,急得老头子直瞪眼。

在大年三十(除夕)之前,最热闹的当属卖鞭炮的了。当时,离我们邵洪店村最近的集市是村南五里地献县的商家林,农历逢二逢七有集,在集上,四里八乡擀炮仗的作坊卖鞭炮的大马车集中在集市一头的开阔地,从四面八方各个村庄来赶集的农民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卖鞭炮的人站在各自的大车上,一边大声宣传自己产品的威力,一边自鸣得意地手提一挂鞭炮点燃。于是,鞭炮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响彻大街,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鞭炮种类繁多,有适于儿童燃放玩耍的爆炸力不大的小鞭;有不用点燃,随手一摔就可发出清脆“劈叭”声响的摔炮;有点燃后会发出黄色亮光,火花四溅却没有声音的线状滴滴金;有不装捻儿(引信),只在上端放一点可以燃起像油灯样火苗,在火苗燃烧一段时间后才引燃火药爆炸的“灯炮”;有木杆的一头粘上火药筒,点燃引信后可以飞到空中炸开的钻天猴,等等。

大人们喜欢玩儿的大型鞭炮有两响的“二踢脚”,有与许多大炮仗连串在一起威力巨大的“麻雷子”等等。

集市上,二踢脚在地面和空中“砰、乓”炸响,麻雷子夹杂在清脆的鞭炮声中不时发出沉闷的轰鸣,噼里啪啦砰!噼里啪啦砰!就像电影《小兵张嘎》里胖墩儿说的:“十响一个麻雷子。”成挂鞭炮放起来极具声势,震撼人心。吸引大量爱热闹、胆子大、敢冒险的年轻人,纷纷涌向鞭炮大车,掏钱购买自己中意的鞭炮,准备在大年初一热闹一场。

我从小就胆子小(也许用“谨慎”来形容更好听一点吧?),从来不敢放二踢脚之类爆炸力强的大炮仗,只能玩点儿没有危险的小鞭炮、滴滴金、摔炮、灯炮而已。

在大年三十之前的日子里,人们准备好新衣新帽、白面肉菜,为过大年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们家乡把圆形的馒头叫“饽饽”。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在过年时就派上用场了。当地有“二十八,大蒸发”的说法,就是在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要蒸几屉白面饽饽,有时也蒸一些动物形象的饽饽,如鱼、老鼠、刺猬、小兔等。蒸出来的这些饽饽要供全家人在过年期间吃上好几天。有时,为了让饽饽显得更白,还会用硫黄薰。

我看到过母亲薰饽饽的过程:把蒸好的饽饽摆放在一个大笸箩(pǒ luo)里,在中央放一个小碗,里面点燃一小块硫黄,硫黄会冒出黄烟。再用棉被把笸箩捂严实。过一段时间后,原本有些黄色的饽饽就变成白白的了。这种白饽饽主要是用来给邻居们送礼,显得好看。在给邻居送礼时,还会在白面饽饽的顶部用筷子头蘸上胭脂厾(dū)个小红点儿,看上去更加漂亮可爱。

大年三十,就是农历年最后一天,无论是小进的腊月二十九,还是大进的腊月三十,都称作“大年三十”,当地人不用“除夕”这个称呼。这一天,人们要做很多事情。

一是贴对联。对联俗称“对子”。那时的对子都是请村里有文化的人书写的。我记得我家正房门上的对子每年都是“当家顿晓柴米贵,育儿方知父母恩”。可以说,这就是家训,就是进行孝道教育。这副对联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灵。

通常对联都是用墨写在红纸上,而有一年,有一人别出心裁,用胶水书写对联,在上面粘上砸碎的玻璃渣,看上去闪闪发光,引起村民们围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不但贴对联,还会贴各种小红纸条,如“抬头见喜”“出门见喜”“出入平安”等等吉祥语。

二是挂画轴。记得我家每年都在中堂挂一幅画轴,上面画着唐太宗、徐茂公、尉迟恭等历史人物。我从家中大人对这幅画的讲解中,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也记住了其中的一些文字,如复姓“尉迟”,读作“yù chí”,令我终身受益。

三是贴年画。那时的年画大多是杨柳青年画,如画着男娃娃、女娃娃抱着大鲤鱼的“连年有余”等。记得有一家邻居买了一张有趣的年画,用图画表现歇后语,如画一只小狗掀起门帘,注明一句歇后语“狗掀帘子仗着嘴”,等等。我很感兴趣,经常到他家去看这张年画,学到了不少知识。

四是贴窗花。我们村里的人家,几乎都是住土坯房,只有几家有砖房。房间的窗户很少有镶玻璃的,大多是糊专用的窗户纸,这种纸有韧性,不容易破。人们把窗户纸用糨糊粘在窗棂上,再刷上桐油,使窗户纸既增强了韧性,又增加了透光性。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精美的红色窗花,贴在窗户纸上,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我的三姐比我大4岁,我小时候老是跟着她玩儿。她和村里年龄相仿的小姐妹们一起剪窗花,我也跟着看。

剪窗花首先要有“花样子”,就是把剪好带有图案的素色窗花用水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在煤油灯火苗上方让灯油的黑烟薰,使得黑色油烟粘在纸上,图案中镂空的地方便在白纸上留下黑色的痕迹。待图案全部被油烟熏过后,把原图案揭下来,白纸上便有了窗花淡淡的图案,这就是花样子。把两三张大小合适的红纸与花样子叠在一起,图案外围用线粗略地缝起来,就可以开始剪窗花了。

剪窗花用一种尖锐的小剪刀,先把剪刀一边的尖在图案中被烟熏黑的范围扎透几张纸,再按照图案把黑色的部分剪掉。这样一点点地把图案中的黑色部分剪掉后,再把图案外圈多余的纸剪下来,一幅镂空的窗花就剪好了,叠上了几张红纸,便得到几张红色的窗花。铺在表面的那张白色花样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新的窗花。

五是上坟祭祖。一族的男人集在一起去祖坟,在坟地上供、烧纸钱、放鞭炮,每个坟头都要磕头,算是给逝去的先辈拜年了。

六是蒸年糕。我们那地方的年糕和南方的糯米年糕不一样。我们的年糕是用黏性很强的黍子面做的,一般做成窝头的形状,上面粘上红枣,又好看又好吃。吃“年糕”,当然是希望生活水平“年年高”了。

七是挂桅灯。我家有一盏桅灯(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每年大年三十,父亲都叫我到村东面的郝家坟去从大柏树上撅(juē)两三根柏树枝,拴在桅灯上,然后把桅灯挂在我家院内的一棵大槐树上,大年三十夜晚把桅灯点着。这可能也是过年的一种仪式吧。

八是大年三十的重头戏——包饺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包饺子在晚上进行,主角是母亲和姐姐们,她们技术娴熟,还给饺子捏上花边,包出的饺子整齐漂亮。饺子包好后摆放在用高粱挺杆儿制作的盖帘上,一次要包很多,供大年初一食用。包完饺子,大年三十的准备工作就已齐全,只等着过年了。

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大年三十并不熬夜,也不讲究吃年夜饭,而是早点儿睡觉,到正月初一早晨起五更(jing)。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分别称作“一更”至“五更”。用现在的计时法,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更”。一更相当于晚上19点至21点,二更为21点至23点……推算下来,五更就是3点到5点,天还是黑的。

当时,农村还没有钟表,生活作息全靠看“爷爷儿”(当地把太阳叫“爷爷儿”),早晨起床听鸡叫,这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没有钟表作为时间的标志,实际上村民们都不知道“五更”到底是什么时候。大年初一,人们都是听村里的动静,听到有人家放鞭炮,各家也就跟着起床。

记得有一年,人们正在熟睡,突然被炮仗声惊醒,很多家庭纷纷起床。但当大家按照过年的“程序”完成后,却左等天不亮,右等天不亮,终于等到天亮人们开始串门拜年之时,才弄清楚,原来是几个半大小子三十晚上在外面闲聊,到散伙时放了几个二踢脚,就回家去睡觉了。这一恶作剧害得人们不知是起了个五更,还是起了个三更!

大年初一起五更后,家里各屋都点上蜡烛,在供奉祖先和神仙条案的香炉里点上香,摆上供品。人们梳洗完毕,就开始煮饺子。饺子煮熟后,先盛一碗给祖先和神仙上供。在家庭开始吃饺子之前,要放一挂鞭炮。我是家里最小的,这个任务就由我来完成。

那些年,我家都是买一挂30头的比小鞭稍大一点的炮仗,挑在一根竹竿上,竹竿插在院里的一棵枣树上。我点燃炮捻,让炮仗连续爆炸,我就回屋里去了。吃饭前,我和哥哥还要给爹娘磕头拜年,然后才开始吃饺子。

天亮后,大人们出门去相互拜年。我们这些男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到各家去给老人们拜年。那时,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敞开着。我们走进一家,就进到屋里,噼里噗噜,跪在地上磕头,嘴里喊着“给XX爷爷(或XX奶奶)拜年了!”然后从地上爬起来,到院子里去捡“鞭落”(lào),就是没有爆炸的鞭炮。这才是我们“拜年”的目的。

鞭落有的捻儿烧了一半就灭了,有的捻儿烧完了,但没有爆炸。捡到鞭落后就装在衣兜(口袋)里,最后到一个宽阔的地方,大家一起放炮。有捻儿的就直接点着放,没捻儿的就从中间撅(juē)开,露出里面的火药,但不撅断。我们或者直接点燃火药,叫做“呲(cī)花”,或者把一个小炮捻儿夹在撅开的鞭落中间,把捻儿点着,就会又有呲花,又有炮响。还有胆子大的孩子,把捡来的鞭落剥开,倒出里面的黑火药,用来自己制作鞭炮,放响以后会更高兴。这是我们童年时过年的一种乐趣,并且乐此不疲。

回忆童年过年的情景,我感受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家乡的人民虽然并不富裕,但生活在和平、和谐、和睦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保留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淳朴的民风。我想,我本人诚实善良、正直好学的性格,应该与童年接受的家庭传承和环境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吧。


- END -


银河悦读网版务部

制作美工:梦秋

202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