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熟练了以后,接着我又学会了用两个手背压一起夹着牙刷自己刷牙、用吸管自己喝水、用毛巾擦脸、自己用小便器等等本事。
虽是二十岁的人了,可重新去学会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我来说仍是个巨大的进步。虽然这第一步迈得很艰难、且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我是胜利者。
我不再回忆自己过去的“当年勇”了,一切都从现在开始,我相信自己还能学更多的“本事”,写字便是其一了。
学习写字要比学吃饭难多了,当护士们把特别选来的几种笔放到我面前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分量,于护士和赵护士为我想了许多办法:用皮筋绑、用橡皮膏固定等等。
钢笔太沉夹不住,而且掌握不好方向还写不出来字,不行;
油笔可以夹住,但没有点压力写不出道,也不行;
铅笔都可以,可划出的印又太轻,还是不行……
试验到软笔和彩色画笔时还算满意,虽然会弄得满手满嘴都是墨水。
如果条件十倍的不如常人,那么要想达到常人的水平就要多付出十倍甚至二十倍于常人的努力,而人的精神也正是在这种付出的过程中体现并强大起来的。由于我伤的位置高,双上肢没有一个关节是听使唤的,手指和手腕完全不会动,想写出一个字则必须用肩膀的动作来带动手臂完成;嘴是用来咬开笔帽、咬住笔杆、并插在手缝里的,离开嘴的帮助什么也干不成。
一下笔,心里想着写个横可写出的准是撇。眼睛斜视久了疼的直淌眼泪,时间一长便充满了血丝,左胳臂在下面压麻了,右胳臂也累得再也抬不起来了。可我坚持着,一张能写三百多字的稿纸我只能在上面写十几个字,说是字可过一天就连我自己也不认得了。
不知道咬碎了多少笔杆、“浪费”了多少纸张,我的字终于有点形了,大约半年时间我就可以保证字不出格了。
我终于可以自己亲笔写信而不需要代笔了……
看了许多别人的文章,我也想写一些诗歌散文什么的,毕竟在学校时候作文还是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况且在我的周围发生了多少感人的事儿,如果能把这些写下来,就是没人看、没处发表,它也可以消除病床上漫长的孤寂,那不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吗。
我有所追求,是为了改变命运,是为了活的有一点尊严。当我从死神的手中挣脱的时候,眼睛里满是疑惧,当我鼓足勇气向前看时,前面又满是艰辛和无奈。但我从不敢忘记自己曾是个军人!军人,时大无畏的,是可以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争取荣誉的。
写字对我本是一项很艰苦的劳动,而我现在活着的本身就包含了艰辛!一起承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不放过一切可以练笔的机会,写信就是最重要的一项。我把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到笔尖上,以前是信友们安慰我鼓励我,现在是我开始分担着他们的欢乐和烦恼;我争取充实,因为我害怕寂寞;我渴望友谊,因为我需要温暖。
每天饭后的时间都是我吸收营养的时间,我的病房常常成为病友们的俱乐部,这样的聚会大大补偿了我脱离外界所带来的失落,成为了一个我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几乎每个到这里来的病友都有各自的烦恼和不愿讲出来的苦痛,可很多人并不表露。我感到实际上不单是我,几乎所有的人都需要互相依靠取长补短才能生存的,你给予,你也就得到。你呼唤生活,生活就对你微笑。
在和病友护士的交往中,在与朋友同学的通信中,我得到了从没有过的快乐。虽然快乐有快乐的条件,绝望者也有绝望的处境,但我学会了解脱,这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心态。当自己一时还无法解脱时,就需要借助周围的人给你一种力量,敞开心扉去感受就会收获支撑下去的能量。因为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当你选择痛苦时,欢乐就与你无缘了。生活中本来很美好的一切,那时看起来也会是灰暗的。
院里的一个通讯员也成为我跑腿的了,每天她都负责给我拿几本她力所能及找到的杂志,虽然多是医学类杂志,但是我同样看的津津有味,木工班还特别给我量身定做一个看书的架子,乐队展示曲谱架子差不多的东西,这样我就不用捧着看那么辛苦了。
临床护理、骨科、妇科、儿科、内科……过时的旧报纸,不太厚的小说都是我需要的,来者不拒,通讯员每天上午跑一趟。
人活着总要有那么一点精神的,如果精神不是随着肉体一起垮掉的话,要莫不活,要就争取活的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