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部分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甚至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农村,并在广阔的田野里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他们是完全意义上的新型农民,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增添了新活力,也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

  牛德成、牛德平,这对亲兄弟是平邑县临涧镇临涧村大山深处的农家子弟,他们为了有更好的前程,上学读书,进城打拼。尤其是弟弟牛德平,在考上大学之后,已经踏上人们理想中的前程时,却又回到了农村。

  2000年初中毕业后,牛德成来到北京。他边打工,边自学,用4年时间拿到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文凭,并在北京一家媒体找到一份工作。2007年,他和北京姑娘赵瑞蕊结了婚。到2010年,牛德成月工资7000多元,在北京有了两套房子,并且因为妻子是北京人,几年后他就可以把户口迁到北京,成为人们羡慕的“北京人”。

  然而,牛德成却不这样认为。他对笔者感慨道:“房子有了,车子有了,手里也不缺钱,咋就过得不那么起劲呢?”

  2010年“五一”放假期间,牛德成带着妻子赵瑞蕊回到老家。在返回北京时,母亲给他们装上了100多个鸡蛋,赵瑞蕊吃了赞不绝口。带回来的鸡蛋吃完后,夫妻俩走了多家超市,先后以每个1元和2元的价格买了一些大品牌的柴鸡蛋,可是不管是炒还是煮,赵瑞蕊都说不好吃。

  这激发了牛德成搞生态农业的想法。随后,他给正在山东政法学院上学的弟弟牛德平打电话:“我想回家养鸡,少不了你的帮助。你要是想跟我一起干,我就回去。”刚上大三的牛德平很痛快地答应了哥哥。

  2010年7月,牛德成向单位打了辞职报告。三个月后,辞职报告批下来,牛德成便带着30万元存款回到临涧村。从此,他由一个城里人,又变成了一个山区农民。

  在离家10多公里的地方,牛德成兄弟俩看中一片山,当地人称之为“大泉沟”,周围四五公里无人居住。兄弟俩承包了100亩山头,承包期20年。承包费很便宜,每年总共才500元。可是,有附加条件:不能采石;已经被人采过的地方,兄弟俩要负责植树复绿。

  兄弟俩在山上建起简易房,把电线扯进山,把山泉引过来,2011年2月底购进第一批3500只鸡苗。

  然而,由于山上昼夜温差大,兄弟俩又经验不足,在鸡长到一斤左右时大量生病,即便是四处求医问药,精心照料,最后还是死了500多只。不过,年底一算账,兄弟俩还是乐了,因为买鸡苗、饲料等方面的费用与卖出去的鸡和鸡蛋的收入二者相抵——养鸡本身没挣也没赔,但是“赚”了400只第二年春天能够产蛋的母鸡。

  刚开始养鸡时,兄弟俩买来一大堆饲养尤其是散养鸡方面的书籍,可在实践中,他们很快发现按书本上说的有些地方行不通。

  书本上说,他们养的这种鸡体重要控制在1.8斤至2.5斤,再重了产蛋就会少。他们按书本上说的实施,减少能让鸡增加体重的饲料配比,到了150天应该进入产蛋高峰期了,鸡却几乎没有产蛋。回家问母亲,母亲说:“鸡个头这么小,能产蛋吗?”兄弟俩相信母亲多年的庭院散养经验,随后建起池子,用鸡粪和豆渣养蛆喂鸡,以增加鸡的体重。喂了一个月后,产蛋量就上来了。

  从那以后,兄弟俩特别注意打听当地人散养鸡的土办法,并依法用马尾松的枝叶和花生的红衣喂鸡,并在山上种花椒喂鸡。另外,山里的黄鼠狼和山鹰比较多,兄弟俩一开始对鸡的这两种天敌一筹莫展,后来当地有经验的老乡告诉他们:“养鹅。”他们在山上养了二三十只鹅,还真起了大作用。

  兄弟俩养鸡,任何含有化学成分的饲料都不喂,就靠这些土办法,鸡一样长得很好,产蛋量也高。

  经过两年的摸索,他们卖鸡卖蛋走了两条路:一是卖到北京等大城市;二是在平邑县城开直销店。卖到北京的鸡蛋2元钱一个,母鸡128元一只,公鸡198元一只;在县城直销店,鸡蛋1.3元一个,母鸡20元一斤,公鸡30元一斤。“现在我们愁的不是销路问题,而是货源不足。”牛德平说。

  随后,兄弟俩扩大再生产,养了1万只鸡,四五十只羊。“其实,我们承包的这100亩山地,养鸡最大散养量是6000只。”牛德平说,“其余的4000只是与当地一位荒山承包者签了合同,对方必须按我们的规范化要求养鸡,我们则保证按价回收。”

  在他们的养鸡场周围,还有1万多亩荒山野坡,他们设想是全部承包下来,成立合作社,建起大型生态农场。“我们兄弟俩算过,山上养鸡规模达到1万只,同时养500只山羊,一年的纯收入可达100万元。这一目标,应该很快就能实现。”牛德成自信地说。

  在风吹日晒下,兄弟俩已经和当地农民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如果硬要说差别,那么就是他们更能认识到优良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比如随生活用品带上山的塑料袋,兄弟俩会小心地收起来,再带到山下进行处理……

  二

  张海,邹平县魏桥镇印家村人,2011年烟台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

  如今,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的追求。不过,张海却主动放弃了这条路,回农村种起大棚。

  张海的父母常年做生意,家里不缺钱,用张海的话说“有个几百万”。上大学时,张海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有这样的儿子,张海的父母很满意,按照他们的想法,等儿子大学毕业后,考个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老老实实上班,一辈子过得平平稳稳的,多好!”张海的父母说。

  当初去烟台上大学,坐长途汽车走高速公路要经过青州、寿光,看着路两侧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大棚,张海就想:种大棚蔬菜肯定挣钱,要不哪会有这么多大棚?他又想到村里那些水浇便利、土壤肥沃的耕地,便觉得不种大棚可惜了。

  2010年4月,魏桥镇招考一个事业编制。“全省统一招考,只有1个位子,报名的却有2000多人。”张海说。因为这次考试,他回到邹平,初中、高中时的同学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说到以后的打算,同学们几乎都想着走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这条路。

  那次,一共考两门。到下午那门时,张海只答了一半就交卷了。离开考场时,他对自己说:这条路我不走了!然后直接坐车回到学校。5月,他去了寿光菜博会,亲眼见到60多斤的地瓜、一个人抱不动的南瓜……让他兴奋和羡慕不已。此后,他又三次去寿光,向当地种大棚的菜农取经。

  这年暑假实习期间,张海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回家种蔬菜大棚!父母听后,死活不同意他的想法,他却铁了心。当时,家里承包着100亩地,承包期30年,张海瞒着父母找来挖掘机,开始平整土地。

  整地的当天晚上,父母找张海谈话。

  母亲说:“看来你是铁了心种大棚,可你从哪里弄投资的钱?”

  父亲则问:“建100亩地的大棚需要多少钱?”

  张海说:“最少300万元。”

  父亲说:“这个钱我们给你,如果你最后干不成,以后得听我们的安排。”

  张海说:“这个钱算是我向你们借的。”当下,他给父母打了张欠条。

  就这样,张海有了300万元的启动资金。至2010年底,他又流转了300亩地,建起30个大棚,其中15个种黄瓜。

  因为这片土地是第一次种大棚菜,价值张海的精心管理,所以菜长得格外好。更可喜的是,这年冬天黄瓜出奇得贵,七八元钱一斤,进入腊月卖到10元。“那些天,从棚里抬出一筐黄瓜就是1000块钱,我一天毛收入9万块。”

  这15个黄瓜大棚给张海带来150多万元的纯收入,这让当时24岁的他兴奋不已。随后,他陆续发展到850亩地,建起110个蔬菜棚,其中有60个标准大棚,其余是大弓棚。有一些土地因资金问题暂时没建大棚,他就种白菜、萝卜、大葱之类的露天菜。

  开始一切顺利,可是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雾霾天气,让大棚里的蔬菜几乎遭受灭顶之灾,黄瓜不长秧,西红柿烂果。他到外地寻求办法,可是当地菜农遭遇同样的问题,也是一筹莫展。回到家,张海不得不指挥工人拔掉45个大棚里的黄瓜、西红柿、菜椒,紧急补种了西瓜、豆角、甜瓜等,虽然挽回了一些损失,但这茬菜让他赔进去200多万元。

  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住张海搞生态农业的想法和决心,而且他还想建个冷库。“种菜要考虑市场时间差,错时上市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冷库储存。其实,建冷库的地都整好了,等手头有了资金就开工。”张海信心十足地说。

  张海种菜并不是亲自到大棚里去忙,周边村庄40多名农民已经成为他的固定工人,若是忙不过来时,随时再加人。他的大棚不用化肥,只用农家肥,农药也只用杀菌类的,并且选用不直接喷洒的烟雾剂。而且,他成立的是农业开发公司,因为他认为:“我不仅仅满足于种菜,而是要从选种、种植到储运、销售等搞出一套系统工程。”

  张海说,他是回来当了农民,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新型农民的支撑才行。”

  三

  在青岛崂山脚下,有一座农家小院,北依青山,东临大海。

  这个环境优美、令人羡慕的小院,就是马群在王哥庄镇何家村租住的家,然而,对于马群来说,这个家则意味着漫长的四年独居生活,而支撑着他的是一个城市大学生的农村创业梦。

  马群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人,家在青岛市市北区,父母均在市区工作。上初中时,学校组织了几次学农活动,让马群对农村产生了兴趣。在高中时,很少有时间看电视的他,却喜欢上两个涉农创业节目:中央七套的“致富经”和中央二套的“生财有道”。

  2005年高考后,马群入学德州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大二下学期的一门选修课程让马群初步接触到了食用菌,特别是一次课外实践,在参观德州市食用菌研究所时,让他萌生了种植食用菌的想法。

  那年暑假,马群自购书籍,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同时在青岛市各批发市场进行考察,并了解到青岛周边并无大型食用菌种植基地,这更加坚定了他到农村创业的想法。后来,马群尝试着向母亲讲了自己的想法,随即感受到来自家人的阻力比预想的还要大。在马群多次努力之下,家人终于答应他毕业后到农村去的请求。

  马群在2008年如期毕业,随即开始着手他的创业筹备工作,先是在何家村选好地、租好房,然后就是搞种植基地的基础建设。可是,找原料、买锅炉、建大棚等诸多问题,对于之前“只见过用棉花做的被子,不知道棉花到底长什么样子”的马群来说,有点措手不及。同时,种植技术问题成了更大的“拦路虎”,因为马群之前接触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来自学校的实验室,与大田实际种植技术差距很大,他只能自行摸索。

  在权衡利弊之后,马群最终决定从小做起,“先租了几分地试种,待技术成熟后再扩大。”

  第一次,马群种了2000袋菌种,全部失败。他打电话询问有关专家,对方说应该是培养基消毒不彻底。可是,具体怎么不彻底,马群只能自己考虑。

  第二次,马群加大了消毒时间,还是不成功。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询问,后来才找出原因:蒸汽池太大,蒸汽量不足。“每次失败,心里都特别难受。”在长期独居的过程中,马群也练就了一套自我调解法,“为什么失败?下次应该注意什么?在找出原因后,我不但不会难受了,反而很有成就感。”

  事实上,随后他不得不屡屡面对失败。就这样,创业三年,苦没少吃,罪没少受,却一分钱没挣,反而倒贴了十几万元的马群迎来了一个关口——家人开始劝他,希望他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三年投这么多钱没有挣钱,我不后悔,但我也不想就此放弃。”不后悔源于三年的失败经验,让他在技术上摔打成熟了。春节过后,马群给家人立下了军令状,“再给我一年的时间。”马群说,他需要用时间去证明自己。

  2013年6月,马群的创业终于迎来转机,前一年新租用的半亩厂房内的平菇长势良好,为了多挣一些,他没有批发出售,而是每天自己拉着平菇去赶早市。因为种植区环境好,而且一直用崂山水喷洒,马群的平菇比市场上一般的平菇质量高、口感好。不多久,市场上就有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来买他的平菇。

  “我的平菇5元一斤,其他人的4元都卖不动。”这让马群看到更大的商机,随后以每年9000元的费用,租了一个专门种植食用菌的大棚,配套有空调和架子,架子可以放3层培养基,也就是说,1.2亩的大棚相当于3.6亩的面积。

  随着技术的熟练掌握,马群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最缺的就是资金。”马群说。随着新租用大棚的投入使用,马群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发展,比如他正和青岛一些大型企业食堂进行商谈,并计划与青岛市的部分酒店和企业食堂建立合作关系。

  独居山村四年,没有网络,没有朋友。四年间,马群学会了做饭,也学会了抽烟,一个人打台球,一个人抱着吉他引颈高歌,成了他排遣寂寞的主要方式。

  随着事业渐入正轨,闲的时间越来越少,需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寂寞感反而减少了。“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在马群看来,未来的路一如门前的山道,看不到尽头,但心中却始终充满了信心。

  四

  笔者赶到沂水县诸葛镇卞山村昱兴源养猪场时,正逢生猪出栏。看着膘肥体壮的生猪,王娜充满了喜悦:“这些生猪,让我有一种充实感和成就感。”这位80后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选择当农民是对的。

  “回家养猪?”在许多同学正做着白领梦的时候,王娜的决定把大家雷倒了。面对同学们不解的目光,王娜有着自己的见解,“现在正是到农村大展拳脚的好时候。”2009年7月,一拿到烟台南山学院的毕业证,她就踏上了回乡的客车。

  王娜回乡养猪并不是一时冲动,她的父亲就是靠养猪致富。2005年,她父亲建成一个年出栏量3000头的养猪场,只是当时养殖的是杜洛克、长白、大白等普通猪种。

  学成归来的王娜给养猪场的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她向父亲建议扩大生产规模,引进优良品种和养殖新技术,并改进管理方式。就是那一年,在她的主导下,养猪场引进了莱芜黑、沂蒙黑等优质猪种,而且生猪防疫、饲料配比等都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操作。

  但效果“不明显”。有的养猪场和她同时进的仔猪,人家的猪出栏了,王娜的猪还在圈里,出栏时间比其它猪场晚了2个月。非议随之而来,“我们养了一辈子猪,她一个刚毕业的闺女懂什么?”村民们没给王娜留任何情面。但接下来的场面,让许多人瞠目结舌,王娜养殖的生猪因肉质好,购销商纷至沓来。

  2010年,王娜的养猪场年出栏量突破6000头,年收入达到800万元。2011年更上一层楼,出栏生猪7000多头,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还在求学期间,王娜就注意到,村民在养殖方面有“三缺”:缺技术、缺市场信息,更缺观念。“如果成立一个合作社,通过统一种猪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病防疫、统一饲料采购、统一生猪销售的模式,吸纳周围村民实现规模养殖,可以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她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2008年10月,汇丰润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王娜担任社长。

  合作社成立之初却不被村民们看好,“行情不好,猪病又多,赔钱了咋办”,“说得挺好,没钱咋养”……王娜当众许诺:“你们只管进猪仔,至于疫苗、饲料、技术、治疾等全部由我承担,等大家把猪销售出去了,再跟我结算!”

  半年之后,合作社社员的生猪出栏,平均每头生猪比没入社前多赚200元,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万元以上。

  “合作社成员有50个,包括5个规模养猪场和45个散养户,年出栏量为2万头,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养殖。”王娜说,通过合作社的资源整合,目前每头生猪的利润比成立合作社之前提高了130多元。

  王娜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0年,她被评为“烟台南山学院就业之星”;2011年3月,她创办的养猪专业合作社被授予“优秀妇女专业合作组织”的称号;同年4月,她被沂水县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

  看着正在装车的生猪,王娜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农村的天地非常广阔,我坚信:从事现代农业一定会大有作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