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水慢慢上涨,已经淹没了她的脚踝,打湿了她的裙裾。她下意识地将裙子向上提了提,却又缓缓地放下了,任凭宽大的裙裾在水里轻轻地浮漾着,如一朵慢慢绽放的雪莲花。
这条裙子是和海毅订婚的时候,他送她的礼服。雪一样纯净的白色,款式简洁飘逸,穿上它,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海毅更是拥着她深情款款地说:“天哪,心慈,你看上去像个天使。”
那时,她只有二十岁,海毅整整比她大了八岁,在那个年代,应该早就是超大龄青年了。她还在上学,不能结婚,海毅无所谓,海毅的父母却有太多的担心忧虑,所以一定要求她在大三的那个暑假和海毅订婚。她的心里其实是排斥的,却没有理由拒绝,因为她最后两年上大学的费用都要由海毅提供,这是她当初投奔海毅,答应做海毅女朋友的条件之一。她在大二的时候已经离家出走,不肯再接受父母的任何资金支持。
她和父母,确切地说,应该是和母亲反目的原因,没有人能够理解,因为没有人看到、更没有人懂得,这个一向乖巧懂事的好女孩心里自小到大积聚的疼痛和伤害,还有沉重的负累。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母亲有意无意间传达给她的那些信息,慢慢改变了她的心性。自从那个寒冷的冬夜,母亲告诉她爷爷奶奶对她做过的一切,她就好像戴上了一副奇怪的眼镜,从此看爷爷奶奶的言行作为,果然时时处处都透着令人寒心的阴冷刻薄、偏私不公。
心慈出生后的第二年,五婶终于为许家产下了第一个男孙。爷爷奶奶自然是欣喜若狂,不仅当场摆下香案感谢天、感谢地,告慰老许家的列祖列宗,更是吩咐五叔买来鞭炮、烟花大肆燃放,糖、烟、瓜子见人就分,大张旗鼓地向全村老少爷们宣告这“天大的喜讯”。
时值冬天,爷爷为老许家这第一个传宗接代的根苗取名冬宝,冬季里老天爷恩赐的宝贝,爷爷奶奶的心尖尖。
三个伯伯都带着妻女迁至别院,心慈的父亲排行第四,他们一家三口和五叔五婶跟爷爷奶奶一起,依旧居住在老宅。心慈和冬宝在爷爷奶奶膝前一起长大,待遇却是冰火两重天。
母亲产后体虚多病,心慈一口奶都没有吃到。爷爷奶奶不管不问,是父亲抱着心慈东借一口西讨一顿,好不容易熬过了满月。满月后,父亲找爷爷奶奶要钱买奶粉,爷爷奶奶却说,一个丫头片子那么金贵干啥,熬点玉米糊糊将就着吧。
其实,心慈父亲是有工资的。他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本来品学兼优,老师们都说他是大学生的好苗子。可是,那个年代上大学需要推荐,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被推荐的资格,毕业后只能回乡务农。好在心慈父亲的学识才气还是深受村民崇拜、村长赏识的,村长说,这样的人才修理地球太浪费了,就向乡里(那时好像叫公社)打了个报告,要求把心慈父亲派到村小学当老师,还要兼着村里的会计。乡(公社)书记对心慈父亲的才情也是早有耳闻,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会计工作记工分,年底折合成粮食分下来,当老师则每个月都会领到十几元的工资。只是这些工资一发下来就会被奶奶悉数要走,心慈父亲根本没有支配的自由。跟奶奶要钱遭拒后,心慈父亲默默地走开了。后来他不知道想了什么办法,每个月能多拿到一两块钱,偷偷留下来买包藕粉或炼乳,偶尔给可怜的心慈填补填补。
冬宝出生后,五婶母凭子贵,备受爷爷奶奶关护照料,可着劲地给她吃这补那,不为别的,只为了他们那宝贝孙子能够有充足的奶水。可是偏偏五婶的身体不争气,任凭怎么补养,奶水也喂不饱胃口特大的冬宝。后来,爷爷奶奶干脆买了一头奶山羊,专门给冬宝供奶。喝着羊奶的冬宝长得又白又胖,高高壮壮的,相较之下更显得心慈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奶奶常常抱着冬宝向邻居们显摆:“看我的大孙子,富态大相的,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呢!”邻居们看着坐在地上安安静静专心吃着小手的心慈说:“你这孙女儿别看瘦小,眉眼可是俏俏的,俊着呢。”奶奶撇撇嘴说:“俊有啥用?还不是白养一场的赔钱货!再说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老话吗,‘黄毛大脚的马上坐,弯眉细眼的拾柴火。’看八妮子那样,也不像个有福气的,比俺这大孙子冬宝宝,差远了哦。”
邻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撇嘴噤声,不再搭茬。
第四章
冬宝的玩具很多,有些是奶奶买来的,有些是爷爷给他做的。心慈趁着冬宝不玩的时候拿来玩玩,奶奶竟然也是不许的,她说怕冬宝看到不依。其实,冬宝并不是个霸道的孩子,他和心慈倒是亲得很。幸而父亲手很巧,冬宝有什么,他便给心慈做什么,让心慈一个人在房间里偷偷地玩,享受“拥有”的快乐。
以上种种都是母亲后来转述的,在心慈的脑海里并没留下多少印记。心慈唯一记住的,是六岁那年的“点心事件”。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奶奶在城里工作的弟弟来看望奶奶,走的时候给她留下了两匣包装精美、乡下从未见过的好点心。母亲上工,父亲上班,心慈午睡醒来,便去奶奶屋里找冬宝玩。她进门的时候,冬宝正抱着点心匣子美美地吃着,看见心慈,立刻举起一块点心送过来:“姐姐快来吃哦,可香啦!”心慈刚要伸手去接,奶奶却一下子握住冬宝的手将点心拉回到冬宝的嘴边:“冬宝吃吧,姐姐不吃,她不饿。”
“奶奶,我也饿了。”小小的人儿到底抵不住这美味点心浓香的诱惑,心慈轻轻地舔着嘴唇,小心地看着奶奶低低地说。奶奶斜了她一眼,转身去筐子里掰了一块玉米粉和小麦粉混蒸的馒头递给她:“你这么大了,饿了吃这个就行,点心留给弟弟吃,他小。”
看着手里那块又干又硬的冷馒头,母亲讲过的桩桩件件的事情一下子涌上心头,从前心慈并没有在意过,也没有因此和爷爷奶奶产生隔阂,毕竟,她还是太小了。可是那天,她却突然愤怒了,一向乖巧安静的女孩儿第一次那么激烈地冲着奶奶喊道:“奶奶,你不公平,你不公平,你给冬宝吃那么好的点心,给我吃这个,你不是我的亲奶奶,我不要!不要!”说着,她把馒头狠狠地摔到奶奶身上,转身跑了出去。
心慈在学校门口的大树下坐了一个下午,直到父亲下班走出来,她才扑到父亲的怀里,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怎么了,心慈?”父亲急忙把她抱起来,惶慌地问。心慈抽泣着,把“点心事件”原原本本讲了一遍。父亲沉默着,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无辜被伤的女儿。
“爹爹,奶奶为什么只喜欢冬宝,不喜欢我?是我哪里不好吗?”
“不,不是心慈不好,是奶奶……奶奶她不喜欢女孩儿。”
“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女孩儿?”
“这……”父亲踌躇着,不知如何给一个六岁的孩子解释这成人世界里的偏见。幸好心慈立刻又转到了下一个问题:“爹爹喜欢女孩吗?爹爹喜欢心慈吗?”
“当然喜欢。爹爹喜欢女孩,爹爹更喜欢心慈。心慈永远是爹爹的心肝宝贝,爹爹永远爱心慈,只爱心慈。”父亲亲吻着女儿红红的脸蛋,努力想抚平幼嫩心灵上本不该有的伤痕。
“真的吗?”心慈终于高兴地笑了。
晚上,心慈就这些问题又问了母亲一遍,她突然变成了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过分在意别人对她的态度。
“妈妈,爷爷奶奶不喜欢我,怎么办?”
“没有办法,除非你变成个男孩。”
“爷爷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女孩?”
“因为女孩长大了要到别人家生活,跟别人姓,不能给他们老许家延续香火。”
“什么是香火?”
“香火就是香火,说了你也不懂。
“那我就不到别人家生活,不跟别人姓,我也给老许家延续香火。”
母亲扫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妈妈,你也喜欢男孩吗?”
“当然,男孩谁不喜欢。”
母亲的回答好像有些出乎心慈的意料,她惊讶地看着母亲:“你也不喜欢女孩?你也不喜欢我?”她的声音几乎有些颤抖了。
“去去,一边玩去!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小孩子家家的,怎么这么多事。”母亲不耐烦地挥挥手让她走开。心慈伤心地盯着母亲看了好一会儿,走开之前突然一字一句地说:“男孩子能做的,我也能,我一定会比男孩子做得更好。”
母亲停下手里的活计,怔怔地看着心慈那瘦弱的背影,那么倔强、那么骄傲地挺立着,感觉这个孩子怎么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几岁似的,懂事得有些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