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盛夏翩然而至,有一天,一位叫杨骏的朋友发起倡议,邀请大家一起到他所熟悉的一个度假村去玩两天,大家都很赞同。华阳更是求之不得,立即响应。其实,早在前两天,杨骏就曾向华阳透露过这个想法,华阳也立即表示赞同,并一再催促他马上在群里向大家提议,提议发出后立即赢得了一致响应。在去度假村的前两天里,他一直热切地盼望这一天尽快到来。

  终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杨骏通过朋友调来了两台面包车,载着大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疾驰来到了度假村。这是个地处北方半山区的度假村,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在这个朋友圈子里,有许多才艺出众的人,几乎个个能歌善舞而且造诣非凡,其中有一对夫妇十分出类拔萃,丈夫叫杨超,妻子叫谷莉,他俩也是汪老师组建的艺术沙龙成员,前面曾经简述过。他们夫妇二人都是声乐专业出身,尤其是谷莉,她从小就师从于国内外一些著名的音乐大师虔心学习声乐,由于大师们的精心指教,再加上她的聪明才智以及勤奋刻苦,很快便在乐坛脱颖而出,不仅在国内外频频获奖而且她也亲自教授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当她从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获奖归来之后,哈尔滨市音乐家协会特意为她举办了“‘心灵之声’谷莉独唱音乐会”,可以说,她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令人赞佩的是,她不趾高气扬,对老朋友们仍然一如既往。许多熟悉他们的人都说:“看人家这两口子,真是夫唱妇随,妇唱夫随,一对难得的志同道合而且珠联璧合的好夫妻啊!”每逢她演唱到精彩处之时,由于谷莉的名字与“鼓励”一词同音,朋友们常常会故意将二者混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呼喊:“谷莉,谷莉,掌声鼓励!”接着,大家会一阵阵地哄堂大笑,气氛变得空前活跃。他们夫妇二人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待人热诚。每逢朋友聚会时,他们从不因自己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而“耍大牌”,不仅主动为大家演唱自己比较拿手的曲目,而且在别人出来演唱时,杨超还主动为人调适音响。

  在汪佳莉的精心组织以及杨超、谷莉夫妇的默契配合之下,整个歌舞晚宴会开得有声有色且群情激昂。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际,有人说:“华老师,你不是公认的大诗人吗?现在,你能否即席作诗几首给我们大家呢?大家说,好不好?”

  只听满堂响起了喝彩声。华阳抬头一看,原来是龙江大学艺术学院的声乐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高华夫教授在带头起哄,高华夫于不久前从意大利歌剧研究院留学回国,在那里,他获得了歌剧美声唱法硕士学位;他先后两次参加国际声乐大师班;他师承被意大利人民誉为歌剧英雄的费拉罗大师;他的另一位老师暨艺术指导是拉斯卡拉大剧院的主任艺术指导罗贝尔多?内格里大师,内格里大师曾是帕瓦罗蒂等多位世界著名歌唱家的艺术指导;他也曾在第三届意大利波罗尼亚“MINERBIO”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为了继续发展中国的声乐事业,他谢绝了意大利两家歌剧院的挽留毅然回国;他曾经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的“威尔第歌剧咏叹调个人专场独唱音乐会”,这次音乐会的举办被国内外媒体誉为“开了亚洲之先河”。现在,他已经是龙江大学艺术学院的声乐教授、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另外,在出国留学前后从艺的十几年当中,他还教授了一大批美声人才,在他的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在他的指导下陆续考入了国内各大音乐团体,有的人出国留学,有的人还荣获了国内、国际大奖,为本省乃至国家荣获了殊荣,真可谓功绩卓著,才艺出众,光耀家乡,为国争光啊!他是华阳他们这个朋友圈子里的佼佼者,他与华阳平日交往得不错。既然他带头提出了要求,华阳是必须要给面子的,于是,他即席给每一位参加本次度假活动的朋友都分别写了一首“嵌名藏头诗”。他每做一首诗,高华夫就接过来为大家高声朗诵一首,然后,再将此诗郑重其事地赠送给被本诗所写者本人。这里仅举两例——

  写给高华夫的那首诗是:

  高雅乐坛好风光,

  华彩造诣效西洋。

  夫子留学成大器,

  功成名就耀家乡。


  写给梅如雪的那首诗是:

  梅花绽放傲风霜,

  如花似雪碧玉样。

  雪骨丹心非凡身,

  文雅端庄赛潇湘。

  华阳给小梅的那首诗可以明显地看出,那是一首赞美诗,诗中充满了他对她的赞美和褒扬之意,寄托着他对她的欣赏和赞佩之情,也寄托着他对自己大学时的“梦中情人”的无尽思念。他把她俩都比作黛玉,在他心目中,她俩确实可比黛玉,也胜于黛玉。

  在这次与朋友们的度假活动中,他真是尽情又尽兴,也展现了才华。

  从度假村回来之后,华阳把为小梅以及汪佳莉、小雅兰、高华夫、谷莉、杨超等等朋友们拍照的照片都进行了扩印,他还特意为小梅以及小雅兰、高华夫、谷莉四人各放大了一幅他认为最佳的照片。在另一次聚会上,当他将这些照片分别送给朋友们时,小梅和小雅兰手拿照片都深情地说:“华老师你真好,给我们放得又大又好,真是十分感谢,十分感谢!” 大多数人也都对华阳的慷慨和周到表示了感谢之意,惟独李玲见到华阳特别为小梅以及小雅兰、高华夫、谷莉四人各放大了一幅而顿生妒意,她口吐不满之词:“真有意思,同样是照相,扩印时却整出两种规格来了,真是厚此薄彼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哪!咱跟人家的交情还是不行啊!”

  高华夫对她这种态度十分气忿,不禁对她揶揄道:“怎么就你事儿多,人家免费给你拍照并洗印,已经很不错了,有什么可不满的。你若是眼气,我就把我这张大幅的给你,你要不要?”

  小梅也故意气她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华老师给我扩印的这一幅大片了,明天我一高兴,也许再把它扩印成一面墙那么大的呢!”李玲听出了这几人的讥讽之意,一扭身,悻悻地走开了。

  此后不久,华阳另有一帮朋友们相约要搞一个大型的聚会,华阳照例邀请小梅一起参加,她欣然应允。

  到了聚会的那天,所有的人几乎都已到齐,惟独小梅尚未到来。这时,有人问华阳:“华阳,你不是说最近你刚刚结识了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歌手今天也来吗?怎么还不见她的人影呢?是不是你没有号召力或是人家对你的邀请不屑一顾啊?”

  华阳自信地说:“怎么会呢,昨天我们说得好好的,她也答应得十分诚恳,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她。”

  正当此时,就听走廊里服务员一声吆喝:“有贵客到!”只见雅间的门“咿呀”一声被推开了,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齐聚于门口,只见房门声响处,在夕阳的余辉里,站着一位清丽绝伦的女子,她身穿一袭洁白的连衣裙,薄施粉黛,一双如水的明眸直视着室内,当她踏着春日夕阳的余辉,轻盈地走进包间之时,立即艳惊了四座。华阳也不觉眼前一亮,觉得她确实是太漂亮了,高挑的个头,白皙的肌肤,真是白得透亮,美得超众。看得出来,她事前进行了精心打扮,显得特别年轻靓丽,光彩照人,她那身雪白的连衣裙,白得那么纯净,真是一尘不染,给人的感觉是,她的浑身上下以至里里外外都是那么的洁白,纯净,透亮,脸上化着清雅脱俗的淡妆,面色白里透红,姿态婷婷玉立,宛若一枝独秀的出水芙蓉,亦或是洁白无瑕的莲花,真乃“此女不应人间有,宛若天仙下凡来”。其实,最美的还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那常含微笑的迷人气质。当她飘然走来之时,从空调排风口吹出的凉风正好吹拂着她那洁白的连衣裙,裙角轻轻摆动,就像灵动的飘浮的白云,七彩的阳光正巧洒在她的身上,让她浑身上下披了一层绚丽的七彩霞光,看上去很像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身着霓裳羽衣的仙人。

  小梅走进室内,先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微微颔首向各位致意,并用清脆悦耳的语音说道:“真是太对不起大家了,刚才路上塞车,我来晚了,我急得不得了,恨不能身生双翼飞翔来此,但是实在无此本领。让各位久等了。对不起,对不起!”这气质,这微笑和这妙语,让人艳羡不已……

  包间里,到场的男男女女都已被她的美貌和仪态所深深地吸引住了,都已被她的“闪亮登场”震撼得有些目瞪口呆了,尤其是有个叫王详的年轻男子,竟然整个人都“傻掉了”,不仅从一开始见到她时就立即如痴如呆,张口结舌,而且在就座之后,他还时不时地将目光在她的身上扫来荡去,游弋窥视,仿佛已被磁性所吸引,被黏液黏住了一般,完全失去了自制力,这种失态简直有点忘乎所以,令人难以置信。

  为了打破尴尬局面,华阳赶紧打圆场:“怎么样?我说梅老师一定会来的吧?这不是吗,请大家看时间,刚刚到约定时刻,她来的还不算晚嘛,还是挺守时的嘛!”

  有人随声附和:“对对对,华阳说得没错,还是挺守时的,挺守时的。快请坐,快请坐。就请坐在华阳的旁边吧,这是早已为您准备好的座位,一直虚席以待。”

  待小梅坐稳,宴会就正式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于酒酣耳热之际,有人提议开始唱歌,并提议先请小梅唱一首。

  服务员打开卡拉OK音响,小梅落落大方地起身走向音响,从服务员手中接过麦克风,清脆地说道:“各位朋友,首先我得感谢华老师让我有幸参加今天这个盛会,其次感谢各位赏脸让我唱这第一支歌。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华老师的为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是非常高雅,非常优秀,非常卓越的人。为了表达我的心意,我为大家唱一首《我爱你,中国》,希望大家喜欢。”她的语音是那么的曼妙动听,那清脆婉转的妙音,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叫人心旷神怡。接着,她就激情奔放地唱起了这首歌。

  她的第一句歌声刚一出口,立即博得了热烈的掌声,有人由衷地赞叹:“太棒了,唱得太好了,这支歌可是支大号的歌呢!一般的人,没有相当的功底根本唱不了。可是,看上去她却如此轻松,驾轻就熟,真是太难得啦!”接着,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静静地聆听,虔心欣赏她那迷人的歌唱,甜甜的微笑和精彩的表演。

  这支歌小梅刚刚唱完,满座立即响起了喝彩声和掌声,大家叫喊着:“好,好,太好了!再来一个!”

  这时,又有人提议由华阳和小梅合唱一曲,并为他们点了一首《敖包相会》,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情歌。

  服务员按照要求点了这首歌。音响播放出优美而抒情的伴音,他们合着伴音以二重唱的形式动情地唱了起来。

  在他们演唱的过程中,有人在下面轻声地议论:“瞧,这梅老师唱得可真好啊!真够得上是专业水平啦!华阳唱得也比以前大有长进啦!”

  有人在附和:“可不是嘛,以前华阳虽然也会唱歌,但是,从技巧、方法和效果上看,今天可是胜过往常啊!他经常与梅老师这么专业的歌手在一起,还能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有人说:“大家看,他们的表情有多么丰富啊,有多么投入啊!”

  一曲终了,餐厅包间里立即又响起了热烈而且经久不息的掌声及喝彩声……接着,卡拉OK显示屏上显示了电脑打分:“100分,超级巨星诞生!”的字样。

  这时,有一位名叫刘安的大声叫道:“哎呀,我说华阳,我们刚刚发现,最近你唱歌的技巧见长啊,你坦白地说,是跟谁偷偷学的,又是跟谁一起练的?这首歌唱得太好了,你俩真是配合默契,情真意切,声情并茂,珠联璧合啊!”接着,他又对大家说:“看来他俩不仅唱歌配合默契,其他方面也都与众不同啊!”

  众人不知他所指是哪些方面,正在面面相觑之际,刘安又弦外有音地说:“谁和谁是一家的真是一看便知啊,请大家看,他俩就连穿衣服的款式和颜色都属于一个系列呢!真是不得了,不得了啊!”

  大家不约而同地注目于华阳和小梅,终于发现俩人竟然是穿着同一色系的服装,当然也就都听出了刘安的弦外之音——“情侣装”。

  虽然众人都已经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和他的话锋所指,可是碍于面子,大家都不好明说,便有人故意“搬道岔儿”:“大家快别闹了,他俩已经开了个好头了,该大家都分别亮亮相了,还是都来唱歌和跳舞吧!”

  于是,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点歌,唱歌,跳舞。小梅主动邀华阳跳舞。华阳应邀起立,与她一起加入跳舞的人群。在跳舞的过程中,小梅悄悄地将嘴巴凑近华阳的耳边,柔声说道:“哎,这刘大哥这么阴阳怪气地一通说,他说的是啥意思啊?”

  华阳说:“你千万别介意,你不了解,他这个人就是这种人,口无遮拦,还好妒忌,随他说去吧!别生气,别计较,好吗?”

  小梅说:“我不是生气和计较,我才不怕他说呢!他说好咱就好,干气他!”华阳心领神会地微笑着……

  众人又唱又跳地好一阵子闹腾,渐渐地都有点儿累了,于是,又有人提出了新的建议:“我说,既然现在聚会已经出现了高潮,大家都兴致很高,不如我们再增加点儿新的形式,自古就有文人最讲‘六艺’之说,即:一种说法说‘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等等六种科目;另一种说法说‘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儒家经书,总之,这‘乐’——也就是音乐与‘诗’‘书’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歌舞配诗词才会更完美,也才更加尽情尽兴呢!现在是否请华阳为大家做诗助兴,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应:“好,好,太好了,就诚请华阳为大家即席做诗吧!”

  盛情难却,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华阳只好即席做诗,大家对他的诗也都纷纷大加赞扬。

  刘安说:“真不愧是诗人哪!才思敏捷,出口成诵啊!”

  小梅夸赞说:“那是当然了,华老师相当的有才啦!有好几次朋友们聚会,他都即席给大家做了诗,而且是看着本人即席就写,几分钟就做一首呢!”人们都看得出来,她对华阳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十分崇拜。

  刘安又问:“他给你也做过诗吗?”

  小梅不假思索,迅即答道:“那是当然了,他给我写了好几首呢!”

  刘安一脸坏笑地又紧追不舍:“那么,对这些诗,你喜欢吗?”

  小梅说:“当然喜欢了,我很喜欢,他写得那么好,那么美,所有的人都喜欢,每一个人得到他的诗,都爱不释手呢!我还把他给我写的那首嵌名藏头诗用电脑做成了大幅的条幅,挂在了我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其他那些得到他的赠诗的朋友见了以后都纷纷来求我,我也帮他们做了,他们也都如法炮制,把条幅张挂在了自己家的客厅里,都说,这条幅一挂出来,立即令自己的家居蓬荜生辉了呢!”这是她的由衷之言,言语之间透着无限自豪和无限欣赏之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