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新四军,人民的抗日武装

  江苏省是蒋介石统治中国时,根基比较牢固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江浙财团是蒋介石政府的经济靠山。王卫兵.jpg

  当年,江苏省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国民党反共宣传之害,在新四军、八路军初到苏北时,广大群众尤疑虑,许多人不愿接近新四军和八路军。另有地主阶级中的部分人,在新四军的背后传播国民党的反共口号,说新四军到苏北不合法,试图挤走新四军。我军到苏北后,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同时,还热情的为群众做好事,做到秋毫无犯。特别是1941年日军大扫荡时,人民群众亲眼看到新四军坚决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护苏北老百姓的利益后,一个广泛的拥军参军的活动,开展起来了。当时,群众对蒋军和新四军有一个生动的对比,他们说:“中央军来了开柜,新四军来了开会(开宣传会,动员会)。”

  抗战时期,国民党在苏北淮阴地区委任了一个专员叫王光夏,是泗阳县人。此人是当地著名的反共反人民的反动分子,他还兼任当地的保安司令。王光夏在当地横征暴敛,鱼肉乡民十分严重,广大群众对他恨之入骨。1943年王光夏率领部队袭击我军时,在战斗中被击毙,当地老百姓知道后拍手称快。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许多军官和专员都非常的腐败,抓夫拉丁,大发国难财,干了许多的坏事。

  1943年春,我从师部整风学习班回来后,被分配到二十团二营任副教导员。二营长李学堂,政治教导员孙茂祥,副营长牟书印。

  二营的班子不够团结,政治教导员孙茂祥有骄傲思想,与营长的关系有些紧张,两人时常因工作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

  我到二营后,就是促班子团结,只有团结了,才能打胜仗。到二营时间不长,日军开始对苏北根据地、盐阜地区一带进行大扫荡。

  这次日军从十七师团、三十五师团、十五师团中抽调兵力,加上还有近九千人的伪军部队,规模空前。

  对日军的这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早有预计,要求第三师及当地的党政领导人布置反扫荡,制定灵活的作战方针。

  在这期间,国民党韩德勤部面对日军的大扫荡,请求将部队转移到新四军的根据地内暂避。三师师长黄克诚本着团结的精神,顾全抗日大局,同意了韩德勤的请求。

  我新四军第三师在反扫荡期间打了许多漂亮仗,攻克了一些要害区域内的日伪军据点,最终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

  而韩德勤部在进入我抗日根据地后,竟然背信弃义,趁火打劫,杀害根据内的干部群众,并试图强占一部分淮北根据地,要在洪泽湖畔建立反共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师长黄克诚奉命调三师七旅,配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向韩德勤部发起反击,全歼其总部,并生擒韩德勤。

  最终,为了抗日大业我们还是释放了韩德勤。

  1944年3月,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的平汉铁路交通线,调集8个师团,计14万人的兵力发动了河南战役。为此,新四军第四师及淮北军区部队展开了一场反扫荡。同时,冀鲁豫军区骑兵团奉命与第四师骑兵团进行联合反扫荡作战。

  4月,驻守在平汉铁路两侧的国民党汤恩伯部,在遭到日军的攻击后,40万人大败退,几乎一天失陷一座县城,一个月内丢失了平汉铁路沿线几十座县城,失地千里。而新四军淮北军区为了配合淮海、山东等地的反扫荡,光后攻克了大店、张庙子、冯庙等四十余个日伪军据点,并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

  7月,中央发出了开发河南,控制中原的指示,新四军军部增调三师七旅和六师五十二团,作为机动兵力参加作战。8月,第四师主力越过津浦线,与国民党顽军第四十纵队发生激战,俘顽军官兵1200余人,先后恢复萧县、永城、夏邑、宿县、涡阳等地方政权。9月,国民党战区司令汤恩伯命令骑八师、暂六十二师、暂三十师、暂十四师数万人马进犯永城和萧县。我三师七旅第十九团、第二十团,加上九旅的部队,由七旅旅长彭明治和九旅旅长韦国清指挥部队对顽军作战。

  到9月上旬,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在反顽作战将要胜利时,师长彭雪枫被顽军的子弹击中,以身殉国。

  9月中旬,彭明治、韦国清指挥所属部队及两个骑兵团,再加上吴芝圃率领的第十一旅向顽军发起了反攻。与此同时,冀鲁豫军区派王秉璋率领三个团的兵力南下支援新四军,配合新四军第三师、第四师大败顽军。


  十一、淮北——津浦铁路西扩军

  反顽战役结束后,第七旅主力回撤到淮南天长县休整部队。在部队撤走前,旅首长指示二十团留下少数人员就地扩军,以补充主力部队。当时上级给的番号为:萧、宿、永游击大队。大队长为二十团副主任张XX,我为政治委员,连排级干部八人,多数为当地人。留下这些连排级干部,主要是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动员本村、本乡的农民参加新四军。同时,二十团二营还留下一个步兵班,一挺轻机枪作为警卫用。

  萧、宿、永等县在国民党与日伪军占领时,苛捐杂税特别多,抓兵拉夫,使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在我们恢复对萧县、永城、夏邑、宿县等地的控制后,老百姓的生活开始恢复正常。当时我们扩军工作编为三个小组,分布在萧、宿、永三个县进行宣传动员工作。从1944年冬至1945年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共招收新兵200余人,编成三个中队。农历新春后,二十团首长派人送信来,命令我们把新兵带到淮南铁路东补充到主力部队中。

  当地新兵离土不离乡的家乡观念很重。部队要走几百里地,要越过津浦铁路日军的封锁线,要带走刚离家入伍的新战士谈何容易。经过干部会议集体讨论后决定,移防动员工作分成两步走,第一步动员新兵到路东配合主力部队反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第二步动员的口号是:“主力部队已去了淮河以南,我们要靠近主力部队。”

  经过反复动员,开展积极的思想工作,新兵中大多数人的思想比较稳定,但仍有一少部分人逃亡了,转移工作基本上是顺利的。我们招来的新兵到淮南路东天长县地区时,仍然有一百几十人,旅团领导看了后都表示满意,并表扬了参与扩军的人员。

  1945年3月,旅首长命令我到旅部警卫营任代理政治教导员。旅部警卫营是新扩建的单位,一连是原旅部警卫连,是个老连队。二连、三连都是从地方区中升级上来的连队,成份新,骨干少,没打过仗。


  十二、抗日战争胜利了

  1945年5月,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军队先后攻入德国的首都柏林城,希特勒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地分别投下了两颗原子弹。8月9日,苏联远东红军分兵三路攻入满州(中国的东三省)。到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后,全国人民、军队都欢心鼓舞,喜气洋洋,走上街头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重庆的蒋介石,为了独吞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发布了一道命令,不许被八路军、新四军包围的大小城市里的日本侵略军,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

  对此,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命令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不受蒋介石反动命令的限制,立即向被我军包围的日本侵略者发布投降的命令,如不投降就地消灭。

  此后,经过一个月的激烈战斗,苏北地区的日伪军大小城镇被逐一攻克,最后剩下的两个大据点,淮阴城和淮安城内的日伪军不肯投降。九月上旬,新四军第三师所属各部队到达淮阴城外指定位置后,开始准备攻打淮阴城。

  淮阴城内守敌拒绝我军的最后通蝶后,在9月6日,第三师攻城部队开始炮火急袭,并以制高点封锁敌碉堡,同时挖地道对城墙实施爆破。部队在打开城墙缺口后攻入城内,与守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到当天下午城内守敌大部分被消灭,残敌先后投降,淮阴城遂于当日解放。

  在9月下旬,第三师长黄克城命令第七旅、第八旅及淮安独立团,射阳独立团,准备攻歼淮安城内的伪军。当时,淮安城内大约有伪军五千余人。

  淮安城是一个老城,城墙即高又厚,城墙外的护城河又宽又有水,在城墙上敌人的碉堡林立、易守难攻。当时我第七旅除了有几门迫击炮之外,没有其它的重武器,攻城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七旅指挥部决定采取挖坑道的办法,从城外挖坑道到城墙下,然后在坑道内放上炸药,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以便攻城部队能攻进城内。很快,我们放掉了护城河内的水。

  同时,第七旅采取了第二项措施,在城外建高台,把迫击炮架到高台上去,改曲射为平射,对敌人的城门楼进行轰击,以压制敌人的重机枪火力。

  战前,各参加攻城的部队都忙着制造云梯,以便攻城时使用。

  当时,我被旅首长指定为战场执法队队长,跟在突击队的后边,在敌人溃败时捉拿汉奸和隐藏的敌特分子。执法队的队员都是侦察员出身,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开战后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淮安城西南角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主攻团从那里登上了城墙。迫击炮改平射炮后的效果也很好,东城门楼被三发炮弹给轰倒了,敌人设在那里的重机枪火力点被我们消灭掉。

  各突击队分别在城外立起了云梯,在我军炮火的支援下,突击部队英勇顽强,几分钟内都登上了敌人的城墙。城墙上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枪炮声响成一片,敌人的防线被我军突破。攻城各部队迅速地向城内发展,守城伪军狼狈逃窜。

  由于淮安四个城门先后被我军攻破,我七旅、八旅及各参战部队迅速在城内十字大街口会师。战斗结束时,城内的伪军和汉奸无一人漏网,苏北地区全部解放了。

  这一仗是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在盐阜地区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斗,我们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装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