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中国大阅兵,世界最关注的是“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和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这些战略核导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核武器技术的顶尖国家。

  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个曾被西方核大国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的国家,是如何发展成世界核大国?是如何用核武器捍卫世界和平?是如何向世界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本文将逐一道来。


  二、世界有哪些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核国家,中国的氢弹威慑力排第一

  在核武器家族中原子弹是威力最小的,比原子弹破坏力更大的有氢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

  目前世界拥有氢弹的国家有6个;世界上公开承认能够制造中子弹的国家有7个;世界上6个拥有氢弹的国家,大多数可能具有三相弹;目前世界没有成型的反物质弹国家。

  在世界拥有氢弹的6个国家中,保持氢弹威慑力最大的是中国。

  (中国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

  ——世界拥有氢弹的国家。氢弹,一般指二相弹,又称热核武器。氢弹是核裂变加核聚变——由原子弹引爆氢弹,原子弹放出来的高能中子与氘化锂反应生成氚,氚和氘聚合产生能量。氢弹爆炸实际上是两次核反应(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一般原子弹当量相当于几千到几万吨TNT,氢弹可能达到几千万吨TNT当量。

  世界拥有氢弹的国家共有6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美、俄、中、英、法合法拥有热核武器。2017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公开测试氢弹技术。

  美国:1952年5月,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试验场进行氢弹试验,不具备实战价值。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珊湖礁上试验了第一枚氢弹,其威力是1945年摧毁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500倍。

  (中子弹结构图)

  前苏联:1953年8月14日,苏联宣布拥有氢弹,当量40万吨。苏联是世界第一个成功把氢弹实战化的国家。

  英国:英国于1957年5月15日进行了第一次氢弹实验。1959年实现氢弹实战化,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爆炸氢弹的国家。

  (中国第一颗氢弹

  中国: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其威力相当于美国当年投到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150多倍。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不到4年,法国是8年零6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

  法国:1968年8月24日,法国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的瑙鲁穆鲁罗瓦环礁爆炸成功。

  朝鲜: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

  ——世界拥有中子弹的国家。中子弹是第三代核武器,是一种在氢弹基础上发展、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威力为千吨级的小型氢弹。它虽然杀伤力量小,主要杀伤人员,但对电子系统的破坏非常巨大。

  世界上公开承认能够制造中子弹的有美、俄、中、法、英。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中子弹,次日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制中子弹。

  (前苏联的氢弹)

  ——世界拥有三相弹的国家。三相弹也称“氢铀弹”。以天然铀作外壳,其放能过程为裂变—聚变—裂变三阶段的氢弹。在热核装料外包上一层铀238外壳,聚变反应时,产生的高能中子使外壳的铀238起裂变反应,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使普通氢弹的威力得到了成倍提高。

  美国1954年2月28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黔在MK一17氮弹上进行了一次威力约为1500万吨梯恩梯当量的三相弹试验;同年美国试爆的另一枚氢弹,代号为MK一17,也是一枚三相弹,弹长7.47米,重21“103千克,威力约1100万吨梯恩梯当量。

  外电评论,中国也进行了三相弹研究。三相弹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当量的氢弹。

  (比氢弹威力更大的三相弹)

  世界上6个国家拥有氢弹,大多数可能都具有三相弹。

  ——世界拥有反物质弹的国家。反物质弹是一种能量,推进剂或爆炸物,拥有最强大力量的武器,它另一个优点是“环保”,利用光辐射杀伤目标,不产生核辐射和放射性尘埃。据称,反物质炸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厉害1054倍,比氢弹厉害266倍,所以反物质弹是一种超级大规模杀伤武器。如果30枚5000万吨当量的氢弹能在瞬间灭亡全人类,那么反物质弹只需要3枚共13.227千克就可以瞬间灭亡全人类。目前世界没有成型的反物质弹。据悉,美国正在从事反物质弹的研究。

  (反物质弹的宣传)

  目前世界核武器最为成熟的是原子弹和氢弹。世界共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朝鲜6个国家拥有氢弹,但中国氢弹保存、小型化、临战化技术世界首屈一指。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表彰100位改革开放标兵,于敏排在第一位,原因何在?

  外电做了种种猜测,有人说于敏获得的荣誉理当名列前茅:于敏,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1994年,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5年2月27日,于敏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2015年4月,于敏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5年10月13日,于敏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当时于敏是“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后,有外电报道:“现在世界上仅存的30枚氢弹,全部在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都在中国之前造出了氢弹,但是维护保存成本非常高,四个国家不堪重负,都相继自动销毁了。中国的氢弹没有销毁,就是因为于敏教授的‘于氏储存法’可以让中国的氢弹得以长期储存。美国的情报部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刺探到这个独门绝技,这是美国为什么不敢对中国全面军事摊牌,一颗氢弹的威力是一颗原子弹的1000倍!两颗氢弹可以让日本不存在。”

  外电报道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中国仅存30枚氢弹,这样高度的绝密,记者从何而知?美、俄、英、法氢弹全部自行销毁从何而知?

  不管此文的真实与否?于敏对中国氢弹的巨大贡献是千真万确的。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于敏构型”更神奇的贡献是中国氢弹陆基、海基、空基的临战化。美国的氢弹核弹头,比如W88核弹头的T-U构型,需要储存在低温容器中,因为它的材料和技术所限,使得它需要依靠核裂变的反应来引爆氢弹;而“于敏构型”的氢弹则不需要低温环境,这就意味着,“于敏构型”的核弹,可以长期战备值班,在机动的发射车上进行携带,也就是随时保持临战状态。而美国模式的氢弹只能在核潜艇导弹发射舱内保持低温环境才能长期值班,在机动发射车上不具备随时保持临战状态。由此可以,中国氢弹可在陆基、海基、空基24小时全时空保持发射状态,它所产生的威慑力世界无人能比。而世界核大战,反应迟钝几秒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率先毁灭。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此外,“于敏构型”氢弹是一个球体弹药,与美国的W88不同。它的反应次序是从内到外的内爆式,体积更小,可以把当量做的更大,而且裂变材料在最内层,温度保持低温,整个弹头可以在常温下储存。

  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不如美国,重量不如美国,但是由于“于敏构型”的氢弹小型化更好,重量体积更小,因此中国氢弹可以多弹头、分弹头,每一个分弹头的当量都很大。外电报道,中国10个分弹头的核武器已经问世。由此可见,中国核武器多弹头的威慑力,世界无人能防。

  目前,世界最成熟的核武器技术的原子弹和氢弹,氢弹的威力远远大于原子弹。因此,中国氢弹技术在世界领先。也就是说,美国、俄国的核弹头远远超过中国,但中国拥有的“于敏构型”氢弹可以称雄世界。“共和国勋章”于敏领先当之无愧。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于2019年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他为中国核武器的巨大贡献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