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邢台,有一个被誉为“中国邢枣仁之乡”的地方——内丘。这里,不仅有着广袤的丘陵山地,为酸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承载着数百年的酸枣仁加工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文化。带着对这片土地和酸枣产业的热爱与好奇,我参加了内丘县文联组织,内丘县作协、内丘县民协承接的内丘枣仁之乡——小杨庄的采风之旅。
村干部介绍说,内丘县药产资源丰富,是“河北省十大地道中药材产业县”,境内野生植物类中药材400多种,生产酸枣仁、金银花等50多种中药材。内丘县作为“中国邢枣仁之乡”,人工种植酸枣树10万多亩,酸枣产业带动当地4.3万人就业,深加工的酸枣芽茶、酸枣汁饮品、酸枣仁助眠产品等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55.8亿元。
小杨庄村更是我熟悉的地方,它的具体位置就在我们村西七八公里处,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貌,山坡上、沟壑间,野生酸枣树肆意生长,像是大自然亲手种下的宝藏,有着得天独厚的酸枣、中药材等生长优势。
这里每到金秋时节,酸枣成熟,漫山遍野的红色果实挂满枝头,宛如点点繁星,将这片土地装点得格外美丽。此时,整个内丘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空气中弥漫着酸甜的果香。仿佛在昭示着农村发展的美丽前景——振兴农村,指日可待。
据参加座谈交流的早期生意人说,内丘的酸枣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就小杨庄一带而言,也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酸枣生长的天堂。沙质、偏碱性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差,使得内丘的酸枣果实饱满、颗粒均匀,制成的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上乘,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素有“邢枣仁甲天下”的美誉。
据了解,内丘县酸枣标准化种植规模达10万亩,是全国标准化种植酸枣面积最大的县,现有万亩基地1个、千亩以上基地13个、500—1000亩基地15个。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集散地,加工量占全国70%以上,全县成规模酸枣仁加工企业(或农户)多达400余家,年加工酸枣18万吨,年加工酸枣仁6000吨。
依托资源优势,内丘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酸枣种植及其产业深加工,把酸枣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经济支柱,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于酸枣产业全产业链打造,以酸枣标准化种植基地、酸枣产业地仓和酸枣仁大健康产业园为抓手,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强化各项保障,全力推动酸枣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这个被誉为“中国邢枣仁之乡”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酸枣仁加工产业,并且辐射到周边好多村庄。村内的道路两旁,堆满了等待加工的酸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酸枣香气。
座谈交流会结束之后,我们随着村主任刘喜中走进他侄子的酸枣加工作坊,100多万的现代化加工设备,看上去确实震惊。他向我们介绍了机器加工操作的整个过程——将一颗颗酸枣加工成珍贵的酸枣仁。这才让我们对于酸枣加工有了更多了解,顿时豁然开朗。
据介绍,小杨庄村的酸枣仁加工始于明代,距今已有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此基础上,依托技艺传承,不断创新发展,从最初的纯手工加工,到如今已经实现全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业涵盖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科技研发、车间加工、商贸物流等,实现了全链条发展,形成了以酸枣仁为核心,涵盖酸枣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在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加工成本,也让酸枣仁的品质得到了提档升级,产品更加可靠稳定。
小杨庄“邢枣仁加工技艺”在2021年被列入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门古老的技艺不仅在村内传承,还打破了以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壁垒,将生产技术传授到周边村庄,帮助更多的人依托酸枣仁加工实现致富。
在这里,我还了解到,内丘的酸枣产业不仅局限于酸枣仁的加工,还延伸到了酸枣面、酸枣仁粉、枣仁礼安膏、枣片、酸枣汁、酸枣酒、酸枣芽茶、酸枣养生枕等多个领域140多种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例如润玉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酸枣汁饮品约2万吨,旗下“中丘红玉”牌酸枣汁在同类产品中实现了全网销量第一,公司年产值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在内丘县打造“助眠之城 静养内丘”品牌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内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酸枣产业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京津冀(内丘)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河北省首届和第二届酸枣产业发展大会,引进了首个河北省道地药材产地仓项目。2025年,内丘县还将在酸枣种植、加工、经营流通等环节开展GAP、GMP、GSP认证,以标准化推动酸枣产业发展,并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研发精深加工、抗衰老等系列酸枣产品,打造抗衰老产业园区。
除了产业的蓬勃发展,内丘的酸枣文化也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在小杨庄村的酸枣文化广场,一棵高大的酸枣树屹立中央,周围的汉白玉围栏上刻着“中国内丘酸枣之乡”的红字,广场两侧台阶正中的黑色大理石面上,详细介绍了邢枣仁的药性。
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与酸枣千丝万缕的联系。村委会东墙上,用族谱形式列出的小杨庄村酸枣传统技艺十代传人名单,更是见证了这份技艺的传承与坚守。
离开村庄时,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和酸枣产业的感慨。这里的每一棵酸枣树,每一颗酸枣仁,都承载着内丘人民的智慧与汗水,见证着一个产业的崛起与发展。
内丘枣仁之乡,不仅是酸枣的天堂,更是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农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为小杨庄加油,为内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