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抓蜻蜓是有瘾的一件事,可以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圈,绑在竹竿一头,或者就用一根秫秸,劈开前面一节,支上一根横棍成为一个倒三角形。用这样的家伙房前屋后找那种蜘蛛拉的网,把无数个这样的蜘蛛网挂到铁丝圈上,一层压一层。直到铁丝圈或者秫秸框上粘有厚厚的一层,就可以拿到有蜻蜓的地方,用它来粘蜻蜓。

  后来蜘蛛可能也累了,也不织网了,因为网明显不好找到了。

  不知道谁发明的用沥青我们叫臭油漆的粘,只不过那东西在粘上以后容易留下黑色的痕迹。弄到手上也不好洗,后来就没人再用了。

  傍晚蜻蜓都会在空中飞悬,想要它们落下来当时都会念叨咒语一样的儿歌:蜻蜓蜻蜓拐拐,不拐捞你奶奶。蜻蜓蜻蜓落落,你妈上草垛垛……

  粘到或者抓到的蜻蜓,基本都是残忍地用一根毛毛狗草穿在一起,一串一串的拎在手中,也是准备回家喂小鸡的。家里没养这些东西的,抓了就纯粹是玩,撅一小段草梗儿,直接把蜻蜓的尾巴掐掉一小段,然后把草梗塞进去一半就放飞。看着蜻蜓带着草梗艰难地飞走,还起个名字叫:蜻蜓送信儿!

  没人教育孩子的敬畏之心,搞什么心中都没有任何悲悯或者其它,当年小孩唯一敬畏的是不能打燕子!大人告诉的,打燕子会瞎眼睛,所有小孩子都知道。

  还有一个是吃饭掉饭粒脸上会长麻子……当年不知道有古诗什么“粒粒皆辛苦”的,都是这样半威胁的警告变相也是让小孩子爱惜粮食了。


  夏末路灯下是我们忙碌的时候,也是家里养小鸡小鸭的盛宴时刻,天气越闷热或者要下雨前越有货。

  这样的时候,在路灯的下面会有许多昆虫在上下飞舞。带翅膀的蚂蚁最多,我们的目标是蚂蚱、螳螂、老太太扁担沟、地蝼蛄、水老鳖盖儿、蛐蛐,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扑噜蛾子。

  它们在上面飞舞,路灯下的小孩在下面翘首以盼。一个晚上往往能把酱油瓶里抓那么大半瓶,不能用罐头瓶,因为口太大捉进去的虫容易逃跑,捉这些一是好玩二是回来喂小鸡儿小鸭,然后能多下蛋都是非常好的,这可是为数不多可以得到大人夸奖的玩,直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

  那时的昆虫很多,水银灯下特别能招来这些趋光昆虫,只要见到绿色翅膀的虫一飞过来,大家一拥而上,眼睛随着虫子的飞舞,脚步跟着一圈一圈的转。多数时候是同时飞过来好几种,每个人都搜索好自己的目标,直到昆虫飞累了一头扎到地面,谁抢到就归谁了。

  也有做网兜的,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儿,前面用铁丝做一个圈,圈上撑上纱网。一个灯底下如果站这样一个有网的人,基本别人就抓不到什么大货了,因为他们的网兜就是加长版的手,可以趁昆虫在空中打转的时候就给捞去了。当然溜边还是有机会的,有的昆虫长途奔来,还没有飞到灯底下就落地了,眼观六路都是会有收获的。

  反正路灯多,晚上马路上车也很少。所以每个路灯下几乎都聚集有一群孩子,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