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妇 斗 色 狼(19)

  去年12月20日凌晨,一条“色狼”蹿到顺城区李石朝鲜族镇第52中学院内。他四处张望了一阵之后,破门进入女教工宿舍,凶神恶煞般地扑向睡在临门床上的吴某,用匕首抵住吴某的脖子,威胁到:“别喊,喊就宰了你。”

  这位从千金乡前来办事的中年妇女,没曾想借宿会遭此袭击。面对手持凶器的歹徒,她毫不畏惧,伸手死死地握住歹徒的匕首,抬脚猛力向歹徒的要害处踢去,她忍受着手和颈部被歹徒匕首刺破的疼痛,同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色狼”见制服不了吴某,便扑向一位女教师,抓住女教师的脚就往外拖。吴某见状奋不顾身冲上去,抱住女教师的上身拼力往回拽。叫骂声和厮打声把教师们都惊醒了,他们一面同歹徒搏斗,一面大声呼救。在校值宿的赵文超老师闻声赶来,歹徒见势不妙仓惶逃跑。

  吴某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受到52中学全体师生的赞扬,学校嘉奖她现金500元,并号召全校师生向她学习,顺城区教委也对吴某给予通报表扬。

  载于1993年4月21日《抚顺法制报》


  为 了 企 业 的 振 兴(20)

  顺城区红砖六厂党支部书记李宝才从蹒跚学步开始,最终成为乡镇企业的一元骁将。

  1985年,他走马上任了。当时红砖厂亏损2万多元,红砖大量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为解燃眉之急,他从自家及亲属等处筹集7000多元,解决资金困难。接着,他骑着自行车到市内联系用户,一天跑百八十里地是经常事。功夫不负有心人,转厂终于绝处逢生,走上了振兴之路。

  李宝才严把质量关,每道工序都设有质量监督员,随时检验红砖质量,并且每周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由于全面加强了质量管理,这个厂生产的红砖一等品率达90%,深受用户青睐。去年,这个厂创产值72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今年产值将突破100万元大关。

  企业发展了,但他没有松劲。每天6点,他准时来到班上,和工人们一起干。在他的作息时间表上,根本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即使每年的三十、初一这样的传统节日,他都到厂值班。忙工作就顾不了家,家里的责任田和其他活计,只靠她妻子一人操劳,妻子嗔怪地说他:“你心里只装着砖厂,根本就没有这个家。”他岳父原来在厂内打更,不慎丢了厂里的东西,他不仅按章罚款,还给打发回了家。他妻妹在厂食堂工作,也因为出了点错,被他炒了鱿鱼,人们都说他是“黑脸包公”,六亲不认。

  载于1993年7月6日《抚顺日报》


  看 热 闹(21)

  (小品文)

  小王素以爱看热闹出名。不论厂内厂外,凡是有人堆儿的地方他都要去看个究竟,这或许是年轻人的好奇心所驱使吧。对他来讲,看热闹比看电影、看戏还过瘾,不仅真实而且免费。岂不一举两得。

  但他看热闹有个原则,那就是不去管闲事儿,用他的话讲,这叫别抓不住狐狸惹一身臊。

  一日,下班路过街心花园。见路边围着一群人,忙上前去观看。原来,是一骑车人撞倒一个老头儿。小王自认晦气,忙抽身走开。

  刚进家门,忽见一同学撵上他喊道:“小王,你父亲让车撞了,正往医院送呢,你快去看看吧。”

  听到这里,小王顿时楞住了,两眼不禁一阵发黑,腿一软倒在了地上……

  载于1993年7月17日《辽宁法制报》


  不 妨 站 着 讲 话(22)

  (言论)

  近读名人轶事,知悉美国作家海明威一生著作甚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每次都是站着写作,为的是利用有效的时间,不去写一个没有用的字句,因而素以文体简练而著称。

  无独有偶,德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每次写作也都是站着,写出了许多传世之作。

  由此联想到,我们有些领导开会时总埋怨与会者看报刊杂志、织毛衣、打瞌睡,上边大讲,下边小讲。孰不知这种现象是由于会议时间太长,会议内容过于乏味而导致的。

  笔者斗胆进言,如果当领导的能体谅与会者的苦衷,来个礼贤下士,学一学海明威、歌德站着写作的风格,也来个站着讲话,并使之成为习惯,那么,我们的会风将是另一番景象。不信,试试看。

  载于1993年9月15日《抚顺法制报》


  顺城区选派近百名机关干部充实乡、村企业(23)

  顺城区乡镇企业今年1—7月份累计完成产值7.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7%。

  这个区的目标是:今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1亿元;明年总产值实现31亿元;“八五”期间总产值实现43亿元,力争突破50亿元,争取在三县一区站排头,迎头赶上省内发达地区。

  为完成上述目标,这个区在制定翻番升位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又从各部、委、办、局抽调84名精兵强将充实到68个乡、村,目前这批下派干部已到位。

  载于1993年9月22日《抚顺日报》


  顺城区城市建设成果显著(24)

  今年,顺城区把美化城市、净化城市环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普遍绿化,重点提高。该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作用,使城区绿化大面积提高。仅今年上半年义务植树就出动1万余人次,义务出车50多台次。共植树1、5万株、植绿篱4、05万株、植草坪0、1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5万株。特别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浑河北堤林带、抚西河堤游园扩建等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绿化。

  ---清洁卫生,消除死角。区城建系统制定了环卫职工岗位责任制,调动了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已清运垃圾4000余吨、残土50多吨。为使街路经常保持清洁,对保洁人员分段、划片、定岗定人,做到了日常垃圾日积日清。

  ---基础设施、巩固完善。年初,这个区对市政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缺损部分及时进行了修补,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个区还发动各单位对本单位范围内的裸露地面进行了覆盖,现已覆盖887平方米,清掏雨水井82个,补齐了所有缺少的雨水箅子。

  载于1993年10月8日《抚顺日报》


  小厂敢闯国际大市场(25)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区区村办企业年创汇100多万美元,成为全市村办企业中屈指可数的创汇大户。这家企业就是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欧家联社的红光蜡厂。红光蜡厂建于1978年,是东北地区第一家村办蜡厂。

  他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靠技术人员和群众的智慧,很快试制成功艺术蜡烛,受到外商的清睐。到目前为止,这个厂已能生产15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艺术蜡烛,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产品远销美国、丹麦、伊拉克、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企业转向市场经济,他们从加强企业管理入手,向提高产品质量要效益。对产品实行三检查。即厂有关部门抽查、专职检查员天天检查、班组职工互相检查,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生产形式一年好似一年。到目前,该厂已拥有固定资产220万元,为村里安排达300多名劳动力,企业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达标验收合格单位”

  载于1994年1月8日《抚顺日报》。


  顺城区红砖六厂

  为外省工人排忧解难(26)

  顺城区红砖六厂的工人80%来自四川省。他们背井离乡到这里出劳务。在生活上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该厂领导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受到工人们的赞扬。

  红砖生产劳动强度大。为此,该厂领导首先在伙食方面让他们实行自我管理,每月改善3次生活。去年厂里又投资8000多元为他们重新做了被褥,购买了铺床用的垫子。如今,职工们全部搬进了砖瓦结构的宿舍。

  过去,每到开工资时,一些小青年不知节俭,看什么想买什么,等想给家里寄钱时已所剩无几。为解决这个问题,每到开工资时,厂里除给他们留下生活费以外,派人统一办理汇款手续。这样,既避免了部分工人乱花钱现象,又解决了这些工人的家庭困难。

  砖厂领导真心实意地关心职工生活,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调到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去年这个厂创产值105万元,实现利润2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载于1994年1月17日《抚顺日报》


  发展村办经济 提高群众福利(27)

  顺城区河北乡欧家联社地处城区边缘,有着发展商品经济的地理优势。截至到1993年末,这个联社已有队办、联办企业3家,个体、私营企业76家,实现社会总产值705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5850万元,占总产值的82%,人均收入1700元,一举成为我市的十强村之一。

  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提高群众的福利待遇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在,联社满65的男社员、年满60的女社员都享受退休待遇,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凡参加工作者,在联社医院就医可报销70%的医疗费;对五保户、军烈属实行定期补助。联社对社员建房进行统一规划,并投资近3万元安装了自来水,使130多户社员受益;投资5000元使2000多延长米的旧村路得到改造。联社还根据社员居住区电力网跑、漏电现象严重,社员看不上电视,点不亮电灯的实际困难,投资2万多元改造了旧线路,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难题。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现在,这个联社基本上杜绝了偷摸、赌博等现象,婚丧嫁娶实行新事新办,呈现出一片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社会风气。

  载于1994年1月29日《抚顺日报》


  “小不点”的崛起(28)

  顺城区曙光密封件厂是碾盘乡一家仅有30多人的乡办企业。该厂因人员少、产品形状小、占地面积小而得名“小不点”企业。

  厂子小,知名度低,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他们在寻找打开市场的契机。一次,乙烯化工厂一台进口设备的密封件损坏,急需购买新的。按常规得从德国进口,或到南方大城市的生产厂家订购,但最快也得20天才能加工出来。不仅周期长、花钱多、还要耽误生产。

  当得知曙光密封件厂就在附件时,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到该厂要求定做。厂领导把这项任务当作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良好契机,和工人一道加班加点,没用两天时间就加工出质量上乘的密封件,而且只花了几百元钱,为国家节约了大笔资金。当乙烯化工厂拿到质量这么好的产品时,简直不敢相信是由一个乡镇企业生产出来的。

  “小不点”的产品一炮打响,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少厂家纷纷登门订货。他们说;“别瞧不起‘小不点’,还真能啃硬骨头。”

  这个厂还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网络和检测手段,添置了压力机、锅炉、车床等设备,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职工队伍中,他们大搞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把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和机台,完成定额拿基本工资,超额有奖,完不成受罚,彻底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由于这个厂注重产品质量,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不起眼的“小不点”已能生产gs、gy两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密封件,基本上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到去年底,这个厂共创产值40多万元,实现利税7万多元。

  载于1994年2月18日《抚顺日报》


  明确责任 重点整治(29)   

  顺城区大部分地段处于城乡结合部,工农杂居、小商小贩多,摊点多、饭店多。过去,由于界限不清,责任不明,形成许多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屡屡发生,日积月累垃圾如山,也给环卫管理增加了难度。今春,区委、区政府抓住“卫生清洁月”的大好时机,对主要地点分片包干,明确责任,进行重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共出动各种车辆近百台次,出动人员2000余人次,清理生活、生产垃圾近2000吨。

  载于1994年5月20日《抚顺日报》


  黄旗果树农场转让、拍卖,果树重获生机(30)

  顺城区黄旗果树农场原来归集体所有,有葡萄、苹果、山楂、李子等果树1.2万亩,20多万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场的干部职工吃着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农场一直负债经营。

  为改变这种局面,黄旗乡党委从今年3月份起对果树农场进行转让、拍卖,现已将山楂树转让50%,其他果树已转让完毕,收回资金100多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不仅使果树转让取得可喜成果,还为机构改革铺平了道路。果树农场由原来的6个分场减少到2个;管理人员由原来的48人减少到10人。为妥善安置剥离出来的人员,乡党委、政府用转让费发展二、三产业,鼓励职工广开就业门路。

  现在,获得转让权的果农正忙于为果树施肥,精心耕作,力争今年水果丰收。

  载于1994年9月5日《抚顺日报》


  顺城区连续五年无土葬(31)

  顺城区各乡镇都处于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过去,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死后大部分都实行土葬,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污染了环境。

  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顺城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推行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把全区无土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年初都同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也把有无土葬作为考核村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直接同村干部年末工资挂钩。

  对有些封建思想严重,法制观念不强,进行土葬的人,一经发现除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外,对经教育仍不悔改者,区、乡政府即派出人员予以挖掘后强制火化,到目前为止已处理10余起。

  由于这个区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法律手段相结合,使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90年至今无一人土葬,火化率为100%。

  载于1994年9月16日《抚顺日报》


  前甸税务所实现税收“三连冠”(32)

  顺城区税务分局前甸税务所到去年末完成税收460万,比原计划超额完成25%,在全局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名。

  这个税务所管辖三个乡镇、集体、个人管户达760户,在管户多、范围广、税源少的情况下,他们从税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入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所领导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专管员的积极性,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去年,他们在实行新税制和国税、地税分离,人员减少等不利情况下,在服务过程中开辟扩大税源。在下基层收缴税金时,税务所工作人员制定了“三不准”,即不准到基层大吃大喝,不准到基层办私事,不准到基层吃、拿、卡、要,深受广大业户的欢迎。

  他们还克服过去那种强制收缴税的办法,对有发展的企业采取“蓄水养鱼”培植税源的办法,即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又有了稳固的税源。如顺城区黎明机械厂准备上新项目,扩大经营品种,可资金短缺。如果继续强行收税,不仅会阻滞企业的发展,也给那纳税带来困难。税务所的领导急企业之所急,想方设法为企业贷款,终于使企业“峰回路转”。

  载于1995年1月10日《抚顺日报》


  小税务所的风采(33)

  走进顺城区千金乡税务所,你立刻会被这里幽雅别致的环境所吸引,一幢清幽的二层小楼,每间办公室都清洁如洗,布置的井井有条。

  这个税务所只有7名税官,担负着250余家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及第三产业的税收任务。这个乡有三条沟川,14个村屯。其中有两条沟川不通车,到这些地方收税只能靠骑自行车。春、夏、秋季还好说,一到冬季,北方刺骨,坡陡路滑,给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可是税务所的同志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照样完成任务。

  在工作中,他们由过去那种监督检查型向管理服务型过渡,一心为业户着想,为业户服务。以前,他们要求个体户到税务所交税,有些群众感到很不方便。现在,他们本着就近的原则,让其到指定地点交税,大大方便了业户。

  为了树立良好的税官形象,他们始终坚持从“拒吃一顿饭、拒收一件礼品、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的“三个一”做起,模范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杜绝“吃企业”,他们成立了小食堂,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不许在基层吃饭。有些新开张的企业或饭店请他们赴宴,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载于1995年1月23日《抚顺日报》


  人 穷 志 莫 短(34)

  (言论)

  近日下乡,俺听说有的农户把上级给的救济粮卖了打酒喝,这不仅使俺顿生感慨。

  扶贫济困体现了党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关心,目的是让这些人度过暂时的困难,通过辛勤的劳动早日脱贫。然而,有些贫困户不珍惜党和各级组织的关怀,只图眼前乐儿,这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行为。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现在,党为农村制定了许多政策,为俺们农民发家致富创造了诸多条件。但仍有一些农户由于种种原因,生活水平仍处在贫困线以下,其他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在发展种植、养殖和其它副业生产上有所作为。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处在贫困之中呢?让俺看还是这些人“懒”字作怪,满脑子都是等、靠、要思想,即我穷你就得救济我,我就靠吃救济饭活着。

  “人穷志莫短”,只要多寻求致富信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自身的优势,克服懒散思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尽快富起来是不难做到的。至于那些单纯靠吃救济饭生活的人,只能永远穷下去。但愿这些人尽快振作起精神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也使自己早日摘掉贫困帽子,脱贫致富奔小康。

  载于1995年5月18日《抚顺日报》


  心中的玫瑰吐芬芳(35)

  从事宣传工作20余载,时间可谓不短。但真正和《抚顺日报》打交道,还是在1988年我调到顺城区委宣传部工作之后。

  那时,我在部里分管文明办工作,由于人手少的缘故,部领导又把通联工作交给了我。在宣传部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收集、整理、编写各种材料对我来说还算可以,可真要写稿件上报纸,对我来说还是一种奢望。这回主管全区的通联工作就不同了,要求别人去做自己却做不到,岂不让人贻笑大方?于是,我开始试着写新闻稿件。

  当时《抚顺日报》农村部副主任张戈同志,是我结识的最早的一位记者和师长,我经常陪他到农村采访,他那种对工作的严细作风,采访过程中的认真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对我采写稿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向老同志学习的基础上,我又不失时机地参加了《抚顺日报》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写作知识和技巧,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写作水平逐步提高,采写数量和见报率不断上升,多次被《抚顺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现在,尽管我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动手写稿的时间少了,但《抚顺日报》就像我心中的玫瑰吐着缕缕馨香,对她始终情有独钟。在此,我向《抚顺日报》的50岁生日表示祝贺。同时,也向那些相识或不相识的编辑、记者们道一声:“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

  载于1998年7月11日《抚顺日报》“情系《抚顺日报》50年有奖征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