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俗话说:十五之内都是年。按照中国人的老传统,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都在忙着过年。

1970年,来北大荒的头一年的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知青们都想家,想爸妈,夜不能寐者众。更有甚者,放声长啸,引得宿舍里泣声一片。“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哭罢,抹抹眼泪,日子嘛,咱还得接着过。

转过天来,春节过后的个把星期里,知青们无所事事,栖惶得很,顶多是成群结伙去团部商店里溜达溜达,转转圈儿。回宿舍后,五脊六兽的人们,没啥娱乐节目,只有那少主缺王的文娱片(扑克牌),脏兮兮,皱皱巴巴,可怜地像不招人待见的后妈孩子,七零八落零散躺在炕席边。实在没有什么娱乐可搞,也无书可看,知青们几个浪地闲着无所事事。

眨巴眼的工夫,正月十五当夜幕悄然而至。吃完下晌饭不久,惨白的天空映照在凄冷雪地上,一轮皓月蔫不声地挂在窗棂子旁,候着咱呢。我心里琢磨着:蚂蚱虽小,也该有点肉吧。元宵节小点,也是节尾巴儿。咱知青也是娘养的,可咋真像没妈疼的孩子,眼见到连队食堂里凄锅冷灶,借用天津知青话茬,“嘛动静也没有,该咱倒霉的苦孩子,命苦哦”,悲凄得很。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北大荒寒冷的元宵夜,我们这些才十六七八岁,平时无忧无虑的小年轻们闲饥难忍,情不自禁地开始想家了,嗨!这一夜又是个不眠之夜。

哥几个躺在炕上,有弓着身子,歪歪扭扭地懒散地躺着的;有四脚八叉,成“大”字状的,挺在炕角的;有佝偻着身子,侧躺着假寐的。只见兄弟伙们,五马长枪,姿态各异,但人人神态却一致:面无表情,直眉瞪眼望着窗外的月亮。难道兄弟们幻想把月亮钩下来,当成元宵下锅煮煮不成,赶上天狗吃月亮,痴心妄想不成?蒙圈的我,胡思乱想,不禁想起下乡前,党校礼堂过元宵的情形来了。

60年代的正月十五前几天,党校礼堂前广场就热闹起来了。未到晌午,也就九、十点钟的光景,院子里的人们就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年幼不经世事的我很好奇,大跨步,两级台阶并做一级,连蹦带跳下楼,一步窜到街面上,去探个究竟。

来了一拨又一拨闹元宵扭秧歌的,穿着红男绿女的队伍,大摇大摆开进戒备森严的党校大院。前边走的是青龙桥街道的老百姓的秧歌队,那后边走的是大有庄邻居大爷大妈组成的秧歌队,大家伙儿都来党校拜年来了。

只见大道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这时唢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舞去,船里那水灵灵的“大姑娘”在忸捏作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他们手拿棒槌,身穿青色大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头上梳着“爪篱把”,脸上还有一个黄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蹿两跳来到了旱船跟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丑脸”相对互不相让,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

当晚,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城民间有猜灯谜、吃元宵、赏花灯的习俗。为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打造节日气氛,党校除了放电影,演节目之外,每年举办“正月十五猜灯谜庆佳节”活动,让家属和孩子们感受到欢乐的节日气氛。

这天举办猜灯谜活动,是过元宵节时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为了庆祝这一节日,开展好猜灯谜活动,为人们送上一个精彩的元宵佳节,大人们在礼堂大厅过道上,拉起红红绿绿彩绳,上面挂满好百余条灯谜。无论大人孩子,谁猜对了,均有一份纪念品相送。

猜谜是一项趣味性很强的传统活动,深受大人孩子的欢迎,同时也是一项智力游戏,大家经过一番思索,猜出谜底,心情也会变得非常舒畅。活动现场,前来猜谜的人个个都十分踊跃,积极参与。一些猜出谜底的孩子笑逐颜开地领取奖品。我记得奖品大多是气球、拐棍糖、铅笔、橡皮、笔记本一类的文化用品。热闹的猜灯谜活动给大院人们增添了不少的节日气氛。

信马由缰、胡思乱想中的我,不由地念念叨叨地和同宿舍的兄弟、发小讲着猜灯谜的京城往事,引起南北炕兄弟们的共鸣,众人都被引到猜灯谜的话题来。

我抛得一板砖,招引玉石聚来。一时众人兴起,屋里精神大餐又开宴了。只见那弓着身子,歪歪扭扭的主,捋顺身板,侧耳静听;那四脚八叉,成“大”字状的主,收拢双腿,成一字状,已经抬头,不再望着天花板;佝偻着身板的主儿,笔杆条直坐在炕上,瞪大眼睛;五马长枪的人们,都收拢家伙事儿,加入侃侃而谈的队伍。

回想当年的谜语,年代已久的关系,我大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李小妮讲的四个谜语。

这李晓妮,何许人也?男孩女名,想必老父亲给他取名,也是不同凡响吧。平日里,他老兄成天抱着本《医疗手册》,汤头歌顺口掂来,既通晓天文地理,又知道不少奇闻轶事,上至官府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下至百姓的五行八作玩意,无事不知,无事不晓。他个头虽小点,平日里话茬也不多。俗话说:蔫人出豹子,他是语不惊人话不休,道出4道谜语,惊煞众人。

4个迷中,有两个猜物件的,一个猜字迷的,还有一个猜诗迷的。48年来,时光荏苒,当年的惊鸿一瞥,至今刻骨铭心。今日道来,以馈众兄弟姐妹:

小妮腮边与下颚间有一点小痣,长一根寸把长鼠须儿,得意时,往往眯起眼睛,做捻须点头状。只见他先道一谜语,抛砖引玉,让众人“荤菜素吃”,尝尝鲜儿:

“一头有毛,一头光儿,进进出出流白汤。”(打一物品)

小妮反复强调:此物不是下三路货,是大家每天都在用的物件,绝对不能往歪处猜,否则,罚烟一颗。话毕,他眯起眼来,点头不语,抬臂伸手,乃作捻须状。

这一下可把大家问住了。众人皆不语,都在冥思苦想,只见小妮眯起的眼睛缝,眯得只剩下一条缝了,嘴角越发得意,不断地微微抽动。

只见对面北炕躺着的大高个子,那是顺子,打小长在昆明湖畔。他长胳膊长腿,长脸庞,好似《水浒》里的好汉,浪里白条张顺。他好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跃起,挺胸拔背;接着吸腹,长身板向左一扭,向右一扭,挽裆裤顺顺溜溜贴在身上。他露出白牙,脸上坏笑,道一声:“有了”,一语惊倒众人,“不就是肚脐眼以下的那什么——?”众人皆抿嘴笑,不语。顺子先是不解,只见他一会儿扭头向东看看张三;扭头向西瞧瞧李四;众人皆哄堂大笑。片刻的工夫,顺子囧然,皱起眉头,大骇不止,心想着:“坏菜了,瓜娄了”

众人望着小妮,屋里安安静静的,只听见窗外,风卷雪花拍打窗棂的一阵又一阵地发出“啪、啪”响声。一分钟又一分钟地过去了。我看小妮子神气十足,眼睛缝渐渐地撩开了。“不是事先告诉了吗,不是下三路的东西”。接着抑扬顿挫地,一个字又一个字从牙缝里往出蹦:“——牙——刷——”。众人顿悟:“一头有毛,一头光,进进出出流白汤”的谜底,敢情是牙刷。一句话,醍醐灌顶,众人皆恍然大笑,只喊一个字“妙”。

顺子颓然,只见小妮子的眼缝又睁大几许。他伸出右手,只见两根黄色秫秸杆般食指和中指,在顺子眼巴前晃动。两根黄色秫秸杆跳跃着,在空中画着圈儿,挑衅那顺子的眨巴眨巴的大白眼仁。在众人眼球下,顺子无奈之余,只好低眉臊眼,长胳膊往身后裤兜一模,一根细白溜净的香烟顿时恭恭敬敬地擎上来,被夹在两根秫秸杆当中。

小妮子一扬手,香烟夹在耳朵上,得意地说;“这边的耳朵儿还空着呢,接着来”。话毕,急忙抖出更出彩的包袱,第二个谜语开猜啦:

“嘛粒线儿,妈来圈儿;嘛粒蛋儿,妈来编儿,一天不知摸几遍”。平日里口齿伶俐小妮子,忽然言语混沌起啦,慢悠悠地捻着缕着一根鼠毛,薄薄的嘴片子像念顺口溜似地,三字一停顿,嘴里往外溜达地蹦词,低声吟唱着他的谜语。

对于此谜语,咱怎么听着那么别扭,总觉得他在骂大街,说糙话。大概这就叫“荤谜”吧。对于谜底,小妮还是眼不斜,嘴不歪,一脸堂堂正气,一本正经地强调“荤菜素吃,荤迷素猜,”“绝对不许走下三路的套路的原则。否则,照罚不赦”。

众人拧着眉头,好一阵苦思冥想无果。我的思绪还是不自觉地,还是向下三路的老辙道溜达。我眨巴着眼睛,躺在炕上,仰头对着那月亮和眨巴眼睛星斗,苦苦地寻找,谜底藏在哪里呢?斜眼再盯着小妮子的眼睛瞧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不是在犯坏,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莫测。

最后,还是小妮子公布谜底,言之凿凿道出结果,竟然是“盘扣”。又是一番醍醐灌顶的教育,众人皆又是一番顿彻顿悟。

小小的盘扣,也称为盘纽、嘛粒扣儿,是古代国人而发明的,并且宋代汉服也已有使用。它是中国民族服饰的代表性部件之一,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符号。元明以后,渐渐用盘扣来连接衣襟,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称为盘花。

唐诗人孟郊有《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那个年代,对我们这些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猜谜至此,与我想象的结果大相径庭,感觉自己很污秽,扬起大手掌,“呱、呱”地响,真想给自己一个脆生生的大脖溜子。

两条打一物件的谜语,众人皆答不出来。嗨,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造辉煌靠自己。小妮子接着让众人猜文字的谜语:

“风不吹,荷叶动”。猜字谜,谜底是一姓氏。

芸芸众生,七锅八灶;有猜天的,有猜地的;有猜捉虾米的,有猜打渔的;有猜挖滋泥扣莲藕的,还更可气的,竟有说是,小蝌蚪找妈妈的。七嘴八舌,胡说八道,反正都是全扯不到正篇上的胡言乱语。

说起荷叶,咱忒熟拉呀。盛夏的昆明湖畔,圆明园水面上比比皆是。关于荷叶,人们往往会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著名的《荷塘月色》里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先生接着又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先生,那是文学泰斗,文学大家呀。依先生文可见,“风吹,荷叶动”才对,“风不吹,荷叶动”,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绝不可能的,再者所有这些,且跟什么“姓氏”,猜文字迷,风马牛不相及,南辕北辙,一毛钱关系没有。

小妮子的字谜的谜底太难猜了,难道是脑袋急转弯不成吗?难道这世间早就有,比赵本山,“树上骑只猴”和“树上七只猴”,数数到底有几只猴,更为巧妙的猜谜语言吗?众人挠头的挠头,抓耳朵的抓耳朵。我更是百爪挠心般的焦虑,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还是解铃还需系铃人,众人听小妮子娓娓道来:

“风不吹,荷叶动”的成因,是水下“鱼行”的缘故,字谜答案为“衡”。《说文解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文字结构中的会意字,概出于此。

听罢,众人恍然大悟,在一片“咂、咂”的感叹声中,得意地小妮子,笑不露齿,眼缝更加迷茫、眼神更加神秘莫测,嘴角撇得更为张扬,快咧到耳朵根后去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妮子最后抖出诗词包袱,那更就高雅了: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腈还有晴。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大意是: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地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像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猜谜的众人无语。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无眠,小妮子一场猜灯谜游戏,把众人撂倒在乡愁的坑里,久久爬不上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48年后再回首,当年正月十五,没有成群结队拜年的人们;过年餐也不够丰盛,吃不到家里的荤腥、糕点水果。无元宵,没有鞭炮,众知青共同生活,抱团取暖,猜谜语,解乡愁。谈不上温馨,却是一种兄弟姐妹般的情分,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春节。

 (作者:郝向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