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站在公寓门口,第三次确认了手机上的地址。32岁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谨慎——材料科学博士的头衔让她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的关注。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扫过门牌号,最终落在那个站在走廊尽头的身影上。

        “您好,是林女士吗?我是周野,来做书柜的。”声音比想象中年轻。林微抬眼,看见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裤的年轻人正向她走来。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皮肤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红,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相当专业的工具箱。

        “是我。”林微点头,掏出钥匙开门,“你比预约的时间早到了十五分钟。”“提前出发总比迟到好。”年轻人——周野笑了笑,露出两颗虎牙,“我查了交通路线,发现早高峰可能会堵车。”林微挑了挑眉。这个理由很合理,甚至符合她自己的思维方式。她侧身让他进门,注意到他的工具箱上贴满了各种贴纸——摇滚乐队、动漫角色,还有几个她认不出来的艺术标志。

        公寓不大,但采光极好。林微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朝南的落地窗能让阳光洒满整个客厅。现在,那束光正好落在周野身上,照亮了他工装裤上沾着的木屑和颜料斑点。“您想要的书柜是放在这个位置吗?”周野走到客厅靠墙的位置,从口袋里掏出卷尺开始测量。“是的。”林微点头,“我需要一个能放下大约两百本书的书柜,最好是分层的,不同高度的分区。”“学术书籍?”周野头也不抬地问,手指灵活地记录着尺寸。“大部分是。还有一些期刊和工具书。”林微有些惊讶于他的观察力,“你怎么知道?”周野终于抬起头,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温暖的琥珀色。“猜的。您说话的方式很像我的教授。”他咧嘴一笑,“而且墙上挂着的学位证书挺显眼的。”林微感到一阵莫名的窘迫。她很少邀请陌生人到家里来,更别说注意到自己精心装裱的学位证书了。“你是学生?”“美院大三,雕塑系。”周野继续测量着墙面,“木工是兼职,也是爱好。我爸是木匠,从小耳濡目染。”林微点点头,突然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职业上的。

        她32岁,博士学位,研究所副研究员;他看起来不过23岁,还在读本科,靠做木工赚外快。这种差距让她感到一丝不自在,却又莫名其妙地被吸引。“您有什么特别的设计要求吗?”周野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林微回过神来:“要结实,承重好。最好是简约风格,不要太多装饰。”“纯功能性的?”周野皱了皱眉,“那样会很无聊。”“书柜是用来放书的,不是艺术品。”林微推了推眼镜,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学术讨论时的尖锐。周野却笑了:“每件家具都应该是艺术品,至少在我看来。它们占据我们的生活空间,为什么不让它们美丽一点?”林微想说些什么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论点。她习惯了实验室里精确到纳米级的计算,习惯了每样东西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而眼前这个年轻人谈论家具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让她想起自己选择科研道路时的热情——只是表现形式如此不同。

        “好吧,”她妥协了,“但别太花哨。”周野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素描本,快速画了几笔,然后递给林微:“这样的弧度喜欢吗?我可以在两侧做这样的曲线处理,既不影响承重,又能打破直线的呆板感。”林微接过素描本。纸上的线条流畅而自信,完全不像她实验室里那些需要反复修改的设计图。这个书柜草图有着优雅的曲线,像是某种植物的藤蔓自然生长而成。“这...…确实比我想象的好看。”她不得不承认。“美丽的事物能让人心情愉悦。”周野收回素描本,“即使是学术书籍,也值得一个漂亮的家。”林微突然感到一阵奇怪的触动。她想起自己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仪器,公寓里单调的灰白色调,还有衣柜里清一色的黑白灰职业装。多久没有人为她考虑过“美丽”这件事了?

        “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她转移话题。“橡木。坚固耐用,纹理漂亮。”周野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小块样品,“这是我上周处理的一块,您可以感受一下。”林微接过那块木头。它比她想象的要温暖,纹理在阳光下像流动的河流。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那些纹路,突然意识到这是她这周第一次触摸实验室仪器之外的东西。“喜欢吗?”周野问。林微点点头,突然注意到周野工具箱旁边放着一个小木雕,是一只正在奔跑的小鹿,形态灵动得仿佛下一秒就会跳起来。“这是你做的?”她指着那个小雕塑。周野的表情突然明亮起来:“是啊,随手雕的。喜欢小动物?”“很...…生动。”林微斟酌着用词,实际上她被那个小木雕莫名吸引。它不像实验室里那些精确复制的模型,而是充满了不规则的、鲜活的生命力。“送给你吧。”周野突然说,“就当是初次见面的礼物。”林微愣住了:“这不太合适...…”“为什么?”周野已经拿起那个小木雕,递到她面前,“它让我想起你。““我?”林微困惑地接过木雕,“我像一只鹿?”“不是外形。”周野歪着头思考了一下,“是那种...…警惕又好奇的气质。像是森林里第一次见到人类的鹿。”林微感到脸颊有些发热。32年来,很少有人这样直白地评价她,更别说用这么诗意的比喻。她低头看着手中的小木雕,突然意识到这是多年来收到的为数不多的非实用礼物。“谢谢。”她最终说道,声音比平时柔和了许多。

        周野微笑着继续他的测量工作,而林微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小木雕光滑的表面。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之间的地板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方格。“测量完了。”周野收起卷尺,“我三天后会把设计图发给你确认,材料准备好后一周内可以完工。”“这么快?”林微有些惊讶。“小工程。”周野耸耸肩,“而且我猜你的书现在都堆在箱子里?早点做好你能早点整理。”林微再次惊讶于他的观察力。确实,她刚从研究所宿舍搬来不久,十几箱书还堆在卧室里。

        “你很擅长读人。”她评论道。“艺术生的必修课。”周野眨眨眼,“观察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对雕塑很重要。”收拾工具箱时,周野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一下。林微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他正盯着她书桌上的一沓论文。“《纳米多孔材料在能源储存中的应用》...…”周野念出标题,抬头看她,“这是你的研究?”林微点点头,有些意外他会感兴趣。“听起来很厉害。”周野真诚地说,“虽然我一个字都看不懂。”这句直白的坦白让林微忍不住笑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但我觉得很酷。“周野认真地说,“你能理解那些微观世界的东西,就像我能理解一块木头的语言一样。”林微怔住了。在她习惯的学术圈里,人们总是用复杂的术语交流,很少有人用如此简单而诗意的方式描述科学。“木头有语言?”她好奇地问。“当然。”周野的眼睛亮了起来,“每块木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年轮讲述它的年龄,纹理显示它生长的环境,疤痕记录它经历的风雨。好的木匠要能读懂这些,然后决定如何最好地展现它的美。”林微发现自己被这种描述深深吸引。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被量化、分析、归类。而周野眼中的世界充满了她从未考虑过的诗意和故事。.“听起来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科学。”她轻声说。周野笑了:“也许艺术和科学本就没有那么远的距离。”

        阳光渐渐西斜,给房间镀上一层金色。林微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聊了将近一个小时,远超原本预计的测量时间。“我该走了。”周野背起工具箱,“三天后发设计图给你。”林微点点头,跟着他走到门口。就在周野即将离开时,她突然开口:“你今晚有空吗?”周野转身,眉毛微微挑起。“我是说,”林微感到一阵不熟悉的紧张,“附近有家不错的餐厅,如果你不介意,可以边吃边讨论书柜的细节。”周野的表情从惊讶转为愉悦:“荣幸之至,博士女士。”“叫我林微就好。”她说,突然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那么,晚上见,林微。”周野微笑着说出她的名字,声音里带着阳光的温度。

        关上门后,林微靠在门板上,手中仍然握着那个小木雕。她想起周野说它像她——警惕又好奇。也许他是对的。32年来,她一直生活在精确计算的安全区里,而今天,一个美丽的意外闯入了她的世界。 

        窗外,初夏的风轻轻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某种未知的邀请。林微低头看着手中的小木鹿,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生活轨迹可能正朝着一个未曾预料的方向偏转——而这个意外,出乎意料地惊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