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1932年5月,红四方面军炮兵学员队的学员在随红十一师参加了苏家埠战役后,都回到各自的部队里。这一年红六独立团已编入红十一师,在北克淮河重镇正阳关后,又回师南下准备攻打霍丘县城。部队在霍丘城下集结时,董鹰翔、马雨春、冯英三人奉命回到了团里。

  到达团部住的大院时,警卫员李小勇不让他们三个人进屋向团首长报到。李小勇说:”团首长正在开会呢。”

  董鹰翔等人站在屋门外,只听丘团长在屋里说:”师里这一次分给我们团的任务是:从霍丘城北面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辅助主力团从城南进攻。也就是说,主攻方向在城南,师部的82毫米迫击炮都集中在那里。师长要求助攻部队也要像主攻部队那样打得震天响,使守城的敌人摸不到我们主攻的方向。今天上午,大家都去察看过霍丘城北敌人的防守情况。霍丘城北总的来看防守得并不很严密,城下只有一道铁丝网,城门口建有两座小碉堡夜间无人,只是城墙高大,城门看来也结实。我们团虽然是助攻团,但也不能等着吃现成饭,不能等主力团打完敌人后请我们进城。如果是那样,我们进城时最好张贴纸贴在脸上好啦。”

  丘团长的话引来一片的笑声。 他又说:”我刚才说了我们不能等着兄弟部队请我们进城吃现成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进城?会前有的同志建议架云梯,那当然行,但其代价也会很大,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来看可能赔不起。用炮打吗?我们团目前有两门迫击炮、十发炮弹,就这十发炮弹也炸不开城墙。我已请师里把我们那几个学炮兵的小鬼给派回来,不知什么时候能赶到。大家看看,还有什么能使我们既避免大的伤亡,又能打进城里去的好办法?”

  会场上一片沉默。约一分钟后,红二连连长吴树彬说:”丘团长,前天我看见兵工厂许厂长在师部里。如果他们还没走,是不是请他们给想个办法?我们在保卫兵工厂时,曾听他说在创建苏区时兵工厂曾为红三十一师攻打新集县县城研制了两门‘大树炮’很好用,只打了三炮就把新集县县城大门给炸开了。”

  “‘大树炮’,这个办法倒挺好。一会你带几个人去师部看看,如果许厂长他们还没走,就一定要把他们请来。大家还有别的建议吗?没有了回去抓紧做准备,师里给各团三天的时间备战,我们一定要分秒必争。看看李政委还有什么事要讲?”

  李茂源说:”大家回去做好战前的政治工作,发动战士们开动脑筋想办法,为攻打县城做好准备。”

  董鹰翔听了这几句话之后,才知道李教导员已经担任红六团的政委了。

  散会了,丘团长首先走出了屋门。

  “报告!”董鹰翔、马雨春、冯英举手向团长、政委报到。

  “噢,小鬼们回来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丘团长的话刚说完,只听吴连长在喊:”看,那不是许厂长他们来了吗?”

  众人望支,只见许厂长带领着几名兵工厂的工人进了团部的院子。

  “这是许厂长,这是我们丘团长、李政委。”吴连长急忙上前介绍道。

  “丘团长,咱们见过面。”

  “见过见过。在你们那,咱们还打了个大胜仗呢。”丘团长道。

  “警卫员,把凳子都搬到院子里去。”李政委喊道。

  一会儿功夫,屋里的凳子全都搬了出来,干部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院子里到处都是人。

  董鹰翔来到父亲的身边,董连长轻声地问道:”都学完了?”

  “嗯,学完了,爹。”

  “好,马上要打霍丘县城了,要打出个样子来。”

  “是,爹爹。”

  丘团长热情地握着许厂长的手问长问短。许厂长说:”我们到团里看看,有没有需要修理的重武器,如果有,我们准备马上干。”

  丘团长说:”刚才我们还说要派人去找你们,你们来得正好。”接着,他把团里领到的攻城任务及吴连长的建议又讲了一遍。他最后说:”你看,能不能经我们也造两门‘大树炮’?”

  “行,只要有大树就能造。”

  李政委站起身来说:”在那西厢房里有两根大木头,不知能不能用?”

  “看看去。”许厂长道。

  干部们都站起身来往西边那间屋子走去。推开西屋的门,果然在地上躺着两根合抱粗的大树。

  李政委又说:”这可能是土豪为自己死后准备的棺材木。”

  许厂长上前看看后说:”行,这正是那种大枫杨树木头,很结实。”

  “多长时间能造完?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做准备。”丘团长道。

  “我们分秒必争,现在就动手干。在师部还有我们几个工人和工具,派人去把他们叫来,就在这院子里造就行,两天的时间一定能完成。”

  “好。团部立即搬出去。吴连长,再带人到师部里去找人。”

  “是。”吴树彬走了。

  丘团长又从警卫排抽出了一个班的战士帮助许厂长和工人们造大树炮。

  团部搬出了那个院子后,便在隔壁住了下来,丘团长又把董鹰翔等人叫了过去。

  “董鹰翔。”丘团长注意地看了一下三个小战士后又说:”在军校里学炮兵不是你们四个人吗,怎么回来了三个人?”

  董鹰翔低头不语,他感到心里非常难受。

  李政委见他一言不发,便又说:”还有一个是刘汉臣,该不是他出事了?”

  董鹰翔转过身去抹起了眼泪。冯英说:”首长,刘汉臣在黄安战役时为了救董鹰翔,已经牺牲了。”

  丘团长和李政委听后沉默不语,只是点了点头。一刻钟后,李政委说:”刘汉臣是好样的,我们要加倍向敌人讨还血债。”

  丘团长说:”这样吧,你们先去休息,下午团里再研究一下你们的任务。”

  下午,红六团攻城方案定了下来。一、重新组建炮兵班;二、攻城前剪开城下的铁丝网;三、对城北门的攻击使用大树炮;四、炮兵班负责用迫击炮轰击城门上敌人的火力点,掩护攻城部队的进攻。

  团部会议结束后,丘团长任命董鹰翔担任炮兵班的班长,全班共计有十五名战士。

  攻城的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董鹰翔带领着全班的战士,对那两门迫击炮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保养,又对那十发迫击炮弹也都挨个检查了一遍,以确保战时能打响。

  到了第三天的上午,董鹰翔专门来到原团部住的院子里,只见那两门”大树炮”已经在许厂长他们两昼夜的努力下造了出来。这大树炮有两米多长,炮口有水桶那么粗,外面紧紧地箍上了一道又一道的铁箍,里面还装上了铁板。许厂长见董鹰翔来到了院子里,便说:”小鬼,你看这木头炮怎么样?”

  “这炮能打响吗?”董鹰翔有一点疑问。

  “能。不用说用火药,就是装上石头也能打出去。当年攻打新集县城时,也是造了两门大树炮,打起来震天响,嘿!”许厂长很自信地回答道。

  这天夜里,红十一师按计划进入了阵地,把一座霍丘城紧紧地包围起来。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白军士兵在城墙上可能预感到自己末日的来临,不停地在城墙上巡逻为自己壮胆。

  红六团的战士们在黑夜中把那两门大树炮悄悄地抬到距城北门几十米远的地方固定了下来,又在炮的两侧用八仙桌加上棉被作为掩护,一切都准备好了。

  夜,静了下来,远处不断地传来狗的吠叫声。

  夜里三点,丘团长接到师长的命令,他一声令下,只听得”轰”“轰”传来两次巨响,两条火龙直扑北城门,转眼间把霍丘县城的北门给炸开了。

  “冲啊!”枪声和爆炸声同时在霍丘县城的四面响起,守城的敌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从城墙上拼命地向城外射击着。

  “瞄准城头火力点,放!”

  随着董鹰翔一声令下,两发炮弹飞出了炮膛,很快从城墙上传来两起炮弹的爆炸声。

  “放!”

  炮弹一发接一发地在城墙上爆炸,火光直冲云天。白军的多个火力点被连续不断的迫击炮弹给炸掉了。红六团在冲锋号声中顺利地攻入了霍丘县城,城北门被红军战士们占领了,城内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天亮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城里的枪声也逐渐地停了下来。红十一师占领了霍丘县城,开始打土豪分浮财,开仓分粮救济穷苦的老百姓,县城里一片欢歌笑语。

  第二天下午,红十一师主力部队奉命撤出霍丘县城,留下红六团在城里协助特委组建霍丘县苏维埃政府。

  在第三天上午十点多钟,红六团在霍丘县城的广场上召开了群众大会,李政委站在一张八仙桌上,开始向广场上的群众讲话。他从红军反国民党军队清剿的胜利讲起,到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红军攻打霍丘县城的战斗经过,讲红军的来历和主张。李政委在大会上还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红军,保卫苏维挨政府,保卫家乡。

  董鹰翔站在桌子旁,认真地听李政委的讲话,同时也在察看有无敌特分子搞破坏。

  突然,董鹰翔感到有人在拉他的衣角,他扭头看了看,只见是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少年,一身的破衣烂衫。

  “有事吗?”董鹰翔问道。

  “小哥哥要,我能当红军吗?”

  “你太小了。”

  “不小,我今年14岁了,能扛动一大捆柴呢。”他看着董鹰翔又说:”你也大不了多少,只比我高那么一点点。”说完,他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谁说的,我比你高出了那么一大块,看看。”董鹰翔说完故意踮起脚尖来同他比了比。

  “骗人,你抬起脚来。”他瞪大眼睛说道。

  “来,让我看看。”丘团长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他边看边问道:”今年十几岁了?”

  “14岁了。”

  “叫什么名字?”

  “齐小牛。”

  “骑小牛,还骑小马呢。”不知是谁在打哈哈,引来一片的笑声。

  “家里还有什么人吗?”丘团长又问道。

  “没有人。”齐小牛说完哭了起来。旁边有人说:”长官,他爹叫老财打死了,他娘也被抓去给卖了。”

  “是这样。好,我们收下你。”丘团长道。

  “我也要当红军。”“我也要当红军。”许多青年人争着在报名。

  “愿意当红军的,请到那边去报名。”丘团长道。

  红六团在城内招收了二百多名新战士。晚上,丘团长和李政委把董鹰翔找了去。丘团长说:”董鹰翔,团里准备把炮兵班改建成炮兵排,除了原来炮班的战士外,再补入新招收来的七名小战士。于威成和李铁柱也回来了,再组建一个少年红军班。这样,两个班编成一个炮兵排。团里研究过了,由你担任排长,由冯英和马雨春任炮班正副班长,于威成和李铁柱担任少年班正副班长,定为二班。”

  “是,团长。”

  “这里有支德国造的自动枪发给你使用。”丘团长道。

  董鹰翔双手接过了那支自动枪后又给团长、政委敬了个礼。

  这天下午,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了,大街上欢声雷动、鞭炮齐鸣,贫苦百姓们热烈庆祝苏维埃政府的成立。特委派了一位县长来负责县里的工作,红六团则为县政府配备了一些工作人员。

  晚饭后,李政委对董鹰翔说:”小鬼,你跟我到县藏书楼看看去。”“是。”

  李政委跟丘团长打了个招呼后,便与董鹰翔往县藏书楼方向走去。走在路上,董鹰翔说:”政委,这几天我写了一首诗。”

  “什么诗?”

  “是关于‘大树炮’打县城的诗。”

  “好,你说说看。”

  董鹰翔随口道:”打县城:炮打敌县城,‘轰轰’敌惊梦。君问是何炮,‘木炮’显威风!”

  “哈……不错不错。董鹰翔,你快成诗人了。”李政委拍手叫好道。他又说:”‘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小鬼,你上了这军校,真是大有长进呢。”

  当他们俩人来到县藏书楼后,发现这里除了一个看门的老头外,竟空无一人。

  “老大爷,我们进去看看书好吗?”李政委上前询问道。

  “好,红军先生请。”看门的老人回答道。

  推开藏书楼的门,满屋子都是书。李政委在挑选着书籍,董鹰翔也在一旁看书的目录。

  《唐诗》《宋词》,董鹰翔看到这两本书后心想:在上村学时自己读过一些诗词,今天找到这些书后得好好地看看。《本草纲目》,这本书对医生护士很有用。不知为什么,董鹰翔想起了柳云。

  李茂源说:”董鹰翔,这里有一本《孙子兵法》,这才是好书呢。”

  董鹰翔往李政委那边看了一眼,果然不错。他自己又找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董鹰翔心想:过去常听人讲《三国》,讲《西游记》,今天找到这些书后也得好好地看看。

  “董鹰翔,这里还有一本《孙子兵法》,你也拿去看看。孙武是兵家始祖,学学他的兵法,以后会大有用处。”

  “好。”

  李政委又说:”俗话讲:多想出智慧。要想多出智慧,首先要多学。多学才能多想,要多学前人、古人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古人讲:愚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在前人、古人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兵法、战法。好,时间不早了,你挑好了吗?”

  “挑好了。”董鹰翔道。

  当他们两人来到门口时,李政委说:”大爷,这几本书我们看一下,我给你写个借条。”

  “不用了,红军先生要看就请拿去看吧。”

  “那不行,我们红军有纪律。”李政委说完,拿出笔来写了一张借条交给了看门的老人。

  回来后,每到休息时间,董鹰翔就如饥似渴地看那几本借来的书。于威成、马雨春等有文化的战士也纷纷各拿一本书在认真地阅读。

  两个星期后,李政委问董鹰翔道:”小鬼,书看了多少了?”

  “《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都看完了,《西游记》刚开了个头。”

  “好。中午咱们再去走走,听说这街上有个书铺。如果能买到这些书,就把借来的那几本书还给藏书楼。”

  “好,政委。”

  吃过午饭后,董鹰翔又跟着李政委上了街。大街上各种店铺都开了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酒店门口的大招牌上写着”太白酒”,茶楼的招牌上书一个大大的”茶”字,下写”四季香”。

  李茂源和董鹰翔走到了大街的尽头,才找到了那个小小的书店。它的招牌不明显,门前也很冷清。董鹰翔心想:这个书店看来生意不太好。他跟着李政委来到门前,推门而入。

  店铺老板见两个红军进了门,立即迎上前来打招呼。

  “我们来看看买几本书。”李茂源道。

  “好,只要本店有,我都卖。”

  “有《唐诗》和《孙子兵法》这类的书吗?”

  “有,有。”店老板急忙去拿书。

  李政委在那买书,董鹰翔则站在一旁看着这个小书店。店铺不大,书也摆放得挺整齐,多是些古、旧书。

  书店老板一次拿出来好几本书后又说:”我这里还有《管子》《楚辞》《六韬》。”他说着,将这些书全都摆放在桌子上。董鹰翔心想:这个人做买卖倒挺在行。他想到这里,随意问了句:”有《本草纲目》吗?”

  “有,有。”店老板急忙去找了出来。董鹰翔拿起来看了看,又对店老板说:”你那墙上的字写得不错。”

  “那是那是。这是咱城里一位老秀才写的。”店老板说罢,念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要吗?”

  “不要。”董鹰翔急忙摇头道。

  李政委说:”看来那老先生一定是家大业大了。”

  “哪里哪里。他穷得只有三间屋子,靠卖字画为生。”

  李茂源点点头:”读了书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你看清人郑板桥写有‘当官要为民谋福’,而李清照则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心壮志。”

  “是呀是呀。唉……这世道难呀。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词,可这世道比蜀道还要难,老百姓太难了。”店老板唉声叹气地说道。他又说:”官府常说,红军都是些山野土匪,杀人不眨眼,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您好像也是读过书的人。”

  “红军都是些受苦人,其中也有许多读过书的人。穷人闹革命,是为官府所逼迫,逼上梁山。黄巢造反前也是一位秀才,他的赋菊诗说得好:‘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红军打仗是为了能让穷人过上好日子,是为了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李茂源道。

  李政委这一席话,说得店铺老板不住地点头称是,他转身到里屋拿出纸和笔,又说:”请您写几个字吧。”

  “行。”

  店老板在一旁研墨,李茂源提笔想了想,便在宣纸上刷刷地写了十个大字:‘读书为国强,读书为老乡。’

  “好字,好字。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您胸怀大志,实在难得。”书店老板止不住地夸奖道。

  李茂源放下笔后说:”好,多蒙老板赞扬,我们还有事,就不在这里多耽搁了。这些书我们都要,你看要多少钱?”

  店老板很快把书钱算了出来,李政委交了钱后便和董鹰翔离开了书店。

  下午,丘团长发给李铁柱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李铁柱高兴坏了,就像娶了新娘媳妇似的。

  晚上,董鹰翔和于威成等人又在油灯下看书,其他的战士有的在学写字,有的在缝补衣裤。新战士齐小牛凑到李铁柱的眼前,也想动动那挺轻机枪。

  “别动,那可不是你能动的。”李铁柱道。

  “副班长,那我什么时候能动它?”

  “这个嘛,等你长得和我差不多时就行了。”

  “你长这么壮,我啥时能赶上你?”

  “你今年14岁了,等你长到我这么大,17岁时就行了。”李铁柱说完,停了停又说:”我长得大,自然要用这大家伙。你没见排长年龄小,用的那支枪也比我这支枪要小吗?”

  “那比排长再小的人不是要用手枪吗?”

  “你这小子倒是挺会钻空子。”

  李铁柱的话引得周围的战士们哈哈大笑起来。

  战士杜应强来到董鹰翔的跟前,悄悄地说:”排长,你能给我讲讲《孙子兵法》吗?我也想学点兵法。”

  “好。这《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法,孙武在书中总结了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许多带有指导性的意见和论断,历代兵家都十分重视《孙子兵法》。从这本《孙子兵法》上看,是清代学者校勘的。书中序言说:古之名将用之则胜,违之则败,称为‘兵经’。”董鹰翔抬头看了一下周围,见许多战士都围了过来,便提高嗓门说:”《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第一篇是‘计篇’。” 董鹰翔把”计篇”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念完后他又说:”从《孙子兵法》中来看,孙武对地形非常重视。在这本兵书里,有三篇文章专门讲地形。在第一篇里提到的地形有:远近、险易、广狭、生死之地。从我们作战上来看,地形对我们歼灭敌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孙武在书中强调:‘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这些指导性意见,对我们红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敌人贪利时就用利诱之;当敌人混乱时就乘乱而夺取胜利;当敌人坚实,就应当保持戒备;当敌人强大时就应当避其锋芒。在这第一篇的最后,孙武讲:‘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就是要乘敌人无防备时,以突然的行动去攻击他,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以正合,以奇胜’,即在常规的战法外还应以多变的作战方式来战胜敌人。‘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这一段文字讲,打仗就应当事先进行分析、谋划,事先进行侦察。事先计算到了,谋划到了,就能取得大的胜利,否则就难以取胜。”

  董鹰翔在对战士们讲解《孙子兵法》时,丘团长和李政委不知何时也来了,他们站在门口悄悄地听董鹰翔为战士们讲兵法。他们俩人在听了董鹰翔的讲解后,不住地点头称赞。

  董鹰翔讲完了,他一抬头看见了丘团长和李政委,忙说:”请团长和政季给我们讲讲。”

  “好。”李政委答应道。他说:”董鹰翔讲得不错。大家学兵法,但不能死背兵法。我们红军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千百万劳苦大众而战的,是为工人、农民而战的,这一点与孙武的时代大不相同。我们有劳苦大众的支援,这是我们的胜利之本,也是战胜敌人的法宝。而国民党是为大地主、大资本家,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是代表没落阶级的。我们红军在劳苦大众的支援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是一定能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在作战中,红军处于弱势,我们就应尽量利用地形地物,利用天时,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优势,以达到歼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如果是‘狭路相逢时,则勇者胜’,这也是兵家常识。孙武讲‘死地则战’,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需要牺牲局部,牺牲个体来保全整体时,就应奋勇争先,以一当十地去战斗。你们中的老战士都打过不少大仗硬仗,你们排长当年曾以一当十地阻击过一个加强连敌人的攻击,而且还打了个胜仗。像于威成、李铁柱等同志都打过大仗恶仗,新参军的小同志要向他们学习。好,今天就讲这些,大家早点休息吧。”

  李政委的话引来战士们的一片掌声。

  一个月后,红六团为县苏维埃政府组建了赤卫大队和县警卫中队,李政委又专门到藏书楼云把他们借来的书都送了回云。六月初,红六独立团奉命撤出了霍丘县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