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按: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大阅兵,世界最关注的是“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和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这些战略核导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核武器技术的顶尖国家。
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曾被西方核大国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的国家,是如何发展成世界核大国?是如何用核武器捍卫世界和平?是如何向世界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本文将逐一道来。
五、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将原子弹第一次用于实战后,世界普遍关注有核武器大国对使用核武器的态度,中国对待核武器的态度是什么?
凤凰卫视2016年10月29日《新闻今日谈》,记者林玮婕就中国对待核武器的态度,现场采访了凤凰卫视评论家庚欣。
林玮婕:请问庚先生,在“二战”期间最大受害者中国,对于弃核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庚欣: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第一个对美国用原子弹来打击广岛长崎,特别是造成了一些平民的伤亡最早提出批评的是延安,当时在延安的《新华日报》最早提出。
(凤凰卫视评论家庚欣)
当时毛泽东提出这个看法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个他就说,这样子用,尽管日本是坏的,它是犯罪者,但是我们对罪犯难道就能够这样子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平民和战犯都去杀吗?不应该这样子,我们当时八路军那个时候连俘虏都不杀,我们杀了日本人的军人,他犯过法,他杀过人,但是我们抓了他,我们要改造他。你这样子,毫无差别的大规模杀伤武器这样来杀平民是不适合的,尽管在战争中,我们也理解美国有它的不得已之处,因为它打的很困难,打冲绳,当时在日本整个的战术上的进展很困难,所以它要用这种战术手段,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来修理它,一下子确实也解决了问题,咱们实事求是说。所以对广岛、长崎当时的这样一个核打击要两面来看。
另外,毛泽东还有更深一个哲学思考,就在两天之后他就说,有人说美国过分的突出用原子弹的力量来强化,这个战争最后是原子弹决定谁胜谁负,他说不对,是人民决定谁胜谁负,如果没有人民的力量,没有一个正义的人心所向的话,原子弹只不过是一个重要的新型武器而已,不能唯武器论。这个话都是在批评美国利用原子弹,或者夸大原子弹的作用,夸大那次打击的意义,他是对日本人民受害的一种极大的同情。
1964 年 10 月 16 日 22 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明确作出如下承诺的国家:“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坚决维护核不扩散体系,不在外国部署核武器,不以核武器相威胁。”同时,中国政府还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向世界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核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并不是为了侵略和威胁别的国家。中国拥有核武器不是为了使用核武器攻击它国、威胁世界,而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为世界和平铸就和平屏障。
为了系统了解毛泽东主席对核武器的认知和态度,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原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回忆、毛泽东与美国作家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谈话、毛泽东会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谈话等,毛泽东对原子弹态度发表了的精辟论述,并且透露出许多历史的细节。
2012年9月21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红色中枢:中宣部往事》的文章,记述了毛泽东主席对原子弹的态度:
在七大召开前,1945年初,《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接任张闻天,出任中宣部部长。谁知他刚刚上任,就受到了毛泽东的严肃批评。
原来,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在广岛投下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爆炸导致广岛14万人死亡。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代号“胖子”的原子弹,这次爆炸造成长崎约8万人死亡。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事后,《解放日报》采用外国通讯社的消息,对原子弹的威力大肆渲染,弄得人们谈起原子弹就谈虎色变。毛泽东看到后,立即把陆定一叫来,说:“你说这个‘小男孩’和那个‘胖子’就这么厉害吗?原子弹并不可怕。”
毛泽东对陆定一严厉批评后,指着桌子上报纸说:“你这是为美国佬进行义务宣传。”
此时报社的重大事情陆定一都向毛泽东请示报告,这件事之所以没有报告,是因为他认为说原子弹的威力是一个科学问题,不报告也不算违反纪律。这时听了毛泽东的批评,他才觉得主席说的是对的。
回到中宣部后,他告诉大家说:“促成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苏联在远东出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支持蒋介石,大加宣传原子弹的威力,在政治上对我们不利,更何况事实上原子弹的威力也不像外国通讯社渲染的那么厉害。”
原子弹之事本来至此结束了。但1946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周年的时候,61岁的美国作家安娜·路易丝·斯特朗来到延安,引出一段毛泽东主席关于原子弹的佳话。
(1966年,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天安门城楼上)
陆定一以中宣部部长的身份接待这位老朋友。斯特朗提出要会见毛泽东。陆定一报告后,毛泽东答应和她进行一次谈话。
这天下午,陆定一陪着斯特朗来到了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在毛泽东窑洞前的小院子里,他们在一棵树下围着石桌坐了下来,开始谈了起来。陆定一担任翻译。在谈到已经爆发的内战时,斯特朗问道:“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你们怎么办?”
毛泽东回答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其实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那件新式武器。”
顿了顿,毛泽东又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毛泽东的这一段话很精彩,也很有气魄。但却难为了当翻译的陆定一。
“纸老虎”,毛泽东同志的独创表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说法,这该怎么翻译呢?陆定一翻译为稻草人。稻草人就是田间的老农用来吓唬吃庄稼的小鸟的,并不是吓人的。斯特朗不能理解,毛泽东也觉得这样译不符合他讲话的原意。于是,陆定一采取直译的方法,告诉斯特朗,就是Papertiger,thetigermadeofpaper。这下斯特朗听明白了,毛泽东也满意了。
(中宣部原部长陆定一)
毛泽东接着说,他家乡有很大的纸做的老虎,吓人的,不是吓小鸟的。它看起来像可怕的老虎,但实际上是硬纸板做的,一受潮就会发软,一下雨就把它淋坏。随即,他又举了沙皇俄国、希特勒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例子,说他们都是纸老虎。
这次谈话,毛泽东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通过斯特朗传播到全世界。从此,英语词典中也新添了一个词汇——Papertiger。
1958年12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武昌会议上的一番话,对纸老虎又用辩证法做了回答:“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即对立统一规律)一样,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也有两重性,它们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简单说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961年9月24日,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话中,蒙哥马利提出:“现在人们都在议论核武器问题,争论很多。我在北京也同刘少奇主席谈起中国的核政策。主席对这个问题怎样看法?”
(毛泽东会见英国“二战”名将蒙哥马利)
毛泽东:“我对核武器不感兴趣。这个东西是不会用的,越造得多,核战争就越打不起来。要打还是常规武器打。打常规武器还可以讲点军事艺术,什么战略、战术,指挥官可以临时按照情况有所变化。用核武器的战争就是按电钮,几下子就打完了。”
蒙哥马利:“刘主席告诉我说,因为美国、英国、法国、苏联都有,我们也要搞一点。”
毛泽东:“是,准备搞一点。哪年搞出来,我不知道。美国有那么多,是十个指头。我们即使搞出来,也只有一个指头。这是吓人的东西,费钱多,没有用。”
蒙哥马利:“我也想,在你们的各项事情的安排中,发展核武器恐怕要摆在很后的地位。”
毛泽东:“就是,我们用很少一点钱搞试验。我们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我们像穷人、叫花子,穿上漂亮衣服,到外面跑一跑。”
蒙哥马利:“我的看法是,正因为有核武器,才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毛泽东:“我说过原子弹是纸老虎。”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
蒙哥马利:“现在有很多英国人示威游行,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我对他们说,首先是撤退外国军队,然后裁军,最后一件事才是销毁核武器。
毛泽东:“是不是能够像禁止化学武器那样达成一个协议,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大家都不用?核武器也不用?”
蒙哥马利:“现在还做不到,首先必须削除东西方之间的猜疑和互不信任。为此就要把军队撤回到各自的国土上去。这就是我为什么没有时间去访问日本的原因,我必须首先推动实现我的三项原则。”
毛泽东:“那好,三项原则实现了,再禁止核武器。”
1965年2月11日,毛泽东会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时说:“我们也不相信这个东西(原子弹),这个东西是吓人的,真正打仗,用这个东西不行的,还是靠常规武器。”
毛泽东主席多次对原子弹发表鲜明的观点,鲜明地表达了核武器真老虎和纸老虎的“双重性”,也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