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最神秘的记者 —— 王一兵

   李连祥和温炳林两人的事迹材料和资料照片,在网上都能够查到,唯独新华社记者王一兵很神秘,一是没有公开的照片,二是相关资料也只有只言片语。

   在新疆托里县烈士陵园内,王一兵墓碑上写着:王一兵烈士,河南省郑州市人,生于1939 年8月30日,新华社摄影部记者,1969 年8月13日在铁列克提地区打击苏修侵略者的自卫反击战战斗中壮烈牺牲,终年30岁,追记一等功。有人到新华社查,就没有王一兵这个人,再到新华社新疆分社去查,也没有这个人。

   2014 年,多年来一直关注铁列克提战斗的装甲兵工程学院原教授卢继兵通过“老坦克兵的博客”宣布,王一兵的原名叫王留栓,现在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后改的。

   那是源自一次战友聚会,卢教授无意中听说一位战友的姐夫是新华社的老人,便找机会和战友的姐夫聊天,询问是否知道王一兵。

   没想到对方居然认识王一兵,而且1965年和王一兵在一个摄影训练班学习,对方随口还说:“王一兵的原名叫王留栓,是文革期间才改的名。”随后,卢教授又向新华社的有关领导求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王一兵的档案。

   档案库里,仍然是以王留栓这个名字来做表、注册、存档。1969 年10 月,为王一兵召开完追悼会之后,他的事迹、立功、抚恤等材料被放进档案袋,收入档案库。40多年来,这份档案没有任何的增添和改动,逐渐被放到浩瀚似海的档案库的最底层,又渐渐变成了无人过问的死档。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找不到王一兵资料的根本原因。伴随着档案的重见天日,王一兵的相关情况和英雄事迹也得以还原。

   1615300975200700.png王一兵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那时候的摄影记者要经常跋山涉水,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大多数摄影记者是从运动员里选拔的。有幸的是,新华社著名的王牌记者杜修贤对王一兵非常欣赏,双方以师徒相称,无论是在新华社还是下基层到部队,杜修贤都喜欢带着王一兵,既能手把手传帮带,又是全面培养和锻炼。

   据1969 年和王一兵一起到新疆塔城采访、相处关系十分融洽的北京电视台(后称中央电视台)记者再努拉回忆,王一兵说话办事彬彬有礼,心地也非常善良。1969 年8月7日,再努拉和王一兵一起在前往塔城的途中,他们顺路探望了再努拉的父亲夏克尔拜·美来克老人,见到从北京回新疆执行任务的儿子和战友,老人非常高兴,安排家人为客人宰一只羊款待,可是王一兵死活不让,硬是没有让宰羊,还主动给再努拉一家人拍照,留下了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

   这是一个爱国爱家、感情细腻的人。王一兵是河南郑州人,到新疆执行任务时,结婚的时间并不长,在他胸口上衣口袋里,放着一张从不离身的照片,那是他还没有满周岁的儿子宝宝。从王一兵那里,再努拉听说了汉族人民有和表亲相亲的习俗,在北京体育学院上学的时候,王一兵就定了亲,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工作以后,父母就给他办了这门定好的婚事。结婚之后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妻儿当时都住在新华社的职工宿舍里。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到新疆执行采访任务后,无论是前期在伊犁边防一线采访,还是后来到塔城对苏斗争前沿,工作采访之余,王一兵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儿子的照片,喃喃自语地叫几声“宝宝(儿子的小名),宝宝”,对妻儿的思念由此可见一斑。可为了完成采访任务,他只能把这一切压在心底。

   1969 年8月12 日晚上,想到明天在边境线巡逻可能会发生大的事件,王一兵和记者再努拉躺在战士们的大通铺上辗转翻侧,尽管两人都没有说出内心的担忧和想法,但此时无声胜有声,翻来覆去睡不着的王一兵,心里一定在牵挂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宝宝,还有那温柔善良的娇妻。

   第二天清晨,在676高地上潜伏时,苏军直升机发现了我方人员的行动,围绕着676高地反复盘旋侦察,见此情景,王一兵和温炳林互相配合,一个摄影,一个摄像,拍下了苏军入侵我国领土、我官兵怒目抗议的铁证。

   战斗打响后,他们不畏强敌,和官兵们一起浴血奋战,双双英勇牺牲,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永远留在了西北边关。

   当年10 月,新华社为王一兵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据在现场参加追悼会的记者再努拉回忆,在会场,王一兵的妻子抱着儿子宝宝站在那里,伤心地流着眼泪。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