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时代》荐语

                                                         白烨


  在写作中一直抓住农业、农村、农民不撒手的徐少林,在这部《新农民时代》的新作中,基于他广泛而深入地采访,细切而独到的观察,由女教师、打工妹、农民工、赤脚医生、留守儿童、乡村艺人等“新农民”群像,给人们描绘了当下农村变动不居的现状,纷繁多样的景象,连带着揭示了农村的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新农民——新时代——新问题的联袂而来,使这部作品成为当下农村现状最鲜活也最切实的一份报告。

  被称之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的杜润生曾经说过:爱人民先要爱农民,知中国先要懂农村。这句出自著名农业专家的肺腑之言,实际上也是值得人们深刻铭记的至理名言。我以为,徐少林既以他的写作,在忠实地践行着这个道理,也以他的作品,在大力弘扬着这个道理。

  没有人能写“全”中国农民,徐少林却在试图做这件事。

  在《新农民时代》中,若从年龄段来看,跨越了100年;若从主要情节来看,涵盖了40年;若从主要角色来看,涉及了中外人物;若从人物的身份来看,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农民。若再细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不是农民但成为了新农民的人;是农民并身处新农民时代的人。

  在《新农民时代》中,不仅在写人和人群,比如乡村女教师、打工妹、农民工、留守儿童、赤脚医生、乡村艺人、返乡大学生、基层干部,以及落户中国农村的美国老太等;也在写事和事件,比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下乡、“新白条”、职业病、上学难、乡村文化、农村精神卫生、农村养老,以及被忽视的“老养残”等。可以说,辐射到了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诸多热点问题。

  毋庸置疑,《新农民时代》是徐少林的又一部力作。而且,从他的《中国“三农”报告》到这一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他变了,而且是突变——从省报记者到“退休老人”再到作家,从铁肩担道义到妙手著文章再到人性关怀。

  对,对中国农民的人性关怀!

  为什么要这样说?

  在《中国“三农”报告》的编者荐言中,对作者徐少林有这样的评价:作为一名敢说、敢问、敢写、敢干的“老”农业记者,徐少林的作品内容可以说体现的不仅是观察和记录,而是交锋,而且是最基层的原生态的交锋。事实上,这总结性地强调了上述的“铁肩担道义”,也展现出一名良知农业记者的党性。还有一个事实,徐少林所记述的部分事例曾分别得到两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一名农业记者所展现出的党性的认可和支持,更体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农民的人性关怀。

  从中国近代史来看,中国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从中共党史来看,党性原则的基础就是人性关怀,对人民的人性关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脱离了这一轨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么,从大众传播或文学的角度来看,如何既能坚持党性又能体现人性关怀?只有一条,那就是——说群众能听懂的话,为群众说实在的话。其实,这无关“通俗”与“深奥”的问题,只是引申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徐少林原本是一个农民,后来走出农村做了省报的农业记者,这一职业又让他必须走进农村,并且成为农民的兄弟。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也就总能感受到笔端的犀利。与《中国“三农”报告》相比,本部《新农民时代》依然保留了那股犀利,不过,在犀利之中溶入了更多的人性关怀色彩,并且不再仅仅纠结于所谓的“大是大非”问题,而是将视线主要聚焦于中国农民的真善美、吃穿住行……以及隐忍与奋斗,无奈与期冀,固守与创造,并由此引伸出一个大话题:如何创造一个新农民时代!

  是的,如何才能创造一个新农民时代?

  值得思索与探索!


  白 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