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一条心,抗洪抢险谱新歌(5)
——顺城区碾盘乡张鲜联社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纪实
1993年的八月初,连降的暴雨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从东洲河上游的救兵、虎台、洋湖水库奔腾咆哮而下。
东洲河,曾用她充盈的乳汁哺育了世世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此时,却一改昔日温顺平静的秉性,变得桀骜不驯起来。宽阔的河岸,随着不断泻下的洪流,水位急剧升高,大有不鼓破河堤誓不罢休的气 势。张鲜联社就坐落在东洲河畔。河堤一旦决口,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种植着水稻、玉米、高粱、蔬菜的千亩良田就会毁于一旦。为保卫家园,联社的干部群众同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颂歌。
4日凌晨东洲河开始涨水。10点左右,水位已大大超过警戒线。西侧河堤象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已不堪重负。站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乡党委书记张惠义,乡长张紹斌及联社的领导焦急万分。即使洪峰到来之前,联社已准备好了1500条编织袋,200条麻袋。但此时此刻,人们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抢险的勇士们开始砍树、扛石头、打桩。乡、联社领导作了明确分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年过半百的乡党委书记张惠义带头搬石头、装沙袋;乡长张绍斌嗓子都快喊哑了仍沉着地指挥;联社主任李天日带领10多名社员砍树、装草袋子、搬运石头,做好临战前的准备工作。共产党员金善浩、金胜泰、姜有善;社员金东律、郑昌明、洪千首、金荣官、崔完石、蔡京月、崔元日;乡政府司机何恩树、赵春国;水利站的张强、张国军不顾骤然下降的水温,只穿着裤衩就下到水中,往来穿梭运送抢险物资。大部分同志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被划伤、擦伤、刮伤,可他们似乎忘记了伤痛,全身心地投入到抢险中去,功不可没。大家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保住大堤,保住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堤外的千亩良田。
然而,水势来的过于凶猛。时至中午,大堤终于被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翻滚的河水冲进了千亩良田。乡、联社领导急忙到附近的工厂求援。石油二厂车队、运输处的领导亲自带来2台铲车,2台50吨吊车,2台大件车来了,醇醚化工厂出动了3台翻斗车,胜利化工厂服务公司出动了2台翻斗车,拉来了400立方米石头。河水沿着被撕开的河堤,凶神恶煞般地扑向庄稼地。现代化的运输设备把大量的抢险物资投向决口。然而,无济于事。3吨多重的水泥墩子卸下去也被洪水冲得乱滚。
为解千亩良田之围,乡、联社领导决定炸开河堤坝,迫使洪水改道。碾盘村采石场的高德重、霍志安、刘景学三位同志领受了炸坝任务。他们腰系绳索顶着排排巨浪,将拦河坝炸开了10多米。有些地方炸的不彻底,李天日又带头跳下水去,用大锤砸,用钎子撬,终于降服了拦河坝。洪水沿着西大堤外侧流经100多米重又注入东洲河,千亩良田得救了。
这只是抢险救灾完成的第一步工作,更艰巨的工作还在后面,那就是必须尽快修复大堤。这又是一场恶仗。特别是大堤快要合龙时,深4米,宽3米的大豁口,象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吞噬着人们回填下去的水泥块、草袋子、石头等物资。面对令人生畏的洪水,又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勇敢地冲了上去。联社崔书记、李主任、金会计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探着水到了对岸,先后又砍了3棵树担在水中,并把30多根6尺杠纵向打入水中,投入500多立方米土石方,终于使决口处胜利合龙。
从大堤决口到合龙,人们整整奋战了10天。在这些难忘的日子里,乡、联社的党员、干部及参战的群众,在大堤上昼夜值班监视汛情,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现场,忙活起来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9点多才吃饭是常有的事儿。
当笔者即将离开采访现场时,联社领导正在组织人力埋直径近1米,长40多米的水泥管道,用以引水灌溉千亩良田。回填大堤,修复被炸拦河坝工程也相继展开。到17日止,联社已投入人工近200个,水泥10吨,回填土石方3500立方米,施工场地一片繁忙景象,人们正在为重建家园勤奋工作。
人生无悔夕阳红(6)
即将落山的夕阳,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蔚为壮观。由此,古人赞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位78岁高龄的老翁辛苦劳累了一生,按理说正是儿孙绕膝,在家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然而,为了能使自己为党的事业多释放一些热能,为绚丽的夕阳再描绘一抹灿烂的晚霞,他全然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顽强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他,就是顺城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顾问——田理。
他年轻时曾在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其后他继承父业,在抚顺经营焦炭和沥青油生意。“8、15”光复后,他把全部家产交给党组织后,随即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先后在抚顺、丹东、大连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清理敌伪财产期间为党做了大量工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老同志,却遭到历史不公正的待遇。在1957年反右扩大化时,因敢于直言相谏被打成右派,蒙冤达20多年。即使这样,他仍然对党怀着深厚的感情,象儿子眷恋母亲那样,对自己的信仰深信不疑,痴心不改。可是,到这时他毕竟青春已逝,成为66岁的老人了,他的大半生就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和政治磨难中度过的。
党的11届3中全会后,他不顾年近古稀,重又焕发出蓬勃生机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来。1983年,他用仅有的2万元钱当作企业的启动资金,一头闯进了建筑安装业的大市场,当年就盈利10多万元。至今,这个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流动资金100多万元,各种塔吊、龙门吊、推土机等大型设备20多台。去年,这个公司创产值1937万元,实现利润14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一举成为省、市“明星企业。”
在企业管理中,他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原则,彻底打破“大锅饭”,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为保证工程质量,他要求干部职工在生产施工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质量、保工期,以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去年,这个公司为市幼儿师范学校建的2300平方米的琴搂,创省级甲等工程。
从1985年开始,这个公司施工的将军堡、河堤路等3项大型煤气管道工程,全部一次验收合格。
公司发展了,但田理并没有满足。公司每年都为市教育基金会捐款5000元,以奖励我市的教育事业。去年,他自己又拿出10万元,为顺城区会元乡砖台村小学新建了300平方米的教室,使孩子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田理患有严重的气管炎,脉管炎等多种疾病。但他每天仍坚持早来晚走,为企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使企业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拥有300多名职工的建筑安装公司。他,似乎该知足了,也该歇一歇了。然而,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转一转,看一看,办公室里根本见不到他的踪影。他常说:“为党做工作,就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成果。去年,田理老人当选为市劳动模范。6月份,在他77岁高龄时,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巾 帼 不 让 须 眉(7)
——记顺城区物资集团总公司经理薛金荣
改革开放的大潮把一批有胆识、有魄力的巾帼女杰推上了风口浪尖,在风浪的撞击中建功立业,顺城区物资集团总公司经理薛金荣就是其中的一元骁将。
我和薛经理已不是初次相识,采访她时,彼此都很随便。因为,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位性格直爽、乐于助人的女性。所以,每次见面就免去了各种客套,对她我也直称薛大姐,总觉得这样称呼亲切些。
在她出任物资集团总公司经理之前,曾任金属机电设备公司经理。在那时,她的管理才能就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她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有利机遇,首先从强化企业内部机制入手,实行目标管理和风险抵押,把每个职工的命运同企业紧紧地捆在一起,使每个职工都有危机感和责任感。她针对职工队伍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风气,开展端正行业风气,客户就是“上帝”的讨论。提出:“在信誉上谁砸我的饭碗,我就砸谁的饭碗”的口号。公司先后有2名职工违纪破坏了公司的信誉,都被她炒了“鱿鱼”。
在经营管理上,她要求每个职工都要严把质量关,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入库,以质量好、品种全、服务优争取客户。一次,一家企业急需20吨螺纹钢,薛经理得知后,先后联系10多家单位终于找到货源,并派车把货送上门,直到晚上10点多钟才返回。此外,他们不以老大自居,对零散货物也照卖不误。如盘圆、钢管、三角铁等物资论斤、论尺、论根卖,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仅去年上半年就为用户解决急、难、小等物资200余次。
苦心经营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前年,全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100万元,创利润60多万元;去年上半年又实现销售收入4200万元,同比增长300%,创利润37万元,同比增长31、1%。
企业效益好了,薛金荣按效益工资计算可得奖金3万元,可她只拿自己的基本工资加奖金6000元,剩余部分全部留给企业。她对自己的事儿想的很少,对他人和社会公益事业却想的很多。几年来,先后为13名职工解决住房难问题,公司还先后投资4000元为帮扶单位塔峪镇小市村雇车拉土豆种,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近几年,薛金荣为社会公益事业及贫困村投资达2万余元。
出色的工作成绩,难得的胆识和魄力,使顺城区委的伯乐们慧眼识珠。去年10月,一纸调令把她推上了物资集团总公司经理的位置。她深知全公司8个直属单位,300多名职工都在注视着她。然而,她接手的这副担子过于沉重,一头担着10多个行将瘫痪的企业。这边,7个单位向法院起诉,追缴公司200多万元的欠款。那时,瘫痪单位的经理内外交困,把办公桌椅都拉到了总公司,干脆摔耙子不干了。而总公司内部也外欠资金20多万元,职工的医疗费、取暖费近4万元无法支出,工资也停发了几个月,职工人心思动。
薛金荣自有她的作风和品格,非常漂亮地踢出了头三脚:一是不辞辛苦多方奔走为基层解决2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二是成立清欠办公室,到今年8月末清回陈欠款50多万元。她自己也多次起早贪黑去堵人家的门要债,终于要回12万元;三是任人唯贤,不仅召回十几名放假职工,还把两名“下海”的能人请回来任基层单位的经理,使之人尽其才。这就是薛金荣,一副大将的风度,把全局治理的井井有条,一直跃居全市物资战线的排头兵。
尽管今年流动资金不足,市场销售下跌,但今年上半年仍完成销售金额4000万元,补亏30万元,上缴各种税金25万多元。
薛金荣——这位在物资流通领域奋力拼搏的女性,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毅力傲立潮头斗风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象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正载着她和全体员工驶向更加光辉的彼岸。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滴汗水一分收获,薛金荣在工作上勤勉向上,组织上也给了她许多荣誉。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区物资系统的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她所在的企业也先后被评为市、区级文明单位、市“明星企业”、市“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等。
当我行将结束采访,问到她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她谦逊地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为振兴顺城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由衷地祝愿薛大姐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