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吟

  西江如练绕城流,鸳水双桥锁画楼。

  骑楼旧韵衔青瓦,龙母慈光护碧洲。

  龟岭晴岚浮翠霭,珠山夜月浸银瓯。

  最怜市井烟火处,米糕香里说梧州。


  梧州的风,是带着江水潮气的。

  站在鸳江大桥下,看桂江与西江在此相拥。一汪清碧,一湾浑黄,像两条绸带在阳光下缠绵,这便是“鸳江春泛”的胜景。

  红蓝相间的桥拱如彩虹落于江面,船行波上,桥影随浪轻晃,恍惚间,分不清是桥在动,还是水在流。

  沿江而行,骑楼城的廊柱斑驳着岁月的痕迹。骑楼廊下,老人摇着蒲扇对弈,孩童追着光斑嬉闹,叫卖龟苓膏的吆喝声悠悠荡荡,混着江风,酿成梧州独有的市井滋味。那一碗黑褐色的龟苓膏,苦后回甘,正如这座城的故事,在沧桑里藏着温柔。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梧州的美,不张扬,却在每一阵江风、每一座桥影、每一声吆喝里,悄悄烙进人心。若你也来,不妨在江边小坐,听江水诉说岭南的旧梦,看桥影拉长时光的模样。

  梧州:衙门、老城与景观的融合。梧江的衙门,老城风貌和美丽的景观。梧州:衙门遗韵与老城风华里的岭南秘境

  梧州的故事,是从一砖一瓦、一江一桥里生长出来的。在这座有着两千余年建城史的岭南古城,梧州府衙(维新里)的青砖灰瓦与中国骑楼城的骑楼廊柱隔空对话,鸳江大桥的红蓝拱影与白云山的翠色层峦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古今同框、山水共生”的独特画卷。

  衙门遗韵:青砖里的千年行政密码。梧州的“衙门记忆”,藏在维新里的深巷中。这里曾是明清梧州府衙的所在地,历经544年行政中枢的风云变幻。

  如今漫步其间,仍能从斑驳的青砖墙面、精美的灰雕窗棂间,窥见当年“总领苍梧、藤县、岑溪数县”的官署威仪。

  历史实证:1978年出土的明成化红粉石狮子(高1.7米,造型与中山纪念堂石狮同源)、清嘉庆布告石碑,无声诉说着府衙的往昔权威。

  建筑遗珍。维新里39座清末民初民居融合中西风格,如“林永华堂”的“思源”牌匾、趟栊门与西洋窗棂的混搭设计,既是商贸繁华的印记,也是岭南建筑兼容并蓄的生动注脚。

  这里不乏红色脉络。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在此扎根,让这片古巷更添一份革命火种的厚重,成为梧州“行政—商业—红色”三重历史的立体标本。

  若想触摸更宏观的“衙门史”,可探访岭南文化园三总府(两广总督府、总兵府、总镇府)。这座复刻明清官署风格的建筑群,以斗拱飞檐、木雕石刻还原了 “一府管两广”的历史格局,“总督升堂”情景剧更能让你沉浸式感受古代行政的威严与烟火。

  梧州老城风貌,演绎骑楼里的百年商埠史诗。梧州老城的灵魂,在中国骑楼城的7公里骑楼长卷里。560幢骑楼建筑如时光的容器,盛满了“百年商埠”的繁华与市井。

  骑楼胀满建筑智慧。骑楼底层的“水门”与柱上铁环,是梧州人应对洪水的生存智慧——洪水漫街时,居民可从水门搭梯上下船,铁环则用来栓泊舟楫,这种“亲水而居”的设计,是国内骑楼建筑中独一份的烟火气。

  骑楼充满文化混血。满街巴洛克式山花、罗马柱与中式灰雕、花窗在骑楼立面碰撞,在大南路裕信银号的圆顶凉亭,将西洋浪漫与岭南务实揉成独特的建筑语言。

  满街的市井鲜活:骑楼廊下,龟苓膏的甘苦、纸包鸡的焦香与六堡茶的陈韵交织;金龙巷的老茶铺里,老人摇着蒲扇讲着骑楼往事,恍惚间,仿佛能看见百年前商贾云集、船艇如梭的盛景。

  夜色中的骑楼城更具风情:龙形灯饰在骑楼间蜿蜒,“公主请发财”的网红店招与粤剧打卡点相映成趣,非遗体验馆里的六堡茶制作技艺、龟苓膏配剂秘方,让老城的“文艺范”与“烟火气”同时拉满。

  梧州的美丽景观装满山水间的岭南诗意长卷。梧州的美,一半在江,一半在山。

  聆听江景绝唱:鸳江春泛桂江的碧与西江的黄在鸳江大桥下交汇,如大自然调了一碗“鸳鸯锅”。红蓝双色的桥拱横跨江面,货船破浪而过时,桥影与水纹共舞,这便是梧州八景之首的灵动。

  若想将这盛景尽收眼底,可登河滨公园白鹤楼,凭栏远眺,江风穿堂,老城与新城的轮廓在水汽中晕染成一幅水墨。

  梧州的山景秘境可圈可点:白云山这座梧州人的“城市绿肺”,以云峰亭的开阔、四恩禅寺的禅意为底色。

  清晨登至山顶,看阳光穿透晨雾洒在西江上,听山风掠过林海的簌簌声,梧州城的全貌在眼前铺展,颇有“一览岭南小”的豁达。

  梧州的人文胜景也很诱人。龙母太庙临浔江而建的龙母太庙,是梧州人对“水神”信仰的具象化。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里,香火缭绕中藏着岭南先民对江河的敬畏与依赖,每年“龙母诞”的民俗活动,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狂欢。

  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都来过梧州,梧州人还出了副国级的李济深,还有更早的太平天国骨干。

  李济深建国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副主席,排名仅次于刘少奇。从衙门遗韵到骑楼风华,从江景绝唱到山巅禅意,梧州如一本摊开的岭南典籍,每一页都写满 “传统与现代共生,山水与人文共融” 的故事。

  若你偏爱历史的深沉,便去维新里摸一摸府衙的青砖;若你钟情市井的鲜活,就到骑楼城尝一碗龟苓膏;若你贪恋山水的诗意,不妨在鸳江春泛时,看那江风桥影,把岭南的旧梦与新章,一并吹进心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