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就是那时候要每天参加一种仪式,叫早请示,晚上还有晚汇报。每天一到时间,每户都必须派一个代表,在大门洞里跳忠字舞,或者一起背诵毛主席语录。每天到场多数都是在家带孩子做饭的家庭妇女,老赵婆子、老刘媳妇、二宝他妈之类的点名报号,然后有组长带领正式开始,谁都不敢儿戏。
我小孩是不算数的,但是我喜欢去看。跟在大人后面学,也会最代表动作,一句“巴扎黑”两胳膊打开,迈出去一条腿脚后跟儿着地。
看着门洞儿里那些红红绿绿的标语、画和大大小小的“忠”也是经常的,门洞大山墙上,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忠字,最上面是一个毛主席像。两边儿写的语录、最高指示。下面贴都是彩纸扎的葵花,一大朵一大朵的紧紧簇拥在一起贴在那里,都是每家每户按照统一要求买彩色的纸做出来的。我们小孩子虽然多、也淘气,但是却没人敢动这里面的东西,说不出的一种畏惧。
《——照片来自网络》
“忠”这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字,因为这个字不仅仅出现在墙上,每家每户的窗户玻璃上也用红油漆喷的各种各样的“忠”。
我学会的第一支完整歌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还会像模像样的打拍子,小胳膊挥舞的呼呼有声,节奏感十足。
因为我的上面有哥有姐,后来下面又有个弟弟。我在中间属于被忽视的那种,应该是丢了也没人找吧,没人管理的往往都及早的,从吃的苦头受的磨难中,从那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懂事中快速成长起来了。就像《红灯记》李玉和唱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人家也都差不多,所有的小孩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就那样卑微的顽强的生长着,一天天一年年悄悄长大。
当初也没有听说拐卖儿童什么的,所以也没有这种担心。每天就是在外边儿瞎玩儿,不饿不知道回家,当然不回好像也没人找。
七八岁的时候吧,晴朗的傍晚,好多人集体仰望夜空寻找那个闪闪发光会运动的卫星,是会奏响“东方红”乐曲的,一个移动的小星星我见过,乐曲反正我一次也没听到过。怀疑大人的说法,就反反复复的仰望,也许小孩子都是听不到的。
小孩子上学都晚,基本是八、九岁,十来岁才开始上民办小学。送去时候也象征性的考一下:让你数十个数,可以听明白老师的问话会数这十个数就收。两块钱学费,这样一个班还有几个或者十几个申请免费的。还有那期间只要不饿,就没有难过的事情,真正是我一生中最短暂的无忧无虑。
没有去学校上学在家玩的时候得到的东西不比学校得到的少,玩也有上学的游戏,大孩子也可以过一把当老师的瘾,教我们这些闲散的学龄前儿童。我二姐就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砖头瓦片地上瞎划拉,半真半假中也学会了比如乘法口诀之类的数学知识,还有毛主席语录、诗词、样板戏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