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一天,我们游完大同云冈石窟、浑源悬空寺、应县木塔,来到了雁门山的脚下。雁门山在我国名山之中排不上号,但山上的雁门关可是大名鼎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古代战争封面。

  雁门山纵横东西,隔断南北,山体庞大,山势险峻。夹在两峰之间的雁门关,高高在上,宛如针眼,云过发愁,雁过惊叫,不愧是九塞之首、北方咽喉、中原锁钥。

  雁门关座落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是长城上的外三关之一。两千多年来,游牧民族时常侵关犯边,战争不断,融合不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蒙恬出击匈奴,卫青奔袭大漠,李牧守关靖边,昭君出塞和亲,唐军驱逐突厥,杨业北伐契丹,朱棣征讨瓦剌,都曾在这里上演过威武雄壮的故事。眼前的长城、墩台、古城、驿站、关楼、靖边祠、壮士亭、和亲亭等,个个洒着铁血,写满故事,成为进入时空隧道的入口和路标。

  提起雁门关,不能不说到杨家将。在民间传说中、在戏剧舞台上,一直流传和上演着杨家将抗辽的英雄故事。杨令公、佘太君、七郞八虎、穆桂英、杨排风等,守边卫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代代英雄,寄托着人民群众对边防安全的美好向往。但,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毕竟不等于真实的历史。长城年年雁叫,明月岁岁当头,却不是当年之雁之月了。我们此番实地寻访,期望能够认识真实的杨家将。

  站在雁门关外,曾经的游牧之地,只见黄沙裸露,鸟兽无踪,满目苍凉。难怪当地曾经流传这样的歌谣:“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过后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别说江南人根本不信,就连我们这些东北人也惊诧不已。 1637902743115006.jpg 

  从山上延伸下来的长城,越过河流,跨过公路,伸向远方。在一片残垣断壁和碎砖烂瓦中,依稀可见城墙、门洞、街道的模样。这是新广武城的所在,雄姿已经不再。距其不远处,还有一座旧广武城。出乎意料的是,旧广武城保存得相当完好。那是建在平地上的一座高墙大城,原为粘土夯筑,后用砖石包砌。垛口、马面、望洞、射孔等一应俱全,城内的四街八巷保留原制,还有人居住,城门依然能自由开关。但,所有古城所不同的是,东、南、西三面设有城门,北面却无城门,那是为了阻挡来自北方的敌人。该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金时期遗存下来唯一完整的古城。

  关是个险关,城却是座孤城。旧广武城背依大山,面对平原,是雁门关的前哨据点、防御要点,犹如一把大锁挂在雁门关的大门上。登上城墙远眺,一马平川,无遮无挡,—直达内蒙草原。曾几何时,游牧铁蹄随时飞驰而来,四面合围,狂攻不止。想当年的守城将士,没有大忠大勇如何能够吃得香、睡得着、守得住。在城东有一大片汉墓,据说埋葬的是汉家儿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那些长眠于此的将士永远回不了自己的家乡。杨业(杨家将的原型)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在雁门关一带驻守10余年,与契丹人打过两场大仗,最后绝食而亡。

  那是中华大地四分五裂的时期,军阀混战,割据政权,争抢皇位。先后有五代十国轮番登场,一时昏天黑地,血雨腥风。谁都想一统天下,但又没有一个能够担此大任。公元951年,河东军节度使刘崇据河东十二州建立北汉国,都晋阳(太原)。北汉领地狭小,兵力有限,能挺到十国中最后一个灭亡,靠的是三点:一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是有辽国撑腰,随时出兵相助;三是有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就是杨业。杨业是山西太原人,出身军人家庭,善于骑射,甚有智谋。他自幼追随刘崇,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被赐姓刘,名继业。

  就在中原内战不断之时,游牧民族的契丹人从草原上崛起,建立了契丹国,后称大辽国。公元936年,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拱卫长城的燕云十六州。这使他们能在华北平原上长驱直入,攻击中原地区的任一地方。这件蠢事是后唐的节度使石敬瑭干的。他为了争夺皇位,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和认辽太宗耶律德光作父为条件,换来辽国出兵支持他成为后晋的开国皇帝。河北和山西境内的长城,从此形同虚设。谁想在中原建立政权,要么屈服于契丹铁蹄,要么灭了北汉和辽国。1637902797114266.jpg

  横空出世的北宋,先后灭掉了南唐、南楚、南吴、南汉等南方的割据政权,但对来自北方的威胁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宋太宗赵光义先后两次发动北伐,决心灭掉北汉和夺回燕云十六州,可都惨遭失败,自己还差点当了俘虏。辽国作战以骑兵为主,擅于长途奔袭,短促突击,截断粮道,围而歼之。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心有余而力不足,败多胜少。

  两次北伐虽然失败了,但也有收获,北宋收复了北汉之地,得到了猛将杨业。宋太宗赵光义早就听说过“杨无敌”的名头,攻下晋阳城后便派人招降他。杨业本来是忠于刘崇的,但对北汉联结契丹祸乱中原是有所不满的。他思来想去,在个人恩怨与民族命运上选择了后者,放声大哭一场,决定归顺北宋。宋太宗格外喜欢杨业,不但恢复他的原姓名,还根据他“老于边事”的特长,任命他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并赏赐丰厚的财物,让他防守雁门关。杨业有感于知遇之恩,从此效忠宋太宗。

  公元980年,辽国在高粱河之战(北宋第一次北伐)取得胜利后,觉得宋军的战力不过如此,何不趁机多抢占一些土地。辽景宗耶律贤派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雁门关发起进攻。守将杨业手下只有数千人马,立马向他的上级潘美报警求援。潘美认为,坚守太原比雁门关更重要,因此按兵不动。在此危急关头,杨业没有埋怨,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出击,亲率士卒从西边小径出关,绕到辽兵的背后发起突然攻击。

  我们特意在雁门关北的关道上跑了一趟。从旧广武城到雁门关是长达几十公里的河谷之路,狭窄而曲折,高高低低、曲曲弯弯。十万大军行进其中,好比一条长蛇被困于管道之中,首尾不能相顾,有事展不开兵力。如果有一支劲旅从中间突然杀出,必将一招制敌。杨业正是这样设计的,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主帅萧咄李被斩落马下后,辽兵随即崩溃逃散。如此奇袭战术,如此胆大包天,如此以少胜多,古来少见。辽兵从此见到“杨”字将旗,便逃之夭夭。潘美却不相信有此胜,经查证属实后,不仅不向皇帝报捷还说他不听指挥。人怕出名猪怕壮,更何况是外人、是降将。一些武将和文臣也不停地向宋太宗打小报告,说杨业的坏话。宋太宗把这些小报告都及时转给杨业看,杨业感激涕零,决心以死相报。

  杨业是在第二次北伐的雁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宋太宗亲自策划了那次北伐,选择的是辽国皇帝新老交替之机。新君辽圣宗耶律隆绪只有16岁,还不具备单独执政和带兵打仗的能力。宋太宗调集了20万大军,分兵3路出击,决心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东路由著名战将曹彬率领,主攻十六州的核心所在幽州(北京)。中路由田重进和米信领兵,随时支援与接应东西两路。西路以潘美为主将,杨业副之,出雁门关,攻城略地,牵制辽军主力,为东路主力攻克幽州(北京)创造有利条件。从作战时机和计划来看,时机抓得好,布置也很周密。战役开始时,进展顺利,捷报频传。尤其是西路,锐不可挡,连克寰州(马邑村)、朔州(朔州市)、应州(应县)、云州(大同市)等。战役形势一片大好,收回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1637902844562640.jpg 

  谁知被寄以希望最大的东路曹彬部,在岐沟关之战中遭到了惨败。当时,辽国的萧太后携新君举全国之兵来保燕云十六州。她的应对策略是,集中主力坚守幽州,其它地方则与宋军玩起游击战。你来进攻我便跑,你若停下我就扰,围而不攻,断你粮道。曹彬部看到西路军连克4城,本应等他们来会合后再攻幽州,但手下的将领立功心切,纷纷要求立即进攻。曹彬虽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但深知宋太宗希望早日拿下燕云十六州,将士又肯用命,于是率军攻下了涿州。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立马将其包围,断其粮道。仅十几天时间,曹彬部就把携带的粮草吃光了,只好退到雄州补给。宋太宗感到东路军一撤退,已经夺占数州的有可能被各个击破。于是,他命令曹彬部回占涿州,会合中路军一起坚守。

  这时,萧太后亲临涿州前线督战,传令耶律休哥再次截断宋军粮道,动摇宋军坚守的信心。果然,曹彬和米信部不得不向后撤退,到了岐沟关被辽国重兵包围。宋军缺粮又兵疲,士气低落,不久就崩溃了。眼见大好形势瞬间丢失,宋太宗1急令各路人马在撤退的同时,把所占州的百姓迁徙回来,给辽国留下空城。

  潘美和杨业已经退回到了代州(山西代县),接到皇帝的命令后,商量如何把那4州的百姓接回来。杨业认为,辽兵士气正盛,不能与其硬碰。可先派人秘密通知各州守军和百姓撤退,他们予以接应。朝廷派来的监军王侁早对杨业看不顺眼,出言加以讥讽,说手中握有几万精兵竟畏惧懦弱,妄称“杨无敌”!他认为,要大张旗鼓地出雁门关去接应。主将潘美态度暧昧,不置可否。杨业见此不怀好心的“激将法”,悲愤异常。他哭着对潘美说,我是太原降将,本应处斩,皇上没杀我留用,是让我抵抗辽兵的。我不怕死,可带兵前去迎接百姓,但你们要在陈家谷口布阵接应我部回来。潘美和王侁满口答应。

  辽国将领耶律斜轸得知杨业前来接应百姓,下令萧挞凜设下埋伏。杨家将就这样走进了辽兵的埋伏圈,几经血战,损失惨重。百姓哭号于野,官兵血染战袍。当杨业带领大家撤退到陈家谷口时,潘美和王侁却不知去向。最后的时刻到了,杨业看到儿子已经战死,便让手下各自逃生。余众感泣不动,决心与杨业一起死战到底。辽兵要活捉杨业,先射死他的战马,再射伤他的身体。《宋史》中有杨业殉难经过的具体记载:“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杨业叹息:“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杨业三日不食而死。宋太宗得知杨业的献身经过,大发雷霆,给予潘美降职处分,流放监军王侁,追授杨业为中书令。杨令公的称呼,由此而来。

  1637902884288355.jpg杨业为人忠烈,作战勇猛,死难壮哉!他死后不久,在古北口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杨无敌庙,当时那是辽国的领地。宋代大文学家“三苏”之一的苏辙出使辽国,行进到古北口时专门拜谒了杨无敌庙,并留诗一首:“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全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苏辙说的“异域尊”,就是杨业得到了汉人和契丹人的共同敬仰。

  金代诗人元好问赋诗感叹:“纵潘杨不语,世人还说。”后世为了怀念杨业和呼唤爱国精神,对其抗辽故事加以演义,添加了七郎八虎、佘太君、穆桂英、杨排风等杨家将,创作了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戏曲和文学作品。如今,雁门关的地形、地貌没有大的变化。长城还在,古城挺立,关口依然。山峰上有杨六郎挺立的高大塑像,雁门关后有杨家将的群体雕像,代表着当代人对杨家将的怀念。

  雁门高耸,关口惊魂。杨业不死,犯我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