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篇(五):阅读火种 晒好书”点燃全民】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哈尔滨与绍兴、黄山、青岛等12 城市共同发声:号召市民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形式,附上一句真心话,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推荐一本自己最近在读的好书。开展全民阅读“晒好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让全体市民拿起书本,放飞心情,开启阅读之旅。(哈尔滨文明网)

  哈尔滨等12城市开展的“晒好书”活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具体行动,通过读书,掀起建“书香社会”的热潮。从而,学习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传承良好社会道德、普及科学知识,激发斗志,凝聚人心。

  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书是人生的向导、智慧的钥匙、通向理想道路的桥梁。总而言之一句话:好书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不开的营养品。读好书,可以丰富知识,拓宽眼界,明事达理,成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读好书,就会少走弯路。精神世界就会更精彩,更富足。

  志士仁人为推翻“三座大山”,不惜远离家乡,到异国他乡求学读书,追求真理。终于找到了马列主义,,建立了共产党;爱国的科学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抛家舍业,潜心学问,刻苦钻研,造出了两弹一星;当代的雷锋、焦裕禄,更是通过读书学习,追求进步,成为国人学习的楷模。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一些人,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变得眼花缭乱,迷失了方向。究其原因,他们大都放弃信仰,不读书、不看报,盲目追求个人享乐,迷恋“贵族”生活。他们败坏了党风,带坏了民风。致使“读书无用”论变相出现:文凭、职称,甚至官位都可以用钱买。金钱万能,使社会失去了公平、公正,动摇了人们的诚信价值观,后果是多么严重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都不读书,不学习,没有知识,不懂章法,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必然落后、落伍,被动挨打,受列强欺负。现在,“晒好书”活动,点燃了“全民读书”的火种,全体市民拿起书本,放飞心情,开启阅读之旅。

  让好书陪伴生活,需要从我做起,大家共同努力。“书香”就会飘进城乡的每个角落,飘进朋友圈、亲人圈和每个家庭,飘进城乡的每个角落。好书不仅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更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清正廉洁的好党风和崇德扬善的好家风、好民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民族复兴。(哈尔滨文明网2015年4月24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新华网再转发)


  【传承文化篇(六):精准“三下乡”好戏连台唱】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17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活动,面向农村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新华社)

  组织有关部门“为农民送科技、送文化和进行医疗服务”的“三下乡”活动,开展20多年了,现已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事实证明,“三下乡”活动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是一场吸人眼球的“大戏”。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推升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加快了奔小康步伐。

  眼下,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变化。今非昔比,农民对文化、科技、卫生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三下乡”活动与时俱进,区别情况,因地制宜,给农民提供具体服务,帮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使场场“三下乡”的演出,都有精彩内容,都是吸人眼球的“好戏”。这样做才能更接地气、合民意,让农民感到“养眼、入心”,人人都有“获得感”。

  “三下乡”应重点做好了以下三方面做到精准:

  一是精准摸底,夯实“三下乡”的基础。摸底是一项细活,是基础工作。只有“精准”工作,明确自己的服务不同对象,分清他们不同特点,了解他们不同需求,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使“三下乡”服务工作更好地表达真诚和善意,更受农民的欢迎。

  二是精准对接,抓住“三下乡”的关键。摸清基本情况后。组织好“三下乡”工作队,实现“精准”对接,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活动卓有成效的关键。组织什么类型的队员,派谁去更合适,必须认真琢磨琢磨。选派的下乡队员,不仅要有想农民之所想,帮农民之所需的服务意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这样做,才能以一当十,确保完成既定任务。

  三是精准服务,实现“三下乡”的目标。是帮助农村早日实现小康,也是工作的立足点。为农民提供“精准”服务,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精准的服务,不仅是轰轰烈烈的形式,更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给农民雪中送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入、扎实地坚持精准“三下乡”,每个环节都不漏空,必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精准“三下乡”,一定能好戏连台,给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激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奔小康。(哈尔滨文明网2016年12月16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