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进化的概念,并且牵连出随机、概率、偶然、必然等一系列概念。
进化这个词,借用自达尔文的《进化论》(有译作《天演论》)。进化论一直被质疑,也一直在发展。它的核心争议是:人是否进化而来,以及是否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主要的反对派是神学派和外星人派,两派反驳的证据是,很多物种包括人类,都缺少在进化过程中的过渡。这其实是一种“疑罪从有”的态度,嫌疑犯没办法证明自己无罪就是有罪。如果进化论找不到考古的过渡物种,进化就不成立,至于是否找得到神学和外星人的证据,那不重要。打法有点无赖,吃相有点难看。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对方吃相难看,自己就也不顾忌形象。我对这几种“人从何而来”的观点,持既不否定、也不肯定的态度,因为没法证对或者证错。我不能否定猜想或幻想,那是扩大感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是“我识”的积极自由的体现(详见自由的问题)。但我认为进化的哲学逻辑,是通过推演可以例证的。换句话说,进化论也许不对,但“进化”的哲学概念是正确的。
生命个体基于生存第一性本能,做出的对环境的适应,从本质上说是能力范围内做出的,并非改变基础的能力,也就是基础的“性”,不能称之为进化。进化的概念是基于繁衍,体现在生命的迭代中的。在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来看,是刻印在基因中的。
中国有句成语叫“南橘北枳”,橘如果种在干燥的北方,就不会结出甘甜的橘,而只能结出酸苦的枳。这表面看起来是个体为了适应环境做出的改变,但实际上这种能力已经在它的基因中、本性中,不是个体突然增加的能力,只是随不同环境展示出不同的形态罢了。
人是比较特殊的,我们能利用工具,从而适应本不能适应的环境。但这归根结底是基于人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刻印在基因中被遗传的,所以仍不是进化。
进化和退化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它们原本只是单纯的变化(演化),被人为的分为了进和退,真正起作用的是变化(演化)本身。用纯哲学的进化视角,看现在世界,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此刻环境下的“我识”感知的世界中,一切此刻存在物都有存在的原因。宇宙间的粒子碰撞,偶然形成了无机物,无机物累积形成了死物,比如石头。宇宙之初是大爆炸产生,还是神创造的,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宇宙,粒子是否由其他物形成,这都在“我识”之外,我们只需要观察到粒子碰撞可以偶然形成无机物,就可以了,我们研究“我识”之内的事情,是否合理即可。粒子之间可能碰撞也可能不碰撞,碰撞可能毁灭也可能形成新的物。未碰撞的、碰撞之后毁灭的、碰撞之后形成“我识”无法感知物的,都不在“我识”中,无法证对或证错。唯独碰撞之后能感知的物存在,并进入“我识”,成为了必然。石头的存在被“我识”感知那一刹那,成为了存在的“必然”,而这是粒子碰撞的“偶然”决定的。所谓“存在即合理”,无论多么偶然,能保留到此刻的存在,就是必然合理的。
无机物的相互碰撞,或者干脆是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经过亿万年、接近无数次的尝试,偶然产生了有机物和简单生命。其中没有生存本能的,很快消失;有生存本能的,要么寿命无限长,要么寿命有限;寿命无限长的,要么不适应环境,在“我识”中消失;要么适应环境,但“我识”感知不到(我们目前只幻想神,并没见到过神);寿命有限的,繁衍不能演化的(分裂生殖,不改变遗传基因),有些不能适应环境消失,有些适应环境存在;繁衍可以演化的,同样有些消失,有些存在。无论能否演化,幸存的那些,最终被“我识”感知和认识。
我们从现存的“我识”世界可以总结:死物不需要本能;第二性对种群的延续比第一性对个体的延续效率高,适应能力强;不能演化的繁衍,介于第一性和第二性中间,比个体生存能力强,但不如演化的繁衍适应性强。
哺乳动物和人可能是简单生命产生的,也可能是神或者外星人创造的,暂可以不论。现实是:哺乳动物和人是有限生命的、可以通过繁衍演化的。
繁衍的演化不是必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就是概率的。在演化中,遗传基因发生传递,并发生随机变异,变异使得遗传产生多样性,增加了出现适应环境的分支的概率;一成不变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低,消失的概率增加。
随机的变异也可能产生随机的不变,也许未来,某些人会变异成基因传递不变异,只要能适应环境,同样可以繁衍传递。例如克隆人,理论上遗传基因完全相同,人类中可能会生出“天然的克隆人”。所以演化不是本能,繁衍才是。繁衍虽然也有可能在进化中消失,至少此刻是在“我识”之外,不能证对或者证错。在目前的“我识”的感知中,繁衍是本能。而演化是基于繁衍的,是低于第二性的,不属于本能。
基因遗传的演进,有突变和渐变,表示它们度量的是“度”。它没有一定的刻度,但可以相互比较。外部环境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大概率是渐进的,小概率是突变的。这和基因遗传的规律一致,并非偶然。基因遗传如果大概率是突变,则反倒不能适应渐变的环境,从而容易消失。如果外部环境变成了大概率突变,小概率渐变,那么可想而知,大概率突变的物种将更有可能适应环境。即便是在现在这个,大概率渐进的环境中,也同样可能产生突变,只是概率很小。突变越大,概率越小。
但任何小概率的事件,是都有可能出现的,所以如“X战警”中那样的变种人,在现实中并非不可能。只是在渐变的环境中,出现的概率非常小,比出现“天生克隆人”的概率还要小。如果哪天环境变成大概率突变,小概率渐变,情况就会反过来,“X战警”出现的概率,将大于“天生克隆人”。无论如何,在此刻,遗传极大概率会发生渐变,小概率会突变,极小概率出现超人或克隆人,极小概率的超人和克隆人都未曾亲见,只能想象;极大概率的成为了本能,使得繁衍成为了第二性。
四个题外话,以后可能会陆续谈到,也给未来的问题留三个坑:
一、繁衍作为第二性的本能,在未来的世界有可能消失,例如当“我识”超越环境的变化时,繁衍不是存在的必然条件下——换句话说,人能永生了,繁衍就不再是本能。同样的,第一性的本能,在更极端的情况下也可能不存在,例如一个死寂的、“我识”外的世界,任何粒子的碰撞都不会产生新的东西,或者粒子之间不会碰撞,永远不会有生命出现,就不会有第一性的本能,这样的世界也永远不会被“感知”。
二、生命的渐变和突变,是跟“我识”内的环境(也就是客观世界)的情况匹配的。目前我们观察环境小概率渐变、大概率突变,并且此刻的生命也契合了它。但它何时会成为小概率突变、大概率渐变、完全寂灭,又或者“我识”之外有世界的反面,概率情况完全相反,我们完全不能预测,这几乎是“我识”外的。
三、人作为现存唯一有“我识”的物种,有着利用“我识”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将放大原本极大或者极小的概率,使得适应环境不再成为遗传里的必要条件。目前人借助工具可以实现的能力,在理论上都有可能通过突变实现。人无论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成为“神”,还是越来越愚蠢,越来越脆弱成为“寄生虫”,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双胞胎中,一个是神,一个是寄生虫,也是有可能的。再甚至,被我们影响的其他物种,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人猿星球”的情况,在没有人的参与时可能需要上亿年,有人的存在则可能发生在不远的将来。
四、进化目前是通过繁衍实现的,它的基础是基因。如果个体通过基因改变(比如蜘蛛侠、美国队长),完成了基因的改变,是否可以称为进化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届时进化的概念将被改变,生命也将进入新的时代,这也许并不遥远。这一切只能具有“我识”的生命才能实现。
最后帮进化论补充几个回答:
一、生物学和考古学,找不到很多物种——包括人类——的中间物种,这很有可能,因为中间物种大可以不必存在:一次极小概率的突变,就能使得物种得到很大的升级。
二、人的大脑似乎从进化上看,并没有必要,甚至人脑开发程度非常的低,显得人脑的精密性不像自然而来,更像是被设计的。这也完全可以用极小概率的突变解释,一次颠覆性的突变就有可能出现精密的大脑,只要它对适应环境没有起到负面作用,就完全可能保留。
以上,无论进化论是否正确,哲学里的进化都是存在的,它基于演进。此刻世界中“我识”能够观察到的演进,都是适应了环境改变的。只要目前的环境不突变,哲学里的进化就是可推演的。了解了进化的概念,才能更好的借助“我识”了解我,了解本能,了解个体。
我这里强调“进化”而非“演化”,是因为越是适应环境的,越能留存下来,以被“我识”感知,是有自然选择性的,有倾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