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按: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大阅兵,世界最关注的是“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和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这些战略核导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核武器技术的顶尖国家。
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曾被西方核大国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的国家,是如何发展成世界核大国?是如何用核武器捍卫世界和平?是如何向世界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本文将逐一道来。
三、世界核武器三大运载工具,中国陆基在世界首屈一指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大阅兵,世界最关注的“东风-61”陆基洲际核导弹、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可以表明中国陆基洲际战略核导弹的射程和突防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海基“巨浪-3”潜射洲际核导弹,也让世界胆寒。
光有核弹头,没有运载工具,也形不成核打击和核威慑能力。洲际导弹,全称洲际弹道导弹,它通常指的是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美国人曾讥笑中国是“有弹无枪,摆设!”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但当时“有弹无枪”)
当今世界核打击能力有三种:空基打击能力:战略轰炸机空投核武器;陆基打击能力:战略导弹发射核武器;海基打击能力:潜艇发射核武器。比较有威慑力的是陆基发射车机动发射核武器;最具威慑力的是潜艇水下机动发射核武器。
全球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凤毛麟角,目前只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美国、俄国、中国,而中国陆基核打击能力,世界领先,海基打击能力也让世界刮目相看。
美国:空基运载核武器的工具有B-52战略轰炸机、B-1战略轰炸机、B-58战略轰炸机等,最新型的战略轰炸机是1997年服役的B-2轰炸机,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的隐身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隐身能力,能够使它安全的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B-2的隐身并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被侦测与锁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可携带16枚B63型核炸弹。此外,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装载核弹头。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
(美国B-2隐身战略轰炸机)
美国陆基运载核武器的工具是洲际导弹。洲际核导弹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导弹,是战略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先推出了“宇宙神”系列、“北极星”系列、“民兵”系列、“三叉戟”系列及“和平卫士”等多种型号。美国现役洲际弹道导弹有“民兵”Ⅲ、“和平卫士”等地地洲际弹道导弹。美国最先进的是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由波音公司研发生产的,是一种三级导弹。该导弹对目标选择更灵活,命中精度高,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美国洲际导弹的最远射程13000公里。在世界最先进的洲际导弹中排列第三名。
美国海基核武器运载工具:从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携带的“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服役以来,美国共建造了4个级别59艘战略核潜艇,其中第一代“乔治·华盛顿”级5艘,第二代“伊桑·艾伦”级5艘,第三代“拉斐特”级31艘,第四代“俄亥俄”级18艘,是其核威慑战略的重要保证,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上携带的24枚导弹,336个分弹头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200-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射程12000公里。目前,美国正积极设计其第五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计划建造12艘,首艇计划于2021年开工,2028年完成下水,2031年服役并开始作战值班,于2039年全部建造完成。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三叉戟II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在世界排名第五。
(美国民兵-3洲际弹道核导弹)
俄国:空基运载核武器的工具图—22、图—95、图-160是俄罗斯的主力轰炸机种,其中图-160俄罗斯一型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同时也装备着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与美国空军的B-1轰炸机相抗衡,图-160速度比美国B-1轰炸机快80%,比B-1轰炸机大将近35%,航程比B-1轰炸机多出将近45%。
图-160轰炸机在高空时可发射长程巡航导弹在敌人防空网外进行攻击;用核弹头的炸弹或是发射导弹攻击重要目标。1987年5月开始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其优雅的外形和俄罗斯空军的白色涂装使其被赋予“白天鹅”的称号?。截至2005年,俄罗斯有15架图160轰炸机,计划将它们服役到2030年,最高续航16000公里。
(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
俄罗斯PAK-DA隐身战略轰炸是俄罗斯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保证了俄罗斯空军未来与美国拥有相同实力乃至超越美国的战略轰炸力量,预计在2019年首飞,2023年后完成服役,并且在2040年后替代所有的图95MS和图160型轰炸机。PAK-DA隐身战略轰炸将通过利用先进材料和其他技术实现飞机被雷达发现的概率降低99%。PAK-DA将具备执行战略打击任务和战术打击任务的双重能力,既可以携带装备有核弹头的战略巡航导弹,也可以使用常规精确制导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点穴式”打击,有能力突破任何防空系统。
俄罗斯陆基核武器运载工具也十分强大,前苏联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近20种,其中有SS-18、SS-19、SS-24、SS-25等地地洲际导弹和SS-N-20、SS-N-23等潜地洲际导弹。第一名是俄罗斯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最新型的陆基战略武器,装备多头分导导弹的亚尔斯导弹系统射程达1.1万公里,可同时精确打击多个目标。
(俄罗斯RS-24“亚尔斯”洲际核导弹)
俄罗斯海基核武器运载工具。世界上共有150余艘弹道导弹潜艇,前苏联最多,其次是美,英,法三国。冷战时期,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的国家。为与美国抗衡,前苏联及俄罗斯也相应地发展了4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分别是:第一代H级,39艘,装备有3-6枚SS-N-5或-8式弹道导弹;第二代Y级,34艘,装备16枚SS-N-6式弹道导弹;“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第三代是D级,43艘,装备12枚弹道导弹;第四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俄罗斯最具特色、最具威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达3.38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近乎美国“俄亥俄”级的两倍,装备有20枚SS-N-20型弹道导弹,每枚携带6-9个威力为15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式多弹头,圆概率误差为300米。前苏联曾是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核潜艇。
英国:“火神”战略轰炸机1947年研制,1952年试飞,1957年正式服役。“火神”轰炸机最大载弹量9.5吨,最大作战半径3700公里,“火神”B·1生产45架;“火神”B·2生产64架,曾经是英国“三位一体”核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国土面积小,即使隐蔽得再好,敌方只需要少量导弹就可以全部覆盖。部署在本土的战略导弹受国土所限攻击范围小,而且更容易招来针对本土的核打击。所以英国没有发展陆基核打击兵器,把核打击都搬到游弋大洋中的潜艇上。
(英国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勇士”)
英国“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完成的。1953年,英国开始研制核潜艇,经过10年的努力,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无畏”级和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勇士”级相继下水。在总结攻击型核潜艇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于1964年开始建造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决心”级,共建造了4艘,该潜艇装备有16枚“北极星”A3弹道导弹,现已全部退役。英国皇家海军主要核力量就是由4艘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前卫”级组成。每艘装备16枚美制“三叉戟”II型潜射弹道导弹,配备核弹头48枚。英国核威慑力量以“三叉戟”D5潜射导弹为基础,这种导弹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
法国:法国幻影IV战略轰炸机是现代世界上最小巧的现代战略轰炸机。该机由达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携带核弹或核巡航导弹高速突破防守,攻击敌战略目标。1956年,法国为建立独立的核威慑力量,开始研制幻影IV战略轰炸机,1961年10月12日首次飞行,主要武器为半埋在机腹下的一枚50000吨级核弹,或16枚454千克炸弹,或4枚AS。37空对地导弹。正常载弹量6400千克。1979年起幻影IV开始装备ASMP中距空地核导弹,改进型命名为幻影IVP,1985年开始交付。1992年起,新型的?“幻影”2000N担负着法国空军的战略轰炸任务。
(法国幻影IV战略轰炸机)
与英国同样的国土面积小原因,法国没有研制陆基战略核导弹。
可畏级战略核潜艇,是法国海军第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使法国真正拥有了水下战略核力量。可畏级战略核潜艇自1958年开始由法国DCNS集团开始研制,1967年3月29日下水,1971年12月1日服役,之后又建造服役了“可怖”号、“霹雳”号、“无敌”号和“雷鸣”号四艘,加上1985年服役的“不屈”号共建造了六艘。法国先后研制了潜射M-1弹道导弹、改良型M-2弹道导弹,射程1000海里(2091公里)。1993年时,法国制造了16枚M4A型和48枚M4B型,分为4组,每组16枚,部署在5艘可畏级战略核潜艇上。
中国: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采取的是“地爆”方式,西方嘲笑中国“有弹无枪”,然而61年后中国的战略核导弹打得最远、最准、最难拦截。
(中国第一代强—5轻型轰炸机)
中国空基核武器运载工具最初是苏制杜-16型轰炸机和国产强-5飞机,先后进行过空投原子弹和氢弹试验。国庆70周年大阅兵,轰-6N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第一次亮相,它进行空中受油后,装载核弹飞行航程可达到1万多公里,机上武器装备有4门23毫米机关炮,配弹1800发,机身下的外挂架可挂2枚空地导弹、核弹、常规炸弹等,最大载弹量9000千克。此外,中国空军还先后装备了轰-6甲、轰-6丙、轰-6D、轰-6H、轰-6K等,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陆基核武器运载工具更是让世界刮目相看。东风11、东风15、东风17、东风21、东风26、东风-31、东风-41等东风系列战略导弹在世界大名鼎鼎。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东风-41战略洲际核导弹首次亮相,震撼世界。东风—41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发的第四代战略导弹,也是最新的一代。东风-41弹道导弹与发达国家的第六代,如美国‘民兵3洲际导弹’和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基本相当,部分技术甚至已经超过它们,它的射程达15000公里,当时就是世界射程最远的战略洲际核导弹。
外电评价,东风-41弹道导弹研制周期短、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射程达到15000公里,可以覆盖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战略性核弹可以携带23组63枚弹头,最局威慑力的是每一枚核弹头上还携带三层分导式高速巡航弹头,具备很强的自我防护能力以及突破敌方防御系统的能力。
(中国094型战略核潜艇)
国庆70周年大阅兵让世界最为震惊的东风17导弹。东风-17弹道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高超声速飞行器是当今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其高速度和高机动性可以突破任何导弹防御系统,对现有防御体系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威胁。
今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中国大阅兵,中国超越“东风-51”的“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和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刷新了东风-41陆基洲际导弹的新纪录,让世界瞠目结舌。
中国海基核武器运载工具。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潜艇和潜艇技术还是一片空白,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潜艇技术经历了从引进、改进到自行研制的三个阶段。1988年9月中国从核潜艇上成功地发射运载火箭,使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力量,提升了中国战略核威慑能力,继美国、英国、苏联、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核打击力量的国家。
(中国“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
中国研制的第一种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称为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有12座弹道导弹发射管,装有12枚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1970年代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动工,1981年下水,1983年8月交付,于1987年服役。
中国海军后来在093型的基础上研制了094型,搭载16枚巨浪2乙型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达10000至12000公里。
中国最新的战略核潜艇096型已经成型了,该潜艇是中国新型的四代战略核潜艇,可搭载中国最新的巨浪-3导弹。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这款最新的巨浪-3型弹道导弹的射程在12000公里左右,可以携带单个或者多个核弹头,与美国最先进的三叉戟II弹道导弹持平。
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大阅兵,中国海军海基“巨浪-3”潜射洲际核导弹公开亮相,又一次彰显了中国海基洲际核导弹在世界的先进地位。
中国空基、陆基、海基三种核打击能力都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陆基更胜一筹,是世界射程最远的洲际战略核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