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历史有多久,她就有多迷人。
金州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城,她留存了古城的文物和名字,走在金州的大街小巷,永安大街、宁海桥、承恩街、春和社区,在这些带着记忆的名字里穿行,你仿佛能听到古人传来的余音。
金州博物馆虽不大,仅有两个展厅,但是布展很走心。
进门左手边的展厅,是金州建城之前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历史,就不局限于古城了,金州地区乃至整个大连地区的文化遗址及文物都在这里有陈列。文化遗址和汉墓的地图标识,让人对大连地区的古文明分布一目了然。新石器时期,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就有了海上交流,风险和挑战可想而知。青铜时代的双砣子文化聚落遗址,出土了石斧、石刀、石箭簇等,大嘴子遗址发现了高粱、粳稻,是迄今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农作物实物标本,并且为水稻从长江下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实物依据。西汉的五铢铜钱,东汉的盛着鸡骨头的铜盆(对,鸡骨头也是一起挖出来的文物,带着青铜色。个人猜测是鸡骨头,展品说明里没写是什么),东汉的花纹砖,带着浮雕,有人形的图案,有狩猎场景图案,有鱼鸟图案,新石器时代的人做出了海参形状的陶罐,小巧可爱,具体是做什么用的呢?喝水太小,喝酒还差不多。嘿,逛博物馆就是这样有趣,让你不得不产生各种猜想。
另一个展厅是金州建城以来的历史,清代和近代的资料展品最为丰富,旧时儿童玩耍的样子、清末的马车、市街、挑担的人、大户人家的院子等等,都在照片里。展品生活气息拉满,清代的桃坠花卉长命锁、龙凤呈祥纹银镯、“寿”字木线板、木鞋撑,一定能唤起中年以上的人群的往事记忆。扇套、荷包、算盘、秤砣、铁皮钱匣子,一定也能让你联想到一间药铺或者点心铺,掌柜的要么在柜台里算账收钱,要么给客人取货称重,生意一定是兴隆的,不然吴家的益昌糕点怎么成了老字号,从同治年间一直传到现在。齐鲁名医创办的德记号,传承五代,是大连地区现存最早的老字号药房。更别提辽代的掌纹砖、关帝庙的陶水兽、陶螭吻、重唇滴水、筒瓦、绿釉龙纹瓦当、绿釉兽面纹瓦当,明清的各式纹样的滴水,花鸟纹、宝相花纹、蝴蝶纹、双鹤纹、富贵纹、雀梅图,还有螭龙纹瓦当、四叶草纹瓦当。最有趣的是一组清代兽面纹瓦当,根本就是一系列表情包嘛,配上台词就可以登台演戏了。
金州古城的沙盘,做得很精细,弯下腰平视,仿佛可以置身其中:从半圆的瓮城进去,走在一条东西或南北直通的主干道上,城的中央是关帝庙,坐落在两条主干道的交叉点,选择一座院落,推开院门,一座方方正正的院子赫然眼前。屋宇高大轩昂的是庙堂或衙署,还有满八旗的旗署,汉正黄旗、汉镶黄旗、汉正白旗旗署,巴尔虎旗署。春和、宁海、永安、承恩,这四个城门的名字是何人何时取得,我并不知晓,但是那份长治久安、风调雨顺的期冀,一定是所有人的心愿。这是清代的金州,这是甲午战争之前的金州,这时的金州应该是幸福的,大街上的商户鳞次栉比,菜馆的美味佳肴飘香四溢,庙宇香火繁盛。
时光继续倒流,明代,这里叫“金州卫”,青砖包砌了城墙,整座城摆出一个“亚”字形,方方正正,一丝不苟的样子。
时光继续倒流,金代末年,这里叫“金州”,这是她第一次叫这个名字,在此之前她叫“化成县”,这时的她,还没来得及装饰自己的外观,那夯土的城墙,看起来朴素至极。她也曾有一个婀娜诗意的名字“苏州”,让人想起烟雨江南的古色古香温柔缱绻,但她的“苏州”与江南无关,而是辽太祖将南苏城(今辽宁新宾)的居民棘韬人强迁至金州地区,因为是从南苏来的人,故取“苏”字为州名。
历史滚滚向前,金州所经历的烽火硝烟让我们至今不能忘记。历史不会用情,但人会。我们一定会记得,在西汉时期,这里有一个叫作“沓氏”的县城,那是金州的乳名,是她第一次正式的自我介绍:我叫沓氏,我来自辽东。即使过了两千多年,我们依然能听到她身上流淌着的文明之音,看到她在世事变迁里留下的记忆,有时在西门外龙舞的蜿蜒身影中,有时在浓香四溢的回勺面里,有时在金州剪纸的灵动线条间……
或许你来自辽东,或许你来过辽东,你曾见过这里有一座城,她用千年的风雨沧桑书写着中华历史的一角。
写于 2025年6月 辽宁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