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治通鉴》今天进入到卷二十五。霍光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即使在霍光死后,霍家的权势并没有削减,他们对皇权以及储君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资治通鉴》卷二十五记载了这方面的事件。原文如下: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三年

  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

  夏,四月,戊申,立子奭(shì)为皇太子,以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封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又封霍光兄孙中郎将云为冠阳侯。霍显闻立太子,怒恚不食,欧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

  五月,甲申,丞相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致仕自贤始。

  六月,壬辰,以魏相为丞相。辛丑,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太子外祖父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示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由是见器重。

  京师大雨雹,大行丞东海萧望之上疏,言大臣任政,一姓专权之所致。上素闻望之名,拜为谒者。时上博延贤俊,民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罢。所白处奏皆可。

  冬,十月,诏曰:“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惧焉。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又诏:“池籞未御幸者,假与贫民。郡国宫馆勿复修治。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

  霍氏骄侈纵横。太夫人显,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加画,绣絪冯,黄金涂;韦絮荐轮,侍婢以五采丝輓显游戏第中;与监奴冯子都乱。而禹、山亦并缮治第宅,走马驰逐平乐馆。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仓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显及诸女昼夜出入长信宫殿中,亡期度。

  这段话的白话文意思是,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

  春季三月,汉宣帝下诏说:“朕听说,有功者不赏赐、有罪者不惩处,即便是唐尧、虞舜也无法教化天下。如今胶东国丞相王成,辛劳招抚百姓从不懈怠,流民主动登记户籍的达八万多人,治理成效远超常等。现赐王成关内侯爵位,俸禄提升至中二千石。”但王成还没来得及被朝廷征召任用,就病逝在任上。后来宣帝下诏让丞相、御史大夫询问各郡国进京汇报政绩的长史、守丞,了解地方政令的得失。有人回答说:“之前胶东国丞相王成虚报流民人数来骗取朝廷的显要赏赐。”此后,追求虚名的平庸官吏就变多了。

  夏季四月戊申日。宣帝立皇子刘奭为皇太子,任命丙吉为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太子少傅。封太子的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又封霍光兄长的孙子、中郎将霍云为冠阳侯。霍光的妻子霍显听说立了太子,愤怒得吃不下饭,甚至呕血,说:“这不过是皇上在民间时生的儿子,怎么能立为太子!要是以后皇后生了儿子,反倒只能当诸侯王吗?”她又教唆皇后(霍成君)下毒害死太子。皇后多次召太子来赐饭,太子的保姆、奶娘总会先尝饭食,皇后的毒计始终无法得逞。

  五月甲申日,丞相韦贤因年老多病请求退休,宣帝赏赐他黄金一百斤、可坐乘的安车、四匹马,允许他辞官回家。丞相退休的制度,就是从韦贤开始的。

  六月壬辰日,宣帝任命魏相为丞相;辛丑日,任命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兄长的儿子疏受为太子少傅。太子的外祖父、平恩侯许广汉,认为太子年纪小,便上奏请求让自己的弟弟、中郎将许舜负责监护太子的宅邸。宣帝拿这件事问疏广,疏广回答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他的老师和朋友必须是天下的贤才俊杰,不应只亲近外祖父家许氏。况且太子已有太傅、少傅,下属官员已经完备,如今再让许舜监护太子宅邸,会显得朝廷器量狭隘,这不是向天下人彰显太子美德的做法。”宣帝认为疏广说得对,就把这番话告诉了魏相,魏相摘下官帽道歉说:“这不是我们这些大臣能想到的。”疏广因此被宣帝看重。

  京城下大冰雹。大行丞(负责礼仪的官员)、东海郡人萧望之上书,说冰雹是大臣专权、某一宗族独揽朝政导致的。宣帝早就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便任命他为谒者,负责传达诏令的官员。当时宣帝广泛征召贤才,百姓大多上书提出对国家有利的建议,宣帝总是把这些上书交给萧望之查核情况:建议高明的,就推荐给丞相、御史大夫;中等的,就交给中二千石官员试用,满一年后再上报履职情况;一般的,就告知上书人情况,不再进一步处理。萧望之汇报后提出的处置建议,宣帝都予以批准。

  冬季十月,宣帝下诏说:“此前九月壬申日发生地震,朕非常惶恐。如有能规劝朕过失的人,以及贤良、方正、敢于直言进谏的士人,请来匡正朕的不足,不必顾忌朝廷官员的阻挠。朕德行不足,不能安抚远方的百姓,因此边境的驻军从未停止。如今又要整顿军队、增加驻军,长期使百姓劳累,这不是安定天下的办法。现下令撤销车骑将军、右将军的驻军。”又下诏:“皇宫中未被朕临幸过的池塘、园林,借给贫民使用;各郡国的宫室馆舍,不再修缮;返回故乡的流民,借给他们公田,贷给他们种子和粮食,并且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徭役。”

  霍氏家族骄横奢侈、肆意妄为。霍光的妻子霍显,大肆修建宅第,制作皇帝规格的车马、轿子,车上绘制彩画,坐垫绣有花纹,还用黄金涂饰;车轮裹上熟牛皮和丝絮以减轻震动,霍显让侍女们用彩色丝线拉着自己在宅第中游玩;她还和管家冯子都私通。霍禹、霍山也一起修建豪华宅第,在平乐馆骑马奔驰、追逐嬉戏。霍云应当上朝觐见时,多次谎称生病私自外出,带着大批宾客在黄山苑围猎,却让家奴代替自己上朝,朝中官员没人敢指责他。霍显和她的女儿们日夜随意出入长信宫(皇后居住的宫殿),毫无时间和次数的限制。

  这段文字以汉宣帝时期的事件说明执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宣帝因王成“流民归附”的政绩赏赐他,却未核实便嘉奖,导致后续“俗吏多为虚名”,说明治国中“赏罚依据真实成效”是关键,盲目奖励会引发弄虚作假的风气。

  这段文字重点说明外戚、权臣专权的隐患。霍光死后,霍氏家族骄横跋扈,霍显甚至教唆皇后毒杀太子,暴露了“权臣及外戚势力过大”对皇权、储君安全的威胁,也为后来宣帝清算霍氏埋下伏笔。

  疏广反对让太子外祖父家的许舜监护太子,主张太子应亲近天下贤才,体现了古代“储君需广纳贤才、避免外戚干预储君事务”的治国思路,旨在保证储君成长不受家族私利影响,维护皇权稳定。

  宣帝征召直言进谏者(如萧望之)、撤销冗余驻军、借公田给贫民、免除流民赋税,体现了“君主虚心纳谏、体恤百姓疾苦”的治世理念,这也是“昭宣中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丞相韦贤退休开启“丞相致仕”制度,打破了此前丞相多“死在任上”的惯例,标志着古代官员退休制度的初步成熟,有利于官僚体系的更新与稳定。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