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篇(十一):尽忠报国 英烈千秋】 

  翻开《抗战家书》,看到张自忠将军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前线,写给战友的家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读到“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时,不禁潸然泪下。仿佛又回到那个抗日烽火燃烧的年代,看到张自忠“面对强敌,镇定自若、视死如归,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更感到这封家书字字重千钧,具有激励将士增强信心,视死如归,冲锋陷阵,夺取胜利的力量。

  张自忠将军在牺牲前的最后日子里,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却给官兵写下了鼓舞士气的家书。展示了把自己家庭和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祖国,只有民族的家国情怀。彰显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和“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在枣宜会战中,他亲率部队与敌人浴血奋战,击毙、击伤日寇1.1万余人。他和许多战友不幸以身殉国。张自忠将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他不惜用生命报效祖国和民族的壮举,给抗战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受到国人崇敬和领袖褒扬,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亲题“尽忠报国”挽词,国民党委员长蒋介石亲书“英烈千秋”挽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世世代代不会忘记,张自忠将军尽忠报国抗敌寇,战死沙场。虽然将军的肉体不会重生,但是张自忠“英烈丹心照汗青,忠魂英魂千古存”,将军的抗战壮举和精神,永远是激励后人前进的动力。

  在抗战中,无数的热血青年与张将军一样,为民族解放大业,为大多数人的幸福,义无反顾地抛妻弃子,告别家乡,走向抗日前线,战死沙场,用热血和生命熔铸成永远的丰碑。他们中很多人生前没机会表述衷肠,就被敌人残酷地夺去了生命。少数人有幸留下了三言两语的家书,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岁月抹平战争的创伤,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所有的抗战家书都与张将军的家书一样,就像常鸣警钟,时刻提醒着国人要尽忠报国。

  重读张将军的家书,重温抗战故事,就是要铭记抗战历史,用抗战精神滋养心灵、启迪思想、激励斗志,培育家国情怀。居安思危,看到世界动乱因素还在,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建设美丽富强的中国。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进程中,人人都应常常照照历史这面镜子,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建设和保卫我们的“可爱的中国”。(银河悦读网2020年6月28日加编者按和编辑首发,加银星推荐阅读)


  【传承文化篇(十二):“三不留”生态葬留下了文明】

  上周日,南京正式执行生态葬奖励——选择选择“不留名、不留碑、不留灰”的彻底生态葬式,每户奖励1000元。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第一个响应者出现了,今年60岁的余先生已经报名办好了相关手续,他将把父母的骨灰安葬在雨花功德园,让两位老人与鲜花为伴,回归自然。(现代快报)

  清明节即将到来,南京推出“三不留”生态葬,并迎来了首个响应者。为文明安葬已故亲人,开了个好头。政府推行生态葬的新政策,既环保又文明,利国利民。正如当事人余先生所说“我不差这1000 块钱,但是对于政府出台的这项政策,我表示赞同。”他还说“并不是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才会选择生态葬。小小的奖励,表明了政府态度,希望大家能转变观念”。

  在我国,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国人历来都以土葬为主。俗人死后装棺入土,僧人死后建塔安葬,皇亲国戚更是兴师动众,张扬入土。即使意外死亡,找不到尸体的人,也要搞个衣冠冢,占地建坟。随着土葬的增多,大地上留下了一处又一处的坟包。传统的安葬形式,污染环境,浪费耕地。挤占了活人的生活空间。人们对此事已有清醒的认识。并在探索新的、易被人接受的方式来取而代之。

  近年来,安葬已故亲人方式更有较大进步。政府先后采取了深埋、火化、建公墓、建殡仪馆等多种形式,意在改变落后习俗,并取得一定效果。 出现了海葬、江葬等生态葬的新形式。现在,南京实行的“三不留”生态葬,没有坟头,不占土地,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生态葬是利国利民的选择。网友纷纷给这一形式点赞。

  “三不留”生态葬,虽然不留名、不留碑、不留灰,但是留下的是对已故亲人的寄思之情永恒,留下的是文明。(哈尔滨文明网2014年3月26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