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他基本上继承了汉武帝的执政方略,在治理朝政方面有所作为。《资治通鉴》卷二十三记载了有关事件,原文如下: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

  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馀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

  武帝初崩,赐诸侯王玺书。燕王旦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遣幸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之长安,以问礼仪为名,阴刺候朝廷事。及有诏褒赐旦钱三十万,益封万三千户,旦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遂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郎中成轸谓旦曰:“大王失职,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旦即与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摇动百姓。泽谋归发兵临菑,杀青州刺史隽不疑。旦招来郡国奸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发民大猎以讲士马,须期日。郎中韩义等数谏旦,旦杀义等凡十五人。会缾侯成知泽等谋,以告隽不疑。八月,不疑收捕泽等以闻。天子遣大鸿胪丞治,连引燕王。有诏,以燕王至亲,勿治;而泽等皆伏诛。迁隽不疑为京兆尹。

  不疑为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为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九月,丙子,秺敬侯金日磾薨。初,武帝病,有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马何罗等功封。日磾以帝少,不受封,光等亦不敢受。及日磾病困,光白封,日磾卧受印绶;一日薨。日磾两子赏、建俱侍中,与帝略同年,共卧起。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及赏嗣侯,佩两绶,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上笑曰:“侯不在我与将军乎?”对曰:“先帝之约,有功乃得封侯。”遂止。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疾苦、冤、失职者。

  冬,无冰。

  汉武帝之后,昭帝继位。孝昭皇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夏季:益州的夷人二十四座城邑、三万多人全部反叛。朝廷派遣水衡都尉吕辟胡招募官吏百姓,同时征调犍为、蜀郡的应急部队(奔命)前往镇压,大败叛军。

  秋季七月:大赦天下。

  天降大雨,一直持续到十月,渭水大桥被冲断。

  汉武帝刚去世时,曾赐给各诸侯王加盖玉玺的诏书。燕王刘旦收到诏书后不肯哭丧,说:“诏书的封套太小,恐怕京城发生了变故。”他派遣亲信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人前往长安,以询问丧葬礼仪为名,暗中刺探朝廷动向。后来朝廷下诏褒奖赏赐刘旦三十万钱,增加封邑一万三千户,刘旦却发怒说:“我本应成为皇帝,哪里用得着这些赏赐!”于是与宗室中山哀王的儿子刘长、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等人勾结谋划,谎称在汉武帝时曾受诏书授权,得以参与管理官吏事务,借此整顿军备,防备意外变故。郎中成轸对刘旦说:“大王失去了应得的皇位,只能主动起兵索取,不能坐着等待。大王一旦起兵,封国内即使是女子也会奋臂追随您。”刘旦随即与刘泽密谋,伪造文书说:“年少的皇帝不是汉武帝的儿子,是大臣们共同拥立的;天下人应当一起讨伐他!”派人到各郡国传播,以动摇民心。刘泽计划返回临淄发兵,杀死青州刺史隽不疑。刘旦则招揽各郡国的不法之徒,征收铜铁铸造铠甲兵器,多次检阅所属的战车、骑兵和步兵,还征调百姓大规模狩猎,以训练军队,等待起兵日期。郎中韩义等人多次劝谏刘旦,刘旦竟杀死韩义等十五人。恰逢缾侯刘成得知刘泽等人的阴谋,将其告知隽不疑。八月,隽不疑逮捕刘泽等人,并上报朝廷。汉昭帝派遣大鸿胪丞负责审理,案情牵连到燕王刘旦。朝廷下诏,因燕王是至亲,不予追究;而刘泽等人全部被处死。隽不疑被升任为京兆尹。

  隽不疑担任京兆尹时,官吏和百姓都敬重他的威信。每当他巡视各县、复核囚徒案情归来,他的母亲总会问:“有没有平反的案件?救活了多少人?”如果隽不疑平反的案件多,母亲就会比平时更高兴;如果没有平反,母亲就会发怒,甚至不吃饭。因此隽不疑为官,严厉却不残暴。

  九月丙子日:秺敬侯金日磾去世。当初汉武帝病重时,曾留下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都是因为之前逮捕谋反的马何罗等人的功劳。金日磾因皇帝年幼,不肯接受封爵,霍光等人也不敢接受。等到金日磾病重,霍光奏请皇帝授予其封爵,金日磾卧床接受了印绶;仅一天后便去世了。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金赏、金建都担任侍中,与汉昭帝年龄相仿,常一起起居。金赏任奉车都尉,金建任驸马都尉。后来金赏继承侯爵,身佩两条绶带(侯爵与官职各一条),汉昭帝对霍光说:“金氏兄弟两人,不能都让他们佩两条绶带吗?”霍光回答:“金赏只是继承父亲的爵位而已。”汉昭帝笑着说:“封侯的事,不就在我和将军的掌控中吗?”霍光说:“先帝有约定,有功才能封侯。”于是此事作罢。

  闰月:朝廷派遣前廷尉王平等五人手持符节巡视各郡国,举荐贤良人才,询问百姓的疾苦、冤情以及失去职业的人。

  冬季:天气温暖,没有结冰。

  我们阅读这段文字,得到其中的道理与历史启示。朝廷权力斗争是野心与底线的博弈。燕王刘旦因不满权力分配,勾结宗室谋反,最终因密谋败露而失败,虽因至亲免罪,但党羽被诛。这说明权力野心若突破伦理与法律底线,终将引发灾难;同时也体现了西汉初期“宗室至亲”的政治特权,以及朝廷对宗室叛乱的谨慎处理,既维护皇权,又避免骨肉相残的负面影响。

  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为官之道应是严而不残,民本为先。隽不疑的母亲以“平反冤案、救活百姓”作为评价儿子为官的标准,倒逼隽不疑“严而不残”。这揭示了古代清官的核心准则,执法严厉但需心存仁善,以民意为标尺,避免滥用权力。这种“母教子廉”的故事,也成为后世为官者的道德典范。汉昭帝曾想破例给金建封侯,但霍光以“先帝之约,有功乃得封侯”拒绝。这体现了西汉初期“功爵制”的严肃性。爵位授予需以功绩为依据,而非帝王个人喜好,即使皇帝提议,大臣仍需坚守制度原则,这是维护政治秩序的重要基础。朝廷派遣大臣巡视郡国、举荐贤良、询问疾苦,是古代“民本思想”的实践。通过了解民间冤情与需求,调整政策以稳定统治;同时通过选贤任能,补充统治力量,这是西汉维持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


  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一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