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期,一师五团2连科研排(试验站)里有一支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科研队伍。除了老排长是大字不识一斗,农活样样精通的标准老农外,它是清一色的由“知青”组成。这些知青都是经过一二年的业余学习和劳动磨炼,通过了领导考察。他们充实到科研排后,经过学习培训,很快就成为科研排的主力。

科研排是按作物种类,分成若干小组,各组的组长和组员均由知青组成。科研排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集中到排,分散到组。其中心任务是引进、鉴定、繁殖、推广优良品种。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是把负责育种的科研所确定的推广的新品种繁殖后,推广到生产单位,就算完成任务。复杂,是推广前要将引入后的新品种经过小区试验,看哪些新品种适合本地的气候条件,经过边试边繁育后,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个新品种的推广要经过3年的鉴定,3年的全省联试的验证过程。可以说,谁能在新品种推广前掌握大量的超级原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这就有一个早期引入,早期繁殖的问题。一个新品种命名推广前,有上百个品系(新品种定名推广前叫“品系”),这就看谁的“眼尖”了。“眼尖”说起来容易,实际是一个极具专业能力的活计,要能够在众多高代品系中,预见到哪些品系能够在将来定名推广,这可比找媳妇难得多了。这种预见性来自于对各品系的综合状况,如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了解,能有一个总体上的判断。

各团及地方的试验田的实验任务,多是由农业专科院校的毕业生中的尖子承担。五大连池农场在黑龙江农垦系统中是个小农场,它的生产规模和土地面积只相当于其它中等规模的农场的一个分场。

原农场主要领导干部是“大老粗”,对农业科技不够重视,很少主动向上级申请要专业人才,所以全场农业科技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很少。当时全场只有2名农业科技专业技术员。这两个人轮流分配在场部生产科和试验站工作。

1964年,我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后分配到五大连池农场工作。兵团时期的中后期,在1971年至1978年,我被任命为2连副连长。这期间,我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大田生产的种植、管理和收割上面。对科研排的工作只做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只是在种子鉴定评估时和小青年商讨一下,所以从引进种子,试验方案制定,试验小区的设计规划,播量种量的确定,田间观察管理,种子收获考种,总结报告撰写等等,全部都是科研排的知青们独立完成。我这个副连长基本上是不参与的,甚至连试验总结报告的草案稿都很少参与修改。

科研排的工作是独立的,连队领导干部除了我偶尔到试验田转一圈外,其他人是从来不去科研排“检查工作”的。正是这种全方位的“独立自由”的创作空间,极大地激发了知青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无论出工、收工,田间劳作时间丝毫不少于农工排和大田管理人员。试验站的小区管理水平,引入种子的广泛性,一直都是一师各团水平最高,管理水平最好,引入品种最全,各个试验小区像刀砍一样整齐,试验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找不到一棵杂草。

我们的试验田,多次受到主管上级领导的表扬。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试验站的工作得到了省内农科所负责农作物育种权威、专家的首肯,得到了前来参观同行们的赞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2连以知青为主体的科研队伍是北大荒农业科研队伍中可遇不可求的“奇兵”。

正是这支“奇兵”,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殊的科研队伍,为五团为而后的农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试验站的工作保证了优良品种在五团大面积生产中的使用和更新换代。在知识青年下乡期间,五团大面积生产用种换过两次。每次更新换代都能使五团的粮食亩产提高10%左右,为农作物大面积的丰收奠定了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依靠2连科研排提供的优良原种。这些原种经连队种子田繁殖,推广到大田应用,这都是科研班组早引入早繁殖的结果。

1975年,试验站引进了克山科研所,1981年定名推广的“克旱八号”小麦新品种。他们采取“边试边繁”和加速繁殖相结合的办法,为“克旱八号”新产品的定型做出了努力。车继先《南繁》一文中描述的就是“克旱八号”定名前,我们2连科研排,为培育这一新品种所做的具体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克山农科所定名推广的当年,“克旱八号”就已经成为全场大面积种植的主栽品种。这些大面积生产的“克旱八号”以超级原种的身份外调五千多吨,仅种子加价一项,农场就赚了五十多万元。

其次,1972年由上海知青陈煊组,独立承担的玉米自交系南繁任务,而后在南繁基础上配置出的单交种,在两个农业生产连队的试种中,创造出一师农作物单位面积玉米亩产的最高纪录。

那时候,各师团“南繁”大多是专门负责种子选育的科研单位进行,生产单位“南繁”的很少,即便有,也是农业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承担。2连科研排知青独立承担南繁任务,这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期,是黑龙江农垦系统中绝无仅有的。在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情况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南繁”任务,为2连争得了荣誉,为五团赢得了经济效益,用当下时髦的话——值得点赞。

知青返城后,科研排遗留的大量原始资料,为后继者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1981年至1985年,五大连池农场试验站繁殖推广,到大田应用的新品种,绝大多数是科研排知青早期引入的品系,经过鉴定繁殖后推广的。

可以准确地说,当年的2连知青为五大连池农场农业科技的运用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当永世铭记。

(作者:张连汉 1938年1月出生,男,1964年东北农学院毕业,毕业后分到五大连池农场。1971年3月至1976年8月任2连副连长,1977年任场生产科副科长,1983年任场总农艺师。1984年调二龙山农场任场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