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陈军战友创作的连环画《连心锁》——这部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精装黑白素描作品,恰如一座横跨时空的视觉桥梁,以无声的线条语言讲述着有声的历史记忆,以静态的画面组合构建出动态的情感流动,成为抗战80周年纪念活动中一部不可多得的视觉史诗。

  一、内容提要:中朝情谊,生动写照

  《连心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淮北地区新四军一支骑兵部队中的国际主义战士——朝鲜同志,与中国军民并肩战斗的故事。

  故事以我军独立团在刘家郢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为背景,展现了军民一心保卫秋收果实的场景。敌伪团长周祖鎏屡战屡败后,派遣周疤眼潜伏村里刺探军情并伺机破坏。周疤眼带汉奸火烧公粮,关键时刻,朝鲜战士朴成模挺身而出,与敌人展开英勇搏斗,最终用生命保卫了秋收果实。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朴成模的英勇无畏,也凸显了粮食对于根据地的重要性。

  此外,作品还着力刻画了许哲峰、安蓉淑等朝鲜战士以及方炜、刘大娘、刘大嫂等中国军民的形象。他们在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敌人,体现了中朝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制定作战方案时,中朝战士们共同商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潜伏的敌人成功暴露并消灭,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连心锁》最令人动容、最震撼人心、最潸然泪落的情节应该是杨华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小喜交出去以保护朝华的那一刻,而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了。

  这种跨国界的合作与情谊,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展现了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也证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朝人民在战争中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联盟。

  二、绘画风格:黑白世界,艺术魅力

  (一)构图技巧:精心布局,引导视线

  陈军在《连心锁》中运用了多种构图技巧,如黄金分割、九宫格、斜线构图、版画形式等。在一些关键场景的描绘中,他巧妙地运用地面引导线和自然元素来引导读者的视线。例如,在描绘骑兵部队冲锋的场景时,通过斜线构图,将骑兵的前进方向与画面的斜线相结合,使读者的视线自然地跟随骑兵的冲锋方向,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冲击力。同时,利用黄金分割和九宫格的构图方式,合理安排人物和景物的位置,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突出了重点内容。

  (二)视觉效果:细腻笔触,营造氛围

  陈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黑白配色,营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在描绘战斗场景时,他运用粗线条和密集的阴影来表现紧张、激烈的氛围,如敌人的狰狞面孔、战火的纷飞等,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得以生动展现。而在描绘日常生活场景时,则采用较为柔和的线条和稀疏的阴影,营造出温馨、亲切的感觉,如中朝战士们与当地百姓交流的场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柔和的线条,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三)立体空间:拉宽视角,增强真实感

  为了使画面更具立体空间感,陈军通过拉宽视角、设置前景和背景元素等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在一些场景中,他将前景的人物或景物刻画得较为细致,而背景则相对模糊,形成了强烈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例如,在描绘根据地的村庄时,前景是忙碌的村民和战士,背景是远处的山峦和树林,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也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四)细节处理:精心雕琢,生动传神

  小细节,大写意。细节处理是陈军绘画风格的一大亮点。他对人物的表情、服装褶皱、环境道具等细节都进行了精心描绘。在人物表情方面,通过细微的线条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如朴成模在与敌人搏斗时的坚定眼神、许哲峰在制定作战方案时的沉着表情等,都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服装褶皱的描绘上,他喜欢用中等长度的细线来表现肌肉和衣服褶皱的纹理,这种细线的疏密变化形成了阴影,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此外,对环境道具的细节描绘也为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如根据地的房屋、武器装备等,都刻画得十分逼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场景。

  三、抗战意义:铭记抗战,传承精神

  (一)歌颂国际主义精神

  《连心锁》通过描绘朝鲜战士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歌颂了朝鲜人民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朝鲜志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们将中国的抗战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体现了人类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团结与互助。《连心锁》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激励着我们在当今时代,继续弘扬这种精神,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维护和平与正义。

  (二)彰显中朝友谊

  《连心锁》生动地展现了中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朝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形成了深厚的情谊。画册中过视觉语言超越了文字和民族的界限,成为连接中朝人民情感、传承抗战记忆的重要文化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连心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连环画作品,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永远铭刻着那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篇章。

  (三)弘扬人民战争思想

  《连心锁》还歌颂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伟大思想。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军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敌人。无论是战士们在前线的英勇战斗,还是百姓们在后方的支持与配合,都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连心锁》通过具体的故事和形象,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人民战争思想的内涵,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结语尾声:连心锁声,永远回荡

  2023年11月,金陵古都,深秋如画。陈军的爱人王燕萍一行四位女战友来南京做客。战友情深,军魂永驻。简短相逢,亲切交流。王燕萍大姐返回北京后,给我寄来五本陈军战友的连环画,其中就有这本32开大精装沉甸甸的《连心锁》。

  山河巨变,正道沧桑。今天,重新阅读画册,不仅是对老战友一种深深的怀念,更是是对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一次深情纪念,也是对中朝友谊、国际主义精神和人民战争思想的一次生动弘扬。《连心锁》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连环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抗战历史。

  岁月长河奔腾不息,但历史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中。通过对《连心锁》的赏析,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简介:方明才,男,七十年代出生,山东招远人,十多年军旅,现定居南京。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南京作家协员、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会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