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人 物 通 讯

  在写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也写了一些人物通讯,因为人物通讯也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但比写新闻报道要有一些难度。新闻报道比较短,只要让读者知道事情的概貌即可。而人物通讯的篇幅较长。如果篇幅短,则没有办法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不管是新闻报导还是人物通讯,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来不得半点儿的虚构和假设。

  写这些新闻报道和人物通讯的时候,也是我在栗子沟的平房居住时所写。因此,也把这些作品纳入到《我家住在栗子沟》里面。

  离写这些作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多亏我把发表过的这些作品裁剪并保留下来。后来有了电脑又把这些作品,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下来,并保留在了电脑里,才得以在今天和大家见面。从今天起,我把写的这些人物通讯逐一发布,以飨读者。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道茶点作为消遣,希望大家能够欢。     


  印刷行业崛起的一颗明珠(1)

  ——记顺城区印刷厂厂长孙桂华

  孙桂华,这位貌不惊人语不出众的普通女性,自从踏上厂长的岗位,,就以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大刀阔斧整顿企业

  顺城区印刷厂成立10多年来,由于经营不善,使仅有40多人的企业负债累累。这里设备陈旧不堪,厂房年久失修到处漏雨,工人们人心涣散。到1994年底,企业拖欠职工近两年的工资,欠国家税款5000多元,欠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金7000多元。这些,对于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来说可谓九牛一毛,可对印刷厂来说,却象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桂华临危受命,于1994年8月挑起了厂长这副重担。上任之后,困难和问题接踵而至。由于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客户要不回原料款纷纷告到法院。她不得不接受新抚、露天、望花等地法院的多次传唤;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解决不了就和她大吵大闹,甚至组织起来集体上访;由于资金短缺,帐户也被查封。

  面对这堆乱摊子,是带领职工坚定地干下去,还是打退堂鼓,临阵退却,孙桂华确实踟躇。但一想到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看到职工们一双双企盼的眼神,她坚定了自己搞好企业的决心和信心。

  上任伊始她踢了头三脚:一是对现有问题和不称职的财务、保管人员做了及时处理和调整,把责任心强,懂业务的同志充实到重要岗位上来,并对多年的往来帐目进行清理做到心里有数;二是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到有管理经验的厂长(经理)家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三是在职工中开展普法教育,大力加强劳动纪律,建立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和奖励制度,使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企业终于走上了比较正规的轨道。

  情系职工发展企业

  企业的稳定,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发展生产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严重困难。孙桂华一不向组织张口要,二不向银行借贷,而是把重点放在自力更生上,发动全厂职工自筹资金,用来购买生产用的原材料,使企业生产运行起来。生产启动后,活源问题突出地反映出来。全市印刷行业林立,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的企业比比皆是。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确非易事。为此,孙桂华克服不会骑自行车带来的困难,坐公共汽车或者干脆步行走访用户,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不断改革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诚守信,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她的艰苦努力下,许多老客户又纷纷把活送来,还争取了许多新客户,生产订单堆满案头。这时,她一贯紧锁着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

  孙桂华身为一厂之长,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但她每天都用一定的时间和工人们一起劳动,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成了她和工人们交流思想,交知心朋友的好机会。工人们在家庭、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她唠,她也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印刷厂所处的地区没有自来水,职工喝水做饭只能靠外厂的一口压水井,且水质不符合卫生条件。孙桂华在厂内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出钱打了一眼9米深的水井,彻底解决了职工的饮水难问题。过去,职工的福利待遇差,她接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为职工谋福利,每逢节假日都到困难职工家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还为职工交足了社会养老保险金,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去年,解决了全厂职工近两年的陈欠工资问题,还安排一名孤儿在本厂工作,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孙桂华既是厂长又是业务员,经常亲自到外面追缴应收款,揽活。过去,厂里的铅字都要到沈阳去采购,而本厂就有一台闲置多年的铸字机。为了把这台机器利用起来,她和工人们不怕脏累,利用节假日给修好了。现在,这个厂的设备生产能力不仅能保证生产需求,同时,也保证了印刷质量,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印刷厂地势低洼,夏季厂内小雨存水,大雨成河是厂子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孙桂华四处联系残土,多方求援,在驻抚部队的帮助下,将厂院垫高半米多,杜绝了水患。企业厂房年久失修,处处漏雨,想包给外人干没有资金,她就带领部分职工自己动手,没花一分材料钱将漏雨的厂房重新串了瓦,节约1000多元开支。现在,厂容厂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无私奉献心装企业

  孙桂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对丈夫和儿子倾注了满腔的挚爱。如果她不当厂长干个体,或许早已腰缠万贯,家庭也会永远停泊在宁静的港湾。然而,为了与之奋斗的事业,她终于悟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于是,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她拼命的工作,在她的作息时间表里根本不存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她家住望花,每天早4点多就起床做饭,到单位得一个多小时。每天下班要听取生产汇报,再到车间转一圈,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每天到家都是10点以后。家,成了她的旅馆和饭店。

  她丈夫因摔伤造成脑震荡,先后两次住院。因生产任务忙都未能在病床前护理,没能尽到妻子的责任。丈夫也经常埋怨她:“人家当厂长的到年底谁不往家拿钱,你倒好,每月开不到300元,还把家里8000元拿厂子里去了。”一次,孩子发高烧住院挂吊针,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求一位邻居到医院照看,她感到既对不起丈夫也对不起孩子。

  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给她造成了极大的思想负担。由于心里总是在思考问题,难免心情压抑精力不集中。去年11月份在办事途中,不慎被小四轮拖拉机撞倒,头部缝了7针,门牙被撞断两颗,嘴缝了3针。尽管如此,住院第三天,她就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和前来探望的同志安排厂里的工作。

  孙桂华有自己钟爱的事业,但她真正地感到了做女人难,做女企业家更难。后来,《抚顺日报》、抚顺广播电台、抚顺电视台先后介绍了她的先进事迹。亲人们才对她有了新的认识,才由误解转为理解。亲人们的支持和理解为她展开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双翼,使她更加意气风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抗洪自救献身企业

  去年7月29日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如果不是孙桂华防患于未然,险些使印刷厂陷于灭顶之灾。洪峰到来之前,她听到市政府疏散居民的动员后,预感到自己的企业地势较低,如果不事先采取措施,就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于是,她组织全厂职工将机器设备、生产用纸高高垫起,电机也全部拆下来放在高处,尽管当时水位高达1、5米,却使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孙桂华不愧为一厂之长,她已经考虑到水淹厂区就根本无法生产。于是,她和工人们一道用厂里仅有的一台三轮车把一吨多生产用纸运到了6里远的抚顺县党校印刷厂,借用他们暂时闲置的设备继续生产。在运纸过程中,水位越来越高,孙桂华率先背起近百斤重的纸往返运送。在她的带领下,职工们背的背,抱的抱,利用一天时间就把所需材料运到了抚顺县印刷厂。在没有接到任何人通知的情况下,有的工人不顾自己家里遭灾,义无反顾地到单位参加生产自救。有的工人家住的比较偏僻,离单位20多里路,却不顾路险道遥来到厂里。由于干群的共同努力,这个厂从7月30日到8月15日仅15天时间就创产值4万多元,做到遭灾不减产,工人不仅工资照发,还得到了比平时还高的奖金。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在洪水面前,孙桂华还经受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发大水时,她在厂房后面的水沟清杂物时不小心,一下子滑倒在沟里,被卷进洪流。多亏她抓住涵洞的边缘,拼命爬了上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即使这样,她的全身也多处受伤。灾后,她又组织职工清理屋内外的淤泥和设备的安装,使企业很快投入了生产。

  企业搞的好,充分显示了孙桂华的组织才能。这时,别的印刷厂找到她,许以每月千元的高薪,还附加一些其它优越条件,聘请她去当厂长,可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我和企业能有今天,是全长职工经过600多天的摸爬滚打换来的,各级领导和工人们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关心支持我的工作,现在条件好了,我的心更离不开他们。

  在孙桂华的领导下,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能起死回生,这里包含着她付出的极大的心血。她工作、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她和工人们付出的血汗。正因为如此,这个厂今年又创佳绩,1—4月份完成工业产值15万元,实现利润1、4万元。

  孙桂华用她富有成效的劳动,取得了闪光的业绩。去年9月,她被市妇联授予“优秀女厂长”,被省妇联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们衷心祝愿孙桂华同志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顺城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