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我第一次和四弟坐在一起,之前都是母亲单独给他喂饭的,这次,一家四口算是“团圆”了。母亲盛着饭,一边抱怨似的说,“过年了,也不带着妻儿回来,自己的孙子,连个面也没见过,都不知道长什么摸样”。

  一旁的父亲听了,重重地干咳了一声,母亲不再说话了,我忙应着,“她们都在国外,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再说,我不是寄过照片回来吗”。

  父母都未回答,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母亲给国孟喂饭,他很听话,呆呆地张嘴等着,我忽然想起一些事情来,便问:“前街的许三婶呢?怎么回来后没见过她,上次从她家门口走过,见大门紧闭,铁锁都锈烂了。”

  “搬走了”父亲说,“你走的第二年,她全家都搬走了,不知去了哪里”。

  “哦”我答应着,“玉贞呢,她怎么样”?

  “怎么样?你问我们吗?”父亲有些生气,之后便不再说话。

  母亲接着说:“她能怎样,你一走便是这些年,她一个女孩子,还不是找个人嫁了。”

  “嫁给了谁?”我又问。

  “炎老七”母亲叹息着。

  我知道炎老七这个人,是个独眼,没什么本事,又比我还大着几岁,“怎么会嫁个他呢”?

  “姑娘家,伤了心,又等不来你,唉,可惜了,多好的孩子。”母亲似乎仍停留在当年,我觉得自己真应该去看看她。

  国孟突然呛了一下,咳嗽起来,一口饭喷到了桌子上,母亲赶忙给他捶打后背,另一只手则拿手巾给他擦着嘴角。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又继续喂着,他还没有吃饱。

  “我说让你们和四弟一块搬到城里去住嘛,也好找人照顾,您二老都这么大年纪了,国孟又是这样。”

  “不用了,城里住不惯,再说,我和你爸都还能动。”

  “要不,我雇几个保姆到家里来,照顾你们。”

  “国远”父亲又开了口,“国运、国昌是怎么没的,我也不想多问了,你自己心里应该最清楚。我们现在这样过的很好,不要再来打扰我们的生活,过完节,你还是回你的城里”。

  我一时语塞,只得低了头吃自己的饭,窗外有猫在乱叫,似乎是两只猫在打架,听声音离的很近,我抬头向窗外看去,见窗上印着两只猫的影子,我拿了根牙签,弹到后窗玻璃上,只是轻微的一点响动,那两只猫便走开了。

  过了初三,人们便开始去走访较远一些的亲戚了,我却依旧是无处可去,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小孩子们永远也玩不腻他们的鞭炮,二踢脚、擦炮、摔炮,花样繁多,但无非都是听个响而已,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是如此看法。

  也有一些闲人总是在外面逛荡,尤以那些中年妇女为首,农忙时倒也散了,一旦闲下来,大街小巷总有她们的身影,三五个聚在一起,咬耳嚼舌,什么八卦的事都能传出来。我正走着,见前面有六七个妇人围站在大路边的电线杆一周,隔老远便听见议论,“这么冷的天,还冻不死它,真是怪胎”。

  我本打算避开这伙无聊的闲人,却不想她们一见了我反而先躲开了,人群一哄而散,眨眼的工夫,已不见一个人影。我惊诧之余,缓步走上前去,只见电线杆下的土里竟有一只黑色甲虫,足有荔枝那么大,正笨拙的爬行着。难怪她们叽叽喳喳,这东西在此般季节出现,确实不太正常。

  迎面又碰上王保富,他笑嘻嘻的,硬是将我拉到他的家去。我问他为何不去走亲戚,他推说再过几天,附近的朋友都还没有拜访过来。

  进了他的家,是一个空阔的院落,推门而入,满屋子的浓烟酒气,一伙人正围坐在桌旁打牌,桌子上摆着几十块钱,吆三喝四之声不绝于耳。我已生出厌意,正待退出,王保富却将我拉至一边的沙发上坐了。碍于面子,我只得又坐下,一眼望去,满屋的凌乱肮脏,他递过来一支烟,我推说戒了,没有接,他也并不强求,只在一旁坐下来,指着旁边一个正在打牌的小伙子对我说:“三叔,那就是我家孩子,您看,还行不,可懂事了。”

  “哦”我冷冷地应着。

  “小二,这是你三爷爷,快说话。”

  “三爷爷”那孩子转了转头,扔下这三个字,忙又转回去。我已然受够了满屋的烟酒气,又应了一声,便急忙出了门。王保富紧追出来,又劝我留步,我问他是不是媳妇不在家,他有些尴尬,说坐在他儿子对面的那女人便是。我很无语,他又问:“三叔,您看我那孩子,能收下不?”

  原来还是为这事来的,我挺不耐烦,说:“之前不是说了吗,收下,收下。”他这才满心欢喜地放走了我。

  我顺着原路折回,那伙妇人不知何时又聚拢在一处,站在大路边上,七嘴八舌,不知议论哪个倒霉的家伙。

  这一次,我却不想再躲着,而是径直走了过去。她们也没闪避,只是嘴巴都停下来,似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正在商议,众人眼光齐刷刷投到我身上,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好像都不认识我。我也没有必要跟她们搭讪,便直走过去,顺便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她们都用好奇而又恐惧的眼神瞅着我,似乎我是个吃人的魔鬼,令众人避之不及,或许,她们将我当做了瘟神,不愿惹事上身。

  又往回走了一段,见有个白胡子老头坐在路旁一块大石板上,是八爷。此时正值中午,阳光中多少露出一丝暖意,这老东西便麻利地窜了出来,他又在那里自言自语:“这算什么,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那是……”

  我没有搭理他,或许他本已认不出我来了,又何必多费唇舌呢。倒是有几个小孩子围了上去,直叫嚷着,“八爷爷,你怎么不骂长毛?你的大辫子呢”?

  八爷听了,摇晃着白脑袋说,长毛啊,我也见过的,那时候……辫子?我哪里有辫子?啊,你们这群兔崽子……八爷显然很生气,不再说话了,只有那群孩子叫嚷着跑开去,留下一片嘲笑声。

  我摇摇头,心想这样大的孩子就敢嘲笑老人家是文盲了,他们不知道在我的眼里也是文盲一般,而我又是谁眼里的文盲呢?毕竟多管闲事无益,我径直绕过去,回了家。

  四弟正坐在门口晒太阳,见了我也不搭理,只是自顾自地在嘴里嘟嘟囔囔,不知说些什么,口水都流下来,父母不在身边,我忙弯下腰去,用纸巾给他擦干,好在他并不反抗,只是傻笑着。

  四弟的手背上乌黑一片,如同腐烂了一般,我忙抓过他的手来,他的手很温热,倒不似我的一样冰凉,我记得以前的四弟是一个热心的人,就像此刻他的手一般温热,可是如今……我又看他的手背,倒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糟,只是在手背上涂抹了一层油灰腻滑的东西,我还没有看太清楚那是什么东西,母亲不知从何处走来,她似乎已经从旁边看到了我脑袋里所想,但依然把四弟拉到自己身边,仿佛我是一个陌生人,她又说,“你四弟一到冬天,两只手便冻得净是疮,早年间听许三婶说过一个土方子,用麻雀脑浆糊在手上,把那冻疮盖住,等它干了,结一层疤,自己褪去就好了,并且以后也不容易再冻手,我就让你爹专门趁着天黑在草棚子里抓了几只麻雀,那东西气性大,不好养,抓来没一天就死了,我让你爹抓过好几次,你弟的手也快好了,别说,这土方子还真管用。

  我听在耳朵里,却想起以前,我还在家的时候,也经常冻手,就是有一次,玉贞拿了一小包油腻腻的东西来,硬是糊在我的手上,糊了好几次,我这冻手的毛病才算根除,那时候我还问过她,她却始终不肯跟我说明白。

  今天又看到这个,听母亲说起,心中不免涌起一股酸楚,我忽然想到,确实应该去看看玉贞了。

  我想着这些事,身子已然进了屋,脱下外衣放在一边,懒懒的躺到床上,抬头看时眼前一片白净的墙面,总感觉比起先前似乎少了点什么,是了,我记得刚回家时看到墙上挂着一盏马灯,当时本是很惊讶,因为被母亲找来,才放到一边,此刻再次想起来,我忽然意识到这里有些诡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