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平安草原
经济的迅猛发展,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不仅没有影响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在2009年全国最安全城市评选中,鄂尔多斯位居前7名。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平安之城,成了鄂尔多斯一张夺目耀眼的城市名片。
在鄂尔多斯,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被誉为草原人民的保护神,他们创下了“五个零”的记录:双抢案件为零,黑社会势力为零,命案在逃为零,警察乱罚款为零,3人特大事故为零。这“零”的记录是如何创造的?带着这个硕大的问号,笔者走访了鄂尔多斯公安局长王会师。
人们常常认为,人的脸谱带有职业化,一个刑警出身的公安局长应该是一副什么样的脸谱?从王会师局长的脸上我一点也看不出他所从事的职业。40多岁,身材很标致,戴一副眼镜,看上去很儒雅,有君子之风。如果只从相貌看,十有八九猜他是学者。
他的确是一位学者,一位业余摄影家,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曾荣获内蒙古摄影家协会最高奖——金鹰奖。
王局长办公室正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幅“执政为民”的书法作品,另一面墙上悬挂的是一幅他曾获奖的摄影作品——遗鸥。
谈起摄影作品,王局长津津乐道。他向笔者介绍说, “我的摄影爱好,来自于我的刑警生涯。摄影,是刑警的必修课,外出办案,相机是不离身的,去的地方多了,看的景致多了,完成任务之余,总是用相机把看到的美景拍下来,久而久之,便有了这本摄影集,也算是我的业余收获吧。”
上面说的是王局长的业余爱好,他的社会头衔很多:中国刑事科学协会理事,内蒙古警察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法学会会员,鄂尔多斯警察协会名誉会长,鄂尔多斯公安文联名誉会长,全国公安文联鄂尔多斯摄影创作基地常务副主任。
“当警察难啊,当局长更难!”这是他心底发出的由衷地感叹。城区的社会治安形势不好,你就是失职,辖区的案件不能尽快侦破,你就是无能。
上任之初,治安形势严峻。市委秘书长家里连续两年发生爆炸事件,一次发生在2001年,一次发生在2002年,犯罪分子逃之夭夭;副秘书长在下班回家途中,被歹徒捅了4刀,险些丧命;市委领导同志的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撬过被抢过,有的被撬过多次。这仅仅是一般的治安案件吗?犯罪分子为什么会如此猖獗?为什么专门制造惊天大案?这不是给社会制造压力公开和公安挑战吗?
破案需要人需要钱,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王会师刚当局长时,全年的办案经费不到30万,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找“钱”上,人称公安吃“杂粮”的。由于办案经费不足,“潜规则”和滥罚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
2004年上报公安预算时,王局长考虑到政府的困难也考虑到公安队伍发展的需求,比上一年多报了10万元。市政府领导在审批公安预算时,大笔一挥,提高到217万元。王会师没敢想。市领导对他说,以后警察就是要吃“皇粮”,要从制度上杜绝敲诈勒索和滥罚款事件的发生。
从此,办案经费年年提高,警力年年增加,到2009年,全市公安经费提高到5000多万元,警力增加到1900多人,加上武警、消防、协警,全市的警力达6500之众。办案经费增加了,警用装备也随之更新,仅城市巡逻车就增加260多辆,城区治安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市内接警不超过5分钟到达现场,电子警察已遍布城乡主要路段,发案率大大降低,破案率大大提高。
“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腾飞。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安定就是生产力。”这是王局长的论断。他是一个敏于行而善于思的人,他要打造一支“让领导放心,让市民安心”的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说起公安队伍的素质,王局长讲述了不久前发生的两个惊心动魄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故事一:
2010年3月2日15时许,东胜区治安管理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东胜区民丰商城聚众赌博,接到举报后,副大队长邱瑞兵带领12名便衣民警赶到现场。经现场勘查发现,民丰商城地处闹市区,交通拥挤,人口密集,环境复杂,直接抓捕赌徒,一旦局面失控,犯罪嫌疑人将会乱中逃跑。审时度势,邱瑞兵做出“便衣打入内部,外围组织强攻”内外夹击的清剿方案。
赌场壁垒森严,一道门有人把守,二道门有人放哨,邱瑞兵以给朋友送赌资为由巧妙地带领4名干警潜入赌博现场。
一场豪赌正在进行中。赌场内烟雾缭绕,人声嘈杂,场内有参赌的,有观战的,有助威的,有私人保镖,赌徒们一个个像注射了吗啡,显得格外亢奋,眼睛瞪得血红……
“不许动,全部蹲下,我们是警察!”邱瑞兵一声断喝,场内顿时炸了营。胆小的就地蹲下,胆大的拼命逃走,一时间,赌资赌具洒落一地,谩骂声、惊叫声不绝于耳。
大门已被死死封住,涉赌人员见无退路,不良情绪在急剧恶化,易拉罐、啤酒瓶不断从暗处向执法人员头上飞来。
调查取证工作在完全敌对的状态下进行。双方阵容已经明朗,场内的警员只有4名,而涉嫌的参赌人员有30人之多,场内秩序混乱,警力严重不足,一旦局面失去控制,可能导致流血事件或更加严重的后果。邱瑞兵处乱不惊,他相信邪不压正。
“拿出你的证件,面壁站好,接受检查。”邱瑞兵来到一中年男子面前,正要对其进行检查,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那男子将手伸进上衣袋,从身上掏出来的不是证件,而是一把黑色发亮的手枪,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你们听着,所以人统统让开,让我出去,谁要是阻拦,我的枪子不认人!”边喊边再次向大门口冲去。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现场形势达到白热化。太猖狂了,居然敢明目张胆地和公安较量!身为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的邱瑞兵完全没想到会出现这么严峻的局面,是进还是退,是保全自己,还是维护法律的尊严?作为现场指挥人员,这对他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使命重于泰山,几乎没有思考,邱瑞兵便果断地做出选择。
邱瑞兵一个箭步跨到持枪示威者面前,大喝一声:“开枪吧,冲我来!”
时间在这个生死瞬间凝固,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一起在这个惊心动魄的对峙中聚焦。
还真有不怕死的!这一英雄壮举的出现,令持枪的中年男子感到震撼,他显然是害怕了,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白……
枪响了,邱瑞兵没有倒下,倒下的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持枪人。
就在持枪歹徒还没有恢复常态的那个瞬间,邱瑞兵乘其不备,一把抓住持枪人的手腕,让枪口冲上,那一枪打在了天花板上。紧接着,公安干警一拥而上,将持枪人按倒在地。
令人感到后怕的是,持枪人是当地的一名“隐君子”,现场从他身上搜出吸毒工具一套和部分毒品。他毒瘾正在发作,人已失去理智,身体在扭曲,灵魂在扭曲,已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枪体内有4发子弹已经上膛,幸而没伤害无辜。
就是这样一个短短的瞬间,邱瑞兵用勇敢诠释了英雄的定义;就是这样一个无畏的英雄壮举,邱瑞兵跨越了一个普通警察到英雄的全部距离。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警察们的坚守多了几分悲壮色彩。从2004年至今,鄂尔多斯市公安队伍中,有7人荣立一等功,49人荣立儿等功,157人荣立三等功,这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记载着一个英雄的故事。
就是这样的一群头戴国徽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为鄂尔多斯打造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故事二:
2010年3月27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发生一起“灭门惨案”,被害人张建瑞一家5口被人杀死在家中。侦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犯罪分子已逃之夭夭,现场惨不忍睹。这是鄂尔多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凶杀案,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事发当天,市公安局在网上发布了这起特大杀人案的通缉令。
被害人张建瑞是“坐地户”,为人忠厚、善良,既无仇人又无冤家,既没有借钱给别人,又没有向别人借过钱,是谁对他们家人下如此之毒手?线索越来越多,案情越来越明,犯罪嫌疑人最终锁定在一个叫李唤文的男子身上。
案发前,李唤文借住在被害人家里做木匠活。他为人谦和,乐于助人,久而久之,取得了主人的信任,两人成了无话不言的好朋友,在他家一住就是5年。
李唤文,何许人也?此人原为山东寿光某村村委会主任,2002年至2005年期间,生性桀骜不驯的他伙同他人持枪抢劫40余起,涉案金额100多万元,致两人于非命。案发后,公安部下发了红色通缉令。凶残而又狡猾的案犯在一家私人整容所做了双眼皮和隆鼻手术,伪造了户口本和身份证,化名高树福,一路逃命,最终落脚在张建瑞家。这里天高皇帝远,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庇护之所。名字换了,户口改了,相貌变了,李唤文暗自得意,从此夹着尾巴做人,和房东和村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李唤文“酒后吐真言”,讲出了他的身世、他的过去和他杀人后四处逃命的经历。看着眼前这位视为知己的朋友,竟然是一个青面獠牙的杀人魔王,张建瑞警醒了,把这种人留在家里,不是养虎遗患吗?他当面向李唤文摊牌,希望他尽快离开。李唤文酒醒了,看主人对他一反常态,后悔自己酒后失言。覆水难收,已经暴露了真实身份,一不做二不休,为了保全自己,他顿生杀机,把张家杀了个片甲不留。
杀人魔王李唤文血洗张宅之后,搭乘早已约好的出租车离开作案现场,直奔呼和浩特机场。虚晃一枪之后,又换乘另一辆出租车来到东胜。做贼心虚,这是他用的调虎离山之计。
进入东胜,李唤文的“噩梦”便开始了。那天,公安干警全体出动,在全市进行大排查,凡出城车辆和人员无一例外地进行检查和登记,看来出是出不去了。于是,李唤文想到洗浴中心躲一躲,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全市所有能住宿的旅店和洗浴中心全都要身份证。出也出不去,住又住不下,该如何是好?李唤文有一种可怕的预感,鱼已入网,在劫难逃。绝望之中,他到商店买来一床棉被,走进公园里藏身,原以为公园里安全,其实不然,他的举动还是引起人的怀疑。走投无路的李唤文最终选择了割腕自杀,并吞服了大量的安眠片……
次日凌晨,东胜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案,在公园内发现一中年男子深度昏迷,巡警赶到现场发现,这名不明身份的男子正是被通缉的杀人犯李唤文。
灭门惨案3天内告破,乍看是一种偶然和巧合,其实不然。应该如是说,逃犯来东胜可能是偶然,但来到东胜落网就成了必然。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一年,在鄂尔多斯落网的通缉犯就有160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