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提笔梳理自己的情绪了,文字的荒芜、经历的堆叠,使我的心底有一个声音时不时地在呼喊:快去记录,不要遗忘这段经历的美好;快去记录,不要丢失写作的能力。

  终于要来遵从心底的声音了。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静坐在书桌前,一页一页翻看着打印好的照片,出阁当天情同手足的真情流露和好久不见的热泪盈眶、婚礼那日忍泪说再见的情不自禁和亲朋好友觥筹交错的温情满堂,带着喜字出发,我们共同感受市井小巷的烟火和山川湖海的壮丽,这一幕幕如同电影在脑海中一一拂过。

  2025年新年刚过,发生了一件对我而言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在元宵节这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里,我领证了,从此,我不再是一个人,万家灯火有了属于我们的一盏。

  我和我的先生来自两个省份不同的城市,由于习俗和距离的原因,我拥有了两场婚礼,如此,便有了更加全面饱满的记忆。

  从领证后,我盼望着婚礼日期能够早点到来,我每天翻看好几次日历,细数着未来日子需要完成的筹备事项,以此赋予每一天希望。我想搂自己的席,全流程体验山西特色大锅饭的香气,尽情满足空缺家乡味已久的山西胃。我想将我的先生带到我生长成长的地方,正式介绍给所有到场为我们祝贺的亲朋好友。

  出阁礼这一天终于来了,燃香开锁庄严神圣,唢呐鼓乐高亢鸣响,梦中的画卷在这一刻翩然落地,我身着华服,轻挽着父亲坚定而温暖的手臂缓步向前。永远难忘新郎在走向我时,泪水弥漫双眼、唇角略带颤抖又极力克制的表情,永远珍藏相识数年的闺蜜来到我身边时,惊喜、激动,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和久违的拥抱只为送我出嫁的情谊。

  有了出阁礼的体验,本以为对婚礼仪式已经驾轻就熟,对于婆家准备的婚礼,只需要做个“工具人”,勤快认识各种生熟面孔、招待朋友、等待家人从700公里外的老家赶来、美美的参加婚礼,然而,竟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

  婚礼结束的当天晚上,我们双方父母和亲人一起吃晚餐,晚餐的氛围很温暖,也很融洽,唯有那么一两次听到亲人说:“姑娘从那么远的地方嫁到我们这里来”,匆匆一瞥,看到舅妈鼻头红了,我赶紧避开眼睛不敢对视,生怕触景生情、控制不住。晚餐结束后,我的娘家人就要回酒店休息第二天返回家乡,30年来,都是我和爸妈站在一起挥手送别亲人,然后一起回到三个人的小家,这一次,是和婆家人新的家庭成员站在一起,送别陪我长大的家人,回到没有爸妈的另一个家,在这一刻,嫁“出”去的感觉愈加明显,700公里的距离也更加具象化,我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两场仪式,感动与分别交织,热烈与陪伴相持,炽热如阳,温润如玉,令我深切体悟到婚礼之重。它如同一道神圣的召集,让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熟悉面孔得以重逢;它更像一则深情的昭告,向天地四方郑重介绍身边这位携手一生的挚爱。我们沐浴在亲朋好友毫无保留的祝福之中,汇聚成我们启程新篇的最美序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